1、一、消防安全基本知识一、消防安全基本知识二、灭火基本理论、火灾扑救二、灭火基本理论、火灾扑救三、人员的安全疏散与逃生三、人员的安全疏散与逃生第一节第一节 四个能力建设四个能力建设一、四个能力建设一、四个能力建设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火灾的能力组织扑救火灾的能力能逃生自救会引导疏散能逃生自救会引导疏散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单位应建立防火检查、巡查队伍单位应建立防火检查、巡查队伍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定期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定期防火检查 建立巡查记录建立巡查记录 员工每天
2、班前、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员工每天班前、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在检查中要做到在检查中要做到“十查十禁十查十禁”一查设施器材一查设施器材 禁损坏挪用禁损坏挪用 二查通道出口二查通道出口 禁封闭堵塞禁封闭堵塞 三查照明指示三查照明指示 禁遮挡损坏禁遮挡损坏 四查装饰装修四查装饰装修 禁易燃可燃禁易燃可燃 五查电器线路五查电器线路 禁私搭乱接禁私搭乱接 六查用电设备六查用电设备 禁违章使用禁违章使用 七查吸烟用火七查吸烟用火 禁擅用明火禁擅用明火 八查场所人员八查场所人员 禁超员脱岗禁超员脱岗 九查物品存放九查物品存放 禁违规存储禁违规存储 十查人员住宿十查人员住宿 禁三合一体禁三合一体 组织扑救
3、火灾的能力组织扑救火灾的能力单位应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制定应急预案。单位应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一下职责: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一下职责:通讯联络组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消防队报警、保障火场通知员工赶赴火场,消防队报警、保障火场通讯联络通讯联络 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负责报警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负责报警灭火行动组灭火行动组利用本单位消防器材设备灭火利用本单位消防器材设备灭火 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疏散引导组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有序疏散组织引导现场人员有序疏散 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
4、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安全维护组安全维护组抢救护送受伤人员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现场警戒组现场警戒组维持火场秩序维持火场秩序 能逃生自救能逃生自救 会引导疏散会引导疏散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四熟悉四熟悉”:u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u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u熟悉遇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熟悉遇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 u熟悉火场逃生基本知识熟悉火场逃生基本知识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
5、人和员工要做到“五掌五掌握握”掌握本单位、岗位火灾急险性和掌握本单位、岗位火灾急险性和 防火措施防火措施 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掌握报警、灭火及疏散逃生技能掌握报警、灭火及疏散逃生技能 掌握安全疏散线路及引导疏散的程序方法掌握安全疏散线路及引导疏散的程序方法 掌握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及操作程序掌握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及操作程序 二、四懂四会二、四懂四会1、四懂、四懂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灭火方法懂得灭火方法懂逃生方法懂逃生方法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
6、危险性:u电气老化、短路、超负荷易发生电器火灾;电气老化、短路、超负荷易发生电器火灾;u使用易燃易爆液体、气体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使用易燃易爆液体、气体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u使用可燃物(纸箱、塑料、泡沫等)遇有明火易发生火灾;使用可燃物(纸箱、塑料、泡沫等)遇有明火易发生火灾;u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易发生火灾。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易发生火灾。u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u努力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预防、扑救火灾的努力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预防、扑救火灾的本领,不断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本领,不断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u认真遵守执行认真遵守执行消防法消防法及公司的消防安全规章及公司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7、制度u加强对电器设备、线路的检查和维修保养,及时加强对电器设备、线路的检查和维修保养,及时更换老化线路陈旧设备。更换老化线路陈旧设备。u加强消防安全岗位自查,及时整改火险隐患。加强消防安全岗位自查,及时整改火险隐患。懂得灭火方法懂得灭火方法u隔离法隔离法u窒息法窒息法u冷却法冷却法u化学抑制法化学抑制法懂逃生方法懂逃生方法u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梯中;u顺着安全指示方向,进入安全梯逃生;顺着安全指示方向,进入安全梯逃生;u以毛巾或手帕掩口:毛巾或手帕沾湿以后,掩住口鼻以毛巾或手帕掩口:毛巾或手帕沾湿以后,掩住口
8、鼻,可可避免浓烟的侵袭;避免浓烟的侵袭;u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2 2、四会、四会会报警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灭初期火灾会扑灭初期火灾会疏散自救会疏散自救会报警会报警u拨准火警电话;拨准火警电话;u讲清起火地点全称,讲清着火部位,什么物质讲清起火地点全称,讲清着火部位,什么物质着火;着火;u火势大小火势大小u在交叉路口迎接消防车(人员),正确引路;在交叉路口迎接消防车(人员),正确引路;会使用消防器材会使用消防器材手提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会扑灭初期火灾会扑灭初期火灾 扑救要及时,动作要迅速准确,要将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灭扑救要及时,动作要
9、迅速准确,要将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灭火。火。会疏散自救:会疏散自救:u疏散自救时不要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疏散自救时不要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u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逃避;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逃避;u不要乘坐电梯;不要乘坐电梯;u不要重返火场;不要重返火场;u采用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撤离火场采用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撤离火场u要利用建筑物本身及附近的自然条件自救。要利用建筑物本身及附近的自然条件自救。u在非跳不可的情况下(三楼一下),跳楼时要抱一些在非跳不可的情况下(三楼一下),跳楼时要抱一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的物品,选择往楼下车棚、草地、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的物品,选择往楼下车棚、草
10、地、水池或树上跳,以减缓冲击力,不到万不得已时,一水池或树上跳,以减缓冲击力,不到万不得已时,一定要耐心等待消防队的救援定要耐心等待消防队的救援。三、三、“三知道三知道”三知道:知灭火对象,知进攻路线,知注意事项。三知道:知灭火对象,知进攻路线,知注意事项。第二节第二节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消防安全基本知识一、概念一、概念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物之间的放热反应,释放出火焰和可 见光。火灾: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闪燃:可燃物(多为液体)表面或上方在很短的时间内(1秒)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点: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燃点:可燃物质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自燃:自加热(内部发热反
11、应)引起的自发引燃。自燃点: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燃烧的最低温度。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二、燃烧的条件和过程二、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1、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剂、点火源(火三角,切断火三角就可灭火)2、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气态可燃物 扩散燃烧,燃料与氧化剂边混合边燃烧;液态可燃物 先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结合燃烧;固态可燃物 先通过热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再与氧化剂结合发生燃烧。三、火灾分类、火灾的发生过程三、火灾分类、火灾的发生过程 1、火灾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B类火灾:指液
12、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纳、镁、铝镁合金火灾等。E类火灾:是指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2、建筑灭火器适用范围扑救A类火灾:水型、泡沫、干粉灭火器扑救B类火灾:磷酸铵盐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极性溶剂是指醇、醛、酮、醚、酯等)扑救C类火灾:磷酸铵盐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D类火灾:应根据金属特性选用。如镁、铝燃烧时温度非常高,水及其它灭火剂无效。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等。扑救E类火灾:用“1211”(有毒)、干粉灭火
13、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更好 3、建筑火灾发展过程 火灾的发展过程: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熄灭期初起期: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燃烧面积较小、烟气流动慢、温度上升较慢,火灾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期:主要特征是燃烧强度增大、气体对流加强、燃烧面积扩大。最盛期:火势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燃烧面积扩大、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温度急剧上升。火灾规模迅速增大、高温,释放出可燃气体,全面起火、轰燃。熄灭期:熄火的原因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作用等 火灾发展阶段图火灾发展阶段图 初初起起猛烈猛烈熄灭熄灭发展发展四、掌握灭火的分类及特点,火灾烟气控制四、掌握灭火的分类及特点,火灾烟气控制 1、灭火原理隔离法:将可燃
14、物与着火源隔离开来(泡沫、泥浆、隔离沟等),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使燃烧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适用于扑救燃烧部位空间较小,容易封闭场所的火灾。使空气中的氧浓度低于12时,火灾自动熄灭。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化学抑制法:使灭火剂参加化学反应。2、灭火的基本措施:灭火的基本措施主要考虑: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针对燃烧的条件)3、初起火灾扑救的方法:断绝可燃物 移走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体或液体(液化气);阻止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
15、,用泥土、黄沙筑堤。油锅着火直接用锅盖盖灭 冷却 利用消防水系统灭火,或使用灭火器灭火;条件有限,用简单器具(水桶、面盆)灭火。窒息使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燃烧物表面;利用棉被、麻袋等浸湿后覆盖燃烧物;用沙、土覆盖燃烧物(忌水物质用干沙)。扑打 对固体可燃物,火势较小时,可用扫帚等扑打灭火。断电 若使用水、泡沫等灭火剂灭火,必须在切断电源后进行。阻止火势蔓延能够封闭的房间,关闭门窗,阻止空气流入;与着火建筑相毗邻的房间,关上相邻房门。防爆将受火焰威胁的易燃易爆物质、压力容器等降温或移到安全地区;停止向容器内输送物料,并迅速将容器内物料导出;打开阀门放空泄压。五、火势蔓延五、火势蔓延1、火灾蔓
16、延的主要途径:门、窗口楼板上的孔洞、建筑物内的各种管道竖井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缝隙2、烟气蔓延的速度垂直蔓延 5米/秒水平蔓延 0.1 0.8米/秒爆炸性发展 9米/秒以上六、火灾烟气的危害性六、火灾烟气的危害性 烟气的主要组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氰化氢、氯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烟尘等。1 1、烟气的毒害性、烟气的毒害性缺氧缺氧O2 氧含量15活动能力下降,10呼吸困难,智力混乱,9失去知觉,6短时间内致死中毒中毒 燃烧产物中含有多种毒性和刺激性气体。高温高温 人体对高温环境的忍耐性是有限的。在65时,人可以短时忍受;在120时,短时间内将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火灾的最高温度
17、能达到1000。烟气对人体的毒性烟气对人体的毒性有毒气体有毒气体产生原因及部位产生原因及部位致死浓度致死浓度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物质不完全燃烧1 1时时1 13 3分钟死亡分钟死亡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般火场上都有一般火场上都有1010时几分钟死亡时几分钟死亡硫化氢硫化氢含硫有机物不完全燃烧含硫有机物不完全燃烧0.07%0.07%时神经紊乱呼吸时神经紊乱呼吸急迫、停顿急迫、停顿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硫硫.呢绒呢绒.橡胶的燃烧产橡胶的燃烧产物物0.05%0.05%时短时间死亡时短时间死亡光气光气聚氯乙稀塑料燃烧产物聚氯乙稀塑料燃烧产物千万分之一时死亡千万分之一时死亡死亡原因百分比中毒、窒息72.
18、5%直接烧死24.4%跳 楼2.1%急性病0.6%其他原因0.4%宾馆饭店公众场所火灾统计六、防止烟气危害的方法六、防止烟气危害的方法挡烟:适用于建筑物与起火区没有开口、漏洞的区域排烟:自然排烟(烟囱、烟井);机械排烟个人用毛巾防烟法二、点火源及其控制二、点火源及其控制 1、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概念: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分类:热能(火焰、火星、高热物体)光能(光线聚焦)电能(电火花、静电火花)化学能(化学反应热)机械能(撞击、摩擦)。2、控制点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化学点火源 化学自燃着火 与水作用化学自燃着火:这类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与空
19、气接触化学自燃着火:黄磷等与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相互接触化学自燃着火:一种强氧化剂,一种强还原剂。蓄热自燃着火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蓄热。长期堆积在一起的煤、植物等,与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会发生蓄热自燃着火。电气火源 电动机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电气线路接头松动打火;乱接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并线短路;用过的电器设备(电熨斗、电炉等)未切断电源。保险丝选用不合格,超负荷时无保护作用。机械点火源 两个坚硬物体撞击和摩擦等机械能转变成热能,产生火花或火星,引燃易燃物质。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制工具,而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具;不准穿带钉鞋。两个硬度低的物体
20、,或一个硬度高一个硬度低,撞击或摩擦时不会产生火花,但热能会引燃易燃易爆物质第二节第二节 爆炸基本概念爆炸基本概念一、爆炸的概念一、爆炸的概念1、爆炸的机理及其分类 物质系统的物理或化学能量瞬间释放或转化过程。按照能量的来源分:物理爆炸:机械能或电能的释放或转化过程,参与爆炸的物质只是发生物理状态或压力的变化,其化学成分不会改变。化学爆炸:通过化学反应,将物质内的化学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反应产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核爆炸:核裂变、核聚变,核爆炸释放的能量极大。按爆炸反应相态分:气相爆炸: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的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燃烧时的爆炸。液相爆炸:蒸汽爆炸等。固相爆炸:混合危险物
21、质(粉尘)的爆炸。二、粉尘爆炸的特点二、粉尘爆炸的特点1、粉尘爆炸的机理与特点 爆炸机理:粉尘(铝粉、煤粉、火炸药粉尘)粒子受热,表面温度升高,达到粉尘粒子分解的温度或蒸发温度,形成粉尘蒸气或分解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就容易引起爆炸。爆炸特点: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粉尘有不完全燃烧的现象,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伴随中毒事故。2、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粉尘爆炸极限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分散度、可燃气体含量、氧含量、火源强度、初始温度、粉尘粒度、湿度。粉尘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因素 粉尘粒度:粒度对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比对粉尘爆炸压力的影响大得多。容器尺寸:容积0.04m3时,爆炸强度与V1/3成正比。初始压力:初始压力增大,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增大。3、控制产生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控制产生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消除粉尘;缩小粉尘扩散范围;控制火源;适当增加湿度;惰化防护:生产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降低氧含量(使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20)。采用抑爆装置:用抑爆剂抑制爆炸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