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平衡态医学健康工程经络养生培训班-中级班系列课程1、顺应四时2、赔补正气3、不治已病治未病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克其形。-灵枢本神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早期诊断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医学源流论防微论2、防止传变。传变-传化,病变的转移变化。
2、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预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和,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医学源流论表里上下论3、先安未受邪之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素问玉机真脏论1、阴阳平衡,保阴益阳2、经络畅通、合于术数3、脏腑坚固、脾肾为本中医的整体观生命的主宰生命的主宰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精、血、津液)(包括:精、血、津液)生命活动的依赖生命活动的依赖生命的根本动力生命的根本动力黄帝内经决定生与死的基本元素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四大系统精神经络气神与五脏的关系神-心魄-肺魂-肝意-脾志-肾生命活动的依赖人体经络的组成经络没有经络,没有经络,人体的一切器官都将瘫痪人
3、体的一切器官都将瘫痪经络经络是是气血气血的通道的通道 经络经络是人体的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总控制系统 经络经络是是人体自主调控能力人体自主调控能力的主宰的主宰生命活动的依赖经络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女性的生命周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性的生命周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
4、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人得病的根本原因气血亏虚经络不通经络、气血健康疾病人体自主调控能力脏腑器官的功能人体平衡态经络畅通气血平衡经络不畅气血亏虚时间时间血血气气能能量量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气血枯竭气血枯竭 死亡死亡阴虚火重阴虚火重阳虚阳虚健康健康阴阳失衡、气血亏虚、经络失调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
5、平衡态失调是百病之源平衡态失调是百病之源 人体平衡态失调自测表人体平衡态失调自测表姓名:姓名:性别性别 年龄年龄 电话电话 家庭住址:家庭住址:填表时间:填表时间:六 阴 虚人 体 经 络图六 阳 虚面色红赤耳鸣如蝉面色淡白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眼花健忘身倦乏力语声低怯唇干而裂咽喉疼痛胸闷气短指甲苍白厌食油腻形体消瘦倦卧嗜睡精神萎靡大便秘结尿少色黄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饮不解渴五心烦热口淡不渴形寒肢冷痰稠色黄腰酸腿软手足发麻下肢浮肿躁动不安失眠多梦阳痿精冷腹部坠胀潮热盗汗两目干涩动则汗出视物不清舌红少苔脉浮数洪大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家 族 病 史:现 有 症 状:临 床 诊 断:黄帝内经五行体质类别五行心理
6、特征临床特征体质自测阴阳平和之人土形人胸怀坦荡,情绪稳定,愉快开朗,温柔和顺阴阳和谐,血脉和调少阳之人金形人性情偏于急躁,反应快而敏捷阳气偏盛,阴分不足太阳之人火形人热情、直率、急躁、比较乐观开朗阳气偏盛,阴津不足少阴之人木形人情感比较脆弱,内心体验深刻,善忧多虑,怯懦内向阴盛阳少,体力偏弱,容易疲劳太阴之人水形人情感内向,抑郁曲折,善于克制或掩饰自己的情感阴盛阳虚项目阳虚阴虚含义脏器功能减退人体的精血津液亏损,脏腑功能虚性亢进。原因先天不足、后天过劳过度受寒、药物过量、久病、失养、饮食不当等引起五志太过,化火伤阴,或久病体虚耗阴,或操劳过度、营养不良。表现产热不足、阳虚则寒,故怕冷自汗、手足
7、冷、乏力疲倦、脉沉无力舌淡苔白。阴不制阳,虚性内热。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药物所起的作用只占8%饮食运动心理调节占32%人体自主调控能力占60%自我康复能力自我康复能力自我康复能力自我康复能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疾病康复的各种因素疾病康复的各种因素 WHO统计数据8%32%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平衡态医学模式如何治病?综合的调理方案8%32%60%饮食、运动、心理饮食、运动、心理药物药物提高人体自主调控能力提高人体自主调控能力平衡态医学模式如何治病?平衡态医学综合调理方案内内调调脏脏腑腑外外通通经经络络食食疗疗配配合合黄帝问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无病,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藏坚
8、固,血脉和畅,肌肉解利(通利无滞),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平沉和缓),气以度(规律)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平衡态医学综合调理方案内内调调脏脏腑腑外外通通经经络络食食疗疗配配合合如何调节脏腑呢?中医治法的四个层次肌肤受邪:用刮痧、拔罐、推拿、足底按摩可治愈经络有病:一定要针灸效果最好,按摩只能辅助脏腑有病:只能用药,其它都是辅助作用奇经八脉病:无任何药可直接入奇经八脉,叫病入膏肓一般都是西医治不了的疑难杂症,古代用灸法四层治病方法:四层治病方法:第一层不治后几层,第一层不治后几层,第二层可治第一层的病第二层可治第一层的病 第三层可治前两层的病,灸法可治前三
9、层的病第三层可治前两层的病,灸法可治前三层的病汤药性味归经气血运载通过经络病灶汤药平衡态调节剂入五脏通十四经平衡阴阳扶正固本平衡态调节剂 唯一的人体平衡态调节剂已通过专家论证和美国FDA认证被列为平衡态工程重点推广产品被列为平衡态工程重点推广产品关周局长授牌。关周局长授牌。原料稀缺,工艺复杂,目前尚不能满足广大会员的需要原料稀缺,工艺复杂,目前尚不能满足广大会员的需要如何恢复人体平衡态呢?如何恢复人体平衡态呢?调通脏腑经络气血平衡态医学的调理指导方案-申请春三月(正月、一月、二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10、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阳气不足的虚寒病症),奉长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肝与春气相应,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宜踏青、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苦酸咸辛甜苦酸咸辛甘春夏冬秋长夏省酸增甘以养脾春夏夏省苦增辛以养肺秋省辛增酸以养肝冬省咸增苦以养心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四季五味助养生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春季肝为主脏,酸与肝相应,可增强肝脏的机能,但如果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肝属木,脾属土,五行之中木能克土,太过则伤及脾脏。所以春季应适当少吃酸味食物,而多吃甘味食物以助养脾。夏季心为主脏,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
11、但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心属火,肺属金,五行之中火克金,太过则伤及肺脏。所以夏季应适当少吃苦味食物,而多吃辛味食物以助养肺秋季肺为脏,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但如果食辛太多很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肺属金,肝属木,五行之中金克木,太过则伤及肝脏。所以秋季应适当少吃辛味食物,多食酸味食物以助养肝。冬季肾为主脏,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但如果食咸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肾属水,心属火,五行之中水克火,太过则伤及心脏。所以冬季应适当少咸多苦以养心。夏夏省苦增辛以养肺秋省辛增酸以养肝冬省咸增苦以养心脏腑病与五味禁忌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脏腑
12、病与五味禁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身体调理的最佳季节。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在学习经络使用时,应该追求化繁为简 遵循“离穴不离经”的原则 比如膀胱经是人体后面的一大经络,是所有经络中牵涉穴位最多的经络,共有67个穴位 要记住它们的所有名称都要花好多时间,记住各穴位的功用则更不容易。膀胱经在背部走着两条线,第一条线上的各穴在距离脊椎1.5寸处,第二条线上的各穴在距离脊椎3寸处。第一条的穴位多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心包、三焦的俞穴。膀胱经与疾
13、病 现代人的许多疾患多与膀胱经的经络不通畅、人体中的“垃圾”排放功能失却造成淤积有关。如头痛、背痛、脊椎疼痛,另外身体内部的脏腑疾患也会反映在各俞穴之上。当然很多内脏器官的疾病也还是可以通过对膀胱经各俞穴的简易处理(针灸、火罐、按摩、指压)去达到以“四两拨千斤”的医用效果的。很好处理膀胱经的方法就是靠墙角,站立在一个90度墙角(或门框角)的边上,双脚不动,身体放松,上身自然后倒,背部的脊椎边(膀胱经大致走向)与墙角碰击接触,这个时候去感觉疼痛点,如有疼痛处则一下一下地慢慢将其痛点撞开。(15-30分钟)这个方法完全是一个“求人不求己”的方法,这也是治疗因经络不通造成的正头痛、背痛、偏背痛、肩膀
14、痛的好方法。膀胱经锻炼功法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生长。病毒等微生物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要讲究卫生,提高防御能力;春天又是气候交替的过度季节,若不重视保健,或过食辛热助火之品,再被时令之邪引发,一些旧病宿疾即易复发,如偏头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调摄预防。医学家介绍,有54的女性都有发冷的现象,每到入秋至冬季期间,甚至一年四季,总有大批的患者到医院看手、脚冰冷,以及腰寒等疾病。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手脚冰冷克星是阳池在人的手背手
15、腕上,顺着小指下来有个穴位,叫作阳池穴。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平衡荷尔蒙分泌,暧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症。刺激阳池穴,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阳池穴不仅可以治惧冷症,还可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因此对感冒、气喘、胃肠病、肾功能失调等疾病都有益,与合谷穴一起称得上是“万能穴位”阳池穴的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寻找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
16、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只要以此穴为中心,互相搓揉手背就可以。在手背摩擦生热的同时,阳池穴就会得到充分的刺激,从而达到温暖全身的效果。一、定义:在不同的时间段连续3次测量血压都高于正常值(14090mmHg)即为高血压病。二、诱发因素:高血压的发生主要与遗传、体重、饮食、吸烟、精神和心理因素有关。三、病因病机:西医认为,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全身的微小血管痉挛;之二是血管壁内有粥样斑块沉积,血管弹性下降。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大多是由于肝气郁结,肝火上扰,肾阴不足,水不润木,肝失去肾水滋养,导致肝阳过盛而引起。58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判断判断收缩压收缩压(
17、mmHg)(mmHg)舒张压舒张压(mmHg)(mmHg)理想血压理想血压1201208080正常血压正常血压1301308585正常高值正常高值130-139130-13985-8985-891 1级高级高 血血 压压140-159140-15990-9990-992 2级高血压级高血压(中度中度)160-179160-179100-109100-1093 3级高血压级高血压(重度重度)18018011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1409090降血压三大功法:功法一功法一特效降压法特效降压法高血压点:位于脚趾的大趾趾横纹中央。推拿时可行掐按法,配合病人的呼吸进行,呼气时强力
18、按压此穴6秒,吸气时停止,一天10次,坚持一年,患者再高的血压会有很大的改善。60功法二功法二期章捋腹法期章捋腹法1.1.期门:期门: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外平移至乳头下即是。此穴是肝的募穴,推拿此穴可有效的疏理肝气。2.2.章门:章门:屈肘使上臂贴于体侧,肘尖处即是此穴。此穴是脾之募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章门、期门行擦法:用掌根或大鱼际自期门到章门行擦法,力度由上到下逐渐减弱,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次约30下,一日两次。61功法三功法三点揉太冲法点揉太冲法太冲太冲:位于足背部,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取穴。此穴是肝经的原穴,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功效与中药的菊花相似
19、太冲穴行点揉法:点揉约10-30秒,每日两次,配合患者呼吸,呼气时按压6秒,吸气时不用力。62其他推拿手法:1.开天门:头晕,头疼时可用拇指指腹推印堂(眉心处)至神庭(前正中直上入发季0.5寸),推三十下左右。推拿至头晕、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为止。2.擦涌泉:涌泉位于足底部,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的交点处。涌泉人字缝头处,以擦至脚心发热为度。此穴有引气下行的作用。3.十指梳头法:不仅可以降血压,还有醒脑开窍之功。63注意事项1.按摩时宜轻揉为主,以渗透为度,不主张手法过重。2.按摩时多在呼气时进行。3.贵在坚持,因其为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善的,坚持
20、上述方法按三个月后,效果显著。生活调护1.合理膳食:低盐(小于6克),低脂,戒烟戒酒。多食蔬菜水果。2.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时作息,适应自然。3.老年人要有三平:平和的心态,平稳的脚步,平静的环境。4.可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比如练太极,跳老年舞等等,但不可使身体感到劳累为度。高高 血血 压压 歌歌 诀诀高高血血压压 不不可可怕怕 十十指指梳梳头头开开天天门门期期章章捋捋腹腹降降压压神神逆逆揉揉太太冲冲一一二二三三特特效效降降压压大大趾趾点点配配合合呼呼吸吸行行点点按按手手心心脚脚心心心心肾肾交交降降压压功功法法显显神神效效一、定义:失眠,中医称“不寐”,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21、为特征的病症。表现在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睡时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临床常兼见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以及心神不宁等症状。二、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失眠的原因主要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病后,年迈及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造成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胆气虚,阴盛火旺的病理局面。其主要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阳不入阴,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病位在心。67三、失眠四大功法三、失眠四大功法功法一功法一雀啄法雀啄法安眠穴:安眠穴:经外奇穴位于翳风(耳垂后)和风池(在项部枕骨外下方凹陷处,大约与耳垂
22、相平)连线的中点。68三、失眠四大功法三、失眠四大功法功法二功法二百敲法百敲法失眠穴失眠穴:位于脚后跟处。可以用虚握拳轻敲击此处,故此穴又称“百敲穴”。69功法三功法三点神门点神门神门:神门:在腕部,腕横纹内侧凹陷处。此穴具有调心气,养心神的作用。点按此穴三十下,每晚睡前点按此穴70三、失眠四大功法三、失眠四大功法功法四功法四下敲肝经下敲肝经 平坐床上,让自己的大腿内侧面朝上,中间那条线就是肝经,用拳头敲就可以!71三、失眠四大功法三、失眠四大功法日常保健:1.注意心理调节,压力不可过大,不要经常生气,情绪稳定开朗。2.适当户外活动,学会减压,学会交流。3.睡前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再配上足部
23、穴位按摩效果好。4.饮食正常规律,食之七分饱。失眠经验方失眠经验方:炒酸枣仁30克,泡水代茶饮。失失 眠眠 睡睡 不不 着着 觉觉 真真 苦苦 恼恼平平 肝肝 养养 神神 睡睡 的的 香香治治 疗疗 此此 病病 四四 法法 宝宝雀雀 啄啄 耳耳 后后 安安 眠眠 穴穴脚脚 跟跟 百百 敲敲 睡睡 得得 着着点点 按按 神神 门门 养养 心心 神神下下 敲敲 肝肝 经经 平平 肝肝 阳阳一、定义:一、定义: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二、从中医角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二、从中医角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胃痛的病因主要有寒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所伤、素体脾虚、肾阳不足、中阳不
24、足、热病伤阴。其主要病机是胃气失和,气机不利,“不通则痛”;胃失濡养、温煦,“不荣则痛”。74三、治疗胃痛的三大功法功法一功法一 临床急救法临床急救法梁丘梁丘:屈膝,在大腿前面外侧,髌骨底上两寸。此穴是胃的郄穴,可以治疗急性胃痛。此穴可用点揉法,直至胃痛缓解。75功法二功法二揉腹法揉腹法1、天枢:天枢:当脐旁开2寸。此穴是大肠的募穴。2、中脘中脘: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此穴是胃的募穴,是胃的经气汇聚于腹部的位置。按揉3-5分钟,从根本上把胃扶起来,有效防治各种胃病!76功法三功法三敲打足三里敲打足三里足三里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膝盖的髌骨下3寸,向外侧一横指(中指)。此穴是四总穴歌中“肚腹
25、三里留”。每天不定时按揉足三里3-5分钟,可以达到治疗胃肠道的疾病效果。77胃胃 痛痛十十人人九九胃胃真真难难受受胃胃酸酸胃胃胀胀胃胃痉痉挛挛急急性性胃胃痛痛梁梁丘丘寻寻慢慢性性胃胃痛痛不不要要急急揉揉揉揉肚肚子子敲敲三三里里 远远离离胃胃痛痛康康又又乐乐一、定义:便秘是指大便涩滞,秘结不通,秘结时间超过2天以上,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的病症。二、病因:1.素体阳盛,喜食辛辣香燥之品。2.情志不畅,气机阻滞,肝失疏泄。3.气血亏虚,转运无力。4.阳气虚惫,阴寒凝结。79三、治疗便秘两大功法功法一功法一增液法之点增液法之点阴溪法:阴溪法:三阴交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直上3寸。太溪:太溪:位
26、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阿基里斯腱)连线中点凹陷处。两穴可以用拇指从三阴交推到太溪.推十下80功法二功法二行舟法行舟法行舟法之-揉腹法1.1.天枢天枢:位于腹部,当脐旁开2寸。此穴是大肠的募穴。顺时针揉腹法顺时针揉腹法。2、行舟法之-敲丰隆法丰隆: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上8寸,距胫骨前约一横指(中指)。81快速通腹推手法快速通腹推手法方法:方法:用拇指指腹推另一手的第二手指桡侧,从指根部推向指尖。82便便 秘秘老年便秘不得了老年便秘不得了 出血血栓毒素留出血血栓毒素留增液行舟便秘除增液行舟便秘除 阴溪点按增津液阴溪点按增津液天枢揉腹舟可行天枢揉腹舟可行 待有便意来临时待有便意来临时速用推手便可通速用推手便可通第七颈椎下凹陷中生命在运动,人人皆可通;坚持天天练,身体无疼痛;身体常运动,全身关节松;阴阳得调整,脏腑经络通;双手搓面部,明目清头风;运动多扩胸,防止得心病;呼吸胸肋动,平肝可息风;腹肌多运动,增强肠蠕动;动腰练胃功,摇晃关节松;下肢多锻炼,防治腰腿疼;踢腿脚面绷,能壮下肢功;行走疾如风,血络上下通;常做运动操,血液循环好;防疾又治病,延年益寿高.春季养生要做好一年四季无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