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2.2、森林概况调查、森林概况调查l l郁闭度:郁闭度:郁闭度:郁闭度:百步抬头法百步抬头法百步抬头法百步抬头法l l林相林相林相林相(分层分层分层分层):草本、灌木、林冠层:草本、灌木、林冠层:草本、灌木、林冠层:草本、灌木、林冠层(20%(20%(20%(20%层高可层高可层高可层高可分亚层分亚层分亚层分亚层)l l起源:人工或天然、实生或萌生起源:人工或天然、实生或萌生起源:人工或天然、实生或萌生起源:人工或天然、实生或萌生l l林龄:同龄、异龄(林龄:同龄、异龄(林龄:同龄、异龄(林龄:同龄、异龄(生长锥生长锥生长锥生长锥-树木年轮树木年轮树木年轮树木年轮)l l土壤类型土壤类
2、型土壤类型土壤类型l l林分蓄积量林分蓄积量林分蓄积量林分蓄积量(角规角规角规角规测定测定测定测定)l l林木组成:十分法林木组成:十分法林木组成:十分法林木组成:十分法(角规测定角规测定角规测定角规测定)l l记录在群落其他调查表格的表头记录在群落其他调查表格的表头记录在群落其他调查表格的表头记录在群落其他调查表格的表头(群落概况部分群落概况部分群落概况部分群落概况部分)2角规测树及其基本原理角规测树及其基本原理l一定视角构成的林分速测工具,按既一定视角构成的林分速测工具,按既定视角有选择计数代替每木检尺,高定视角有选择计数代替每木检尺,高效率测定林分蓄积量(胸高断面积)。效率测定林分蓄积量
3、(胸高断面积)。l基本原理:基本原理:l测量方法:使角规一端位于标点上,绕测一周,计数出胸高直径与通过缺口实现相割(或相切)的林木株数l计算公式:将林木株数角规值相加,即为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和l角规控制检尺:相余除外,进行检尺(径阶上限排外法)l根据蓄积量根据蓄积量(角规测定值角规测定值)和控制检尺和控制检尺计算平均胸径,可得到乔木密度和树计算平均胸径,可得到乔木密度和树种组成比例种组成比例(例如:例如:5 5松松4 4杨杨1 1桦桦)。相切相切(0.5)相余相余(0)相割相割(1)1cm50cm3lI.杆式角规杆式角规l构造:长度为L的木尺的一端安装一个缺口宽度为 l 的金属片l断面积系数(F
4、g):l视角:取决于l 和L的大小。最常用的角规其l 1cm,L=50cm,Fg1。lII.计算方法:(1)选点:在远离林缘(50m)的林内选一测点,以此点为旋转中心,绕测一周并计数。(2)绕测计数方法:与角规视线相割的计数 1株,相切的计数 0.5 株,相离的计数为 0。(3)林分每公顷断面积:GFgZ Fg为角规断面积系数;Z为绕测总计数(4)每公顷材积:Y(m3/hm2)=G H 形数 H:测定样地中平均树高,m。4(一一)典型样地调查典型样地调查样方法样方法l作为一个群落样地面积最小作为一个群落样地面积最小20m*20m20m*20m,测定时划分,测定时划分成成16个个5m*5m5m*
5、5m小样方。小样方。5ml每个小样方测定所有乔木的物种名,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密度。l每个小样方灌木只测定物种、高度、冠幅、密度。l草本在各小样方内机械设定3个1m*1m小样方测定物种、盖度、密度。0,020,03.2.3.2.群落组成、结构调查群落组成、结构调查5直读式测高器及树高的测定直读式测高器及树高的测定aba、b分别在分别在0刻度刻度的的两侧两侧,将它们,将它们相加相加得树高,在得树高,在同侧同侧则则相减相减6(二二)无样地法调查无样地法调查(仅用于乔木仅用于乔木)点点-四分法四分法(20(20点点)l调查数据可用于与典型样地乔木调查数据的比较调查数据可用于与典型样地乔木调查数
6、据的比较乔木乔木D1.33cm5m73.4 3.4 群落数量特征统计和多样性计算群落数量特征统计和多样性计算l以整个样地数据为基础以整个样地数据为基础,初步统计指标:初步统计指标:l密度密度l各物种相对密度l显著度显著度l各物种的相对显著度l盖度盖度l各物种的相对盖度l频度频度l各物种的相对频度l重要值重要值l各物种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基盖度)/38(一一)群落各层次的物种重要值计算:群落各层次的物种重要值计算:l以整个样地数据为基础以整个样地数据为基础(乔木、灌木20、草本80)l某物种密度某物种密度l某物种显著度某物种显著度l某物种盖度某物种盖度l某物种频度某物种频度9l乔木重要值
7、:乔木重要值:l灌木和草本的重要值:灌木和草本的重要值:l单位面积物种数:单位面积物种数:N1物种种类数物种种类数/总面积总面积 相对优势度10(二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l(1)(1)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lGleason指数lMargalef指数l(2)(2)综合性综合性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lSimpson指数lShannon-Weiner指数l(3)(3)均匀度指数均匀度指数lPielou均匀度指数Pi是某一物种是某一物种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百分个体数的百分比比A为单位面积,S为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N为观察到的个体总数11个人报告提纲个人报告提纲l论文题目、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论文题目、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l1 1 序言(研究的状况、目的和意义)序言(研究的状况、目的和意义)l2 2 研究地点的自然概况研究地点的自然概况l2.1 地理位置l2.2 气候l2.3 土壤l2.4 植被l3 3 调查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l3.1 调查方法l3.2 数据处理方法l3.3 应用软件、公式等l4 4 计算结果与分析计算结果与分析l5 5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l6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5(5篇以上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