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年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pdf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4205671 上传时间:2024-08-23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4年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4年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4年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4年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研究报告 (2024年第 7期 总第 138期)2024年 7 月 2 日 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人才供需供需调研报告调研报告(2024)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金融科技人才发展课题研究团队 周道许、周京、陈放、刘玉书、汪璐 【摘要】【摘要】随着金融数智化转型的加速,我国金融行业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近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针对我国金融科技人才的供需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相关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2 目录目录 报告要点报告要点 .3 3 一、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供给情况一、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供给情况 .5 5 (一

2、)金融科技人才概念辨析.5(二)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情况.7(三)金融科技人才认证情况.13 二、我国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情况二、我国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情况 .1515 (一)从公开报道看,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较大.15(二)从招聘需求看,金融科技人才岗位多样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高、薪酬区间跨度较大.16(三)从调研情况看,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前景广阔,人才供给和培养需跟上.17 三、建议三、建议 .2020 (一)进一步提升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力度.20(二)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21(三)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2 附录 1 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本科院校信息表.23 附录 2

3、开设金融科技相关方向硕士点院校信息表.29 附录 3 金融行业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问卷调研.32 3 报告要点报告要点 截至 2024 年 6 月中旬,我国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本科院校共110 余所,约占总开设金融类专业院校的 29%,其中公办院校有 60余所,民办院校有 40 余所。此外,我国设立金融学类的硕士点院校共 230 余所,其中有 40 余所设立与金融科技及相关的研究方向,约占 18%。金融科技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一是课程体系的综合性;二是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性;三是贴近产业发展前沿的实践性。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在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行业中,面临

4、着两方面挑战:一是高校培养速度跟不上行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二是高校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与金融科技人才相关的证书主要包括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深港澳金融科技师(SHMFTPP)和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CFT),这三种证书各有侧重点。对金融机构相关人员问卷调查显示,74.7%的受访者认为金融科技对其金融机构的业务影响较大,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风险管理、客户服务和资产管理等。最重要的金融科技应用技术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57%的受访者表示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大于供给,主要招聘来源是社会招聘和高校招聘,硕士研究生最受招聘单位青睐。此外,67.1%的受访者所在金融机构设有

5、金融科技相关部门,且未来五年计划增加金融科技人才招聘。调查还显示,在招聘4 时最看重的应聘者特质是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为更好地满足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一是建议高校应扩大金融科技专业招生规模,更新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建议完善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制定统一认证标准,增加实际操作考核,并推动认证体系国际化,提升全球竞争力。三是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培训与外部招聘,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提升金融科技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5 一、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供给情况一、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供给情况(一)一)金融科技人才概念辨析金融科技人才概念辨析 1.金融科

6、技人才的定义金融科技人才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金融科技人才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明确定义。但 2020 年 10 月 22 日实施的行业标准金融科技发展指标(JR/T 02012020)对“金融科技”进行了界定:“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其核心是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完善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赋能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基于此,综合已有的相关学术研究,本报告对金融科技人才采用了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金融科技人才是指从事金融科技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2.推动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

7、政策,并指出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和相关制度建设的方向。整体而言,相关政策都涉及到了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措施,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优化人才结构、建立激励机制等,以提升科技能力和创新活力,推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表 1)。表 1 推动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 政策政策 内容内容 2019 年 08 月 23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实际需要,研究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团队建设规划、人才激励保障政策等,合理增加金融科技人员占比。金融机构要在年报及其他正式渠道中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科技人员数

8、量与占比。建立健全与金融 6 市场相适应、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励和发展人才的薪酬和考核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社会招聘吸纳成熟人才,通过校园招聘构建后备力量,通过顾问、特聘等形式引进行业尖端智慧。制定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校企合作,注重从业人员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造就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专业人才,优化金融业人员结构,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21 年 10 月 21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行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加强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科技

9、能力。建立健全与证券期货市场相适应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和人才发展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制定数字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注重从业人员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打造既懂金融业务、又懂科技的专业型、复合型行业人才队伍。2021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制定金融科技人才相关标准,推进跨地区、跨机构人才顺畅流动,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金融科技人才高地,在高层次金融科技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优化金融科技人才需求目录和引进模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

10、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加快金融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在职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业务、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打造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等合作育人新模式,加强职业操守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金融科技人才。完善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激励机制,打通金融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增强人才成就感和归属感,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7 2022年1月10日,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鼓励选聘具有科技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重点关注数据

11、治理、架构设计、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领域。积极引入数字化运营人才,提高金融生态经营能力,强化对领军人才和核心专家的激励措施。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二)二)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情况情况 金融科技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涉及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诸多前沿科技与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不仅在重塑传统金融学科的架构,也在革新传统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式。培养卓越的金融科技人才,不仅是保障金融科技领域职能有效运行的重要方面,更是推动金融科技稳健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1.高校金融科技专业设置和招生情况高校金融科技专业

12、设置和招生情况 我国自 2017 年开始增设金融科技本科专业教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 年),金融科技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金融学类下设的专业,专业代码为020310T。2017年9月,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学院在上海立信金融学院诞生,2018 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获批开设金融科技专业,成为内地“首家”。2019 年初教育部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西华大学、三亚学院四所院校设置金融科技本科专业。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统计,截至 2024年 6月 杜朝运.供需视角下的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问题思考J.未来与发展,2023,47(12):69-74.李建军.金融科技学科的形成与专业人才

13、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20(01):17-23.8 中旬,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本科院校共110余所,约占总开设金融类专业院校的 29%,其中公办院校有 60余所,民办院校有 40余所(详见附录 1)。从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本科院校省份分布来看,北京市为开设金融科技专业院校数量最多的省市。其次,广东省为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第二多的省市(图 1)。图 1 开设金融科技专业本科院校的省市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网、掌上高考网。在开设的金融科技专业本科院校中,各类型院校均有开设金融科技专业。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财经类高校,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综合类大学,以及农业类(南京农业大学)、语

14、言类(四川外国语大学)、民族类(青海民族大学)、医药类(山东协和学院)等都开设了金融科技专业(图 2)。1110998775554443332222211111111北京广东广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江苏上海浙江湖南辽宁陕西福建河北天津甘肃吉林江西山西重庆安徽贵州海南黑内青海新疆云南 9 图 2 本科开设金融科技院校类别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网、掌上高考网。金融科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 2024 年硕士专业目录(检索时间为 2024 年 6 月 15 日),我国设立金融学类的硕士点院校共 230 余所,其中有 40 余所设立与金融科技及相关的研究方向,约占 18

15、%。从开设金融科技相关方向的硕士点院校的研究方向可以看出,有 19 所院校的研究方向是与其他方向进行交叉融合,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科技与智慧治理、上海交通大学的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西安交通大学的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等。在金融科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方面,与金融科技相结合的方向包括智慧治理、量化投资、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普惠金融、38%28%20%5%3%2%2%1%1%财经类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语言类理工科民族类农林类医药类 10 供应链金融、投融资分析、金融统计、金融创新、智能金融、数字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管理和金融数据分析。金融科技与其他领域形成更广泛交叉学科的专业设立展示了各大院校在培养

16、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努力,这些创新性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端人才,满足行业多样化需求(详见附录 2)。从我国开设金融科技研究方向硕士点院校的省份分布来看,北京是院校开设最多的省市,其次是上海和江苏(图 3)。图 3 开设金融科技研究方向硕士点院校的省市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从 2024 年各院校金融科技硕士拟招生人数的数据来看,财经类院校的招考人数较多,特别是兰州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拟招生人数分别达到 100 人、98 人和 32 人。这一趋势表明:一是目前财经类院校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二是金75433222211111111111北京上

17、海江苏湖北浙江广东河南湖南四川安徽甘肃贵州吉林江西辽宁山东陕西天津新疆重庆院校个数userid:395286,docid:168156,date:2024-07-16, 11 融科技教育需求的迅速增长,财经类院校扩大金融科技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是对市场需求的反映(图 4)。图 4 开设金融科技方向硕士点院校的拟招生人数(2024 年)数据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高校金融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高校金融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特点 金融科技专业作为交叉学科,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一是一是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各高校开设的金融科技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了金融科技概论金融学投资学互

18、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等基础课程,同时还涉及到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等金融领域相关科技课程,体现了学科交叉性,知识面宽、覆盖面广。二是二是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性。金融科技专业注重跨学科的培养模式,将金融学与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有机融合。例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其课程设置中,将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金51186520673721371498585813241524110231596072716782057773511932184141514601005338020406080100120拟招生人数 12 融工程等学科相结合,培养熟悉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和量化分析方法

19、和工具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三是贴近产业发展前沿的实践性。部分高校通过与知名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提供体验式学习机会,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深圳大学邀请业界专家讲授实务性课程,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提供创新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的金融科技项目,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竞争力。3.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是一是高校培养速度跟不上行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当前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速度相较于行业的发展速度而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高校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满足行业的迫切需求。二是二是高校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20、。金融科技行业的快速迭代和技术更新,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校金融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较为滞后,例如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速,但高校金融科技相关专业却缺乏相关教材,难以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三是三是实践教学相对不足。虽然有少数高校为金融科技专业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但整体而言,金融科技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是薄弱环节。13 (三三)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人才认证情况认证情况 证书类考试认证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与金融科技人才相关的证书主要有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深港澳金融科技师。1.主要主要金融科

21、技人才金融科技人才相关证书相关证书 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CFT)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建行大学、深圳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开发,旨在为行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从业人员顶级能力认证,打造“培、考、战、评”四位一体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深港澳金融科技师(SHMFTPP)全称“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依托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三地推行,建立“考试、培训、认定”为一体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该项目旨在打造精通国际金融市场通行规则、具备科技创新理论功底、拥有较高伦理道德职业标准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

22、科技人才。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指导、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颁发,旨在为金融科技行业培养 各证书具体考试要求、考试频率,报考资格以及培训要求等,请以各证书颁发机构权威发布信息为准。建行大学(China Construction Bank University,简称 CCBU)已更名为“建行研修中心”,是中国建设银行于2018 年 12 月 17 日在北京宣布正式成立的一所企业大学。14 所需的既掌握金融知识体系,又具备科技创新理论功底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2.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面临的挑战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面临的挑战 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在不

23、断完善的过程中,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是当前不同机构和组织推出的认证标准各异;二二是是认证体系的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增强。15 二、我国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情况二、我国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情况(一)从公开报道看,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较大(一)从公开报道看,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较大 综合公开媒体报道看,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方面一方面金融科技人才占比进一步提高,据证券日报2024 年 4月初报道,“综合测算,截至去年末,国有六大行的科技人员总数已超 9 万人。其中,有 4 家银行进入万名科技人才行列,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从科技人员增长来看,去年交

24、通银行科技人员同比增长超 30%。具体来看,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员达 3.6 万人;建设银行科技人员达 16331 人;中国银行科技人员达 14541人;农业银行科技人员达 13150人;交通银行科技人员的数量达 7814人;邮储银行全行 IT队伍人员数量超 7000人。”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对金融科技相关人才的需求增幅较大。据21 世纪经济报道,“农行 2023 年科技人员总数达到 13150 人,较 2022 年末新增 3129人,同比增加 31.22%,首次超过招行位居第四位,科技人员数量占总员工的比重为 2.9%。交通银行的科技人员数量在 2023年末达到 7814 人,较 2022 年末

25、新增 1952 人,同比增加 33.3%,已超过邮储银行,员工占比从 2022 年末的 6.38%增加到 8.29%。兴业银行科技员工占比已连续 2 年在 10%以上,在已披露相关数据的银行中占比最高。继 2022 年末科技人员数量同比翻倍后,2023 年末又新增 李冰.银行金融科技实力大比拼国有六大行 2023 年投入总金额超千亿元N.证券日报,2024-04-03(B01).16 超 1000 名科技人员,总数量同比增加 16.85%达到 7828 人,目前科技员工占总员工的比重达到 13.91%。”(二)从招聘需求看(二)从招聘需求看,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人才岗位多样化、对复合型人才岗位

26、多样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高、薪酬区间跨度较大需求高、薪酬区间跨度较大 综合目前国内主流招聘网站所发布的“金融科技人才”相关岗位招聘信息看,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一是招聘岗位多样化。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岗位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系统建设、运维、开发、安全运营等。例如,银行相关机构发布的招聘公告中,主要涉及系统建设运维类、系统架构类、安全运营类等多个岗位。二是二是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高。从招聘网站发布的金融科技相关岗位职位描述看,对于高端金融科技人才岗位,一般需要具备金融领域知识和科技背景,能够跨越金融和科技两个领域。但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较为稀缺,因此也更具竞争力。三是三是薪酬区间跨度较大。综合各大招聘网

27、站薪酬设置情况看,金融科技人才薪酬区间在六千至三万左右,其中“北上广深”的相关岗位标注的薪酬要高于其他地区标注的薪酬,有少部分高端金融科技岗位愿提供近百万的年薪。四是四是银行是目前招聘金融科技人才的主要金融机构。李览青,21 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 APP ,12 家银行科技投入生变:中信、民生投入增幅超 20%,交行、农行开启“抢人大战”,2024年 4月 3 日,https:/ 17 (三)从调研情况看(三)从调研情况看,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前景广阔,人才供给和前景广阔,人才供给和培养需跟上培养需跟上 针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情况,2024 年 6 月中旬,我们对 158 位来自金

28、融科技相关领域的监管部门领导、行业高管以及金融科技人员开展了针对性问卷调研。这些调研对象其中 8%来自金融监管部门,27%来自银行类机构,12%来自证券类机构,14%来自保险类机构,17%来自金融科技相关公司,22%来自其他金融机构。具体情况见表2(详见附录 3)。表 2 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问卷反馈结果 74.7%的受访者认为金融科技对其所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影响较大。大数据分析(82.9%)、人工智能(61.4%)、网络安全(50%)、云计算(47.5%)、数据库技术(39.2%)是受访者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金融科技应用。风 险 管 理(65.8%)、客 户 服 务(62%)、资 产 管 理(46.

29、2%)、内部运营管理(45.6%)、合规管理(39.2%)是受访者认为其所在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主要应用的领域。5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部分选项为多选题反馈结果,所以累加百分比会超过 100%。18 69%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机构金融科技人才主要来源于社会招聘,其 次是高校 应届 生招聘(57.6%)和 机构 内部 选拔 培训(36.7%)。57%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金融机构招聘金融科技相关专业大学生时,倾向于招聘硕士研究生,其次是本科生(29.7%)和博士(8.2%)。信息科技类专业毕业生是受访者认为最受欢迎的金融科技岗位招聘对象(76.6%),其次是高校已设置的金融

30、科技专业(63.3%)和经管类专业(38.6%)。数据分析能力(79.1%)、金融业务知识(63.3%)、人工智能相关技能(55.7%)是受访者认为金融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技能。62%的受访者表示,高校金融科技专业毕业生,入职其所在金融机构后,需要培训 1-6个月方可达到任职要求。67.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金融机构成立了金融科技相关部门。46.2%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金融机构未来五年会略有增加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32.3%的受访者认为会显著增加招聘。30.4%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金融机构会开展金融科技的培训,但频率不确定。26.6%的受访者表示每月都有金融科技培训,19.6%表示每季度都有培训。1

31、9 受访者认为,在招聘金融科技人才时,最看重应聘者的特质有:实践经验(75.9%)、创新思维(72.8%)、团队合作能力(67.1%)。83.5%的受访者认为金融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前景较好。44.3%的受访者认为,高校金融科技专业学生培养最重要的是加强金融科技前沿应用技术学习,其次是加强学生行业实践锻炼(31.6%)和加强科技基础学科知识学习(13.3%)从问卷情况看,当前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较大,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业务产生显著影响,金融行业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强烈且技能要求明确,但人才供给不足,需加强培养与培训。20 三、建议三、建议(一)进一步提升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一)进一步

32、提升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一是扩大培养规模,满足行业需求。为了提高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规模,高校应进一步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同时,高校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短期培训班和在线课程,灵活应对行业需求。建议设立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与企业实习和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不仅能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还能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迅速适应职场需求。二是二是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人才质量。为了使高校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接轨,高校应不断更新课程设置,引入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设立金融科技实验室和模拟交易平台,提供更多的实

33、习和项目实践机会。三是三是提升师资水平,优化教学质量。为了增强高校师资力量,高校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进修,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交流和实践活动,提升其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建议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质量师资,吸纳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和企业高管加入教学队伍。通过建立教师与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了解行业动态和实践需求,从而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金融科技人才。21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二)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 一是一是统一认证标准,提升权威性。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认证标准,需加强各方协调与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可以由

34、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牵头,联合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企业,共同制定并推广统一的认证标准。统一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认证体系的公信力,还能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金融科技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二是加强实践能力考核,提高实用性。为了增强认证体系的实践性,须不断优化认证考试内容,增加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环节。建议在认证过程中,设置实操考试、模拟场景和项目实训,全面考察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可建立认证后的持续教育和再认证机制,确保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通过这些措施,使认证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帮助从业人员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

35、满足企业的用人标准。三是三是推动国际化进程,增强全球竞争力。为了提高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的国际化程度,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开展合作,推动认证体系的互认。可以通过举办国际交流活动、设立国际认证项目等方式,提升我国认证体系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吸引国际优秀人才,通过建立便利的认证和评估渠道,帮助其快速融入我国金融科技行业,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22 (三)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三)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金融机构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在完善

36、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一是加强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举: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实施定向培养计划:如部分银行机构与高校合作,通过线上和境外线下的培训模式,加强数据分析人才的专业培养;三是多维度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业务分析师、用户体验师等,加强科技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在在推动组织架构变革方面推动组织架构变革方面:一是推动业务、技术和数据的深度融合: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来加强跨部门、跨条线的协作;二是优化高级管理层结构:通过调整高级管理层,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推动科技治理的架构转型;三是建立专门的金融科技部门:通过设立金融科技部门,可进一步

37、专注机构金融科技发展和创新,例如依托金融科技部门,可推动创新管理和项目孵化,强化科技创新的系统性管理等。在金融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方面在金融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方面:一是可建立创新基金和项目孵化体系,例如通过成立创新基金来加强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二是实施系统化的科技人才评价和奖励体系,提升本机构金融科技人才自我提升和内驱发展的积极性。23 附录附录 1 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本科院校信息表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本科院校信息表(说明:本表为截至 2024 年 6月 15日公开可查数据,具体院校相关专业开设信息请以教育部最新权威发布为准)院校名称院校名称 学科门类学科门类 院校类别院校类别 院校性质院校

38、性质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学 师范类 公办 北京理工大学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南开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湖南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学 师范类 公办 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学 农林类 公办 暨南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南京邮电大学 经济学 理工科 公办 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山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 财经

39、类 公办 深圳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湖南工商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24 广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上海师范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河北经贸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吉林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山东工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内蒙古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西华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齐鲁工业大学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四川外国语大学 经济学 语言类 公办 成都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郑州航空

40、工业管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广东金融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湖南财经经济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辽宁科技大学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成都工业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广西财经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福建江夏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贵州师范学院 经济学 师范类 公办 河北金融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25 武汉科技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武汉纺织大学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浙江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中外

41、合作办学 天津理工大学 经济学 理工科 公办 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西安外国语大学 经济学 语言类 公办 北京物资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徐州工程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河南科技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经济学 师范类 公办 临沂大学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宿迁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温州理工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公办 贺州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梧州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公办 青海民族大学 经济学 民族类 公办 兰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经济学 师范类 公办 26 哈尔滨金融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嘉兴南湖学院

42、 经济学 财经类 公办 西京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北京城市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武汉东湖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重庆财经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武昌首义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广州新华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郑州财经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成都文理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中原科技学院 经济学 师范类 民办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山东协和学院 经济学 医药类 民办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吉利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沈阳工学院

43、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广州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武汉晴川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27 广州华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郑州科技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郑州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宁波财经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吉林外国语大学 经济学 语言类 民办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西安工商学院 经济学 综

44、合类 民办 晋中信息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重庆大学派斯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柳州工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南宁理工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辽宁财贸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温州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上海立达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青岛黄海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阳光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经济学 民族类 民办 绵阳城市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28 南宁学院 经济学 理工类 民办 广西外国语学院 经济学 语言类 民办 兰州工商学院

45、经济学 财经类 民办 郑州西亚斯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三亚学院 经济学 综合类 民办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网、掌上高考网(截至 2024年 6月 15日)。29 附录附录 2 开设金融科技相关方向硕士点院校信息表开设金融科技相关方向硕士点院校信息表(说明:本表为截至 2024 年 6月 15日公开可查数据,具体院校相关专业开设信息请以教育部最新权威发布信息为准)院校名称院校名称 院系所院系所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 金融科技 中国人民大学 智慧治理学院 金融科技与智慧治理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 金融科技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 浙江大学 经济学

46、院 金融科技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 金融科技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COT项目-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科技 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科技 华东理工大学 商学院 金融科技 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 江南大学 商学院 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 南京农业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科技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 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 暨南大学 深圳校区 金融科技 天津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科技金融 30 东北财经大学 金融科技学院

47、金融科技 长春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供应链金融与科技金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 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科技金融与投融资分析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金融科技与金融统计 广东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 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 重庆工商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与智能金融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科技金融 西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 金融科技 贵州财经大学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 南京审计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 金融管理与金融科技 浙江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 安徽工程大学 数理与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 江西财经

48、大学 金融学院 科技金融 河南理工大学 财经学院 金融科技与创新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科技与产品创新 江汉大学 商学院 金融数据分析与金融科技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 兰州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 新疆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金融科技创新与实践 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截至 2024 年 6月 15 日)。32 附录附录 3 金融行业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问卷调研金融行业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问卷调研 调研基本情况:2024 年 6 月中旬,我们对 158 位来自金融行业金融科技相关的监管部门领导、行业高管以及金融科

49、技从业人员开展了针对性问卷调研。问题 1:您所在金融机构(部门)类型(单选题)问题 2:金融科技对您所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影响有多大?(单选题)金融监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8%银行类机构银行类机构27%证券类机构证券类机构12%保险类机构保险类机构14%其他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22%金融科技相关公司金融科技相关公司较大较大,74.70%一般一般,24.70%较小较小,0.60%33 问题 3:您认为哪种金融科技应用最为重要?(多选题)问题 4:金融科技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多选题)61.40%47.50%82.90%25.30%29.10%28.50%36.10%50.00%39.20%10.80%1

50、.9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65.80%62.00%45.60%33.50%46.20%39.20%24.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34 问题 5:您认为目前金融科技人才的供需情况如何?(单选题)问题 6:您所在机构金融科技人才主要来源是?(多选题)供给大于需求供给大于需求29.7%需求大于供给需求大于供给57.0%基本平衡基本平衡13.3%69.00%57.60%36.70%0.00%10.00%20.00%30.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