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42T1909-2022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20154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42T1909-2022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清正版)DB42T1909-2022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清正版)DB42T1909-2022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清正版)DB42T1909-2022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清正版)DB42T1909-2022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P 85 DB 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9092022 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of farmland engineering for integrated farming of rice and crayfish 2022-08-31 发布 2022-09-30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1 5 产地选择.1 6 基本生产单元与养殖沟设计.2 7 配套设施设计.3 附录 A(

2、资料性)典型田间工程布置图(平原湖区).5 附录 B(资料性)典型田间工程布置图(低山丘陵区).6 参考文献.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工程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湖北省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建强、李谷、王有宁、范先鹏、赵恒彦、刘

3、凯文、吴启侠、高红兵、李延锋。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长江大学,联系电话:0716-8066314,邮箱:。引言 近年来,以稻田养殖小龙虾(本文件中的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在湖北、江苏等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快速发展,已成为颇具特色的农作制度,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高效益的驱动,部分生产经营者不区分低湖低产田和高产田,以小龙虾养殖为主盲目进行稻田改造,出现了挖沟面积占稻田面积20%以上、甚至40%的现象,造成稻田有效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功

4、能削弱。为规范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科学指导生产实践,特制定本文件。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总则、产地选择、养殖沟的设计、配套设施建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及类似生态区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

5、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 5295 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DB42/T 1209 主要农作物涝渍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总则 根据“渔农兼顾、种养结合、环境友好”的原则,对符合养殖要求的稻田进行田间工程建设。稻虾综合种养宜集中连片、具有适度规模。对于小规模养殖的情形,宜通过土地流转或置换进行合并,按照适度规模进行田间工程建设。对于稻虾综合种养成规模、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区,重视稻田增效的同时,要体现

6、节地节水要求,可按照小龙虾繁养分离进行田间工程建设或对现有稻虾生产单元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对于宜集中连片发展区,应在适当位置布置生态工程措施对尾水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5 产地选择 基本要求 用于稻虾综合种养的农田应满足以下要求:a)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b)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295 的要求;c)淡水养殖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361 的要求;d)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和 NY 5051 的规定;e)交通便捷,排灌方便,旱涝灾害不易发生或可控。环境条件 5.2.1 用作养虾的田块或片区应远离污染源,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符合

7、GB/T 18407.4 的规定。5.2.2 土壤质地宜为粘质土、粘壤土或壤土,湿润的土壤在手掌中能一捏成团,或土壤中粘粒含量至少达到 20%,土壤中性偏碱。土壤过沙、保水保肥性能不好的田块不宜改造为稻虾综合种养田。6 基本生产单元与养殖沟设计 基本生产单元及其布置 6.1.1 平原区小规模稻虾综合种养的基本生产单元面积应不小于(10667)m。6.1.2 平原区规模化稻虾综合种养的基本生产单元面积以 2 hm3 hm为宜,不超过 4 hm。6.1.3 有条件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低山丘陵区,基本生产单元的面积应不小于(5667)m。6.1.4 对于适宜稻虾综合种养的稻作区,基本生产单元应集中连片

8、布置,统一规划设计。6.1.5 基本生产单元以矩形为主,宽度不小于 60 m,长宽比 3:22:1,长边以南北向为主,或与主要养殖季节的主风向一致。6.1.6 应根据田块大小、地形地貌和周边灌排条件等布置生产单元田间工程,平原湖区和低山丘陵区稻虾综合种养基本生产单元的田间工程布置分别见附录 A 和附录 B。养殖沟及其布置 6.2.1 小龙虾繁养一体条件下养殖沟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养殖沟(包括沟埂)占地面积应符合 SC/T 1135.1 的要求。结合稻田形状、面积和长短边的大小,可沿田边布置环形、U 形、L 形和 I 形养殖沟,在田内布置一条中心养殖沟或十字形、平行状养殖沟;b)对于(56

9、67)m2(10667)m2的小田块,可沿田块一侧长边(对于低山丘陵区,指梯田坎坡下长边)布置深度为 0.5 m0.8 m 的养殖沟,其余三边结合田间农艺沟布置 0.3 m0.5 m 深的小型边沟。或者采取小型边沟与养殖沟组合配置,即,沿田块三边布置 0.3 m0.5 m 深的小型边沟,一边布置小龙虾养殖沟;c)田块面积(20667)m2(40667)m2时,环田块四周布置 0.5 m0.8 m 深的养殖沟,或在田块三边结合田间农艺沟布置 0.3 m0.5 m 深的小型边沟,在田块排水侧配置适当养殖沟;d)田块面积(40667)m2(60667)m2时,环田块四周布置深 0.5 m0.8 m

10、的养殖沟,或在田块四边布置深 0.3 m0.5 m 的小型边沟,在田块中间指向外排水沟方向布置中心沟,沟深 0.6 m1.0 m。6.2.2 小龙虾繁养分离条件下养殖沟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养殖沟(包括沟埂)的占地面积要求及其布置形式与 6.2.1 中的 a)相同;b)对于集中连片实施稻虾综合种养的经营主体,应合理规划虾苗繁育区与成虾养殖区,繁育区占整体养殖面积的 30%,片区内的沟凼占地总面积控制在 5%10%;c)小龙虾苗种繁育区的生产单元,环田块布置养殖沟(环沟),并视田块大小布置田内养殖沟。环沟深 0.8 m1.2 m,田间沟深 0.6 m1.0 m;d)成虾养殖区的生产单元,不额

11、外开挖养殖沟,可结合整修田间围沟、纵向厢沟和横向腰沟等而形成不新增占地的养殖沟,这些田间沟的断面及尺寸应符合 DB42/T 1209 的要求。养殖沟设计 6.3.1 小龙虾繁养一体条件下稻田养殖沟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a)根据小龙虾越冬对水深的要求和土质边坡稳定与机械施工等要求,设计沟深 0.5 m0.8 m、底宽 0.4 m,边坡 1:(10.75);b)按挖填平衡,将开挖养殖沟的土方用于修筑沟埂和田埂。沟埂高 0.5 m0.8 m,保证冬季田面浅水区蓄水深度达 0.4 m 左右,养殖沟深水区的水深不小于 0.8 m。6.3.2 小龙虾繁养分离条件下稻田养殖沟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a)在小龙虾苗

12、种繁育单元(区),养殖沟可采用宽深型断面,沟深 1.0 m1.5 m;边坡采用 1:(11.5);沟底宽度取 1 m2 m;b)在小龙虾成虾养殖单元(区),养殖沟可采用浅窄型断面,按 6.3.1 进行断面设计。7 配套设施设计 进、排水口设计 7.1.1 每个生产单元原则上应设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分别位于地块的两端。进水口与田块一端田埂上的进水渠道相连,排水口设在稻田另一端养殖沟的较低处。按照高灌低排的布局,保证灌、排畅通。7.1.2 进、排水口宜采用闸管或插管,或采用砖砌或混凝土预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网袋或网片,分别防止敌害生物随流水进入和小龙虾逃逸,网目直径 1 mm2 mm。7.1.

13、3 进水一般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并通过输水管进入养殖沟和田间。或采用预埋带有弯头的 PVC管件(管径20 cm),通过拔插 PVC 立管的方式控制进水。进水管底部应与进水渠底部平齐。7.1.4 进水口应高于生产单元最高水位 5 cm10 cm;排水口应至少低于田面 60 cm,布置于围沟或者沟凼(暂养池)的底部,并高于外部排水沟底部 30 cm50 cm。7.1.5 集中连片、高标准建设的养虾稻田,排水口设排水井,通过排水管与排水沟连接,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或采用闸门或拔插管方式控制排水。沟埂、田埂与田间进入口设计 7.2.1 沟埂与田埂 沿养殖沟外侧和内侧分别修建稻虾生产单元的沟埂(外埂

14、)和田埂(内埂),方法如下:a)按照挖填平衡,沟埂和田埂用开挖养殖沟的土方或田埂侧挖起的土方修筑;b)小龙虾繁养一体化的生产单元,沟埂宜高出田面 60 cm80 cm;沟埂顶面宽度一般不少于 1.5 m,以 2 m3 m 为宜;c)小龙虾繁养分离下,以虾苗繁育为主的生产单元,沟埂高出田面以 60 cm80 cm 为宜;沟埂顶面宽度一般不少于 1.5 m,以 2 m3 m 为宜;以成虾养殖为主的生产单元,沟埂设计与小龙虾繁养一体化的生产单元相同;d)沟埂的内外边坡视土质可采用 1:(11.5),粘质土边坡可陡些,土质偏轻则边坡可放缓;e)田埂应高出田面 20 cm30 cm,顶面宽度根据施工手段

15、选取。机械施工时,顶面宽度 40 cm 左右,人工修筑时顶面宽度 20 cm30 cm。田埂内外边坡采用 1:(0.51)。7.2.2 田间进入口 按以下方法进行田间进入口的布置与设计:a)每个生产单元应预留田间进入口,方便机械和生产者下田作业;b)进入口可沿临近农道一侧的围埂灵活设置,宽度不小于 3 m;c)进入口跨越虾沟时,埋设直径 60 cm100 cm 的钢筋混凝土涵管,覆土压实。防逃设施设计 7.3.1 在稻虾综合生产单元外埂贴近养殖沟一侧和进、排水口设置防逃设施。7.3.2 外埂(围埂)上的防逃设施宜选用水泥瓦、塑胶板、铁皮、薄膜等作材料,防逃带(墙)的高度 30 cm40 cm,

16、埋入地下部分 15 cm 左右。7.3.3 在进、排水口设置网袋或网片,网目直径 1 mm2 mm。供水供电设施配置 7.4.1 供水设施 对于2 hm4 hm的生产单元以及规模化稻虾综合种养的园区,每个生产单元宜布置一口轻型井,出水量30 m3/h50 m3/h,扬程15 m左右。7.4.2 电力设施 电力设施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对于稻虾综合种养集中连片区和实施规模化稻虾综合种养的生产园区,应配套电力设施;b)每亩养殖水面按 0.25 KW 配置电力,供电线路采用架空线或穿管地埋电缆接通到每个稻虾综合生产单元;c)变配电设施宜采用地上变台或杆上变台,变压器外壳距地面建筑物的净距离应不小于

17、 0.8 m;变压器装设在杆上时,无遮拦导电部分距地面应不小于 3.5 m;变压器的绝缘子最低瓷群距地面高度小于 2.5 m 时,应设固定围栏,其高度应大于 1.5 m;d)低压线路宜采用低压电缆,应有标志;地埋线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且深度不小于 0.7 m;配电箱要符合野外安全要求,具有防水、防潮、防雷击等性能。看管用房配置 7.5.1 稻虾综合种养规模较大时,宜在田块周边至少布置一处看管用房。7.5.2 看管用房宜布置在生产区四角视野开阔的地带,按 2 hm24 hm2 1 处、每处 20 m2配置。7.5.3 田块周边不应修建固定式看管用房,宜选用活动板房或集装箱房。附录A (资料性)典

18、型田间工程布置图(平原湖区)适宜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平原湖区,宜根据田块大小、地形和周边灌排条件等,参考图 A.1 进行生产单元田间工程布置,参考图 A.2 和图 A.3 布置生产单元进、排水处田间工程。图A.1 基本种养单元田间工程布置示意图 图A.2 基本种养单元进水侧田间工程断面图 图A.3 基本种养单元排水出口断面示意图 附录B (资料性)典型田间工程布置图(低山丘陵区)有条件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低山丘陵区,可根据地形、田块大小和灌排条件,参考图B.1、图B.2、图B.3和图B.4进行生产单元田间工程布置。图B.1 1333 m3333 m生产单元养殖沟布置图 图B.2 3333 m 6667 m 生产单元养殖沟布置图 图B.3 6667 m 10000 m 生产单元养殖沟布置图 图B.4 10000 m 13333 m 生产单元养殖沟布置图 参考文献 1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通则 2 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3 SC/T 1135.4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4 DB13/T 1563 淡水池塘标准化改造技术规范 5 DB33/T 908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 6 DB42/T 1193 虾稻共作技术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