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191439 上传时间:2024-08-1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与合的教学设计分与合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4、5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在每一组分法中得出相应的数的组成,并联想出另一种法发。 四、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请大家向四周看一看:今天又有很多老

2、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大家欢迎吗?那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鼓掌欢迎) 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指名示范)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下,要求越慢越好。 (再指名示范) 大家也照样子来做几次拍手的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现在谁来说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啊。(板书: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与合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学习4的分与合 前几天我们在农家小院里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现在我们再次到农家小院里帮助老

3、婆婆解决2个数学问题: 老婆婆想把4个向日葵放在2个筐里,要求是:每个筐子都不能空着,也就是每个筐子里都有向日葵,谁愿意帮助老婆婆分一分啊?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法,教师板书。 谈话:根据小朋友的摆法,你们能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好了,小朋友们知道了4 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么,现在老师分过来问了,几和几组成4? 2、学习5的分与合 刚才我们研究了4的分与合,同学们自己动脑筋得出了4的三种分法,并且由这些分法想到了几和几组成4。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婆婆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哦,老婆婆的问题是把5个玉米棒放在2个盘子里。小朋友们能不能一个不漏地找

4、出 所有的分法呢?请同桌的2个小朋友一起来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一共有几种分法。老师要看一看哪桌的小朋友分得又对又快,而且要分得完整。 好了,小朋友们通过动手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注意:一共有几种分法?提问小组回答,边回答边板书,表扬分得完整的小组。 指名读5的组成,提问根据5可以分成几和几反过来怎么说?(几和几组成5) 3、比较4和5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5比4多一种分法)能不能分成2个相同的数? (三)巩固练习 1、21页做一做1、2 2、老师说数字,同桌之间摆卡片 3、23页3、4 4、22页做一做2题 涂一涂、填一填 (四)总结 同学们学的很开心吧!大家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了活动,学到了一

5、些新的知识。谁能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分与合的教学设计2 知识目标: 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 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 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 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防止愚孝。 教学过程: 一、爱洒心间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一封别样的信(见附录),引导思考:你能读懂母亲这样做

6、的良苦用心吗? 设计意图: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与教材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效。 教师行为:引导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二、爱的回报 活动内容:小组竞赛,孝亲故事知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孝亲”的典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 活动内容:讨论:“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把自己尽孝后的感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和收获,达到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 活动内容:讨论,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 父母只要我读好书,我该怎么办? 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 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

7、? 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 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 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 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 成绩没考时,该如何面对父母? 我想买电脑,父母认为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不赞成,我该怎么办? 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孝敬父母表现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就教材所给材料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选择来判断是与非

8、,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都是开放性的,有许多可以辨析之处,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为父母着想的观念,找出孝与不孝的出发点的不同。比如,成绩要不要告诉父母,本身很复杂。就学生的权利而言,不告诉并不一定错。但如果从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这对学生自己也有利。如果从怕批评、防父母出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阂,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表扬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果老师知道一些,也可以先表扬,再引导学生自己谈。其次,让学生谈自己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并注意将孝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予以

9、归类。再次,让学生谈尽孝后的感受。尽孝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孝行,是把教育落到实处的策略。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不是由外界强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主动选择。 三、爱的反思: 活动内容:仔细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孝子”的言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对此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如果有,你将如何改进?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有过不善待父母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

10、回忆和反省,来体会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少,从而增强同学的责任意识,和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四、爱的传递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粮票的故事”。 设计意图:体验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扶助,更应是精神上的关爱;不仅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还应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分与合的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

11、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 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准备: 学生边摆小棒边说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8、9的分与合: 活动一:8个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

12、,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5和几可以组成9;生2,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 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 七、应用练习,加强理解: 1、分一分:

13、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 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 八、综合拓展: 你会填吗! 九、布置作业: 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8、9的分解与组成。 十、板书设计: 8、9的分与合分与合的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滅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欢和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

14、数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分与合 教学时间:20xx.9.2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小花朵,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图中有几朵花? 2、请圈出从右往左数第三朵花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 放进两个里,大家想帮帮地唱? 二、新授 (一)学习4的分合 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 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 2、指名回

15、答并板书,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再请小朋友们 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 4、练习巩固4的分解与组成。 出示苹果图,要把四个苹果放进两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 学生回答。 (二)学习5的分合 1、你们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好,我们一起来观看图片,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2、小朋友们用彩笔代替玉米,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 4、学生反惯,师板书 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6、开火车来现固 三、练习 1、“做一做” 2、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2和3的分合。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评:本节课学生们学的很

16、开心,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些朦胧的认识。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对于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巩固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分与合的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

17、合的思想,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让学生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如何由5分成4和1,想到5分成1和4。 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探索新知1、教学4的分与合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老师也很喜欢。一天,孙悟空来到果园里,看,它摘了几个桃子?孙悟空想考考大家。把4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呢? (2)学生操作学具,初步感知4的不同分法 师:请小朋友把4张桃子卡片在桌子上分成2堆,

18、表示分在2个盘子里。学生快速的分一分 。 (3)交流反馈: 师:谁来说说你把4个桃子分在两个盘子里,是怎样分的?(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贴图片)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贴图片) 指导学生看着图,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相机板书4可以分成()和()。) (4)观察思考,认识几和几合成4 师:假如把这2盘的桃子合起来会是几个呢?你会说成几和几合成4吗?指名口答。 (5)体会联系 师:看来,根据一个形式,从上往下看4可以分成几和几,从下往上看几和几合成4。哪位小朋友最利害,看着这个形式,把这两句话一口气说给大家听?指名说一说。 (6)体会有序规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4的这些分与合,想

19、一想,我们怎么样分桃子,才能把4的分与合一个不漏的都找出来?(学生回答,教师调整板贴。) 学生看图有序的读一读4的分与合。 2、教学“试一试” (1)提出问题 师:看到聪明的你们能一个不漏地说出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孙悟空可不服气了,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师:看,这次又让我们分什么了?有几个? (2)学生小组操作学具 想一想:5个花片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快速的分一分。有没有别的分法? 看谁的本事最大,能把5的所有的分法有序的一个不漏的都找出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反馈 师:谁来把5个花片的所有的分法都告诉大家(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花片)。 有序的分了四次

20、花片,得到了5的所有分与合。 分二次花片,找出5的所有分与合。 师:谁听出来了,5的这两种分法他是怎么找出来的? 读一读5的分与合 三、想想做做,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31页,找到这样的第1题。用小手指好。 拿出2个花片分一分,看看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一填。 谁来说2可以分成几和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这次又该拿出几个花片分,先分一分,再把结果分别填在这里的两个方框里。 2、“想想做做”第2题 (1)示范游戏规则 教师与一生示范游戏方法。 (2)教师与全体学生做游戏。 (3)同桌两人玩游戏。提出要求:先出的小朋友要想好,同桌出哪个数,检查他出的对

21、不对。 反馈:指名两人玩游戏。 老师建议:小朋友课后同桌两人也可以一起玩这个游戏。 3、“想想做做”第3题 (1)师:在游戏中可以玩得很开心,还能很快的掌握2、3、4、5的分与合。 看,小货车上也有这些数的分与合。,谁来说说,从图上你看懂了什么?(竖着填的2个数合成车头上的数字4) (2)这节货车上只有下面的一个数,上面应该填几?指明口答后再填写。 (3)这列货车上少掉的数请小朋友自己独立填写。比一比,谁填写的又对又快。 (4)反馈:谁来说这儿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5)读一读,体会规律 (6)发现规律 师:看着第1列货车上4的分法,发现了什么? 师:真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把小货车上藏的小秘密

22、都找到了。我们看4分的时候,是很有规律的,第一次分成了 1和几,第二次分成了2和几,第三次分成了3和几。从小到大分出来这样有顺序地分就可以让小朋友更快的掌握。 (7)请小朋友用这样有序的分法闭上眼睛说一说,记一记。 (8)谁自豪的背给大家听。(指两名学生分别背4与5的分与合)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回家把25各数的分与合说给爸爸、妈妈听。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题。分与合的教学设计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

23、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 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

24、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 2、导入新课 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

25、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师板书: 任意

26、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 已知a和b都是锐角, (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 (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 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 (3)已知cos476=0、6807

27、,求sin4254、 (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将题目变形: (2)已知sin35=0、5736,则cos_=0、5736、 (3)cos476=0、6807,则sin_=0、6807,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 (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 (3)已

28、知cos424=0、9971,求sin8536、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 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 (四)小结与扩展 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 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四、布置作业

29、分与合的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

30、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最后,这样安排拉长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整体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21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己选择恰

31、当的方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针对这些原因,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开始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所以,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有奖的游戏,一下子把他们的吸引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 2、大但尝试、合理处理教材 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先学习5的分解与组成,把4的分解与组成当做巩固运用。 3、充分发挥

32、学生主体作用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索出有序的分解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知识又掌握牢固。比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效果好的多。 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和有序的分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数感。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知识迁移法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

33、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猜出来。猜的最快的同学有奖品。出示谜语:买的时候是平的 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 用一会儿就变成了秃头 。 (学生动脑思考,猜谜语。举手汇报猜的谜底)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要奖励猜的最快的两位同学,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接受奖品(出示5支铅笔)。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5支铅笔分给两位同学,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板书:分与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猜的又对又快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顺其自然的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既有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合作探

34、究、学习新知。 A:探究5的分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方法又多快? (学生分学具,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老师有意识的让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小组发言: 分法不全面、有遗漏,如:只分出一种、两种或三种的。 分法重复的。 分法全面但无序。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学生 边汇报老师边板书。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通过观察并交流让学生明白:有的组分法不全面、有的组分法重复、有的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的组分法全面且有序。 师:你

35、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法最好。 师:怎样才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分出来? (让刚才汇报有序分法的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汇报一边演示:把5根铅笔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3和2、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移动。 师: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分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分法)。 师:现在我们集体按照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让全班学生分自己的学具,老师巡视) B:教读5的分解与组成:教师讲解从上往下读读作:5可以分成1和4,从下往上读读作1

36、和4组成5. 教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 学生自由读。 抽几名学生读。 师:通过读5的分解与组成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与5可以分成4和1分法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两个数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与5可以分成3和2分法是一样的。 C:巩固运用:1、手指游戏: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组成5。如:老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4,1和4组成5。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所具有的巨大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新知。 师:我们刚才通过

37、自己动手操作学习了5的分解与组成,同时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谢谢你们。现在还想接受考验吗? 师:请同学们摆出4根小棒 。 师:你能运用刚才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很快说出4的分解或组成吗? 对于说的全面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说的不全面的学生请别的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很快的说出4的分解与组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会更牢固,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法”、“举一反三”的数学学习方法。】 (四)巩固练习。 1、下面添上几能组成5?在正方行内填上数字。 2、填一填。 3、教科书23页的第8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4和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4、教科书23页第10题:引

38、导学生认真看图 ,弄清图意。 5、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有所收获,提升学生自信。】 (五)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和愿望的表达,同时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板书设计:分与合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39、前面我们学习了那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数一数。顺着数,从小数到大;倒着数,从大数到小。 二、学习新知:主动探索4的组成 1、用小故事引出问题,4个桃子装在两个盘子里要怎么办? 2、拿出4个小棒代表桃子,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3 22 31 4、读数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40、 三、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1、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读一读 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5、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

41、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6、小组自学3、2的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跟小棒编出了4和5的分解,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3、2的分解。 (2)汇报板书 (3)小结 3、2的分解,并组织全班读一读 四、全课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2、3、4、5的分与合了吗?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 3、练习四的第1题。分与合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

42、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

43、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练习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习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