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几年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网络上各类信息充斥在大学生周围,这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该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调研,利用积极心理学教学原理,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创新,注重心理健康实践体验方面的教育。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唯一能够对其心理健康有帮助的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其心理发展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迈进。因此,该文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合
2、理性和功能性,作出一系列的调研与分析。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一)心理健康有不少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且不同专家和学者也都持有各自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正因为专家和学者的意见不一致,导致目前在心理健康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概念1。但是,专家和学者在对心理健康问题看法的思路上是一致的,只是因为研究的角度不一样,造成了概念和定义的不统一。心理健康与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而言之,所谓的心理健康不仅指心理上没有任何问题,确切地说,还与周围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关系。(二)积极心理学1990 年,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所谓的积极心理
3、学是指在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重新设立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为人群中最为突出的人。除此之外,相关心理学研究报告表明,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所面对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上的所有人群,而且体现出来的是经过多次失败还能汲取力量重新开始的人群,以及这部分人群到底是怎样实现自身理想的,从这部分人身上能够学习到什么。(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满,促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进而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此同时,学生在接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且及时优化和完善,这样学生就会接收到越
4、来越多积极的正能量,从而在思想上有效地突破传统思维,促进自身能力越来越强,并逐步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2。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调研结果(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调研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向某市大学城本科院校大学生投放了 7923 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问卷。其中 7892 份有效问卷,有效率 99.6%。经统计分析,基本情况为:女生5524 人,占 30%,男生 2368 人,占 70%;大一新生 1231 人,占 15.6%,大二学生 3157 人,占 40%,大三学生 2273 人,占28.8%,大四学生 955 人,占 12.1%,其他 276 人,占 3.5%,其中“985”、“
5、211”、国家双一流院校学生 1168 人,占 14.8%。(二)结果1.课程基本情况本次调研分为班容量、任课教师情况、授课形式、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初步了解到,大学生心理课程容量为 3578 人,任课教师 65%由辅导员兼任,19%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担任,其余 16%不确定。授课形式 79.2%为线下教师授课,11.7%为网络视频课程,7.6%为线上授课,1.5%为其他授课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内容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实务、大学生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大学生入学适应、大学生自我意识、人格发展、学习心理、学生人际交
6、往、情绪管理、恋爱与性、网络心理、生命教育、生涯与职业规划等。据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授课方法有讲授法、活动法、情景扮演法、讨论法、视频影视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考核方法多以课程结课论文、课堂出勤、平时作业、课程小结等进行综合考核。2.课程评价本次调研主要包括大学生对课程内容、形式、教师满意度进行评价,以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进行评价。167总第236期/2023/3/教学互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满意度:非常满意占 21.8%,比较满意占 31.7%,一般满意占 21.5%,不满意占12.9%,非常不满意占 12.1%。由数据可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评价
7、满意度高,但不满意的数据也不低,由此可见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用教材的满意度:非常满意占 45.7%,比较满意占 30.1%,一般满意占 20.9%,比较不满意占 1.7%,非常不满意占 1.6%。由数据可知,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教材选用方面还是很满意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涉及的课程内容的满意度:认为课程内容晦涩难懂的占 11.6%,认为课程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的占 43.4%,认为课程内容不够贴近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占7.5%,认为课程内容比较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占 26.6%,认为课程内容非常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占 10.9%。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课堂使用的教学方法的
8、满意度:非常满意占 9.1%,比较满意占 12.7%,一般满意占 57.5%,比较不满意占 20.1%,非常不满意占 0.6%。由数据可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满意度不高,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地丰富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的教师与学生互动性的满意度:认为互动性高占 12.9%,互动性较好占 43.2%,互动性一般占 37.8%,互动性差占 3.1%,无互动性占 3%。由数据可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相对较好,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参与互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心理应用性效果的满意度:非常
9、受用占 65.7%,比较受用占 30.1%,一般受用占 2.3%,比较不受用占 1.7%,非常不受用占 0.2%。由数据可知,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应用性是十分满意的,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在上课前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大学生对大学校园心理咨询室及专业心理咨询师配备满意度:非常满意占 32.6%,比较满意占 27.9%,一般满意占11.2%,不需要占 13.4%,不了解占 14.9%。由数据可知,各大院校的校园心理咨询室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配备情况参差不齐。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中的不足(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没有常规性和系统性从目前来看,各大高校在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
10、的时候,在整体的教学制度上还缺乏一定的常规性。有部分高校在学生初入大学校门时只设置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多数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对大学生无法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简单来说,就只是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表面形式而已,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另外,还有不少高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只是针对大一学生,对其他年级的学生并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会直接导致学生在毕业阶段面临就业压力时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有效排解,时间久了,就会积累大量的负面情绪和不良心态。以上两种情况对大学生的自信心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和打击,情况严重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11、,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即便对大一新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体教学内容上也还是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对于大学生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从目前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来看,整体课程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学形式陈旧和现代化教学理念严重缺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学生能否按照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来使用网络,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3。在高校的教学课程中,不论是专业课程教学还是思想政治教学,都已经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
12、。但是,唯独心理健康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有效的作用。从目前来看,有不少大学生习惯使用互联网来解决和处理日常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的诸多心理问题。因为大学生认为在互联网上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且有些时候通过互联网上的社交软件既能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又能寻找到自信心,还可得到极大的心理安慰。由此可见,将互联网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教学成果,同样也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行政管理模式较简单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都归属于学生工作部门,在行政管理模式上过于简单化。例如,有的高校专职心理健
13、康课程的教师资源匮乏,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多由思政辅导员兼任,造成师资队伍专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不能精准地把握课程内容,从而无法完成课程设计。在课程研发阶段缺乏专业的团队引领,造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果停留在书本层面,不具备应用性,从而导致学生无法从课堂中收获实际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甚至达不到心理自我筛查的目的。部分高校由于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人员不充足,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排查的过程中,需要辅导员辅助完成。所以,很多高校都是通过运用行政管理来补充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人员空缺的,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达不到有效应用的目的。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一)采取形
14、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学手段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时,首先要熟悉掌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以网络行为为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向着信息技术化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样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4。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将互联网平台上的内容与个人信息进行权限内容的有效设定,这样既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和公开,又能够将重要的个人信息进行隐私权限的设定,从而实现对大学
15、生进行一对一心理健康问题的线上指导。根据当代大学生具有的网络行为习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施线上心理健康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沟通习惯和168/总第236期/2023/3教学互动生活习惯。大学生只有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下,才能将压抑在心里的相关问题敞开心扉地表达出来,才能从与心理健康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中重新认识到自身的心理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下,教师也能够将一些存在严重负面心理问题的学生深入地挖掘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引导,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有效地调整心理缺陷问题。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疏导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顺理成章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认
16、真学习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与进步,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开展常规化与系统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在对高校学生设置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时,必须根据专业学科内容的不同构建常规化的课程教学体系,既要使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设置有一定的针对性,又要在教学内容上凸显一定的系统性。首先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上,一定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效设定。例如,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刚踏入大学的校门,对于任何新鲜事物和课程教学内容都充满了强烈的期待感,尤其是在整体的学习进度上没有高中阶段的紧张感与压迫感
17、,非常容易出现松懈学习、过度玩乐的心理状态。对于初入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来讲,当出现以上心理问题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正确的心理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对于面临升学、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和就业压力,再加上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压力,如毕业学生在实习时,发现工作情况与自身预想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就会出现一定的负面情绪,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于处于就业或者自主创业阶段的大学生来讲,高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作为常态化的课程引入教学,以便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是目前为止
18、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一种最新的心理学教学理论。但是,在我国各大高校中,普遍缺乏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因为,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讲,主要的教学内容更加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而且根据相关研究调查表明,积极心理学在预防大学生心理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和进步,尤其是在对个体内部系统的能力塑造方面体现得极为突出5。比如,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体本身就具备有效抵御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力量,面对心理疾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建造有关人体自身力量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最终的使命就是探究怎样才能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还认为,高校的大学生都是单
19、独存在的个体,且这些单独的个体都会在某个专业或者领域存在非常大的潜力。有很多时候,因为大学生以为心理存在一定的缺陷,进而使某些专业领域的潜力受到心理缺陷制约,不能将个体存在的巨大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积极心理学正是起到了挖掘个体潜力和实现个体能力突破的作用,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在自身专业方面或者某个领域成为非常优秀的专业型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某些内容上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学的教师完全可以将现有的积极心理学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入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促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性,进而为大学生以后心理健康发
20、展奠定基础。五、结语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改革将会对大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仅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序开展,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 张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 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441.2 龚勋,易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245.3 刘松.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山西青年,2020(12):226,228.4 郭晓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J.山西青年,2020(11):43-44.5 吕利敏.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策略 J.科教导刊(下旬),2020(3):171-172.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 2022 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22zsszsx124)。作者简介:周丰伟,男,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