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_T 2755—2023彩色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1715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_T 2755—2023彩色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4_T 2755—2023彩色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4_T 2755—2023彩色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4_T 2755—2023彩色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4_T 2755—2023彩色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 B 05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7552023彩色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2023-04-17 发布2023-07-14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755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环境条件.15播前准备.26播种.37田间管理.38病虫防治.49收获.410生产档案.4附录 A(规范性)彩色冬小麦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6附录 B(资料性)彩色冬小麦生产档案.7DB 14/T 2755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2、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 1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慧兰、何一哲、李春莲、刘俐君、马小伟、何锦惠、田夏、李敏、孙涛、成颜君、牛伟平。DB 14/T 275520231彩色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彩色冬小麦栽培的环境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彩色冬小麦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3、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粮食作物种子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525有机肥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彩色冬小麦是指籽粒颜色呈黑、紫、红、蓝、绿等色彩,秋季播种,来年收获的彩粒小麦。3.2冬性小麦春化阶段需在0 5 条件下经历30 d50 d的小麦品种为冬性小麦。3.3半冬性小麦在0 7 条件下

4、,经过15 d35 d,可以通过春化阶段的小麦品种为半冬性小麦。4环境条件4.1土壤条件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且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土壤。DB 14/T 2755202324.2气象条件4.2.1降水彩色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在 350 mm 以上。4.2.2温度彩色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有效积温 1 800 2 200。一月份平均温度在-15 之上。4.2.3光照年日照时数在 2 600 h 以上,生育期日照时数大于 1 000 h。4.3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5播前准备5.1整地5.1.1深耕细耙深耕应达到22 cm25 cm,耕后精细耙耱,拾净根茬,保蓄表墒。5.1

5、.2畦渠配套要在耕耙或播种后及时作好畦渠。畦宽应与播种机具配套。5.2施肥施肥原则是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氮磷钾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结合。施肥要符合NY/T 496的要求。5.2.1有机肥每 667 m2施用有机肥 150 kg 左右,有机肥要符合 NY/T 525 的要求。5.2.2无机肥每667 m2底施磷酸二铵20 kg、尿素10 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 kg;或每667 m2施用小麦专用复合肥40 kg50 kg。5.2.3中、微量元素肥每 667 m2增施硫酸锌 1.5 kg,并根据配方施肥对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按需补施铁、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5.3选种DB

6、 14/T 275520233选择适宜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的已审定的稳产、高产、优质、高营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的要求。5.4种子处理采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后播种。每 100 kg 小麦种子,用 40%辛硫磷乳油 100 mL、2%戊唑醇拌种剂 150 g(或 2.5%烯唑醇 150 mL200 mL),兑水 5 kg 均匀拌种。6播种6.1播种期气温稳定在16 18 时播种冬性小麦品种,冬前活动积温为610 650;14 16 时播种半冬性小麦品种,冬前活动积温为540 580。6.2播种量应根据“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播量”的原则确定播种量。一般冬性小麦品种每667 m27

7、 kg9 kg,半冬性小麦品种每667 m2 10 kg12 kg。并应根据播种迟早,肥力高低,整地质量和表墒情况,酌情增减。6.3播种方式6.3.1 冬性小麦品种,采用等行距机播或宽幅播种机播种。播深3 cm5 cm,不重不漏。6.3.2 半冬性小麦品种,可采取带状播种覆膜栽培等防冻保苗栽培方式,在上冻前灌水后覆膜,越冬后春季返青前再揭去地膜。6.4播后作业应随播随耱,及时镇压合口保墒、减少晾籽,以利出苗。7田间管理7.1冬前田间管理7.1.1保全苗播后遇墒情不足,要及时浇压茬水,浇后及时耙地破除板结。7.1.2防除杂草在日平均气温高于 10 的无风晴天进行冬前化学除草。7.1.3适时冬灌在

8、气温 1 3 昼消夜冻时浇灌越冬水,每 667 m2灌 60 m380 m3。7.1.4追肥保墒DB 14/T 275520234施氮肥不足的麦田,结合冬灌,每 667 m2撒施尿素 10 kg 左右作追肥,抓好顶凌耱地保墒。7.2冬后田间管理7.2.1早春除草若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应在气温稳定在 10 以上的无风晴天进行早春化学除草。7.2.2中耕松土保墒彩色冬小麦返青期松土保墒,促稳健生长。7.2.3水肥管理返青水一般在4月上旬左右进行,要看天看墒因苗决定。不旱不灌,以利蹲苗控节。对群体偏小和保水力弱的沙壤土,可浇返青水促进生长发育;拔节期灌拔节水,灌水量每667 m2 不低于60 m3,

9、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 kg15 kg,促大蘖成穗,预防倒春寒和低温冷害;灌浆期,可随灌水每667 m2施尿素2 kg3 kg;对于沙壤土和易发生干热风危害地区,在收获前10 d左右,应看天浇好麦黄水,维持土壤含水量17%18%,养根护叶,促粒增重。8病虫防治8.1主要病虫害种类彩色冬小麦主要病虫害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和蚜虫、吸浆虫等,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8.2防治原则彩色冬小麦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用药规则按 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8.3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9收获彩色冬小麦植株全部变

10、黄,茎节微绿,籽粒变硬(蜡熟期),呈现品种固有的颜色(黑、紫、褐、蓝、绿等)时,是适宜的收获时期。对口松和内熟型品种,收获期要适当提早,以防止落粒和遇雨穗发芽。10生产档案10.1档案内容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投入品名称、有效成分、登记证号、防治对象、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地点及面积、使用人员、安全间隔期等信息。彩色冬小麦生产档案参见附录 B。DB 14/T 27552023510.2档案保存时间彩色冬小麦生产档案要至少保存五年。DB 14/T 275520236AA附录A(规范性)彩色冬小麦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表 A.1 彩色冬小麦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主要施用农药施药方法

11、锈病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00 倍液,喷雾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 g80 g/667 m2,喷雾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 g10 g/667 m2,喷雾白粉病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 g80 g/667 m2,喷雾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 ml40 ml/667 m2,喷雾430g/L 戊唑醇悬浮剂15 ml20 ml/667 m2,喷雾纹枯病60g/L 戊唑醇悬浮种衣剂药种比 1:15003000,种子包衣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5 ml30 ml/667 m2,喷雾赤霉病1000 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 g20 g/667 m2,喷雾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71

12、g100 g/667 m2,喷雾430g/L 戊唑醇悬浮剂15 ml20 ml/667 m2,喷雾蚜虫70%吡虫啉可湿性粉3 g5 g/667 m2,喷雾5%啶虫脒可湿性粉30 g40 g/667 m2,喷雾25g/L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 ml30 ml/667 m2,喷雾红蜘蛛4%联苯菊酯微乳剂30 ml50 ml/667 m2,喷雾1.5%阿维菌素超低容量液剂40 ml80 ml/667 m2,超低容量喷雾20%氰戊氧乐果乳油15 ml20 ml/667 m2,喷雾吸浆虫5%毒死蜱颗粒剂1000 g2000 g/667 m2,撒施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30 g50 g/667 m2,喷雾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7 ml11 ml/667 m2,喷雾DB 14/T 275520237BB附录B(资料性)彩色冬小麦生产档案表 B.1 生产档案记录表投入品名称及有效成分登记证号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投入品名称及有效成分登记证号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