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年中国养猪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pdf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4167557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国养猪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年中国养猪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年中国养猪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0年中国养猪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0年中国养猪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危机下重建的机会危机下重建的机会 20202020 年年中国养猪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中国养猪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 道阻且长:养猪产业转型的困境道阻且长:养猪产业转型的困境 登高望远:产业数字化大势所趋登高望远:产业数字化大势所趋 涅槃重生:养猪数字发展路线图涅槃重生:养猪数字发展路线图 牧人指路:数字养猪先行者启示牧人指路:数字养猪先行者启示 未来可期:数字化重塑养猪生态未来可期:数字化重塑养猪生态 绪论绪论 猪肉是世界尤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肉食,是国人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汉字“家”就是房子里面一只猪,可见猪在国人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资料显示CPI涵盖的 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中,猪肉

2、一直都是高权重的商品,最高时曾达到 10%1。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居民对猪肉的需求也有所降低,但其权重依然保持在 3%左右波动,因此生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极其重要,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指数。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也是生猪养殖大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 54 419万头,比上年减少 14 963万头,下降 21.6%;猪肉产量 4 255 万吨,减少 1 148 万吨,下降 21.3%2。从微观层面讲,我国生猪产业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了从业者的收入,增加了农民就

3、业,加速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宏观层面讲,生猪产业的发展关乎食品安全、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推动数字经济变革。农业作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基础,其产业革新的滞后性无法跟上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产业的供给和产品升级能力无法满 2 足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伴随中国消费能力的持续升级,农业产业如何利用数字化实现快速转型,是每一个农业从业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而作为农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养猪产业,又将如何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本报告从多

4、角度深入探索养猪产业的发展例证,结合当前工业革命趋势,运用国内外的实证案例进行客观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揭示我国生猪产业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和路线图,同时为我国的数字化养猪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向,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3 目目 录录 绪论.1 一、道阻且长:养猪产业转型的困境.4 1、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历程.4 2、疫情对养猪产业的影响.5 3、国际形势对养猪产业的影响.9 4、新型科技对养猪产业的冲击.10 二、登高望远:产业数字化大势所趋.15 1、政府倡导且市场需要数字化转型.15 2、数字化应用全面渗透生产生活各方面.16 3、国外农牧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实践探索.17 三、涅槃重生:养猪

5、数字发展路线图.18 1、消费侧数字化升级驱动供给侧转型.18 2、数字化养猪的理念与创新应用模式.19 3、养猪数字化发展路线图.21 4、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痛点.23 四、牧人指路:数字养猪先行者启示.25 1、互联网企业的尝试.25 2、平台型企业的深耕.27 3、科技型企业的探索.28 4、集团型企业的转型.31 五、未来可期:数字化重塑养猪生态.34 1、我国养猪产业的数字化升级.34 2、区块链思维模式下的畜牧行业新生态.37 参考文献.37 4 一、一、道阻且长:养猪产业转型的困境道阻且长:养猪产业转型的困境 1 1、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

6、央一直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养猪产业也开始发展起来。至今,我国养猪产业已历经三个发展阶段。恢复期(恢复期(194919491971976 6 年):年):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释放了生产力,我国养猪产业也得到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1949年到1954 年,生猪出栏量呈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 11.99%3,但是限于当时政策环境和生产水平,“公养与私养并举”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形式。发展期(发展期(19771977-19971997 年):年):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国家取消生猪派购、放开肉类市场、实行多渠道经营,我国养猪产业快速发展,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存

7、栏、出栏快速增长,猪肉产量持续增加。1985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逐步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实行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为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就是在这个时期(1997 年)完成了由猪肉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真正意义上满足了居民对肉类的需求。整合期(整合期(1998199820192019年):年):进入21世纪我国养猪产业开始转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引入先进养殖理念,增加养殖设备的投入,完成养猪产业现代化升级,产能进一步提升。此后引入互联网先进理念,初步完成信息化转型升级。但在这个过程中,“基础不完备”导致了产业的脆弱性,首先

8、因为生猪产业自产自销,没有经历过国际市场的竞争冲击,无法适应中国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其次应对风险能力较弱,每次猪周期来临,养猪产业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恢复。升级期(升级期(20202020 年年-):):2020 年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我国人均GDP突破 1 万美元,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将进一步推进多元化和安全健康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改变必将倒逼产业升级,加之我国市场的开放力度加大,对中国消费者而言产品的可选择性增多。养猪产业运用现有的养殖模式将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采用更加科学的养殖方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就需要企业跟随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完成产业升级,适应多

9、变的市场。5 2 2、疫情对养猪产业的影响、疫情对养猪产业的影响 养猪产业在我国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我国畜牧业和农业中有着重要地位,猪肉一直是我国居民喜爱的食品。当前,我国养猪产业正处在新一轮转型时期,即由机械化养殖向智能化养殖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是养猪产业发展的新里程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机遇必将伴随着挑战,养猪产业因其产业特性,发展长期受内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进入 21 世纪我国养猪产业受内外部制约因素影响出现了几次猪周期,其中受疫情影响显著。(1 1)外部疫情对产业的影响外部疫情对产业的影响 非典疫情非典疫情 SARS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国内当时称之为“非典型肺炎”。于 2002

10、年11 月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初期主要发生在广东、香港等地,2003 年 2 月开始向全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3、4 月以北京为代表的省市疫情加剧。4 月 17 日,以中央政治局会议为标志,全国加大防治工作,5 月疫情开始缓解,6 月WHO相继解除国内省市旅游警告,2003 年 7 月 13 日,全球非典确诊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疫情基本结束。2003 年,正值我国经济起飞时期,疫情主要影响的是第三产业,而作为第三产业中底层支持的第一产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6 需求方面:需求方面:非典时期限制人员流动,社会餐饮消费需求降低,增加了家庭消费,但当时中国的城镇化相对于现在较低,经

11、济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村人依然生活在农村,基本保证了自给自足。供给方面:供给方面:非典时期中国的产业门类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现在的全国性的全产业供应链,比如省内的粮食直供饲料厂,且养猪以家庭养殖为主,饲喂方式以厨余、农作物、杂草等传统方式为主。但是疫情限制了人员和物品的流通,为避险,养殖户就地宰杀、就地销售,造成了产区价格低、需求区价格高的区域性价格两极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非典助推了第一次猪周期的结束,疫情前猪价开始下跌,疫情防控期间猪价出现小幅上涨,但疫情结束后猪肉价格开始一路走高。因非典疫情爆发的教训,我国居民的饮食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食品类消费水

12、平连年攀升,促进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加之经济的快速回升,非典之后的一段时间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2002-2003年生猪价格走势 7 新冠疫情新冠疫情 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 12月,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最后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疫情相对于非典的传播速度较快,一方面因为高频的人员流动,相对于 2002 年的非典疫情,我国产业分层更加的精细,单个企业已经无法完成整个行业的生产,需上下游企业共同协调才能完成生产作业,产业链生态化加剧了人员的流通;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处

13、在春节前夕,加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交通工具的升级,增加了异地人员流动。生产方面:生产方面:为阻断疫情传播,各地村镇封路、封村限制人员流动和物品流通,城市限制特定区域的人员入境,这种方式有效地阻断了疫情的传播。但是这种以牺牲商品流通的方式给农业生产、生活资料流通,带来了严重影响,尤其是生猪产业,首先投入品无法运达,养殖户无投入品使用,增加了猪的非正常损失。其次成猪无法出栏,养殖户被迫压栏,加剧了消费侧的供需失衡。供给方面:供给方面:2019 年,生猪产业受非瘟的影响,第四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 31 041 万头,同比减少 11 776 万头,下降 27.5%。猪肉产量 4 255 万吨,

14、减少 1 148 万吨,下降 21.3%2。猪肉作为我国居民摄入蛋白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 8 主要的膳食大多以猪肉为主,短时间内没有可替代产品,造成肉类市场供需失衡,猪价持续上涨。需求方面:需求方面:新冠疫情爆发在春节期间,猪肉整体需求低迷,虽有小幅上涨,但总体稳定,首先消费主体由多元化,转向以家庭为主的消费,消费高峰因节前的大规模囤货降低;其次政府通过提倡延迟复工,推迟了团体性消费高峰,如:学校、企业等推迟复工开学,食堂消费需求降低;第三,餐饮业作为最重要的肉类消费主体,因为疫情,消费者减少了聚餐,同时复工后防控仍未解除,出于个人安全的需要,聚餐也大幅减少。但随着疫情的结束,消费需求得到释

15、放,将带动肉类需求的增加,而疫情防控期间限制商品流通,对养殖效率也产生了影响,供给出现不确定性,未来猪肉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2 2)内在忧患改变行业格局内在忧患改变行业格局 生猪本身疫病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将会对养猪产业造成严重损失。21 世纪以来,生猪疫病呈多发态势,如 2004 年的禽流感、2005 年的猪链球菌病、2006 年的高致病率猪蓝耳病等均引起了养猪产业的剧烈波动。重大生猪疫病的爆发,不仅造成大量生猪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使养猪从业者产生恐慌情绪而弃养。猪蓝耳病猪蓝耳病 2006 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产业造成很大损失,导致 20

16、07 年上半年肉禽及其制品上涨 20.7%4,除受饲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收益较低、供给减少这些因素外,多个省市爆发的生猪蓝耳病疫情也影响了生猪的供应。为应对蓝耳病对生猪生产的影响,2007 年,新型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研制成功,5 月,在农业农村部统筹下,紧急生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各企业疫苗陆续投入使用,生猪存栏开始止跌回升,但是蓝耳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一直在持续。非洲猪瘟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猪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家猪病死率可高达 90%100%5。目前无有效地治疗措施和 9 疫苗。联合国粮农组织描述此病具有迅速在全球蔓延的可能性

17、。因此该病是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2018 年 8 月 3 日,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确诊国内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由于我国生猪养殖水平参差不齐,养殖场等相关产业生物安全还存在诸多漏洞,疫情迅速蔓延,全国猪只存栏量大幅度减少。为防止疫情传播,疫情初期限制生猪、种猪跨省运输,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但是因产销区的流通阻断,产区猪价低迷,销区猪价上涨,部分养猪企业亏损,不得不压缩养殖规模。疫情防控期间,生猪产能明显下滑,出现阶段性供求失衡。根据行情宝数据,2019 年 10 月 28 日,全国平均生猪价格已达 41.11 元/公斤,较 10 月 1 日上涨了 4

18、4.1%。为抵御非瘟疫情,国家出台了针对非瘟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猪产业的规范化进程,运猪改运肉,禁止厨余喂食,规范、加强生猪运输流程。3 3、国际形势对养猪产业的影响、国际形势对养猪产业的影响 (1 1)中美)中美贸易贸易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养猪产业中影响最大是养猪设备供应商。作为世界第二大生猪生产国的美国,在生猪产业规模化上领先中国,每年美国的养猪企业都会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养猪设备。因中美贸易战,影响了美国养猪场投入和扩建的信心,致使很多的猪场建设推迟和取消,降低了中国生猪设备的出口。其次,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咄咄逼人,中国为反制美国的制裁,对美国的玉米、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加收 25%

19、的关税,玉米和大豆都是猪饲料的主要成分,尤其是大豆,虽然我国增加了其他的进口渠道,但美国大豆的性价比较高,变相推涨了大豆价格。对于猪肉进口,首先每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很少,几乎不能对中国猪肉价格造成任何影响。2017 年中国猪肉总消费 5 500 万吨,进口 212 万吨,这其中超过 60%来自欧盟,来自美国的进口猪肉只有 17 万吨左右,占到中国消耗的 0.3%33。对中国的猪肉市场影响很小。所以综合考虑,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养猪产业的冲击主要集中在大豆供应上,然而 2018 年叠加非瘟疫情,生猪存栏量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豆需求压力,但是随着非瘟疫情的趋于缓和,生猪存栏量将会大幅增

20、加,将增 10 加大豆的需求,作为农业大国,我国需增加大豆生产量,同时扩大更多地购买渠道。另外,随着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协定的签署,被停止了 5 年之久的美国猪肉再次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将再次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养猪企业正面交锋,然而中国养猪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形成了长期的战略依赖,虽然很多规模养殖场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改造,但是养殖理念依然较为传统,与美国企业相比没有核心竞争优势。我国生猪企业应该抓紧进行产业化升级,以应对越来越开放的市场。(2 2)一带一路)一带一路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

21、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随着中国逐渐打开国门,我国养猪产业也必将走出国门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竞争国内市场。“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发达国家的养猪生产效率和同类猪肉品质高于我国养猪产业,其猪肉产品进入中国后,将会快速占据中国高端猪肉市场份额;另外“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发展中国家,将会释放国内劳动力、土地、政策红利,以低廉的农副产品获取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赚取外汇,发展自身经济,而生猪作为附加值较高的农副产品也将会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发展的农产品之一

22、。4 4、新型科技对养猪产业的冲击、新型科技对养猪产业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规模逐步扩大,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5G、区块链等技术,结合高新技术产业运用的历程,高新技术在第二、三产业应用成熟后,也将会向第一产业深入。(1 1)5G5G让传输更让传输更通畅通畅 5G 不是独立的、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对现有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2G、3G、4G 和 Wifi)的技术演进,以及一些新增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解决 11 方案的总称。从某种程度上讲,5G 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以融合和统一的标准,提供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高速、安全和自由的联通。5G

23、 是下一轮信息科技革命的制高点,5G 将催生万物联网,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 5G 物联网。近年来通信设备、车联网、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医疗、物流等领域已经开始接入,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即将到来,未来伴随 5G 时代的到来,各行业将呈现指数级增长。2019 年 11 月 7 日,国内首个“5G+智慧农机”示范应用场景在崇明区万禾有机农场千亩有机稻田里演示,智慧农机通过全面机械化、智能避障、远程遥控、无人驾驶等方式,可实现对农业生产中耕、种、管、收等环节的全方位支撑。(2 2)大数据大数据让养猪更专业让养猪更专业 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

24、,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2020 年 1 月 20 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明确了数字农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国家生猪市场借助重庆地理优势,建立较为成熟的生猪产业配套体系,形成“品种资源、产业基础、人才科研、市场流通”于一体的畜牧业产业发展优势。2014 年 5 月正式上线交易,实现生猪“买全国、卖全国”的首期战略目标,之后通过收集、汇总、分析线上生猪交易、品牌、信息、场景服务等数据,实时公布区域交易需求、产品品类、市场

25、行情等,有效解决生猪产业信息不对称、交易链条长、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并通过价格发现,创新创造生猪价格指数,指导农户计划生产,降低“猪周期”对农户的损害。12 图片来源:国家生猪市场 https:/ (3 3)物联网)物联网让万物更连接让万物更连接 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先进传感器、无线通信和网络、辅助决策支持与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业资源环境、动植物生长等的实时监测,获取动植物生长发育状态、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生态环境的实时信息,并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动态模拟和对生长环境因子的科学调控,达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物联网日光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结合

26、现代化计算机自控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通过网络技术将数据传输到各种终端用户,便于生产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及时掌握温室内环境状况,控制相应设备,达到卷放帘、防雨雪、温湿度、粪肥营养全部实现智能管理。该系统的应用不仅节省人工资源,降低劳动强度,更有利于标准化、生态化生产。13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 (4 4)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让产业更智慧让产业更智慧 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

27、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农业方面,通过研制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等,建立完善的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农业信息遥感监测网络及农业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系统。智慧农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腾讯 AI Lab 牵头研发的 iGrow 算法在首届“国际智慧温室种植大赛”中,获得每季度每平方米平均 24 公斤的产量,超出国内水平 6 倍。腾讯通过构造仿真的温室系统,由传感器和控制器训练 AI,获得控制策略,再把 AI 放回一个真实的温室中进行种植。14 图片来源:腾讯网 (5 5)区块链)区块链让数据更可信让数据更可信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不依赖第三方、通过自身分

28、布式节点进行网络数据的存储、验证、传递和交流的一种技术方案,通俗一点讲,区块链是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区块链与农业结合,充分利用区块链分布式、去中心化特性,让消费者、农业生产者、采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运输商等同步记账,保证数据真实。京东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的商品溯源聚合小程序-“智臻生活”。消费者利用“智臻生活”小程序扫描产品唯一编码,直接查询“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售后”的全生命周期闭环中每个环节的重要数据,保证食品安全。15 图片来源:微信小程序“智臻生活”二、二、登高望远:产业数字化大势所趋登高望远:产业数字化大势所趋 1 1、政府倡导且市场需要数字化转型、政府倡导且市场需要数字化转型

29、 (1 1)政策持续利好)政策持续利好 2014 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以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产业数字化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六年中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部政策法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30、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2019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 16 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的重要讲话,特别提到: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自 2015 年“互联网+”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也持续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文件强调,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

31、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2019 年 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19 年 12 月 25 日,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2 2)市场空间巨大)市场空间巨大 据预测,在 20182022 年,全球数字经济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6%。到 2022年,全球数字化GDP将达到 46 万亿美元,占经济总量的 46%1。而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从 2019-

32、2021 年,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直接投资将达到5.5 万亿美元。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到 2023 年,中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将超过 60%,全栈自主可控云计算平台将成为政府和大企业的主流 IT 基础设施,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超过 3 000 亿元。当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从增量经济向存量经济转换的阶段,消费需求放缓,经济复苏缓慢,需要所有的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创新挖掘更多的消费需求,以此将存量经济转化成增量经济。数字化转型是行业的创新,是全方位的改变。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交通、物流、金融、电信、政府等领域。但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如新冠疫情,各行业对数字化需求量激增,更

33、多的企业开始接受数字化转型以保证市场份额,更多的行业借助数字化技术挖掘数据价值。2 2、数字化应用全面渗透生产生活各方面、数字化应用全面渗透生产生活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科技创新体制大力改革,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中国的 17 研发紧随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欧盟国家平均值。当今社会已全面迎来数字化时代,为适应市场的发展,我国很多的企业已经完成了数字化转型。与世界其他各国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不同,我国数字化转型之路由消费侧的需求开始,带动整个产业生产侧、供给端的转型。消费者通过手机在线上购物、线上咨询、线上服务涌现了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抖音、快手

34、等短视频媒体平台;知乎、今日头条等内容媒体平台。消费渠道的改变带动了营销模式的改变,营销模式由线下转到了线上,产品区域性限制被打破。3 3、国外农牧、国外农牧业数字化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实践探索转型应用实践探索 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全球共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政府和组织相继推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计划。美国搭建人工智能战略实施框架,提出智慧农业研究计划。沃尔玛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一袋菠菜、生菜的信息,通过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保障了食品的安全。通过此项技术能够提高沃尔玛在零售领域的数字化水平以及消费者对新鲜食品的需求。德国发布有机农业展望战略,明确基于“工业 4.0”的基本理念发展智慧农业。在

35、德国的Baden-Wrttemberg地区,农村和消费者保护组织启动了“Components of Precision Farming FAKT measure F3”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利用光学传感器对土壤成分进行分析,实现精准施肥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最终实现化学肥料对地下水的零污染。荷兰数字化战略明确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链各环节的应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数字化对欧洲农业的影响中指出,2020 食品和农场互联网计划(IOF2020)及智能农业枢纽计划(SmartAgriHubs),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无人机和卫星等技术。IOF2020 涉及 16 个欧洲国家的 70

36、个合作者;19 个应用研究案例。Smart AgriHubs投入 3 000 万欧元,汇聚欧洲 9个区域、140 个数字创新枢纽、2 000 个技术支持中心和 28 个旗舰创新实验,旨在为市场提供 80 个数字化解决方案(覆盖农业耕作、牲畜、蔬菜、水果和水产养殖),帮助超过 200 万个分布全欧洲的农场实现数字化。18 为了帮助农业缓解劳动力匮乏和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法国Naio Technologies团队研发了以帮助农民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作业效率的农业机器人-Dino。该机器人可以高精确度除杂草杂物,减少农药使用;全天候不间断的作业,减少农民实际劳动量,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利润。微软印度

37、分公司(Microsoft India)与ICRISAT合作,以微软人工智能软件Cortana Intelligence Suite为基础,结合机器学习及交互式资料视觉效果工具Power BI,研发出一款人工智能播种应用程序。这款软件在播种时节向农民发送有关播种建议的文本消息,例如播种日期、整地、基于土壤测试的肥料施用等,以指导农民生产,进而降低生产风险,提高产量。发达国家已经将数字化应用到农业生产及食品安全追溯等领域,而发展中国家依然处在产业逐步线上化的阶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数字化进程要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划,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应用,进行数字化转型。三、三、涅槃重生:养

38、猪数字发展路线图涅槃重生:养猪数字发展路线图 1 1、消费侧数字化升级驱动供给侧转型、消费侧数字化升级驱动供给侧转型 消费侧的数字化已日趋成熟,消费行为高度数字化,使数字化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而产业数字化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更滞后,生产参与者很多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对智能机械设备的操作陌生,加之有限的信息获取,对市场被动接受的习惯,导致其生产、销售、供应均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随着消费侧通过数字媒介获取更多产品信息开始,农产品的线上化之路已经被迫开启,供给端为满足消费侧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开始出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生产和模式探索,传统的农业线下渠道销售演变成了“全国性

39、线上营销+区域性线下渠道销售”。消费行为高度数字化的形势下,消费需求数据已非常丰富,但由于生猪的生产周期较长,企业通过传统的养殖方式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生产,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据分析消费需求,完善企业生产计划。农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必然,同样也是一种创新。相对于工业,农牧业的基础薄弱,很多的农牧企业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完成数字化转型,而互 19 联网企业服务于工业的流水线作业和固定模式的发展思路并不符合养猪产业的特性,很难有效满足养猪产业的转型需求。农牧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必须结合自身的产业特性,才能找到一条有效的数字化升级之路。传统农牧企业往往紧随未来两三年的变化,并根据当前的市场占有

40、率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而忽视未来十年的变化。十年之前,我们的生产、销售、供应多数通过线下的模式开展,十年之后的今天,农牧行业已经开始尝试线上化运营和平台化发展,并已出现独角兽企业。未来的趋势是数字经济,同样未来的农牧业也是数字农牧企业。2 2、数字化养猪的理念与创新应用模式、数字化养猪的理念与创新应用模式 产业数字化是通过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实现企业以及产业层面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从而加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农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生猪产业,可以率先实现数字化。数字养猪是通过智能数据采集、5G数据传输、AI养殖等技术形成的智能养猪解决

41、方案。比如通过智能视频和图像技术,盘点猪只头数,精准度已经可以实现 95%以上;通过监测母猪的采食情况、静立反射、温度变化等,来智能监控和评估每一头母猪的健康状况和发情;通过语音识别,判断母猪是否压到小猪,监控母猪健康状况等;通过智能饲喂设备,实现猪只精准饲喂,避免饲料浪费和减少人工成本;通过智能环控设备,从而实现猪舍环境的实时自动监控,保障猪只监控,降低人工成本;智能手持设备如背膘仪、B超仪等,实现猪只个体数据实时精准采集。最终实现猪只的实时监控、精准饲喂,优化猪只生长环境,缩短生猪养殖周期,降本增效,增加养殖收入。当前,我国一部分养猪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数字化转型,但养猪产业在生产、经营、营销

42、、售后、交付等各个环节与工业互联网还是有很大差距,导致很多农业企业虽然接入了一些信息系统,却难以与生产系统打通,导致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实现整体的数字化升级。有些企业因此半途而废,放弃了数字化升级;也有些企业尝试加大投入成本,构建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农牧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涅变的过程,转型应抓住其本质-提高生猪生产效率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根据其升级目标,生猪企业应考虑自 20 身在行业数字化升级中所扮演的角色,选择高额投资搭建自己的软硬件数字化平台,或者购买专业平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借助外部平台的数字化经验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农信互联根植于农业,致力于用互联网改变农业,打通整

43、个生猪产业,打造产业闭环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农牧企业提供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1)助养猪场模式助养猪场模式 生猪产业服务体系中,小农户(或小规模经营主体)主要指规模在 500 头母猪以下的养猪场或育肥猪场。对该主体采用“农户+平台+公司”的C2S2B发展模式,通过为散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将其纳入产业生态圈。公司借助平台提供料药苗等生猪养殖投入品、技术服务和生猪销售等服务给散户;同时,公司借助平台 SaaS+AIOT 工具可以实现非瘟和新冠疫情下对于散户养殖的有效远程监管,借助平台的能力提供更多金融支持给到散户。从而对于农户来说,只需要负责养好猪,其他一切都可以借助公司和平台来实现。在“农户+平台+

44、公司”的发展模式中,平台方提供养猪 SaaS 和数据服务。农户通过 SaaS 手机终端进行养猪数据录入,实现数据化养猪;公司通过 SaaS进行批次管理、死淘定位监控、饲养标准、批次结算等功能,实现养殖过程全程监控,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平台方通过 SaaS 得到数据,并运用数据对服务方和农户进行分析报告、交易和金融等数据增值服务。“农户+平台+公司”的模式可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投入品由公司或平台统一供应,降低农户采购成本,同时公司或平台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养殖效率。平台链接养猪供应链的上下游,对公司和农户进行交易、金融、物流、信息等赋能,帮助其实现专业化运作。通过公司参与、平台化赋能,

45、将小农户(或小规模经营主体)有效纳入生猪产、供、销的生态闭环中。(2)智能猪场模式智能猪场模式 规模在 500-5000 头母猪的经营主体可通过运用“互联网+”的智慧养猪模式,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将其通过互联网接入智慧养猪生态圈,将其外部产业链变为内部生态链。该模式中使用SaaS对猪生产过程、财务和生产绩效进行管理,实现猪生产到猪场管理的闭环。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养殖投入品和生猪销售实现在线化、21 数据化。使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为猪场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养殖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生产数据精准采集、自动分析、整体研判、智慧赋能。(

46、3)数字企业模式数字企业模式 规模在 5000 头母猪以上的集团型养殖企业,可通过整体数字化升级,打造集团内部智慧养猪生态圈。该模式将产业链上下游的不同类型数据(位置、饲喂、销售、天气、行为、检疫、能耗、价格和经济信息等)通过传感器、机器人、卫星遥感等方式收集,并借助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指导生猪生产、供应、销售。从根本上打通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售后等环节,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规范化、数据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内部生态闭环。3 3、养猪数字化发展、养猪数字化发展路线图路线图 我国生猪养殖基础薄弱,传统养殖呈现养殖规模小、范围分布广泛,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等特点。虽然随着近几年现代化

47、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的出现与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程度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产业链完成由点效率向线效率的转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高速增长,企业需要增加更多的生产线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效率的增加,必然引入更多的机器进入企业,为使企业使用土地不变的前提下在保证新增生产线正常运转,必然要进行数字化升级,减少人员参与,提高机器生产效率。结合当前数字养猪产业成功转型案例,可规划出养猪数字化发展的路径图。(1 1)生产过程线上化)生产过程线上化 养殖产业上游地饲料企业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电表、监控、地磅、生产设备、打包机等与SaaS无缝连接,实现从订单生成、生产计划、配方制作

48、、中控配料、自动领料、投放料管理、成品打包品质检测到存货出入库的智能化操作,让生产一气呵成。养猪企业可通过SaaS从猪场育种、母猪管理到商品猪管理实现全过程生产管理、监控及预警系统。包括猪放养,排苗投苗计划管理、猪苗与物资申请管理、生猪放养过程管理、养户放养结算管理;猪育种,育种值计算、个体与群体近交系数计算、测定性能分析、遗传进展分析、育种结果评估管理;猪物资,物资集采、生猪销售、投入品及交易商城、物资领用,物资投喂,物资盘点,22 物资损耗管理;猪成本,猪场按批次、按日龄、按栋舍自动核算,实时核算头均成本、每斤成本,对接财务及绩效管理系统;猪财务,猪场财务管理、猪场资金管理、收付款管理、猪

49、场账务管理;猪绩效,基于PSY的猪场生成成绩报告,以栋舍为核心的猪场绩效指标系统;猪场绩效分析报表、饲养员绩效管理系统。养猪企业还可通过智能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帮助猪场快速拓展设备连接能力,并提供设备管理、预警,使猪场管理自动化,如智能盘猪、智能称重、智能监控、膘情监测、智能查情、智能环控、智能饲喂等,实现人猪分离的自动化养猪,同时通过监管平台,对猪场事件如猪爬上通道围栏、死猪活猪同运、饲料车运输路线异常、饲养员服装不合规、运粪后 12 小时未消毒、出猪后 12小时未消毒、狗啃死猪、生猪数量异动、未注册车辆驶入场内、夜间出猪、人员未按规定消毒等进行实时预警、远程智能监控,实现安全生产。当然,下游

50、的屠宰加工企业也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实现从生猪采购、进场检查、生猪静养、入圈管理、屠宰生产、分割加工、仓储管理到最终白条称重定等定级、包装扫描、白条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线上管理、管控。(2 2)产业交易电商化)产业交易电商化 生猪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信息不对称、产品品质无法保证、交易成本高、交易体验差、物流运输不便等特点,因此产业交易电商化是客观的升级需求。一些养猪企业和互联网公司抓住行业痛点,面向生猪产业链中生产资料企业、经销商、猪场、猪贸易商、屠宰场、货运等各个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交易的线上服务平台,同时结合生猪产业特征,提供线下服务渠道。养殖户可方便的线上购买饲料、兽药、疫苗等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