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版)GBT 2889.2-2020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16659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0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版)GBT 2889.2-2020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清版)GBT 2889.2-2020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清版)GBT 2889.2-2020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清版)GBT 2889.2-2020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清版)GBT 2889.2-2020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 S2 1.1 0 0.1 0J1 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P l a i nb e a r i n g sT e r m s,d e f i n i t i o n s,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s y m b o l sP a r t 2:F r i c t i o na n dw e a r(I S O4 3 7 8-2:2 0 1 7,I D T)2 0 2 0-0 4-2 8发布2

2、0 2 0-1 1-0 1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前 言 G B/T2 8 8 9分为以下6部分:G B/T2 8 8 9.1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1部分:结构、轴承材料及其性能;G B/T2 8 8 9.2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G B/T2 8 8 9.3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3部分:润滑;G B/T2 8 8 9.4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和分类 第4部分:基本符号;G B/T2 8 8 9.5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5部分:符号的应用;G B/T2

3、 8 8 9.6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6部分:缩略语。本部分为G B/T2 8 8 9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 B/T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 S O4 3 7 8-2:2 0 1 7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与I S O4 3 7 8-2:2 0 1 7相比,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增加了索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 3 6)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洛阳轴研科技股份

4、有限公司、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本部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引 言 由于滑动轴承领域内存在大量的、以多方式命名的参数符号和名词术语,在解释标准和技术文献的过程中极易引起误解,这种情况造成了补充定义的持续增加,并进一步加剧了误解的可能。G B/T2 8 8 9的本部分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性的阐述滑动轴承摩擦和磨损的名词术语体系。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1 范围G B/T

5、2 8 8 9的本部分界定了与滑动轴承摩擦和磨损相关的最常用的术语、定义和分类。本部分给出了某些术语和组合词的缩略语,可在无歧义时使用。对于无需解释的术语则没有给出其定义。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无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I S O和I E C标准化术语数据库网址如下:I E C在线电工词汇:h t t p:/www.e l e c t r o p e d i a.o r g/I S O在线浏览平台:h t t p:/www.i s o.o r g/o b p3.1 通用术语 3.1.1外摩擦 e x t e r n a l f r i c t i o n 物

6、体接触表面上产生的阻碍两物体沿切线方向相对运动的现象。3.1.2内摩擦 i n t e r n a l f r i c t i o n 物体内部产生的阻碍物体内部物质颗粒相对运动的现象。3.1.3摩擦 f r i c t i o n两相互接触物体之一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另一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接触面上出现的沿切线方向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现象。注:见图1。1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 说明:W 物体的重量;P 正压力;F 摩擦力。图1 摩擦3.1.4摩擦力 f r i c t i o nf o r c e物体间因相互摩擦(3.1.3)而

7、产生的力。注:见图1。3.1.5摩擦因数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f r i c t i o n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3.1.4)与垂直于接触面的正压力之比。3.1.6摩擦角 f r i c t i o na n g l e正切值等于摩擦力(3.1.4)与正压力之比或等于摩擦因数(3.1.5)的角度。注:见图1。3.1.7磨损 w e a r磨损的过程或由磨损过程(3.1.8)导致的结果。3.1.8磨损过程 w e a rp r o c e s s固体表面在摩擦条件下以物体尺寸逐渐减小和(或)形状发生改变为表征的物质损失过程。注:少数情况下还会表现为:磨损过程偶尔会出

8、现未损失物质的固体表面尺寸增加。3.1.9磨损率 w e a r r a t e单位滑动距离或单位时间内的磨损(3.1.7)量。注:磨损率可分为瞬时磨损率(在某一时刻发生)与平均磨损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之内发生)。3.1.1 0当量磨损率 s p e c i f i cw e a r r a t e磨损强度 w e a r i n t e n s i t y 磨损(3.1.7)量比上滑动距离(或滑动时间)与载荷的乘积,即磨损率(3.1.9)与载荷的比值。注1:磨损可以用长度、体积或质量等单位表示。注2:磨损强度分为瞬时磨损强度和平均磨损强度。2G B/T2 8 8 9.22 0 2 0/I S

9、 O4 3 7 8-2:2 0 1 73.2 外摩擦的类型、特点与分类3.2.1 根据相对运动表现形式分类3.2.1.1静摩擦 s t a t i c f r i c t i o n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的摩擦(3.1.3)现象。注1:滑动速度极其缓慢时所产生的摩擦也可称为静摩擦。注2:见图2。说明:f 摩擦;L 滑动距离。图2 摩擦与相对运动的关系3.2.1.2最大静摩擦 m a x i m u ms t a t i c f r i c t i o n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即将开始发生明显相对运动时的摩擦(3.1.3)现象。注:见图2。3.2.1.

10、3动摩擦 d y n a m i c f r i c t i o n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3.1.3)现象。注:见图2。3.2.2 根据相对运动方式分类3.2.2.1滑动运动 s l i d i n gm o t i o n两物体接触部位的切向运动速度大小和/或方向不同的相对运动。3.2.2.2滑动摩擦 s l i d i n gf r i c t i o n阻碍两物体之间滑动运动(3.2.2.1)的现象。注:见图1。3.2.2.3滑动速度 s l i d i n gv e l o c i t y滑动过程中两物体接触点的切向相对速度。3.2.2.4滑动表面 s l

11、 i d i n gs u r f a c e 受滑动运动(3.2.2.1)作用的物体表面。3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3.2.2.5滚动运动 r o l l i n gm o t i o n 两物体接触部位的切向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的相对运动。3.2.2.6滚动速度 r o l l i n gv e l o c i t y滚动物体的旋转速度。3.2.2.7滚动摩擦 r o l l i n gf r i c t i o n 阻碍两物体之间发生滚动运动(3.2.2.5)的现象。3.2.2.8滚动与滑动组合摩擦 c o m b i

12、n e dr o l l i n ga n ds l i d i n gf r i c t i o n两接触物体之间的接触部位同时发生滚动和滑动运动(3.2.2.1)的动摩擦(3.2.1.3)现象。3.2.2.9牵引 t r a c t i o n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做滚动运动(3.2.2.5),并在接触面上伴有切向滑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现象。牵引在这个过程中用来传递动力。3.2.2.1 0牵引力 t r a c t i o nf o r c e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做滚动运动(3.2.2.5),其接触部位切向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力。3.2.2.1 1牵引因数 c o e f f i c i

13、 e n t o f t r a c t i o n牵引力(3.2.2.1 0)除以接触面所受法向载荷得到的无量纲值。3.2.3 根据润滑剂的存在形式分类 3.2.3.1无润滑摩擦 u n l u b r i c a t e df r i c t i o n干摩擦 d r yf r i c t i o n 相互作用表面上无润滑剂时两接触物体之间产生的摩擦(3.1.3)现象。3.2.3.2润滑摩擦 l u b r i c a t e df r i c t i o n接触面上有润滑剂的情况下,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的摩擦(3.1.3)现象。3.2.3.3边界摩擦 b o u n d a r y

14、f r i c t i o n边界润滑状态下产生的摩擦(3.1.3)现象。3.2.3.4混合摩擦 m i x e df r i c t i o n混合润滑状态下产生的摩擦(3.1.3)现象。3.2.3.5流体摩擦 f l u i df r i c t i o n阻碍流体各分子间或流体与固体表面间相对运动的摩擦(3.1.3)现象。4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3.3 磨损的类型、特点与分类3.3.1 机械磨损3.3.1.1机械磨损 m e c h a n i c a lw e a r机械运动引发的磨损过程(3.1.8)。3.3.1.2磨

15、料磨损 a b r a s i v ew e a r硬质物体或硬质颗粒切削、刮擦行为引发的磨损过程(3.1.8)。注:见图3。图3 磨料磨损3.3.1.3粘着磨损 a d h e s i v ew e a r物体表面材料粘着和转移引发的磨损过程(3.1.8)。注:见图4。图4 粘着磨损3.3.1.4液体磨料磨损 h y d r o-a b r a s i v ew e a r流体磨料磨损 f l u i d-a b r a s i v ew e a r 流动的液体或气体携带的硬质物体或硬质颗粒运动引发的磨损过程(3.1.8)。注1:流体磨料磨损也称为气体磨料磨损。注2:见图5。5G B/T2

16、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 说明:1 流动的液体或气体;2 硬质颗粒;3 磨屑。图5 液体磨料磨损3.3.1.5流体冲蚀 f l u i de r o s i o n流动的液体或气体作用引发的磨损过程(3.1.8)。注:见图6。说明:1 流动的液体或气体;2 磨屑。图6 流体冲蚀3.3.1.6疲劳磨损 f a t i g u ew e a r摩擦材料表面局部承受交变载荷引发的磨损过程(3.1.8)。注:滑动与滚动过程中均可能发生疲劳磨损。3.3.1.7气穴磨损 c a v i t a t i o nw e a r气穴腐蚀 c a v i t a

17、t i o ne r o s i o n气蚀液体沿固体器壁运动或固体相对液体运动时,液体中因压力减小所产生的气泡在靠近固体表面处爆破,局部产生高冲击压或高温引发的磨损过程(3.1.8)。3.3.1.8微动磨损 f r e t t i n gw e a r 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在相对微小的位移振动条件下引发的磨损过程(3.1.8)。6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3.3.2 机械化学磨损3.3.2.1机械化学磨损 m e c h a n o-c h e m i c a lw e a r摩擦化学磨损 t r i b o-c h e m i c

18、 a lw e a r 机械作用及环境与材料间相互的化学和(或)电化学作用引发的磨损过程(3.1.8)。3.3.2.2微动腐蚀 f r e t t i n gc o r r o s i o n在相对微小的位移振动条件下,接触物体之间产生的机械及化学磨损过程(3.1.8)。注:假设黑色金属材料处于润滑条件下,那么褐色的氧化磨损颗粒就会产生。3.3.2.3氧化磨损 o x i d a t i v ew e a r材料与氧气或与其他氧化介质之间的化学作用引发的磨损过程(3.1.8)。3.3.3 其他磨损3.3.3.1 电腐蚀磨损 e l e c t r o e r o s i v ew e a r电

19、流从两物体接触面间流过引发的磨损过程(3.1.8)。3.3.3.2热磨损 t h e r m a lw e a r由环境和摩擦(3.1.3)温升导致摩擦部位软化或熔化所引发的磨损。3.4 摩擦与磨损的过程与现象3.4.1粘滑运动 s t i c k-s l i pm o t i o n在动摩擦(3.2.1.3)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状态交替出现或相对滑动速度(3.2.2.3)交替增大和减小的现象。注:如摩擦因数随相对滑动速度增加而减小时所产生的自激振动。3.4.2摩擦中的粘附 a d h e s i o ni nf r i c t i o n粘附 a d h e s i o n两相

20、对滑动物体因分子力作用而局部相互吸引的现象。3.4.3材料转移 t r a n s f e ro fm a t e r i a l 在摩擦(3.1.3)过程中,其中一个物体表面的材料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表面的现象。3.4.4咬粘 s e i z u r e粘附(3.4.2)与材料转移(3.4.3)造成滑动表面(3.2.2.4)损伤的现象。注:咬粘可能会导致相对运动突然停止。3.4.5疲劳 f a t i g u e由外载荷产生的交变应力导致的损伤与断裂。7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3.4.6划伤 s c o r i n g相对滑动过程中

21、出现的表面损伤,是沿滑动方向的严重刮划痕。3.4.7划痕 s c r a t c h i n g在滑动表面(3.2.2.4)上,由较硬表面上的不规则物或硬质颗粒造成的沿滑动方向的轻划痕。3.4.8剥落 s p a l l i n g;f l a k i n g由于疲劳磨损(3.3.1.6),材料从物体表面以片状形式分离。注: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滚动轴承与齿轮上。3.4.9点蚀 p i t t i n g在疲劳磨损(3.3.1.6)过程中,由于材料微粒脱落而在相对滑动表面上形成麻点凹坑的过程。注: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滚动轴承与齿轮上。3.4.1 0磨合 r u n n i n g-i n摩擦(3.1

22、.3)初期,相对滑动表面几何形态及表层材料物理、机械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外界条件稳定的情况下,通常表现为摩擦力(3.1.4)减小、温度降低和磨损强度(3.1.1 0)减小。3.4.1 1初始磨合 i n i t i a l r u n n i n g-i n磨合期初始阶段的磨合(3.4.1 0)。3.4.1 2偏载 e d g e l o a d i n g因转轴弯曲、倾斜或轴承安装不当,造成轴与轴承的一边或两边极度接近,甚至相互接触,导致轴承发生磨损或剥蚀的状况。3.5 滑动轴承旋转轴的振动及相关的术语3.5.1油膜振荡 o i lw h i p当径向滑动轴承支撑的弹性转轴的旋转速度超过由

23、润滑膜动力学特性、转轴质量及其刚度所决定的临界转速时,转轴在静平衡位置附近开始,以接近一阶临界转速的频率高幅值涡动的现象。注:这种现象会导致机器出现严重损坏。3.5.2油膜涡动 o i lw h i r l当径向滑动轴承支撑的刚性转轴的旋转速度超过由润滑膜动力学特性和转轴质量所决定的临界速度时,转轴在静平衡位置附近出现的不稳定涡动状态,这时的涡动频率略小于转频的一半。3.5.3摩擦涡动 f r i c t i o nw h i r l由于转轴与径向轴承出现间断性直接接触产生的涡动运动现象。3.5.4润滑膜刚度系数 s t i f f n e s s c o e f f i c i e n t

24、o f l u b r i c a n t f i l m径向轴承润滑膜的弹性系数,其值等于轴承载荷增量与轴心位移增量之比。8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3.5.5润滑膜阻尼系数 d a m p i n g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l u b r i c a n t f i l m 径向轴承润滑膜的阻尼系数,其值等于轴承载荷增量与轴心速度增量之比。3.5.6轴承蠕动 c r e e po fb e a r i n g旋转载荷作用下的滑动轴承在轴承座中逆着转轴旋转方向出现缓慢滑动并造成磨损(3.1.7)、咬粘(

25、3.4.4)或配合表面变形之类损伤的现象。9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索 引汉语拼音索引B边界摩擦3.2.3.3剥落3.4.8C材料转移3.4.3初始磨合3.4.1 1D当量磨损率3.1.1 0点蚀3.4.9电腐蚀磨损3.3.3.1动摩擦3.2.1.3G干摩擦3.2.3.1滚动摩擦3.2.2.7滚动速度3.2.2.6滚动与滑动组合摩擦3.2.2.8滚动运动3.2.2.5H划痕3.4.7划伤3.4.6滑动表面3.2.2.4滑动摩擦3.2.2.2滑动速度3.2.2.3滑动运动3.2.2.1混合摩擦3.2.3.4J机械化学磨损3.3.2.

26、1机械磨损3.3.1.1静摩擦3.2.1.1L流体冲蚀3.3.1.5流体摩擦3.2.3.5流体磨料磨损3.3.1.4M摩擦3.1.3摩擦化学磨损3.3.2.1摩擦角3.1.6摩擦力3.1.4摩擦涡动3.5.3摩擦因数3.1.5摩擦中的粘附3.4.2磨合3.4.1 0磨料磨损3.3.1.2磨损3.1.7磨损过程3.1.8磨损率3.1.9磨损强度3.1.1 0N内摩擦3.1.2P疲劳3.4.5疲劳磨损3.3.1.6偏载3.4.1 2Q气蚀3.3.1.7气穴腐蚀3.3.1.7气穴磨损3.3.1.7牵引3.2.2.9牵引力3.2.2.1 0牵引因数3.2.2.1 1R热磨损3.3.3.2润滑膜刚度系数

27、3.5.4润滑膜阻尼系数3.5.501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润滑摩擦3.2.3.2W外摩擦3.1.1微动腐蚀3.3.2.2微动磨损3.3.1.8无润滑摩擦3.2.3.1Y氧化磨损3.3.2.3咬粘3.4.4液体磨料磨损3.3.1.4油膜涡动3.5.2油膜振荡3.5.1Z粘附3.4.2粘滑运动3.4.1粘着磨损3.3.1.3轴承蠕动3.5.6最大静摩擦3.2.1.2英文对应词索引Aa b r a s i v ew e a r3.3.1.2a d h e s i o n3.4.2a d h e s i o ni nf r i c t

28、 i o n3.4.2a d h e s i v ew e a r3.3.1.3Bb o u n d a r yf r i c t i o n3.2.3.3Cc a v i t a t i o ne r o s i o n3.3.1.7c a v i t a t i o nw e a r3.3.1.7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f r i c t i o n3.1.5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t r a c t i o n3.2.2.1 1c o m b i n e dr o l l i n ga n ds l i d i n gf r i c

29、 t i o n3.2.2.8c r e e po fb e a r i n g3.5.6Dd a m p i n g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l u b r i c a n t f i l m3.5.5d r yf r i c t i o n3.2.3.1d y n a m i c f r i c t i o n3.2.1.3Ee d g e l o a d i n g3.4.1 2e l e c t r o e r o s i v ew e a r3.3.3.1e x t e r n a l f r i c t i o n3.1.111G B/T2 8 8 9.2

30、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Ff a t i g u e3.4.5f a t i g u ew e a r3.3.1.6f l a k i n g3.4.8f l u i de r o s i o n3.3.1.5f l u i df r i c t i o n3.2.3.5f l u i d-a b r a s i v ew e a r3.3.1.4f r e t t i n gc o r r o s i o n3.3.2.2f r e t t i n gw e a r3.3.1.8f r i c t i o n3.1.3f r i c t i o na n

31、g l e3.1.6f r i c t i o nf o r c e3.1.4f r i c t i o nw h i r l3.5.3Hh y d r o-a b r a s i v ew e a r3.3.1.4Ii n i t i a l r u n n i n g-i n3.4.1 1i n t e r n a l f r i c t i o n3.1.2Ll u b r i c a t e df r i c t i o n3.2.3.2Mm a x i m u ms t a t i c f r i c t i o n3.2.1.2m e c h a n i c a lw e a r3

32、.3.1.1m e c h a n o-c h e m i c a lw e a r3.3.2.1m i x e df r i c t i o n3.2.3.4Oo i lw h i p3.5.1o i lw h i r l3.5.2o x i d a t i v ew e a r3.3.2.3Pp i t t i n g3.4.9Rr o l l i n gf r i c t i o n3.2.2.7r o l l i n gm o t i o n3.2.2.5r o l l i n gv e l o c i t y3.2.2.621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3、3 7 8-2:2 0 1 7r u n n i n g-i n3.4.1 0Ss c o r i n g3.4.6s c r a t c h i n g3.4.7s e i z u r e3.4.4s l i d i n gf r i c t i o n3.2.2.2s l i d i n gm o t i o n3.2.2.1s l i d i n gs u r f a c e3.2.2.4s l i d i n gv e l o c i t y3.2.2.3s p a l l i n g3.4.8s p e c i f i cw e a r r a t e3.1.1 0s t a t i

34、 c f r i c t i o n3.2.1.1s t i c k-s l i pm o t i o n3.4.1s t i f f n e s s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l u b r i c a n t f i l m3.5.4Tt h e r m a lw e a r3.3.3.2t r a c t i o n3.2.2.9t r a c t i o nf o r c e3.2.2.1 0t r a n s f e ro fm a t e r i a l3.4.3t r i b o-c h e m i c a lw e a r3.3.2.1Uu n l u

35、 b r i c a t e df r i c t i o n3.2.3.1Ww e a r3.1.7w e a r i n t e n s i t y3.1.1 0w e a rp r o c e s s3.1.8w e a r r a t e3.1.931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71022-8734OSI/020229882T/B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G B/T2 8 8 9.22 0 2 0/I S O4 3 7 8-2:2 0 1 7*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发 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 0 0 0 2 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 6号(1 0 0 0 4 5)网址:www.s p c.o r g.c n服务热线:4 0 0-1 6 8-0 0 1 02 0 2 0年4月第一版*书号:1 5 5 0 6 61-6 4 8 2 6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