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第七章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交叉偶联反应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交叉偶联反应7.1 Kumada偶联反应7.2 Suzuki偶联反应7.3 Stille偶联反应7.4 Negishi偶联反应7.5 Sonogashira反应7.6 Heck反应7.7 其它偶联反应第1页交叉偶联反应定义交叉偶联反应定义 在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下,RX与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RM形成碳碳键(RR)反应。X=I,Br,Cl,OTfM=Pd,Ni,Fe,RhM=Mg,B,Sn,Zn 交叉偶联反应效率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是当代有机合成有效伎俩。第2页7.1 Kumada偶联反应 Kumada偶联反应是在镍配合
2、物催化下,Grignard试剂与卤代烃之间交叉偶联反应。Kumada 1972首次报道反应惯用催化剂:双齿膦配位镍有机配合物反应底物:卤代芳烃、乙烯基卤代烃和烷基、芳基Grignard试剂第3页Kumada偶联反应机理(0)Grignard试剂对镍有机配合物Ni-X键烃化,还原消除,生成Ni0(1)Ni0 配合物与卤代烃发生氧化加成,生成Ni(II)(2)Grignard试剂对新生成Ni(II)配合物Ni-X键烃化(3)还原消除生成偶联产物与Ni0第4页7.2 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在零价钯配合物作用下,卤代烃与有机硼酸交叉偶联反应。优点:有机硼酸稳定、无毒、经济易得;反应条件温
3、和、官能团兼容性好;空间位阻影响不大、产率高、选择性好。Suzuki和Miyaura 1971报道第5页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催化剂*早年,单齿膦配位零价钯配合物,如P(PPh3)4*环钯配合物*鳌合钯配合物第6页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底物碱在Suzuki偶联反应中作用不加碱Suzuki偶联反应不能进行,惯用碱包含:无机碱如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钾、氟化钾、氢氧化钾等;有机碱如胺、醇钠。有机硼酸:芳基硼酸、烯基硼酸、炔基硼酸 烷基硼酸活性较低。卤代烃:芳基、烯基三氟甲磺酸酯、磺酸酯。第7页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机理第8页7.3 Stille偶联反应 St
4、ille 反应被定义为在Pd催化下,有机锡试剂与有机亲电试剂之间交叉偶联反应.R1普通是不饱和基团,但有时也能够是烷基;R2普通是不能转移基团,比如:甲基和丁基等.亲电试剂普通是卤化物,比如:I、Br、Cl和磺酸酯等:烯基、芳基和杂环卤化物烯丙基、苄基和炔丙基卤化物酰氯 烷基卤化物 第9页特点:*有机锡试剂对空气和水不敏感,能够被方便纯化和储存;*Stille 反应本身对空气和水也不敏感,有时微量水和空气 甚至还能够促进反应进行;*反应选择性好和对底物兼容性强,通常不与其它官能团发 生反应,所以能够省略许多保护步骤;*Stille 反应产物是锡盐,分离相对轻易。第10页Stille 偶联反应机
5、理第11页7.4 Negishi偶联反应 在零价镍、钯配合物催化下,铝、锌、锆有机化合物与卤代烃、三氟甲磺酸酯等之间偶联反应。*Negishi偶联反应添加剂研究结果证实:CdCl2、TiCl4、SnCl4、InI3、InCl3等都有效;其中InCl3最有效第12页*Negishi偶联反应底物铝、锌、锆有机化合物对空气敏感,操作比较麻烦,故应用较少。OL,5,423第13页*Negishi偶联反应选择性 铝、锌、锆有机化合物在Negishi偶联反应中,都不会与卤代烃发生烃基交换,也不会与酮、酯、酰胺羰基发生加成反应而造成选择性行下降,故该反应官能团兼容性好。在合成多个不饱和键分子时,Negish
6、i偶联反应显示出其独到之处。第14页7.5 Sonogashira偶联反应n经典反应:L=PhP3,base=amine*Pd是昂贵金属*末端炔烃投入普通是过量*在催化体系中用于吸收卤化氢有机胺毒性大且污染环境*对水和氧气很敏感,需要使用惰性气体和干燥溶剂第15页反应机理催化体系改进催化体系改进配体改进无CuI(Copper-Free)条件实现无Pd(Palladium-Free)条件实现?无配体(Ligand-Free)条件实现第16页反应环境改进反应环境改进毒性大,污染环境用于吸收反应产生卤化氢经典反应采取有机胺现惯用无机离子型碱试剂(如K2CO3,Na2CO3,CsCO3等)第17页二价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还原方式二价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还原方式,以以Pd(OAc)2:*配体还原膦配体起还原基作用三乙胺做为还原剂配体交换配体交换第18页*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还原第19页*原料不饱和烃还原Heck反应中原料烯烃也能将二价钯还原第20页7.6 Heck反应第21页7.7 其它偶联反应BuchwaldHartwig CouplingHiyama Coupling(硅)Normant Coupling(铜)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