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 1 3 年 第 3期 (总 第 2 8 1 期 ) Nu mb e r 3 i n 2 01 3( To t a 1 No.2 81 )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实用技术 P RACTI CAL TECHNOLOGY 湿喷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及高应力巷道支护应用 任禹 ’ ,成云海 ,王贯东 ,刘大 同 。 ,赵国金 ,朱萌萌 ( 1 .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2 .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山东 新泰 2 7 1 2 1 9 ; 3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中心 ,山西 大同 0 3 7 0 0 3 ;4 . 大同市龙煤煤矿机械销售有限公 司,山西 大同 0 3 7 0 0 3 ) 摘要: 针对 目前煤矿深井巷道干喷混凝土易开裂 、 掉渣问题 , 结合高应力巷道支护结构高强 、 高韧 的要求 , 开展湿喷混凝土力 学性能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 首先对干、 湿喷混凝土材料进行了对比, 选择了适宜高应力巷道支护的喷混凝土材料 , 然后通过对 比试验 , 研究试验室配置以及现场喷射干 、 湿喷混凝土之间的力学性能差异 , 结果表明: 相对于干喷混凝土 , 湿喷混凝土的抗压 、 抗拉 、 抗折 、 黏结强度都得到显著提高 , 且第一天强度提高尤其明显 , 对避免混凝土体开裂 、 掉渣非常有效 。 最后经过一段时间试 验巷道的观测 , 干喷混凝土巷道已经出现开裂 , 而湿喷混凝土巷道依然完好 , 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关键词: 深井巷道 ;干喷混凝土;开裂 ;湿喷混凝土;强度 中图分类号: T u5 2 8 . 5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3 5 5 0 ( 2 0 1 3 ) 0 3 — 0 1 2 8 — 0 3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a n a l y s i s o n m e c h a n i c s pr op e r t i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h i g h s t r e s s r o a d w a y o f we t s h o t c r e t e R E NY u , C H E N GY o n — h a l , W AN GG u a n — d o n g 2 , L I UD a — t o n g 3 ,. Z H AOG u o - j i n 4 , Z H UMe n g - me n g ( 1 . Co l l e g e o f E n e r g y a n d S a f e ty,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u a i n a n 2 3 2 0 0 1 , C h i n a ; 2 . Xi n we nM i n i ngGr o up, Xi nt a i 2 71 21 9, Ch i n a;3. Dato ngMi ni n gGr o u pCo . , Lt d. , Dato n g0 3 7 00 3, Ch i n a; 4 . Dato n g L o n g Co a l Mi n e Ma c h i n e r y S a l e s C o . , L t d . , Da t o n g 0 3 7 0 0 3 , Ch i n a ) Abs t r a c t : F o r d r y s h o t c r e t e e a s i l y c r a c k a nd l o s e d r e g s i n d e e p mi n e r o a d wa y a t pr e s e n t ,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h i g h s tre n g t h a n d t o ug h — n e s s o f s u p p o r t s t r u c t u r e i n h i gh s t r e s s r o a d w a y , me c h a n i c s p r o p e r t i e s e x p e r i me n t an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ud i e s o f w e t s h o t c r e t e w e r e p e r f o r me d . Fi r s t of a l l , ma t e r i a l c o mpa r i s o n b e t we e n d r y an d we t s h o t c r e t e a nd s e l e c t e d s ho t c r e t e ma t e r i a l s t o fit f o r hi g h s tre s s r o a dwa y.Th e n, t h e i1 q e — c h a ni c a l p r o p e rti e s di f f e r e nc e s b e tw e e n d r y a n d we t s ho t c r e t e a l o n g wi t h l a bo r a t o ry ma d i n g an d fie l d s h o t c r e t e we r e s t ud i e d b y us i n g c o m— para t i v e t e s t . Th e r e s u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e c o mp r e s s i v e, t e n s i l e, fle xu r a l a nd b o nd s t r e n g t h i nc r e a s e d e v i de n t l y i n c o mpa r i s o n wi t h dry — s p r a y c o n c r e t e .F i r s t d a y s ~ e n gh i n c r e a s e d m o r e p r o n o u n c e d a n d c a n e ff e c t i v e l y a v o i d c o n c r e t e c r a c k i n g and dre g i n g . T h e d ry s h o t c r e t e r o a d w a y c r a c k e d wh i l e we t s h o t c r e t e s t a y e d t h e s a me, wh i c h s ho we d pr e f e r a b l e s u p po rti ng e ffe c t a fte r a p e r i o d of t i me r o a d wa y t e s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Keyw or ds: de e pmi n e r o a d wa y; d r y s ho t c r e t e; c r a c k; we t s h o t c r e t e; s t r e ng t h 0 引言 目前煤矿深部巷道普遍采 用干喷法( 或潮 喷混凝 土 , 以下简称干喷混凝 土 ) 喷混凝土 , 由于干喷法水灰 比不易 控制 , 加入的粉状速凝剂性能不 良及难 以定量 , 导致混凝 土强度不稳定 , 最终强度损失 能达到 3 0 %~ 4 0 %, 平 常洒水 养护往往不能定 时 、 定量 , 也使喷混凝土抗压 、 抗拉和抗折 强度降低 , 导致干喷混凝土不能适应深井高地应力区域破 碎围岩支护 , 在围岩大变形条件下 , 出现脆性破坏 , 喷层容 易开裂 、 掉渣 , 威胁人身安全[ 1 】 。 这是我国深井巷道支护面 临的较广泛工程 问题 。 为了解决这个 难题 , 选 用湿喷法 来改善 喷混 凝土性 能 。 湿喷法不同于以往的干喷法 , 湿喷法是按一定的配合 比 将水泥 、 骨料和水搅拌好 , 然后借助各种类型的湿喷机械 , 将湿式拌 和好 的混凝土 , 通过输料软管输送到喷嘴 , 并 在 喷嘴处添加 液体速凝剂 , 用压缩空气补给能量 , 使拌合 物 形成料束, 从喷嘴喷射到围岩面上[2 ] 。 与传统的干喷法相 比, 湿喷法将水泥 、 砂子 、 石子 、 水 、 各种添加剂预先搅拌在 一 块 , 从而得到精确控制 , 而且湿喷混凝土选择养护剂养 护可大大减少初期 收缩 , 增加黏结强度 , 能有效地改善混 凝土的综合力学性能 。 本试首先对干 、 湿喷材料组成进行对 比分析 , 然后通过试验室和现场试验研究 , 综合 比较干喷 混凝土和湿喷混凝土的力学性质 , 确定湿喷混凝土解决混 凝土体开裂 、 掉渣问题 的合理实施方案。 1 干、 湿喷混凝土试验室对比研究 1 . 1 原材料 干 、 湿喷要求的混凝土材料 , 水泥 : 采用 P 04 2 . 5 级水 泥 ; 砂 子 : 采用坚硬耐久 的中、 粗砂 , 细度模数大于 2 .5 ; 石 子 : 选用粒径为 5 ~ 1 2 mm的碎石 。 干 、 湿喷混凝土材料在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9 — 0 5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1 1 7 4 0 0 2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 7 3 ) 项 目( 2 0 1 0 C B 2 2 6 8 0 0 ) 1 2 8 不 同水 泥 图 4 不同水泥对 P C 3 ~ P C 5分散能力的影响 不 同 水 泥 图 5 不同水泥对 P C 3 。 P C 6 。 P C 7分散能力的影响 由图 3 可以看 出, P C 1 ~ P C 3的分散能力在 C 1 水泥 中 的最低 , C 3 最高 , C 2居 中; 在 C 1 、 C 2 和 C 3 水 泥中 , 三者分 散能力的大小顺 序分别为 , P CI < P C 2 < P C 3 , P C I < P C 2 = P C 3 , P C 1 < P C 3 < P C 2 。 可见 , 从初始分散能力的角度 考虑 , P C 2 和 P C 3 超塑化剂相较于 P C 1 具有较 高的适应性 , P C 2和 P C 3 的适应性相 近。 这表 明, 侧链 聚合度的增加 , 有利于适应能 力 的增加 , 但增加到 2 5以后则相差不大。 由图 4可以看 出, P C 3 - P 5 超塑化剂在 C1 中的分散能 力最低 , 在 c 3中的分散能力最高 , 在 c 2的分散能力居中 ; P C 3和 4 在各水泥 中的分散能力较为接近 , 5 在 c1 中的 分散 能力有所提高 , 在 C 2和 C 3中 , 分散能力有 所下降 。 这表 明 , 从初 始分散能力的角度考虑 , 分子量 的增加有利 于适应性 的提高。 由图 5 可以看出 , P C 3 、 P C 6 和 P C 7 超塑化剂在 C 1 中的 分散能力最低 , C 3 最高 , C 2 居 中; P C 6 分散能力在从 c 1 到 C 3中几乎呈直线上升, MA A / MA A. MP E G比下降后, c l 和 上接第 1 3 0页 从 2 0 0 8 年开始 , 项 目组在我 国新汶 、 大同等矿 区施工 应用湿 喷法 , 取得 了 良好 的支护效 果 , 解决 了很多干喷法 不能解决的难题 。 但是 目前我国仍欠缺这种技术 , 湿喷法 的 研究对未来我国煤矿井下支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 参 考文 献 : 【 1 ]毕远志 , 孔~凡 , 蔡东红 , 等. 高韧性纤维混凝土在深部软岩巷 道支护中的应用 煤炭学报, 2 0 1 0 , 3 5 ( 1 2 ) : 1 9 6 9 — 1 9 7 3 . 『 2 ]2 韩斌 , 王贤来 , 文有道 , 等. 不 良岩体巷道的湿喷混凝土支护技 术f J 】 . 中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0 , 4 1 ( 6 ) : 2 3 8 1 — 2 3 8 4 . f 3 13 马忠诚, 汪澜, 马井雨, 等. 喷射混凝土技术及其速凝剂的发展叨. 混凝土 , 2 0 1 1 ( 1 2 ) : 1 2 6 — 1 2 8 . [ 4 】程改艳. 谈高效减水剂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影响[ J ] _ 山西建筑 , C 2 的分散能力有所提高 , C 3的分散能力相差不大, 也即, 超 塑化剂的适应能力上升 ; MA A / MA A _ MP E G比继续下降后 , c 1 的分散上升 , C 2和 C 3的则略有下降 , 但三者 的差距减 小 , 这表 明, 此时超塑化剂的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 从以上 的 分析可知 , 从初始分散能力 的角度考虑 , MA A d A A . MP E G 比的下降有利于提高超塑化剂的对水泥的适应能力。 3结论 ( 1 ) 水泥的细度对长侧链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分散能 力的影响程度小于短侧链聚羧酸 。 随主链聚合度的减小 , 超 塑化剂 的分散能力逐渐减小 。 具有较高 M AA / MA A— MP E G 比可使 的超塑化剂的分散能力降低 , 并可增大 由比表面积 增加所引起的分散能力的降低。 ( 2 ) 侧链聚合度的增加 , 有利于适应 能力 的增加 , 但增 加 到 2 5以后则相差不大。 对 于初始分散能力而言 , 分子量 的增加有利于适应性的提高 。 MA A / MA A . MP E G比的降低 有利于提高超塑化剂的对水泥的适应能力 。 参考文献 : ⋯ 1 陈建奎0 昆凝土外加剂的原理与应用【 M 】 - ] 京 : 中国计划出版 社 , 1 9 9 7 : 2 - 3 . 【 2 ]熊大玉, 王小虹. 混凝土外加剂【 M】 _ 1 匕 学工业出版社, 2 0 0 2 : 1 0 — 1 4. 【 3 ]M E H T A P K, A I T C I N P C . P r i n c i p l e s u n d e r l y i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h i g h — p e rf o r m a n c e c o n c r e t e [ J ] . C e m e n t C o n c ret e a n d A g g r e g a £ e , 1 9 9 0 , 1 2 ( 2 ) : 7 1 — 7 3 . 【 4 】 石人俊.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剂应 用[ M ] . 北京 : 中国铁道 出版社 , 1 9 8 5: 1 2 7 —1 3 2. 【 5 】S A KAI E, I S HI D A A, OHT A A.Ne w t r e n d s i n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h e mi — c a l a d mi x t u r e s i n J a p a n [ J ] .J o u rna l o f Ad v a n c e d Co n c r e t e T e e h n o l o — g Y , 2 0 0 6 , 4 ( 2 ) : 2 1 1 — 2 2 3 . 作 者简 介 : 联系地址 : 联系电话 : 熊卫锋( 1 9 8 1 一 ) , 男, 工程师。 北京市顺义区顺平路沙岭段甲 2号 北京东方雨虹技 术中1 ~( 1 0 1 3 0 9 ) 1 3 581 9 51 3 2 0 2 0 1 2 , 3 8 ( 1 4 ) : 1 1 5 . [ 5 ]5 王贯东 , 周明, 徐成亮 , 等 . M Y E C O A l t e r a 湿喷机在煤矿井下的 应用【 J 】 .煤矿开采 , 2 0 1 0 , 1 5 ( 6 ) : 7 3 — 7 4 . [ 6 】程伟峰 , 林星平 , 丁一宁 , 等.掺硅粉、 钢纤维湿喷混凝土的工程 应用研究[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 0 1 1 , 3 0 ( 1 1 ) : 2 3 2 1 — 2 3 2 8 . [ 7 ]富恩久 , 吴村 , 黄荣辉 , 等 . 混凝土养护 方法的选择[ J 】 . 混凝土 , 2 0 0 5 ( 4 ) : 1 0 — 1 1 . 作者简介 联 系地址 联 系电话 : 任禹( 1 9 8 7 一 ) , 男, 硕士研究生 , 从事巷道混凝土支护 研究。 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 1 6 8 号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 安全学院( 2 3 2 0 0 1 ) 1 3 6 8 5 5 45 9 2 6 1 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