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项目管理技术是优化合理配置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以项目为对象,具有科学严谨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能力的责任系统,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增强企业整体协调性,加大企业整体监管力度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企业单位的经营机制的转换起到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根据项目管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表现,来对项目管理的应用性进行探究关键词: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 目 录一、从生产计划管理到订单项目管理2二、制造业职能管理的起源与发展2三、生产项目运行管理31.突出运行人员地位,加强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管理32.加强企业的组建设和精细化管理33.加强生产运行人员的培训3四、从生产计划管理到项目计划管理4五
2、、结束语4不同行业的项目管理有不同的特殊性。对任何企业来讲,项目管理涵盖了项目生产运行管理、项目设备管理、项目检修维护管理和项目安全管理等等。如其中有某一环节缺失或管理失调,都将影响整个企业生产管理运行的正常开展。因此,应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理念对企业实施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同的企业需要不断提升项目和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性、管理性、高效性。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着眼于进一步科学组织生产,消除整体散漫松懈的理念,合理安排项目制度,充分发挥企业整体运营的最高效率。因此,本文就生产项目管理中的运行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及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探讨。一、 从生产计划管
3、理到订单项目管理传统生产计划管理体系以职能化和标准化的作业内容为管理对象,以计划职能部门作为管理中心,根据部门职责分配计划责任和实施责任,以年度预测计划、季度的滚动计划和月度的实施计划作为计划基准,以定期的计划协调与会议和生产调度会议作为计划调整和差异控制手段,这种生产计划管理体系适合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时代。生产数量变化,材料价格波动和产品要求更新是当前制造业经营环境的特点,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离散型制造企业,识别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满足频繁更新的产品要求和提高生产系统的应变能力是当前企业经营环境提出的挑战并带来传统生产计划管理体系的不适应。将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扩展为订单项目管理体系或混合计划管理
4、体系是应对上述变化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以项目需要的作业内容为管理对象,以临时指派的项目经理或项目经理与职能计划部门结合作为管理中心,根据作业内容构建临时的项目团队和进行资源配置和资源均衡、分配计划责任和实施责任,以针对作业内容的综合项目计划作为控制基准,以随机的状态差异和灵活的变更控制作为控制方法。这种生产计划管理方法已经体现在部分行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标准、部分软件供应商的ERP软件和部分离散型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本文主要探讨生产计划管理方法变化的根源、针对的业务、应用的背景和应用中的问题。二、 制造业职能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在约100年前,美国管理科学专家弗瑞德里克.泰勒(1856-19
5、15)以钢铁厂的冶炼业务为管理对象,以钢铁厂管理为研究模型,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不仅仅在增加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科学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要素。泰勒在美国费城的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通过时间动作研究确定标准作业任务,并将任务落实。这种任务是管理人员经过仔细推敲后设计出来的,这样,组织中的人员都有明确的责任,而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科学地进行时间动作的研究。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 )法国科学管理专家的研究焦点是什么类型的专业化和等级制度才能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管理功能包括计划、组织、命令、协调和控制。泰勒和法约尔的研究奠定
6、了企业职能管理的基础,后来的研究分别增加了人本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流程再造等内容,形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管理思想和标准化职能化的管理体系,见图(1)。恰当的组织机构、明确的职责划分、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稳定的资源配置是职能管理的特征,标准化是职能管理的主要手段。这种标准化的职能管理体系在众多的企业管理者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并一直是不懈的追求目标,也许它代表的是人类对”安稳和谐”的理想追求和对风险变动的心理抗拒。图(1)职能管理组织构架项目管理论坛三、 生产项目运行管理 1. 突出运行人员地位,加强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管理 企业的项目中心工作是生产运行维护管理,其他的工作应为其服务,必须从组织体系
7、、工资分配、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多形式突出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对运行人员具体工作情况考核到位,工资分配打破平均主义。考核不仅直接关系到生产的高效运行,而且触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量化、细化指标,公平、公正。要敢抓敢管,客观公正地处理具体问题,克服形式主义。从落实经济责任入手,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用量化指标来考核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经济责任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的责、权、利,加强考核管理力度,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2. 加强企业的组建设和精细化管理 加强组建设,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要求对
8、员工业务技能、思想作风、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严格考试考核,提高值班人员素质,建设相对固定的班组队伍,形成团队精神。预防为主,抓好落实,制定详细可行的奖惩条例,杜绝低级错误及违章现象的发生,从思想教育入手,增强值班人员遵规守纪的自觉性,重点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到位,保证操作正确无误。 3. 加强生产运行人员的培训 当前,无人值班是企业值班方式发展的更高阶段,对各大企业的设备状态、自动化水平,尤其对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运行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要求具有较
9、强的运行分析能力和相当的运行管理经验,熟悉掌握设备运行操作及事故处理技能,掌握各种设备维护的技能和技巧,能够独立处理设备的一般性故障和缺陷。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企业的运行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为企业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人才保障。四、 从生产计划管理到项目计划管理针对订单产品实现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将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扩展为项目计划管理体系或混合计划管理体系是应对上述问题的管理变革。这种项目计划管理方法已经体现在部分行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标准(例如欧洲铁路行业的IRIS标准)、部分软件供应商的ERP软件(例如SAP的PS模块)和部分离散型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 订单项目计划管理方法在90年代就在航空企业、装
10、备制造业、制药行业、电子器件行业开始应用,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应用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组织的管理体系如何支持新的管理方法(管理层问题)和项目计划管理方法如何有效应用问题(执行层问题)。订单产品实现项目管理属于组织环境下的项目管理和合同约束下的项目管理,这与开放环境下的项目管理具有显著的差异。新的管理方法是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的管理方法应用涉及的管理体系的其它部分,如计划管理体系的机构、职责、程序、方法、标准、资源配置等,而管理体系体现着针对项目这个管理对象特有的发展机制、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这种组织管理体系的变革与支持属于太极管理体系的应用问题,见图(2)。图(2)项目计划管理体系五、 结束语企业的项目生产管理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全局,以扎实细致的作风对待具体工作,运用行业规范实施管理,科学合理安排生产运行,随时完善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抓好安全管理,使生产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营状态。但是生产制度仅仅是管理的躯壳,必须实现以人为本,促进管理在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上运行,实现企业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