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求真: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绘画指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23088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真: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绘画指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求真: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绘画指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求真: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绘画指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 p r 第 卷第期(总第 期)J o u r n a l o fB a o j iU n i v e r s i t yo fA r t sa n dS c i e n c e s(S o c i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V o l (S u m N o )【文学历史学】D O I:/j c n k i j b u s s 求真:朴趾源 热河日记 中的绘画指向李玲玲(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摘要 一直以来,由于朴趾源的 热河日记 中关于绘画思想的笔墨尚简,鲜有学者以画论角度进入文本.但朴趾源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分析

2、绘画,充分显示了处于转型之际的民族对于“文化自信”建设的渴望.因此,以 热河日记 中关于绘画的片段式言语为基础,探究朴趾源绘画理论的哲学前提,即由科学的自然观、以“利用厚生”为目的的社会观和现实主义的美学观为表征的唯物主义表现,分析朴趾源从经验到本质真实的绘画发生逻辑和以“求实”“切情”“真趣”为内涵的绘画内容,无不为理解当时的朝鲜进入现代性的方式和现代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提供审美路径.关键词 热河日记;朴趾源;真 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想象的他者到真实的轮廓,燕行录正一点一滴地记录着中韩交流的经过,建构着时代语境下的中国形象,成为研究中韩关系的重要参照.作为一部百科

3、全书式的旅行记,朴趾源的 热河日记“举凡作者此行沿途所见、所闻、所思,诸如风景名胜、社会习俗、人情世故、历史古迹、明季史实以及清朝政治、经济、文学、宗教、吏治状况,均在记载之列,又载与中原大夫讨论经义考据、诗文书画、天文历法等问题的内容”(P),可谓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文中所录繁复,故为当今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切入点,但笔者经查阅发现,对朴趾源有关绘画理论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尽管朴趾源对绘画理论的笔墨稀疏、零散,呈边缘化效果,但以中西对照之眼光、“利用厚生”之理念审视绘画艺术,更能显示出朴趾源的独特感受力、审美个性、理论倾向,也由小见大地观照出以朴趾源为代表的北学派趋向近代的文艺主张.在 热

4、河日记 中,朴趾源对绘画理论的追求态度是什么呢?本文以为,一“真”字便足以概括.可以说,朴趾源“求真”之绘画趣味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产物,有自身的逻辑建构过程和丰富的内涵.一、朴趾源“求真”之绘画趣味的哲学基础尽管“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因此,为了使朝鲜在社会转型时期获取改革的物质力量,朴趾源就不得不借助理论的最高形态 哲学.通读 热河日记,我们发现朴趾源的哲学理念一反形而上的朱子性理之学,在唯物主义观的指导下更加注重对现实世界的多方观照.朴趾源的唯物哲学精神首先体现在其科学自然观.在 鹄汀笔谈 中,朴趾源提

5、出了“地球说”和“地动说”,并以“鄙人虽未见西人著说,尝谓地球无疑,大抵其形则圆若使太空安厝此地,不动不转,快然悬空,则乃腐水死土,立见其朽烂溃散,亦安能久久停住”(P )描绘出了地球的形态.对于当代人来说,“地圆说”“地动说”是常识性、先验的宇宙知识,但将这一观点移至 世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李玲玲(),女,河南安阳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诗学与中国文论.纪,其发生学与社会学意义便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朴趾源以客观存在的“地球说”和以朴素进化论思想的“地动说”缺乏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带有一种朴素直觉的性质,也并没有看到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但他的宇宙观还是揭示了人类的

6、生存空间,表现了主体能动性的同时,否定了“天人合一”和上帝存在的形而上宇宙观,为打破阶级固化和其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可能.在“求真”的科学本质下,朴趾源反对西洋天主教,认为“所有天主堂西洋人虽精于历法皆幻人,邪学本以升天之说诳诱愚民”.又说:“所谓西洋之学一无义理妖邪悖说,不待至于末流而其弊之为祸,不啻甚于洪水猛兽而已矣”.如此,朴趾源就站在迥异于中国传统和西方宗教的立场上,与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理论愈来愈具有同质性、亲和力,为朝鲜近代化转型补充了自然动力.同时,这种同质性也为朴趾源接受洋画形态提供了科学理论准备.其次,他的唯物主义哲学充分体现在“利用厚生”的实学观中.朴趾源生活在朝鲜的英、

7、正时期,那时政治上朝鲜的封建社会正在解体,经济上市井阶层、商品经济等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文化上以儒立国的理念走到极致,导致了朱子独尊的现象,使得学问的形而上性表现得愈发明显,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了脱节.在对外关系上,朝鲜对“后来者居上”的清朝之态度也从“尊华攘夷”到认同“华夷一也”.于是,在清朝盛世的景观中,以朴趾源等人为核心的要求北学中国的北学派出现.北学派以“利用厚生”为宗旨,以货币流通、商品贸易、技术改革、对外开放等实学手段为目标,以反虚无主实际、轻理学重实效、抑迷信扬科学为内容,试图借助清朝的“实学”思想对朝鲜社会进行革新.所以,我们发现 热河日记 中虽然记录了中国的艺术文化,但

8、商业、经济、建筑、交通等一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实学生活占据了它的绝大多数.不仅如此,在燕行过程中,当被问到对中国的何种事物最感到壮观时,朴趾源答道:“余 下 士 也,曰 壮 观 在 瓦 砾,曰 壮 观 在 粪壤.”(P )这等日常为何令朴趾源惊奇呢?原来,他认为瓦砾经由百姓之智慧形成“波涛之文”“连环之形”,是“天下之文章斯在矣”的表现.而粪溷,虽为至秽之物,但以其八角六楞之形,成为建立天下制度的过程.由此观之,朴趾源所认为壮观的事物,首先在于其实用性,有“利用厚生”的价值,其次在于其经过了人民的劳动实践而实现了美的规律,发现了美.最后,朴趾源的唯物主义还展露在他对现实主义美学观的追求之中.

9、从“利用厚生”和“瓦砾粪壤之壮观”之说可知,朴趾源的艺术美是产生于客观现实生活的,是具有人民性的.所以,根据朝鲜当时的社会风气,朴趾源以小说的形式借虚虚实实的笔法展示了 世纪的朝鲜世俗群像.他的 虎叱 借老虎之口斥责了儒学者的道貌岸然,批判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和两班阶级的龌龊邪佞.他的 许生传 通过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的“荒岛社会”,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美好理想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理想的“乌托邦”仅仅是希望吗?不尽然也,它也是一种逃避,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绝望和无奈的离去.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许生传 尽属虚构,却也真实.此外,批判文学的一味法古,主张“写意之法”和创新活动,不也是在一种

10、辩证地思维张力中显示着朴趾源的哲学倾向吗?总之,在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指导下,朴趾源奉行的是科学的自然观,以“利用厚生”为目的的社会观和现实主义的美学观.在这三观,尤其是在实学观的“统摄”作用下,他的画论思想必然会以“求真”为指向,以“时代感”为内容,以“情感地自然流露”为形式.不过,在这种推论中又会产生许多新问题:在 热河日记 中,朴趾源对画论之“真”的追求逻辑是如何表露及建构的?这种求真的倾向与泰西洋画有没有关系?“求真”的绘画思想同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偏离了多远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作一分析.二、“求真”之绘画逻辑建构过程及内涵在 热河日记 中,我们能够直观看到的关于绘画思想的文字并不多见也并

11、不系统,但是通过将其摘取而后总结,我们发现朴趾源哲学之“真”也影响到他对于绘画理论的态度.由于分析朴趾源的“求真”逻辑过程时必然会涉及“真”的内涵,故本节将“求真”之逻辑建构过程与内涵合并.(一)反驳“江山如画”在 滦河泛舟记 中,朴趾源与人舟渡滦河,同舟者对于舟车两旁的美景顾而乐之曰:“江山如画.”朴趾源不以为意地反驳道:“君不知江山,亦不知画图.江山出于画图乎,画图出于江山乎?故凡言似、如、类、肖、若者,论同之辞也.然而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 t t p:/ww wb j w l x y c n/z a z h i s h e/s h e h u i/i n d e x h t

12、 m似论谕似者,似似而非似也.”(P )与同舟者的言行一致,当我们为身边的美景而感到欣喜时,总忍不住用“如诗、如画”一般的言语表述自己内心的情绪.这种由景生情的美感体验并不新奇,苏轼就在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以“诗画一体”的视角写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诗句,以捕捉自己对宇宙、对现实的感慨.面对常识性的修辞,我们已不甚敏感,朴趾源却从“如”字中看到了审美主客体逻辑的倒置,并对“江山如画”进行了整体反思.在他看来,不是“江山如画”而是“画出于江山”.画是以客观现实为创作源泉的,它是经由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情感契合后以一定的艺术手段产生的.况且,“如”只是似似而非似,比喻只是就本体与喻体在某一

13、方面的同质性进行修辞,并非在其不相关的特质上滥用或强制比较,否则就会造成作者所说“淡菜似龙眼”“钱塘似飞燕”的笑话了.朴趾源的这一番艺术源于生活、绘画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现实观照说,的确显示了他对于现实生活和山水画的“求实”思考,强调了绘画的现实和主体情感之“真切”,反映了朴趾源的唯物主义绘画观,为日后绘画的精细化程度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方向.(二)比较作为艺术媒介 绘画与建筑的空间效果艺术皆是人心之动与宇宙之动的交响乐,因此绘画与建筑虽一个属于时间艺术,一个属于空间造型,但建筑亦可成为绘画的对象,绘画亦可展示建筑的雏形,只不过在跨体裁的交互过程中必然会由于忽视各自的形式独立性,产生一定的局

14、限.朴趾源在 太学留馆录 中就看到了以建筑为绘画对象的局限性,并首次将西洋画纳入记录的视线,对这一局限性做了彻底的厘清.他说:“界画巧于宫室,而宫室有四面,又有内外,又有复叠之势.虽西洋巧写,只画一面则其三面不能画也,画其外而室之内不能画也,其复殿叠榭、回廊重阁,只摹其飞檐翠瓦而已,其雕镂之工,细入秋毫,画者不能也.”(P )也就是说,由于建筑是空间艺术,是以多方面、立体的展示空间为鹄的,因此将之入画,纳入以展示某一“最富有包孕性顷刻的瞬间”为目的的平面图时,就只能选择某一个固定的角度,并以此出发做片面地观照、单面地摹写.即使是以客观再现为追求的西洋画,也只能绘画者所见之一隅,而非整体之浑圆.

15、况且,由于绘画的材料有限,以细节为旨趣的西洋画者也只能“摹其飞檐翠瓦而已”.如此一来,画者只能画其外不能主其内,只见表象不见本质,空间形式上的高、深、广,即郭熙所提之“三远法”就不得不在与触觉和视觉的遮蔽中走向单一.面对如此情形,朴趾源遂借用夫子之口发出“书不尽言,图不尽意”的感叹.可见,在对绘画之“真”的追求中,虽然对于空间、细节的展现是题中应有之义,但绘画自身对此是有缺憾的,这是它的局限,但也可谓是它的特点.不过,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朴趾源已经有了中西绘画之别的理论思维和认识基础,并开始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解释绘画的空间感.虽然我们看不出朴趾源对西洋画的直接态度如何,但以“虽西洋巧写”为议论的言

16、语也足以显出他对于西画的写实性抱有好感.(三)反思中西绘画旨趣之异正如朝鲜当代历史学家李元淳所说:“朝鲜同西欧文明的早期接触并非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留京朝鲜使者和北京四座天主堂以及耶稣会圣徒所辖天文历法机关 钦天监才实现的”,“明清时期移植于北京一角并已汉化的欧洲文化即清欧文明,通过赴京朝鲜使者而源源不绝地流入汉字文化圈范围内的政治封锁世界 产线王国.政治使者承担刚刚汉化的西欧文明的文化导管作用”.作为随京使者,朴趾源在北京参观代表西欧文明的天主教堂后创作的 洋画 一节的内容就起着文化导管之效.这一小节可谓是全书最能彰显朴趾源对于绘画创作乃至中国文化的倾向.在 洋画 开篇,朴趾源对中国传统绘

17、画,当然也包括受中国影响的朝鲜绘画传统做了深刻的总结,他说:“凡为画者,画外而不能画里者,势也.物有窿坎细大远近之势,而工画这不过略用数笔愈其间,山或无皴,水或无波,树或无枝,是所谓写意之法也.”(P )自魏晋士人向内发现自我和深情,向外发现自然和宇宙以后,自然就愈发成为自我的象征,宇宙也成为深情的流动,“气韵生动”就顺势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标准.所谓“气韵生动”,其实就是朴趾源所说的“写意之法”,是谓中国绘画在画法上不对具体的物象做细致的描摹,不对客观的事物特征做精致的几何式的“写实”,而主要通过笔墨的浓淡、明暗与虚实的布局,突出物象的神韵和本质,显露画家的人格和气质.这种写意之法是抽象的

18、、过于主观的,是想象的真实而非客观的真实,所以接下来,作者借用杜甫的两句诗发表自己对于传统画法的不满:“堂上不合生李玲玲求真:朴趾源 热河日记 中的绘画指向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堂上非生树之地,不合者,理外之事也.烟雾当起于江山,而若于障子,则讶之甚者也.(P )的确,单从字面意思来看杜甫的诗句当然是有悖于经验的,因为堂上不合生枫树固然是也,江山起烟雾却并不生怪.但若从整体来看,我们会发现杜甫只是试图以意象的奇特不群展心中之奇,继而突出审美效果罢了.不过,对杜甫诗句的诟病其实已经显露出朴趾源追求客观的真实、逻辑的真实的唯物倾向.这种真实观在对西洋画的感叹中更为鲜明.燕行录 中有不少人都记录了

19、自己看到西洋画时的感触,有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此嗤之以鼻甚至反感,如李在恰在 年参观天主堂里的西洋画时写道:“皮肉爪发,十分如生,通身赤裸,真假未分”“天主堂极骇惨,不可触目,拟于东归之日,丁宁付入京之人,慎勿令投迹于此馆耳”;有人却以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而欣喜若狂,朴趾源显然就是后者之属.在反思中国传统绘画的抽象“写意”之后,朴趾源立马转入对“洋画”的趣味观赏之中,并以一系列排比增强了自己的情感:“吾目将视之,而有赫赫如电,先夺吾目者,吾恶其将洞吾之胸臆也?吾耳将听之,而有俯仰转眄,先属吾耳者,吾惭其将贯吾之隐蔽也.吾口将言之,则彼亦将渊默而雷声.逼而视之,笔墨粗疏,但其耳目口鼻之际,毛发腠理

20、之间晕而界之,较其毫分,有若呼吸转动,盖阴阳向背而自生显晦耳.(P )通过感官的诧异我们可知,朴趾源被西洋画的逼真、有呼吸感、有生命韵律之美震惊,也由西方绘画中常见的几何学、光影、空气透视法中对色彩、明暗的技法感受到了宇宙之动与自然之气.这种宇宙和自然是有秩序的,是转动的,是对空间世界几何学的形式化和秩序化表征,是符合朴趾源的“地动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对于这一富有启示的宇宙关系,歌德称之为“在直观领域直接地领会形式的观念,对于这种形式,纯粹科学不能领会,而只能观察和分割”(P ).因此,西洋画的透视笔法就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在场观察,并通过这种空间感的再现展示画者的心灵风格.对于这种空间心灵,

21、这种宇宙秩序感,这种对于现实的尊重和技法的更新,朴趾源更感到一种敞开的感受力,更符合作者对于当下建构朝鲜社会秩序的理想,也开启了朴趾源“即事写真”“至情所发”的真趣思想历程.于是,他以西洋绘画中强调“远近”“里外”的美的标准感受中国传统绘画,并在 盛京杂记 中由辽阳的白塔联想起了“渔人为指江城近,一塔船头看渐长”两句古诗.“他赞扬这首古诗出色地表现了绘画的远近势和浓淡法的艺术意趣.换言之,这首古诗很好地再现了绘画的画意,它给我们提供了美术画境与诗歌意境的相互渗透与会通的生动实例.”(P )中国画家面对新奇的画法自然也有借鉴,如焦秉贞及其弟子冷枚就大胆吸收西洋画法的透视技巧,将光影、几何等西方绘

22、画原理应用于中国绘画之中.由此可见,对于大部分中国画家来说,他们“并不是不晓得透视的看法,而是他的 艺术意志 不愿在画面上表现透视看法,只摄取一个角度,而采用以大观小的看法,从全面节奏来决定各部分、组织各部分.”(P )如此,才构成了中西绘画不同的风貌.不过,由于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世界的、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不管是积极肯定西洋画的焦秉贞、冷枚也好,还是在西洋绘画中感受到神秘的宇宙力量的朴趾源也罢,他们正通向绘画的世界性.在此,有一点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朴趾源对于西洋的宗教和西洋画里的圣母像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第一部分时我们说朴趾源反对西洋的宗教,将之视为“洪水猛兽”,为何到面对西洋画时的他却又表

23、现出巨大的欣喜和赞赏呢?本文以为,这与作者对“真”的唯物主义的追求和“利用厚生”理念的继承有关.同时,也与艺术和宗教这两种传播媒介有关.前两种原因自不必说,现在我们来简单谈谈接受媒介的影响.西洋画是艺术文化的一种,它靠外在的视觉形式达到对于内容的理解.我们常说,艺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具有世界性,这种世界性与视觉的直接性、经验性共同作用于绘画时,容易让观者在短时间的感性选择中“沉沦”.而宗教的接受媒介是大脑,是思想.大脑与思想是高级器官,它们往往比视觉等其他感知形式更为抽象,对事物的反映在理性的分析中也更具有延时性.所以朴趾源在反对西洋宗教时具体以“幻术”之说否定了其意义,对于西洋画的态度仅仅从

24、瞬时性的感性出发肯定了其存在价值.通过分析朴趾源对中西绘画的态度可以看出,中国画由于重气韵生动,传神写照,过分强调创作者的主观精神和情感真实,故容易在求“虚”“道”的追求中忽略事物的普遍性特征和细节,缺乏具体真实性.西洋画则完全不同,它们以重客观再现和细节之美的“应物象形”为追求,以本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 t t p:/ww wb j w l x y c n/z a z h i s h e/s h e h u i/i n d e x h t m的真实贴近生活经验,故更容易摹写真境,引发同情.然而,朴趾源虽喜爱西洋画的客观、真实,但西洋画以再现为宗旨的理念怎会没有局限?在 太学留馆

25、录 中对绘画的分析,不是就以“虽西洋巧写,只画一面则其三面不能画也,画其外而室之内不能画也”的言论指出西洋画的不及吗?同时我们需要注意,朴趾源虽主张绘画的客观真实,质疑杜甫诗句中的不合常理,但他决不要求完全的客观,不是对镜写照,如影随形,而是在融合了中西绘画之异后强调从“至情所发,发能中理”的艺术情感出发,对大自然和生活之美做本质真实的描绘,以展现生命之“真趣”.既有本质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又重视客观的真实和生命之真趣,不就是朴趾源对中西绘画融合的价值所在吗?总之,朴趾源关于绘画之“求真”的倾向是从生活经验出发,从与同舟者的争论出发,而后通过以建筑为绘画之对象直指绘画之局限,并最终在中西绘画理

26、论之异的辨析中走向本质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和生命的真趣之“真”的绘画观.这一由经验到本质的升华饱含着朴趾源的艺术探索与社会理想,并以一种先进性之姿推动着朝鲜的近代化进程.三、朴趾源“求真”之绘画指向的意义与启示朴趾源通过反思中朝传统绘画的写意之法而创建起的以“求真”为指向的画论思想,显示了朴趾源的文化与审美批判意识,表现了朴趾源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结.我们在前面介绍北学派时曾说,北学派由于不满朝鲜的现状和朱子独尊的地位,因此他们在理论上批判、感情上厌恶朱子学的空理空谈,试图通过北学中国得到一种改革的动力和指导,最终复归于原始的、实用儒学.不过,朴趾源等北学派对于“北学中国”这一理念是有保留的,他们所

27、谓的北学不尽然是完全地吸收、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是站在朝鲜现实的本位上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否则朴趾源就不会对中国画论“气韵生动”“迁想妙得”中表现出的空间感不足、超现实性和抽象性颇有微词,不会对与中国传统画论背道而驰的西洋技巧表现出相当的兴趣,不会将西方式的再现与中国式的表现融合,在现实的基础上追求“切情”“真趣”的绘画美学思想.朴趾源文化思想上的这种批判性、超越性和创新性,不仅仅是他自身艺术魅力的彰显、文化审美意识的传达,更浓缩了同时代的朝鲜学者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希望.可以说,正是由于以朴趾源为代表的北学派具有民族中心主义情结,所以他们坚持秉承“利用厚生”的理念,以朝鲜的复兴为使命.在这种思

28、潮的影响下,朴趾源才能够客观地站在中立者的立场剖析绘画这一媒介的不同形态,肯定或否定中西绘画之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同时,将“利用厚生”理念与西洋画中的“实事求是”结合,将中西文化融合,将“求实”“切情”“真趣”的绘画内涵运用到朝鲜本土之中.我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是有国界的,在民族心理的感召下,任何艺术家对于异域文化的接受和吸收、实践和运用,都是出于对本国文化的补偿和发展需要.如此一来,朴趾源对于绘画之“求真”“法古创新”的态度就与自己的文化理想相系,有力地推动了朝鲜文化的发展,充分地显示了自己的家国情怀.朴趾源“即事写真”的绘画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当代生态美学的文化审美给予了历史经验和思想

29、启示.在朴趾源反驳“江山如画”的言论和推崇西画的写实性时我们说过,他的绘画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是从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审美感受出发,从而确立绘画自身的审美向度和伦理向度的.如此一来,为了创新绘画体验,丰富绘画内容,“人类必须重新回到自然生态伦理状态体验其他生命的境域,才可能进入到反思的写作之中,才能够重新确立文学自身的审美维度和精神力量,这 是 生 态 文 学 写 作 与 批 评 的 基 本 理 论 起点”(P ).也就是说,为了绘画之“求真”和认识世界的本质,我们必须重返自然原点,重新以早期的诗性、圆形智慧并通过“以己度物”或“自然人化”“以物观物”的方式观照自然界的万象.在这一过程中,对自然

30、的深刻体会就确立了生态美学的理论起点.当然,这种“以己度物”的观照,既需要直观,需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自己不滞于物,又需要合理的移情,从而使自己与天地万物构成一个浑圆的整体.在既能出乎外又能入乎内的审美思维中,朴趾源的“真”才能满载“真实”“真情”“真趣”的内蕴,使得北学派的绘画乃至文学活灵活现,富有生命之气.总之,从“真”的绘画观出发,由对客观真实的自然的要求转入对人与自然、自然与心灵之和的关注,便为当代社会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准备.参考文献朴趾源热河日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李玲玲求真:朴趾源 热河日记 中的绘画指向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31、北京:人民出版社,朱七星论朴趾源的哲学思想J哲学研究,():黄时鉴东 西交 流论 谭 M上海:上 海 文艺 出版社,韩东论西洋绘画与天文科技知识对朝鲜后期社会的影响 从 世纪朝鲜士人造访北京天主堂的经历谈起J华文文学,():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李岩朝鲜 诗学 史 研究 M太原:山西 人民 出版社,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张艳梅,蒋学杰,吴景明生态批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责任编校张福安)S e e k i n gR e a l i s m:T h e I n t e r e s t o fP a i n t i n g i nB a kJ i

32、 w o nsAP h i l o s o p h e rsJ o u r n e yi n t oR e h eL IL i n g l i n g(C o l l e g e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a n dL i t e r a t u r e,H e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K a i f e n g ,H e n a n)A b s t r a c t:F o ra l o n gt i m e,d u e t o t h ee m p h a s i so ns i m p l i c i t y i n t h ep

33、 a i n t i n g i d e a s i nB a kJ i w o nsAP h i l o s o p h e rsJ o u r n e yi n t oR e h e,f e ws c h o l a r sh a v ee n t e r e dt h et e x t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p a i n t i n gt h e o r y H o w e v e r,B a kJ i w o ns a n a l y s i so f p a i n t i n g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34、t i v eo f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C h i n aa n dt h eW e s t f u l l y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d e s i r eo f t h en a t i o ni nt h em i d s to f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f o r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c u l t u r a l c o n f i d e n c e”T h e r e f o r e,b a s e do n t h e f r

35、 a g m e n t a r yw o r d s a b o u t p a i n t i n g i nAP h i l o s o p h e rsJ o u r n e yi n t oR e h e,t h i sp a p e r e x p l o r e s t h e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p r e m i s eo fB a kJ i w o nsp a i n t i n gt h e o r y,t h a t i s,t h e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o fm a t e r i a l i s mc h

36、a r a c t e r i z e db yas c i e n t i f i cv i e wo fn a t u r e,a s o c i a l v i e wa i m e da t“f u l l yu t i l i z i n g t h e r o l eo f t h i n g s t om a k e t h ep e o p l ep r o s p e r o u s”,a n dar e a l i s t i ca e s t h e t i cv i e w,a n a l y z e s t h e l o g i co fB a kJ i w o n

37、sp a i n t i n gf r o me x p e r i e n c e t oe s s e n c e,a n dt h ep a i n t i n gc o n t e n tw i t h“s e e k i n g r e a l i t y”,“f i t t i n g i n n e r e m o t i o n s”,a n d“t r u e i n t e r e s t”a s i t s c o n n o t a t i o n s,a l l o fw h i c hp r o v i d ea na e s t h e t i cp a t hf

38、 o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w a yK o r e ae n t e r e dm o d e r n i t ya tt h a t t i m e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h u m a n sa n dn a t u r e i nm o d e r ns o c i e t y K e yw o r d s:AP h i l o s o p h e rsJ o u r n e yi n t oR e h e;B a kJ i w o n;r e a l i s m“周秦文化与青铜

39、器”栏目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 年 月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周秦文化与青铜器”栏目荣列其中.“周秦文化与青铜器”是学报重点建设专栏,年开栏至今共刊发 期 篇稿件.栏目以炎黄研究、青铜器研究、周秦文化研究为重点选题,突出学理探讨,着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服务当代社会.经过 年的积淀,“周秦文化与青铜器”栏目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栏目多次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优秀栏目”奖.“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是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次设立,旨在通过重点专栏建设的引导示范,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紧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回应时代之问,繁荣学术研究.全国 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 个专栏,入选首批重点专栏建设名单.其中,综合性高校学报有 家入选.“周秦文化与青铜器”栏目是陕西省唯一入选的专栏.(本刊编辑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 t t p:/ww wb j w l x y c n/z a z h i s h e/s h e h u i/i n d e x h t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