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略论水工程的文化内涵.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112075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水工程的文化内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略论水工程的文化内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略论水工程的文化内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略论水工程的文化内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略论水工程的文化内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略论水工程的文化内涵 作者:尉天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4-19 (工程思辨)水文化是近年来文化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孕育者,世界著名的几大文明都诞生在河流的摇篮里.在人类早期文明中,曾经没有石油、煤炭、电力,甚至没有钢铁,但始终与水密切相连。自然状态的水并不能形成文化,与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相结合,才能产生文化。所谓水文化,就是人类在与水发生联系的各种活动(用水、治水、管水、观水、爱水、护水等)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和文化规律,是以水为轴心而形成的文化集合体。按照广义文化的层次划分,水文化也可以分为器物层面的文化、行为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

2、的文化。在人类的实践生活中,水文化不是孤立的、抽象的概念,它总是通过具体的载体而体现出来。人是水文化的主体,人类的水事活动是水文化产生的社会基础.人类早期是逐水草而居,以后发展到主动追求以水为人类兴利造福。水工程就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为兴利避害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通常也称为水利工程,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体现了工程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知识、观念、思想、智慧,标志着人水关系中人的主导性和创造性。因此,古今著名的水工程不仅是可视可触的物质文明,还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指出:“水既有自然属性,又有文化属性.然而,在水资源的开发利

3、用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水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它的文化属性.”因此,关注和发掘水工程的文化内涵,对于提高当前水利事业的文化品位,促进人水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适时而重要的社会价值. 我国古今水工程数量甚多,不能一一论及。以下选取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水工程,对其文化底蕴略做阐述.京杭大运河大运河肇始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挖的邗沟,隋代完成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唐宋时期极为兴盛,元代截弯取直,形成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作为古代沟通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对经济发展、国家统一都起过巨大作用.从文化角度看,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通航,大大促进了南北文化

4、交流,增强了民族文化融合,也带动了运河文化的发展。一座座城市在运河沿岸兴起、繁荣,形成了沿河城市带,一处处古迹及艺术珍品至今仍栩栩生辉,无数文人墨客为大运河留下了传世杰作.如果说万里长城是凝固的历史,那么京杭大运河就是流淌着的文化长卷.自然的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工的运河则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京杭大运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运河的文化意义。2007年9月,扬州举办了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时任中国文化部长的孙家正同志在主题演讲中对京杭大运河与城市的关系作了富有诗情的比喻:“运河养育了沿河的城市。运河对于它身边的这些城市来说,不是生母便是乳娘

5、。”“运河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财富,同时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丰富的情感,”从文化特征上看,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具有诸多共性:第一,尊重历史、饮水思源的感恩情结;第二,善于沟通、包容开放的宽广胸怀;第三,永不停歇、不断更新的创造力;第四,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互动感应、友好相处的和谐。京杭大运河不仅为世世代代的国人带来了经济效益,还给后人留下了深邃的文化智慧和思想启迪,其文化价值具有代代相传的延续性;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是光耀于世界之林的杰出文化遗产。我国沿京杭大运河的相关省份已启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目前,全球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将要穿越京杭运河。在实施新时

6、代这项重大水工程时,如何使运河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文化内涵得到有效保护,这不仅是水利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也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56年,它使岷江消除水灾,造福于蜀地人民,将成都平原造就成富庶的天府之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惠泽苍生的作用,成为世界上现存最久且依然富有生命力的水工程.都江堰既是水工程的典范,也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辉,蕴藏着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大智慧。都江堰是一座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它的创建与传承,是以李冰为代表的治水先贤,在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参天地之造化”,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根据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水流态势成就的人类科学治水的光

7、辉典范。除了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如运用竹笼装鹅卵石挡水筑堤,立石人作为水则,以及岁修“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等等)之外,都江堰在文化上的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工程与环境相协调,恰当地做到了顺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统一,体现了“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并集中表现在工程的选址和营构上。都江堰选址在岷江上游和中游的交汇处,这里恰好是岷江上游“自然之区和岷江中游“人文之区”的联结点。都江堰渠首枢纽布置在岷江出山口处,这里群山环抱,大江中行,形成了环状的地势和环流的水势.此地又由于有730米的海拔高程,对于海拔四、五百米的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区具有高屋建瓴之势,为修建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8、自然条件。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巧妙运用了地形、地势、河流弯道和水流势态,利用“凹岸取水”、“凸岸排沙”的原理,以“鱼嘴分流分沙,筑“飞沙堰”泄洪排沙,凿“宝瓶口”限洪引水,三大工程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协调运行,达到引水灌溉、分洪减灾、排沙防淤的神奇功效。灌区内各级渠道的分布,也都采用渠首枢纽的模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把岷江的水资源有效地分配到灌区各地,进而达到全灌区均衡受益的目的。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00年将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对都江堰作出这样的评价:“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

9、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水利工程技术的典范,也是优秀水文化的突出体现,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景点.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都江堰水利工程紧邻震中地区,但除了“二王庙等后期人文建筑受到损坏,其主体工程基本无损。都江堰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水文化宝库中丰厚的精神财富,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多次举办纪念都江堰建堰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都江堰的文化之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敬仰。与都江堰水工程相联系的还有其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动。都江堰清明节“祀水”风俗已流传了2000多年,它起源于古蜀人对岷江水神的传统祭祀活动.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

10、,逐步演变为以纪念李冰治水功绩为中心内容的一年一度的祭祀仪式,既表达了历代人民渴望人水和谐的美好心愿,又反映了对治水先贤的敬仰追怀.现在,古代祭祀神明、祈求安澜的行为已演化成为一种艺术文化形式,“祀水”转化为“放水”,将追怀先贤、喜庆丰稔、乐于农耕等社会文化内容结合起来,已于2006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每年清明都举办“都江堰放水节”, 中央电视台多次现场直播活动盛况。仪式规模宏大,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古蜀文化韵味,营造出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水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秦“郑国渠”“郑国渠与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都记

11、载了郑国渠的修建过程。战国后期,秦国在西部崛起,成为东部诸侯国的最大威胁。其近邻韩国为阻止其军事东扩,派遣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工去游说秦王,劝其在瓠口(今陕西泾阳附近)凿山修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此项工程长300余里,耗资、耗力巨大。韩国本想以此为“疲秦之计”,消耗其国力,牵制其东征.工程历10年而未完工,秦国不久发觉了这项计划的“间谍”性质,要把郑国处死.郑国申辩说:“我起初是作为间谍来的,但这项工程的完工,将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并说,他虽可为韩国延数年之命,却能给秦国建万世之功.秦王最终同意由他继续主持引泾工程。工程完成后,浇灌秦国四万余顷农田,关中遂成良田沃野。秦之国力更为强盛,终于统一天

12、下。这项引泾水利工程遂被后人称为“郑国渠。经历漫长的时代变迁,“郑国渠在后代已湮废。1929年,著名水利家李仪祉主持在“郑国渠”遗址附近修建泾惠渠,继续引泾水造福关中人民。现在,“郑国渠遗迹及泾惠渠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修建“郑国渠”的历史事实,除了在经济上显示水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之外,还在文化方面蕴涵着一个深刻道理:水利工程的长期效益可以超越短暂的政治恩怨。“郑国渠”的兴建,起初是出于政治斗争的目的,但最终却出现了“歪打正着”的效果,最初的“疲秦之计”后来却成为强秦之策,政治目的与社会效益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悖反。其中的文化内涵并不难理解政治恩怨是短暂的、变化的,而水工程的效益是长期的

13、、稳定的;政治斗争大都服务于极少数统治者,而水利事业却是有益于广大社会民众的。坎儿井坎儿井是西北内陆地区一种特有的水工程形式,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民在水利事业上的创造。西北内陆地区严重缺水,大量的雪山融水是宝贵的水资源,但融化的雪水在长距离的自流过程中容易蒸发、渗漏。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创造了坎儿井这种特殊的水利工程。其主要组成一般包括竖井、暗渠、明渠三部分。竖井用以开挖暗渠、维护管理;暗渠用以截取地下水,送入明渠;明渠则自流输水灌溉农田。这种自流引水、减少蒸发的水利设施,对于干旱少雨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坎儿井主要分布于新疆,并传到了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据考证,在2

14、00多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新疆已出现坎儿井。目前新疆最古老的坎儿井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新疆坎儿井总长度约5000公里,因此也被誉为“地下万里长城”。坎儿井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观,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此处不讨论其技术上的创新,单从文化角度看,坎儿井有几个方面的特殊意义:其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一般认为,坎儿井起源于我国关中地区的“井渠法,又融入了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智慧。林则徐在贬谪新疆期间,大力推进坎儿井的开掘和改进,对新疆水利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因此新疆人民群众把坎儿井敬称为“林公井.坎儿井集中体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内地民

15、众与边疆民众智慧的融合,是民族文化和谐交融的标志。其二,水使戈壁成为富庶的绿洲,坎儿井也因此而成为财富的标记.旧时代新疆财主计算财产,往往不举田亩之数而举坎儿井之数,拥有坎儿井的数量越多,越表示其富有程度之高。这种有意思的历史文化现象,表明水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其三,坎儿井既是实用性的水利工程,又是人文性的历史遗产,随着时代发展,后者的意义将越来越重要。新疆旅游资源中,坎儿井已成为重要的人文旅游项目。红旗渠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区,土薄石厚,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以“

16、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在20世纪50年代先后建成了一些引水渠、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经10年艰苦奋战,到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红旗渠灌区渠道(包括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总长1500多公里,加上农渠,总长度达4000多公里,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水库48座,利用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红旗渠

17、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工程动工的1960年,正是全国严重经济困难时期.修渠的干部、民工生活艰苦,施工条件简陋。他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愚公精神,以“苦干加巧干才是实干”的科学智慧,坚持奋斗10个春秋,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0多座渡槽,凿通了200多个隧洞.挖砌的土石如果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红旗渠已成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面旗帜,它是林州人民的骄傲,更是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光辉标志.周恩来总理曾称赞红旗渠是“人工天河。国际友人誉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风景区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

18、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并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旗渠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给林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在精神价值上,红旗渠不仅属于林州,更属于全国人民;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而且已经凝固为永恒的中华魂、民族魂。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为红旗渠题词,赞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每年有数十万人到红旗渠参观、旅游,从工程的伟大气概和豪迈精神中受到鼓舞和振奋,红旗渠精神培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创业者。2004年,“红旗渠精神展”在北京、广州、西安等地展出,引起热烈反响。当年的建设者把红旗渠精神总结为四句话: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

19、;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一精练的概括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肯定和赞扬. 红旗渠的建设,体现了领导干部为民造福,带领人民创造新生活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人民群众不畏艰难的豪迈意志,以及创造新生活的执著追求;体现了建设者既满怀雄心壮志,又尊重科学精神的勇气和智慧(红旗渠建设者们的名言:“苦干加巧干才是实干”)。中华传统水文化,始终赞扬水的无私、利他品格。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荀子说:“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当年红旗渠的建设者们怀抱一个坚定志向“自己苦干一辈子,让后代享福,就鲜明地体现了水的利他品格和水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红旗渠蕴涵的中华魂、民族魂,在今天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中仍然是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