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3_T 2096-2023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1098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_T 2096-2023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63_T 2096-2023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63_T 2096-2023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63_T 2096-2023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63_T 2096-2023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6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20962023 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2023-02-09 发布 2023-03-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096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作物种子站、海西州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志国、崔文彦、李小飞、张业猛、马德林、李文军、马玉清、

2、张亚东、保守智、徐慧君、杨吉祥、朱丽丽、安红嵘、刘德才、郭仁世、邢瑜、柏章荣、马玉芳、蔡明孝。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20962023 1 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春小麦丰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指标、生产条件、品种选择、主要栽培技术及收获。本文件适用于春小麦种植区小麦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10 农

3、药合理使用准则(十)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量指标 4.1 旱地 产量4.500 t/hm25.250 t/hm2(250.00 kg/666.7350.00 kg/666.7)。4.2 水地 产量6.900 t/hm29.750 t/hm2(460.00 kg/666.7650.00 kg/666.7)。5 生产条件 5.1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旱地保墒性能优良,水地灌溉条件良好,土层深厚的豆类、薯类或油料作物茬口的地块,避免重茬。5.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大于2.50,生育期间大于等于0有效积温2000.00以上的地区。6 品种选择 D

4、B63/T 20962023 2 参照附录A执行。6.1 种子质量 符合GB 4404.1的规定。7 栽培技术 7.1 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翻深20.00 cm25.00 cm。播前进行土壤处理,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10的规定,土壤处理方法见附录B。7.2 基肥 基肥施用量按下列要求执行:a)商品有机肥:1.500 t/hm22.250 t/hm2(100.00 kg/666.7 150.00 kg/666.7);b)化肥:氮肥(纯氮)0.123 t/hm20.154 t/hm2(8.20 kg/666.7 10.25 kg/666.7),磷肥(五氧化二磷)0.138

5、t/hm20.173 t/hm2(9.20 kg/666.7 11.50 kg/666.7)。7.3 播期 7.3.1 播种期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土壤解冻5.00 cm6.00 cm为适宜播期。7.3.2 播种方式 条播,播种深度3.00 cm5.00 cm。7.3.3 播种量 按下列要求执行:a)水地:0.263 t/hm20.337 t/hm2(17.50 kg/666.7 22.50 kg/666.7),每公顷保苗450.500 万株525.000 万株(每 666.7 为 30.00 万株35.00 万株);b)旱地:0.188 t/hm20.263 t/hm2(12.50

6、 kg/666.7 17.50 kg/666.7),每公顷保苗375.000 万株525.000 万株(每 666.7 为 25.00 万株35.00 万株)。7.4 田间管理 7.4.1 除草 苗期采用人工或化学除草防除田间杂草,化学除草方法参见附录B.2。农药使用按照GB/T8321.10的规定执行。7.4.2 灌水 水地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灌水,蜡熟期、黄熟期视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补充灌溉1次2次。DB63/T 20962023 3 7.4.3 追肥 按下列要求执行:a)水地:苗期追施纯氮 0.028 t/hm20.035 t/hm2(1.84 kg/666.7 2.30

7、kg/666.7),结合灌头水(分蘖期)时施入。后期脱肥或遇干热风时,在灌浆期采用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追肥,施用方法见附录 B.1;b)旱地:结合苗期有效降水施入,施入量为纯氮 0.028 t/hm20.035 t/hm2(1.84 kg/666.7 2.30 kg/666.7)。7.4.4 病虫害防治 小麦条锈病和虫害发生时及时防治,防治方法见附录B.2。8 收获 人工收获在籽粒蜡熟期,机械收获在籽粒完熟期。DB63/T 20962023 4 A A B 附录A (资料性)春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及适宜种植地区 春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及适宜种植地区见表A.1。表 A.1 春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及适宜种植地区一

8、览表 品种名称 适宜种植地区 产量及表现 高原437 东部农业区川水及中、高位水地、中位山旱地和柴达木盆地灌区种植。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5.250 t/hm26.000 t/hm2(350.00kg/666.7400.00 kg/666.7),高水肥条件下产量6.750 t/hm29.750 t/hm2(450.00 kg/666.7650.00kg/666.7),柴达木盆地高水肥条件下产量潜力可达10.500 t/hm2(700.00 kg/666.7)以上。青麦1号 东部农业区水地、中位山旱地和柴达木盆地灌区种植。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5.250 t/hm26.000 t/hm2(350.00k

9、g/666.7400.00 kg/666.7),高水肥条件下产量6.750 t/hm29.750 t/hm2(450.00 kg/666.7650.00kg/666.7),柴达木盆地高水肥条件下产量潜力可达10.500 t/hm2(700.00 kg/666.7)以上。青春38 东部农业区水地种植。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5.250 t/hm26.000 t/hm2(350kg/666.7400 kg/666.7),高水肥条件下产量6.750t/hm2 7.500 t/hm2(450.00 kg/666.7 500.00kg/666.7)。青麦5号 东部农业区中、高位山旱地和不保灌水地种植。一般水肥

10、条件下产量4.500 t/hm26.000 t/hm2(300.00kg/666.7400.00 kg/666.7),高肥力条件下产量7.500 t/hm27.650 t/hm2(500.00 kg/666.7530.00kg/666.7)。通麦2号 东部农业区海拔2400米2700米的中位山旱地种植。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3.900 t/hm26.000 t/hm2(260.00kg/666.7400.00 kg/666.7),高肥力条件下产量6.750 t/hm27.200 t/hm2(450.00 kg/666.7480.00kg/666.7)。通麦1号 东部农业区海拔2400米2700米的

11、中位山旱地种植。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3.300 t/hm24.500 t/hm2(220.00kg/666.7300.00 kg/666.7),高肥力条件下产量5.250 t/hm26.750 t/hm2(350.00 kg/666.7450.00kg/666.7)。青麦10号 东部农业区河谷灌区、高位水地,海南盆地灌区和柴达木盆地灌区种植。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5.250 t/hm26.000 t/hm2(350.00kg/666.7400.00 kg/666.7),高水肥条件下产量6.750 t/hm29.750 t/hm2(450.00 kg/666.7650.00kg/666.7)。DB63

12、/T 20962023 5 B C 附录B (资料性)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及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见表B.1。表 B.1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 种 类 具体措施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追肥 小麦开花后到灌浆期,选用含有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等有效成分及小麦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微量元素和促进细胞分裂、增强植物酶活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依说明书标明使用浓度兑水进行叶面喷施1 次3 次。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法及使用药剂见表B.2。表 B.2 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法 种 类 具体措施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 播种前用辛硫磷 0.015 t/hm20.023 t/hm2(1.00 k

13、g/666.7 1.50 kg/666.7),拌土适量,充分搅拌,均匀撒向地表,随后及时耕翻将药剂埋入土中。害虫:麦穗夜蛾 选择 80%敌敌畏乳油 1000 倍1500 倍液或 90%敌百虫原药 900 倍1000 倍液,白天对 4 龄前幼虫喷雾防治。幼虫 4 龄后白天潜伏,日落时喷药防治;也可采用 40%乐果乳油 1000 倍1500 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辛硫磷乳油 50 ml 喷雾防治。叶部病害:小麦条锈病 15%或 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 20%乳油,用药量(原药)为 60.00 g/hm2180.00 g/hm2(4.00 g/666.7 12.00 g/666.7),以品种感病程度确定药量,加水 50 L,孕穗至抽穗期,当田间病叶率在 5%时,喷 1 次,病情重,持续期长,隔 10 d15 d 再施药 1 次。杂草:野燕麦、阔叶杂草 小麦化学除草在小麦出苗后及早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