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CWAN 0020-2022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高清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873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WAN 0020-2022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高清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T∕CWAN 0020-2022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高清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T∕CWAN 0020-2022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高清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T∕CWAN 0020-2022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高清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T∕CWAN 0020-2022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高清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25.160.01 CCS J 33 团体标准团体标准 T/CWAN 00202022 cbh 更好的听个人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 Competition of skill of robotic welding 2022-01-27 发布 2022-03-01 实施 中国焊接协会发布中国焊接协会发布 T/CWAN 00202022 I 目 次 目 次.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竞赛概况.2 4.1 名称.2 4.2 竞赛项目.2 4.3 目的.2 5 基本要求.2 5.1 竞赛时间.2 5.2 竞赛地点.3 5.3 竞赛环境.3 5.4 主办单位

2、.3 5.5 承办单位.3 5.6 协办单位.3 5.7 支持单位.3 5.8 组织机构与职能.3 5.9 培训要求.5 5.10 参赛人员.5 5.11 竞赛要求.6 5.12 保密要求.7 5.13 竞赛裁判要求.8 5.14 竞赛仲裁要求.8 6 安全规定.9 6.1 医疗卫生及救护.9 6.2 竞赛安全保障.9 6.3 竞赛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装备.10 6.4 参赛选手自备物品及安全规定.10 6.5 机器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0 7 竞赛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10 7.1 考核项目及比重.10 7.2 评分项目及标准.11 8 竞赛成绩评定.17 8.1 竞赛评判.17 8.2 理

3、论成绩评定.17 8.3 实操成绩评定.17 8.4 个人成绩排名.17 T/CWAN 00202022 II 8.5 团体成绩排名.18 9 奖项设定.18 9.1 职工组.18 9.2 学生组.18 9.3 组织单位.18 附录 A(规范性)机器人焊接技能实操竞赛评分标准考核样板.19 T/CWAN 00202022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中国焊接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宾采尔(广州)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4、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焊接协会、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焊接协会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曲杰、张秀珊、孙龙银、龙昌茂、李波、陈树君、朱志明、李芳、吴九澎、戴建树、曹俊野、任文建、张婉云、李新松。T/CWAN 00202022 1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的基本要求、安全规定、考核比重、竞赛成绩评定及奖项设定,包含但不限于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的人员、场地以及设备等资源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的举办和组织。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

5、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3751994 焊接术语 GB/T 51852005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 GB/T 11291.22013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GB/T 126432013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词汇 GB/T 194192003 焊接管理任务与职责 GB/T 198052005 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 GB/T 198662005 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 GB/T 208672007 工业机器人 安全实施规范 GB/T 29824201

6、3 工业机器人用户编程指令 3 术语和定义 GB/T 11291.22013、GB/T 208672007、GB/T 29824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末端执行器 end effector 为使机器人完成其任务而专门设计并安装在机器人末端机械接口处的装置。示例:焊枪、焊钳、切割枪、夹持器等。3.2 工作空间 working space 手腕参考点所能掠过的空间,是由机器人各关节平移或旋转的区域附加于该手腕参考点的。3.3 T/CWAN 00202022 2 示教盒(teach)pendant 与控制系统相连,用来对机器人进行编程或使机器人运动的手持单元。3.4 焊

7、接操作 welding operation 按照既定焊接工艺完成焊接过程的各种动作的总称。3.5 焊接工艺 welding procedure 制造工件所有关的加工方法和实施要求,包括焊接准备、材料选用、焊接方法选定、焊接参数、操作要求等。3.6 焊接操作工 welding operator 进行机械化或自动化焊接操作的人员。3.7 焊接检验 welding inspection 焊接相关事项的检查、试验及测定。3.8 示教编程 Teach Programming 通过手工引导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或手工引导一个机械模拟装置,或用示教盒来移动机器人逐步通过期望位置的方式实现编程。4 竞赛概况 4.

8、1 名称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4.2 竞赛项目 竞赛涉及职业名称(工种)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中的编码及名称为6-18-02-04焊工(焊接设备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级为五级。4.3 目的 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是依据(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生产和服务工作实际需要,有组织地开展的群众性机器人焊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5 基本要求 5.1 竞赛时间 T/CWAN 00202022 3 主办单位指定。5.2 竞赛地点 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协商确定。5.3 竞赛环境 室内。5.4 主办单位 竞赛发起单位。5.5 承办单位 竞赛执行单位。

9、按照竞赛要求落实竞赛场地及基础设施,组织竞赛宣传,负责参赛人员接待、竞赛过程安排等工作。赛前负责志愿服务者、会务、车辆、餐饮、住宿、应急、医疗的组织,赛中负责赛场秩序维持及安全保障,赛后负责收集整理竞赛影像、文字资料等,报送竞赛执委会。5.6 协办单位 对竞赛提供相关协助的单位。5.7 支持单位 对竞赛提供设备、技术等支持的单位。5.8 组织机构与职能 5.8.1 竞赛指导委员会 主要负责审议和论证竞赛规划、竞赛管理办法、竞赛方案等。5.8.2 竞赛组织委员会(下文简称“组委会”)全面负责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确定竞赛原则,负责审定竞赛执行委员会提出的竞赛方案,指导和监控竞赛的全过程;对竞赛期间

10、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发布竞赛决赛结果。5.8.3 竞赛执行委员会(下文简称“执委会”)在组委会领导下,组织制定并落实竞赛方案,竞赛整体安排和组织管理。执委会下设竞赛办公室(秘书处)、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竞赛裁判委员会和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5.8.4 竞赛办公室(秘书处)负责竞赛的组织安排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制定竞赛的具体组织方案及实施计划,并组织和实施;负责与竞赛各相关单位的日常沟通和协调;负责竞赛奖品、宣传品的设计、制作和管理;负责竞赛经费的筹措、使用和管理;负责竞赛的会务预算编制、决算审核、对外联络、媒体宣传、会务接待等工作。竞赛办公室(秘书处)下设程序保障、场务保障、技术保障和安全及

11、医疗保障等工作组。5.8.4.1 程序保障工作组 细分竞赛的赛事活动流程,责任到人,保障竞赛有序进行。T/CWAN 00202022 4 5.8.4.2 场务保障工作组 保障竞赛开、闭幕式,竞赛现场等所有场务事宜。5.8.4.3 技术保障工作组 对竞赛设备提供技术保障,包括竞赛前校准检验、竞赛中意外故障处理等。5.8.4.4 安全及医疗保障工作组 a)实施必要的竞赛现场安全防护、传染病预防等监管措施,制定紧急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b)督导实操竞赛现场水、电、气等安全事宜;c)负责竞赛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事宜、突发疾病及损伤医疗救护事宜、配备场外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必要外伤及常见疾病的急救

12、药品和物资。5.8.5 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 在执委会领导下,完成竞赛规程制定及编撰,主要包括确定当届竞赛相关技术性文件,设计竞赛项目,编制竞赛考核大纲,制定竞赛规则,负责实操竞赛命题工作,编制理论竞赛试题,制定评分标准。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下设赛务工作、竞赛命题、技术总结等工作组。5.8.5.1 赛务工作组 负责竞赛的组织策划、实施方案、竞赛流程等相关事务工作。5.8.5.2 竞赛命题工作组 负责竞赛的实操和理论试题开发工作,制定评分标准。5.8.5.3 技术总结工作组 负责竞赛的赛后技术总结工作。5.8.6 竞赛裁判委员会 负责裁判培训、竞赛裁判方案、竞赛决赛结果的核实及呈报工作,对竞赛进行技

13、术点评等。竞赛裁判委员会下设裁判培训、理论裁判、实操裁判、检测评定和保密等工作组。5.8.6.1 裁判培训工作组 根据竞赛规程,负责裁判规则制定、赛前裁判培训等工作。5.8.6.2 理论裁判工作组 根据竞赛规程,负责组织理论竞赛考核,包括维持考场纪律、评分和理论考核成绩汇总。5.8.6.3 实操裁判工作组 根据竞赛规程,负责实操竞赛场地的竞赛条件、竞赛设备和工装辅具的完备性确认;负责选手入场检录和安全防护检查、试件装焊、实操竞赛现场监考和评判、竞赛现场秩序维持等工作。5.8.6.4 检测评定工作组 根据竞赛规程,负责竞赛试件的检测评定和实操考核成绩汇总。T/CWAN 00202022 5 5.

14、8.6.5 保密工作组 根据竞赛规程,负责竞赛保密工作、实操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汇总,主要包括:理论试卷的监印、密封、保管、押运、现场解密和启封;竞赛试件的明码编码、记录、移交及解密工作;实操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汇总,并提交至执委会。5.8.7 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 由竞赛主办、承办等相关单位共同组成,负责竞赛的现场监督、仲裁等工作。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下设监督和仲裁两个工作组。5.8.7.1 监督工作组 在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领导下,主要负责监督赛场纪律的执行、违纪人员的处理、理论试卷的保密监管等,对竞赛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向竞赛组委会提出处理意见,以及对竞赛过程中监考、阅卷、评判、记分等的监审工作。

15、5.8.7.2 仲裁工作组 在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对竞赛中出现的争议进行仲裁。接受各参赛代表队的投诉和申诉,代表竞赛组委会进行仲裁,所做裁决决定是竞赛最终裁决。5.9 培训要求 为保证竞赛的质量和实际操作的绝对安全,所有参赛人员,都必须参加采用由竞赛组委会指定的设备、在指定的机构进行的培训。学习安全防护措施和机器人的规范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竞赛。5.9.1 培训时间 7天。5.9.2 培训内容 理论、实操。5.9.3 培训教师 具备中国焊接协会颁发的资质证书;或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熟悉竞赛所涉及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5.10 参赛人员 5.1

16、0.1 参赛资质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5修订),具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和从事焊接机器人操作的人员。5.10.2 参赛要求 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院校的焊接操作工或教师,且与所代表单位签订了劳务合同或劳务委托协议;中、高职及以上在校学生。T/CWAN 00202022 6 5.10.3 年龄要求 在16周岁(XXXX年XX月XX日前出生)以上,50周岁(XXXX年XX月XX日后出生)以下,不受性别限制。5.10.4 组队方式 5.10.4.1 以独立法人的企事业单位组队参赛,每个独立法人单位最多可以组织 2 支队伍参赛。5.10.4.2 每个参赛队以最高 4 人为

17、限,包括领队、教练、12 名选手。5.10.4.3 竞赛分职工组和学生组 2 个组别,院校教师须以职工身份参赛。5.10.4.4 竞赛的个人成绩和团体成绩按照职工组和学生组分别排名;只有 1 名选手的参赛队不参加团体成绩排名。5.11 竞赛要求 5.11.1 竞赛内容 竞赛采取两个科目:即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在竞赛实操现场完成,理论知识考核采取计算机(或试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的分值占比分别为80%和20%,由每位参赛选手独立完成。所有竞赛科目由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负责,在指定的统一场地进行。5.11.2 竞赛标准 竞赛标准依据焊工三级(高级工)及以上

18、“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的标准制定。命题和试题内容包含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考核要点所占比例分别为40%、30%和30%。5.11.3 竞赛命题 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根据竞赛规程的要求组织命题,采用建立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并公开实操竞赛样题的方式进行。赛前 60 天在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指定网站公布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和 1 套(含各组别)实操竞赛样题。所有考核操作技能的实操命题和考核理论知识的理论试题,统一由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负责设置和编制。实操竞赛前,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可对实操竞赛的样题进行原则上 30%以内的修改。理论试题采取抽取方式确定,在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的监督下,由总裁判

19、长提供基于理论知识竞赛题库的理论试题,裁判员代表随机抽取。各组别同1天考核时,须抽取1套理论试题作为竞赛正式用题,抽取1套理论试题作为竞赛备用题。竞赛技术工作委员会须指定专人负责理论试题抽取、印刷、加密保管、领取和回收工作。5.11.4 理论考核内容 考核参赛选手对焊接机器人及焊接工艺知识掌握程度,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b)焊接机器人的基本组成与配置、安装与调试、保养与维护;c)焊接机器人编程基础;d)机器人焊接方法及工艺;e)焊接材料及母材相关知识;f)焊接基础理论及应用知识;g)焊接缺陷及预防;h)焊接质量检测与分析。T/CWAN 00202022 7 5.11.5

20、 实操考核内容 考核参赛选手实际操作焊接机器人的能力及焊接效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焊接基础知识;b)焊接机器人焊接基础知识;c)焊接工艺图纸的识读;d)竞赛试件的机器人焊接工艺分析;e)机器人焊接工艺 WPS 的制定;f)复杂试件的合理组对与装卡;g)机器人焊接作业安全检查及操作;h)焊接机器人系统(工作站)的组成、设备状态及焊前检查;i)机器人焊枪运行轨迹及姿态的规划;j)机器人焊接的示教编程;k)合理应用清枪站,完成清枪剪丝程序(清枪、剪丝、喷油);在作业编程中,需包含焊枪在清枪、剪丝装置内完成 1 次完整的清枪剪丝程序(清枪、剪丝、喷油),并在试件最后 1条焊缝焊接结束后自动连续

21、运行该程序;l)机器人焊接实施及焊后清理。5.11.6 竞赛场地 5.11.6.1 理论考核场地 应在标准教室进行。5.11.6.2 实操考核场地 应在标准焊接机器人操作场地进行。5.11.7 考核时间 5.11.7.1 理论考核时间 60 分钟。5.11.7.2 实操考核时间 180 分钟。包括试件检查、放置、装卡、调试、编程、焊接、清理(焊枪、工件、场地等)、休息、饮水、去洗手间、关闭气体和电源等(试件打磨、组对时间另计)。5.12 保密要求 5.12.1 理论试卷保密 在组卷、印刷、分袋、粘贴密封签后,由指定的保密工作组人员保管。5.12.2 验收启封试卷 由理论监考裁判在考核现场将试卷

22、、答题卡等进行解封。5.12.3 理论试卷回收 由理论监考裁判现场回收,严禁任何人员以任何形式将试卷、试题带出考场。5.12.4 实操试件编号 T/CWAN 00202022 8 实操试件的钢印编号由实操监考裁判负责打印,试件的编号必须明确、清楚地标记在试件统一位置上。5.12.5 试件钢印密封 参赛选手加工完成的试件,由保密工作组安排专人密封试件钢印,进行明码编号、记录。5.12.6 实操试件存放 在指定地点存放,由专人保管,严密防止丢失、互换的情况发生。5.12.7 资料归档 理论试卷及成绩评定纸质资料保存期限为 3 年,相关电子资料及相关竞赛过程和试件影像资料由主办单位长期保存。5.13

23、 竞赛裁判要求 竞赛裁判委员会的建立与培训由竞赛组委会负责。竞赛组委会负责制定裁判工作守则、规范裁判工作行为。竞赛裁判委员会的人员组成需符合以下要求。5.13.1 竞赛裁判委员会组成 竞赛裁判委员会设总裁判长 1 人,设实操裁判长、理论裁判长、检测评定裁判长各 1 人。另设总裁判长助理 1 人,辅助总裁判长组织实施保密及成绩汇总等工作,设裁判长助理 3 人,辅助裁判长组织实施实操、理论、检测评定等裁判工作。竞赛裁判委员会成员人数,根据当届竞赛的参赛队数量确定,参加完成保密、实操考核、理论考核、检测评定及成绩汇总等裁判工作。5.13.2 基本素养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严守

24、竞赛纪律,服从竞赛组委会安排,责任心强。5.13.3 资格要求 竞赛裁判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通过竞赛组委会资格审查后,经本人确认,由竞赛组委会聘任,成为竞赛裁判委员会成员。5.13.4 工作经验 从事竞赛所涉及专业(职业)相关工作 5 年及以上,具有丰富的考评工作经验,能够独立进行评判和评价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5.13.5 年龄要求 竞赛裁判委员会成员年龄原则上应在 65 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能在竞赛期间全身心投入竞赛工作。熟悉竞赛的规程和规则,掌握竞赛的进展情况,并能公平、公正、公开进行相关工作。5.14 竞赛仲裁要求 5.14.1 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和

25、监督、仲裁工作组人员组成 5.14.1.1 应具备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经竞赛组委会资格审查后,由执委会办公室(秘书处)录入监督、仲裁人员信息库。5.14.1.2 竞赛组委会根据赛区的具体情况,遵循回避原则,在监督、仲裁人员信息库中遴选相应的监督、仲裁人员,经本人确认、竞赛组委会聘任,组成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T/CWAN 00202022 9 5.14.1.3 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的人数须为奇数,一般不超过 5 人,设主任 1 人。5.14.1.4 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在竞赛执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竞赛执委会负责。5.14.2 监督、仲裁人员基本条件 5.14.2.1 能够独立进行监督、仲裁,并具

26、有较强的语言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5.14.2.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5.14.2.3 公道公正,作风正派,原则性强。5.14.2.4 年龄原则上应在 65 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能在竞赛期间全身心投入监督仲裁工作。5.14.3 监督、仲裁人员的职责 5.14.3.1 熟悉竞赛的规程和规则,掌握竞赛的进展情况。5.14.3.2 受理各参赛队的书面申诉。5.14.3.3 对受理的申诉进行深入调查,做出客观、公正的集体仲裁。5.14.4 申诉与仲裁的程序 5.14.4.1 各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工具等非竞赛规定用品,竞赛裁判的执裁、竞赛现

27、场的管理、竞赛成绩的评定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5.14.4.2 申诉主体为参赛队领队。5.14.4.3 申诉启动时,参赛队以该队领队亲笔签字同意的书面报告的形式递交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和过程、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5.14.4.4 申诉应在竞赛相应赛项结束后 2 小时内提出。超时则不予受理。5.14.4.5 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 2 小时内组织调查和仲裁,并及时将仲裁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5.14.4.6 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

28、过激行为扰乱竞赛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自行放弃申诉。5.14.4.7 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6 安全规定 6.1 医疗卫生及救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规,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竞赛参加人员的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及身体健康。竞赛组委会成立医疗卫生及救护领导小组。6.2 竞赛安全保障 T/CWAN 00202022 10 6.2.1 赛前安全隐患排除 竞赛组委会在赛前组织专人对竞赛场地、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等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竞赛场地的布置、赛场内的

29、器材和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6.2.2 赛场区域防护 赛场周围要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避免发生意外事件。竞赛赛场内,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参赛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6.2.3 应急预案实施条件 承办单位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6.2.4 应急疏散预案 竞赛组委会须会同承办单位制定开放竞赛场地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外,须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6.2.5 安全管理保障 竞赛期间,赛项承办单位须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公众可在赛场开放区域自由观摩,但不得进入竞赛区域。6.2.6

30、 赛场管理 参赛选手进入赛位,严禁携带通讯、照相摄录设备,禁止携带记录用具。记录用纸和笔由承办单位统一配置、统一管理。6.3 竞赛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装备 由竞赛主办和承办单位统一提供。6.4 参赛选手自备物品及安全规定 参赛选手自备的物品,包括劳动防护用品、设备和工具等,都应符合国家安全法规要求。参赛选手自备的所有物品,必须经过裁判员检查确认后,方可带入竞赛现场。如有异议,裁判长有权决定该物品是否允许选手带入赛场。6.5 机器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6.5.1 安全防护 参赛选手必须穿戴符合相关规定的安全防护器具,保证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6.5.2 机器人操作注意事项 6.5.2.1 示教时

31、,应遵守机器人安全操作规范。6.5.2.2 在开始运行作业程序前,须确认机器人安全运行范围、机器人及外围设备周围没有异常和危险状况。7 竞赛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7.1 考核项目及比重 T/CWAN 00202022 11 7.1.1 理论考核范围及分值比重 表1 理论考核分值比重表 理论考核内容 分值范围(2%)考核项目 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12-15)%焊接机器人的基本组成与配置、安装与调试、保养与维护(12-15)%焊接基础理论及应用知识(12-15)%机器人焊接方法及工艺(12-15)%焊接材料及母材相关知识(12-15)%焊接机器人编程基础(12-15)%焊接缺陷及预防(12-15)%

32、焊接质量检测与分析(12-15)%其他 合计 100%7.1.2 实操考核项目及分值比重 实操考核项目一般包括竞赛过程、竞赛时间、试件外观综合检测、焊缝外观质量检测、焊缝内部质量检验和水压试验(容器类)6 个部分,各部分所占分值比重如表 2 所示。表2 实操考核分值比重表 考核项目 评定分值 备 注 竞赛过程 否定和扣分项 按照实操考场规则评定 竞赛时间 加分项,满分 20 分 按照表 3 评定 试件外观综合检测 满分 35 分 按照表 4 评定 焊缝外观质量检测 对接焊缝 75 分/条缝,角接类焊缝 50 分/条缝 按照表 5、6、7 评定 焊缝内部质量检验 50 分/条缝 按照表 8 评定

33、 水压试验 满分 100 分 按照表 9 评定 7.2 评分项目及标准 7.2.1 理论评分标准 理论考核评分标准以竞赛理论题库的参考答案为准。7.2.2 实操项目评分标准 7.2.2.1 竞赛过程评定(为否定项和扣分项)T/CWAN 00202022 12 该项评分要求及标准按照当次竞赛规程中的“实操考场规则”进行评定。7.2.2.2 竞赛时间评分 竞赛时间,是选手完成全部实操考核内容所用的时间(每次竞赛规定时间以当届竞赛技术文件要求的时间 T 为准)。在竞赛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全部实操考核内容的选手,一律不做竞赛时间评分。表3 竞赛时间评分表 竞赛规定时间 竞赛完成时间 得 分 T 分钟 T

34、 分钟 每提前 2 分钟在实操成绩中加 1 分,最多加 20 分 T 分钟 不扣分,也不加分 T 分钟 需立刻终止竞赛过程 7.2.2.3 试件外观综合检测 试件外观综合检测项目及评分标准如表 4 示。表4 试件外观综合检测项目及评分标准 检测项目 评分标准及分数 电弧擦伤 评分标准 无 2 mm 2 mm,3 mm 3 mm 分数 5 3 1 0 接头过渡 评分标准 高低、宽窄均匀,无脱节 高低、宽窄差1mm,脱节1mm 高低、宽窄差1mm、2mm,脱节1mm、2mm 高低、宽窄差2mm,脱节2mm 分数 10 7 4 0 表面清理 评分标准 干净,无飞溅、焊渣及杂物 比较干净 有一定飞溅、

35、焊渣、杂物 飞溅、焊渣、杂物严重 分数 10 7 4 0 装配错误 评分标准 1 处 2 处 3 处 3 处以上 分数 10 7 4 0 注:装配错误包括尺寸错误(允许误差2mm)和形位误差。7.2.2.4 焊缝外观质量检测(1)焊缝外观质量检测评分要求如下:对接焊缝需进行正、背面外观质量检测,其余焊缝仅作正面外观质量检测。对未焊完的焊缝不进行任何外观质量检测和评判,该条焊缝计 0 分。焊缝表面有裂纹、未熔合、焊瘤、焊穿等缺陷之一,该条焊缝外观质量检测作 0 分处理。焊缝表面有焊接修补或试件有明显标记,该试件作 0 分处理。焊缝表面气孔检测可使用 5 倍放大镜。T/CWAN 00202022

36、13(2)焊缝外观质量检测项目及配分 竞赛焊缝类型如图 1、图 2、图 3 所示,焊缝外观质量检测项目及配分如表 5、表 6、表 7 所示。图1 对接焊缝尺寸图 图2 角焊缝尺寸图 图3 端(包角)焊缝尺寸图 表5 对接焊缝外观质量检测项目及评分标准 T/CWAN 00202022 14 评分项目 对接焊缝 检测项目 评分标准 及分数 评判等级 1 焊缝余高(H)评分标准(mm)0H1 1H2 2H3 H0 或 H3 分数 10 7 4 0 2 焊缝余高差(H)评分标准(mm)H1 1H2 2H3 H3 分数 10 7 4 0 3 焊缝宽度(B)评分标准(mm)1.2B(1.2+1)(1.2+

37、1)B(1.2+2)(1.2+2)B(1.2+3)B1.2 或 B(1.2+3)分数 10 7 4 0 4 焊缝宽度差(B)评分标准(mm)B1 1B2 2B3 B3 分数 10 7 4 0 5 咬边(h、L)评分标准(mm)无 深度(h)0.5 深度(h)0.5 深度(h)0.5 且焊缝两侧咬边累计长度(L)15 且 15焊缝两侧咬边累计长度(L)30 分数 10 7 4 0 6 表面气孔()评分标准 无 气孔1.5 气孔1.5 气孔1.5 或数目2 个 数目:1 个 数目:2 个 分数 10 7 4 0 7 正面成形 评分标准 成形美观,焊缝均匀、细密,高低宽窄一致 成形较好,焊缝均匀、平

38、整 成形尚可,焊缝平直 焊缝弯曲,高低、宽窄明显 分数 5 3 1 0 8 背面焊透 评分标准 全焊透 50%以上焊透 50%以下焊透 全未焊透 分数 10 7 4 0 9 否定项 1.表面有裂纹、未熔合、焊穿、焊瘤等缺陷之一,该条焊缝外观质量检测作 0 分处理。2.焊缝未盖面、表面及根部有修补或试件有舞弊标记,该条焊缝外观质量检测作 0 分处理。表6 角焊缝外观质量检测项目及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角焊缝 检测项目 评分标准 及分数 评判等级 1 焊脚尺寸(K1)评分标准(mm)(1-1)K11 1K1(1+1)(1+1)K1(1+2)K1(1-1)或 K1(1+2)T/CWAN 0020202

39、2 15 分数 10 7 4 0 2 焊脚尺寸(K2)评分标准(mm)(2-1)K22 2K2(2+1)(2+1)K2(2+2)K2(2-1)或 K2(2+2)分数 10 7 4 0 3 K1焊缝尺寸差(1)评分标准(mm)11 11 2 21 3 13 分数 5 3 1 0 4 K2焊缝尺寸差(2)评分标准(mm)2 1 12 2 22 3 23 分数 5 3 1 0 5 咬边(h、L)评分标准(mm)无 深度(h)0.5 深度(h)0.5 深度(h)0.5 且焊缝两侧咬边累计长度(L)15 且 15焊缝两侧咬边累计长度(L)30 分数 5 3 1 0 6 焊缝凸度(t)评分标准(mm)-1

40、 t 0 0t 1 1t 2 t2 或 t-1 分数 5 3 1 0 7 气孔()评分标准 无 气孔1.5 且数目:1个 气孔 1.5 且数目:2个 气孔1.5 或数目2 个 分数 5 3 1 0 8 焊缝表面成形 评分标准 成形美观,焊缝均匀、细密,高低、宽窄一致 成形较好,焊纹均匀,焊缝平整 成形尚可,焊缝平直 焊缝弯曲,高低、宽窄明显,有表面焊接缺陷 分数 5 3 1 0 9 否定项 1.表面有裂纹、未熔合、焊穿、焊瘤等缺陷之一,该条焊缝外观质量检测作 0 分处理。2.焊缝未盖面、焊缝表面有修补或试件做舞弊标记,该条焊缝外观质量检测作 0 分处理。表7 端(外角)焊缝外观质量检测项目及评

41、分标准 评分项目 端(外角)焊缝 检测项目 评分标准 及分数 评判等级 1 焊脚尺寸(K1)评分标准(mm)(1-1)K11(1-2)K1(1-1)(1-3)K1(1-2)K1(1-3)或K11 分数 10 7 4 0 T/CWAN 00202022 16 2 焊脚尺寸(K2)评分标准(mm)(2-1)K22(2-2)K2(2-1)(2-3)K2(2-2)K2(2-3)或K22 分数 10 7 4 0 3 K1焊缝尺寸差(1)评分标准(mm)11 112 213 13 分数 5 3 1 0 4 K2焊缝尺寸差(2)评分标准(mm)21 122 223 23 分数 5 3 1 0 5 咬边(h、

42、L)评分标准(mm)无 深度(h)0.5 深度(h)0.5 深度(h)0.5 且焊缝两侧咬边累计长度(L)15 且15焊缝两侧咬边累计长度(L)30 分数 5 3 1 0 6 焊缝凸度(t)评分标准(mm)-1 t 0 0t1 1t2 t2 或 t-1 分数 5 3 1 0 7 表面气孔()评分标准 无 气孔1.5 且数目:1 个 气孔1.5 且数目:2 个 气孔1.5 或数目2 个 分数 5 3 1 0 8 焊缝表面 成形 评分标准 成形美观,焊缝均匀、细密,高低、宽窄一致 成形较好,焊纹均匀,焊缝平整 成形尚可,焊缝平直 焊缝弯曲,高低、宽窄明显,有表面焊接缺陷 分 数 5 3 1 0 9

43、 否定项 1.表面有裂纹、未熔合、焊穿、焊瘤等缺陷之一,该条焊缝外观质量检测作 0 分处理。2.焊缝未盖面,焊缝表面有修补或试件做舞弊标记,该条焊缝外观质量检测作 0 分处理。7.2.2.5 焊缝内部质量检验 焊缝内部质量检验主要是针对对接焊缝,采用 X 射线探伤进行,具体评分标准如表 8 所示。表8 焊缝内部质量X射线探伤检验评分标准 序号 底片上反映出的缺陷及尺寸 扣分 1 未发现缺陷 0 2 气孔或点状夹渣 1 点 1 3 气孔或点状夹渣 2 点 2 4 气孔或点状夹渣 3 点 3 T/CWAN 00202022 17 5 气孔或点状夹渣 4 点 4 6 气孔或点状夹渣 5 点 5 7

44、气孔或点状夹渣 6 点 6 8 气孔或点状夹渣 7 点 7 9 二级片允许的条状夹渣 7 10 三级片允许的条状夹渣 8 注:焊缝内部质量 X 射线探伤检验评定成绩时,应在规定片级的基础分值上,再依据缺陷状况扣分。底片为级片,在 50 分的基础分值上,每 1 点缺陷扣除 1 分。底片为级片,在 40 分的基础分值上,再按表 8 规定扣分。底片为级片,在 20 分的基础分值上,再按表 8 规定扣分。底片为级片,焊缝内部质量检验得分为 0 分。评定标准为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NB/T470132015)。同一缺陷不重复扣分。7.2.2.6 容器水压试验 容器类试件水压试验的评分标准如表 9 所示。

45、表 9 水压试验项目及评分标准 水压试验压力(MPa)评分标准及分数 试验项目及评分标准 0.6 评分标准 0.6MPa,20s 不泄漏 0.4MPa,20s 不泄漏 0.4MPa,20s 内泄漏 分数 100 50 0 注:1、满分 100 分;最大试验压力 0.6MPa。未完成全部焊缝焊接的试件,不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成绩为 0 分。8 竞赛成绩评定 8.1 竞赛评判 竞赛裁判委员会的理论裁判工作组、检测评定工作组,分别针对理论知识竞赛和实操技能竞赛等进行评判和评分。对竞赛现场与裁判工作现场全程视频录像,裁判工作在竞赛监督仲裁委员会监督下进行。8.2 理论成绩评定 理论考核包含但不限于

46、5.11.4 内容,由理论裁判工作组根据标准答案统一阅卷、评分,并汇总参赛选手理论考核成绩,报送保密工作组。8.3 实操成绩评定 实操考核包含但不限于 5.11.5 内容,由检测评定工作组根据实操竞赛现场记录表及完成试件按照评分标准统一检测、评分,并汇总参赛选手实操考核各项成绩,报送保密工作组。8.4 个人成绩排名 竞赛组委会对参赛选手按实操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分别占比 80%和 20%进行总成绩汇总,并T/CWAN 00202022 18 进行排名。当参赛选手总成绩相同时,按照如下顺序依次进行排名:8.4.1 实操考核成绩高者,排名靠前。8.4.2 当 8.4.1 相同时,试件检测评定成绩

47、高者,排名靠前。8.4.3 当 8.4.1、8.4.2 相同时,实操竞赛时间短者,排名靠前。8.4.4 以上各项均相同时,由总裁判长进行裁定。8.5 团体成绩排名 竞赛组委会将各参赛队 2 名选手的个人百分制总成绩相加后进行排名,累计总成绩相同时,以累计实操考核成绩高者名次在前;若仍不能分出先后,则取相同名次。9 奖项设定 9.1 职工组 9.1.1 参赛选手分别完成机器人焊接实操考核和理论考核后,按 8.4 个人成绩排名确定个人奖项。一等奖13 名(不超过参赛选手总人数的 10%),二等奖 35 名(不超过参赛选手总人数的 25%),三等奖的获奖比例为参赛选手总人数的 35%,全程参赛并表现

48、优良的参赛选手可颁发优秀奖。9.1.2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选手,授予“中国焊接协会弧焊机器人操作技师”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获得二、三等奖的参赛选手,授予“中国焊接协会弧焊机器人操作员”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9.1.3 按 8.5 团体成绩排名确定团体奖项,以实际参赛团体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5%、35%(小数点后四舍五入)。9.1.4 获得团体一等奖的参赛队教练,由竞赛组委会授予“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优秀教练”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9.2 学生组 9.2.1 参赛选手分别完成机器人焊接实操考核和理论考核后,按 8.4 个人成绩排名确定个人奖项,以实际参赛选手总人数为基数

49、,一、二、三等奖的获奖比例分别为 10%、25%、35%(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全程参赛并表现优良的参赛选手可颁发优秀奖。9.2.2 获得一、二等奖的参赛选手授予“中国焊接协会弧焊机器人操作员”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9.2.3 按 8.5 团体成绩排名确定团体奖项,以实际参赛团体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5%、35%(小数点后四舍五入)。9.2.4 获得团体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由竞赛组委会授予“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9.3 组织单位 对组织工作出色的单位,由竞赛组委会授予“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T/CW

50、AN 00202022 19 附录A(规范性)机器人焊接技能实操竞赛评分标准考核样板 本附录以图 A.1 所示竞赛试件为例。根据竞赛试件的不同和实际情况,每届竞赛对以下内容适当调整。A.1 分值设置分值设置 满分为 605 分,竞赛成绩评定包括 6 个项目,评定项目及分值设置如下:(1)竞赛过程评定(为否定项和扣分项);(2)竞赛时间评定(为加分项,满分 20 分);(3)试件外观质量综合检测(满分 35 分);(4)焊缝外观质量检测(满分 350 分);(5)焊缝内部质量检测(满分 100 分)(6)容器水压试验(满分 100 分)。A.2 竞赛竞赛成绩成绩评评定定 A.2.1 竞赛过程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