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颂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颂读感受黄河雄壮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学习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的伟大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 MP3 音乐和课文录音学生:寻找黄河大合唱影视听资料,搜集有关黄河相关的资料 学习方法:朗诵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设想: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 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 尽的感染。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
2、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 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储备:1、背景资料1938 年 11 月武汉沦陷后, 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 由陕西宜川县 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 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 号子。 1939 年 1 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 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 大型声乐名作。 4 月 13 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快传遍 了
3、整个中国。 作品共有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黄 河对口曲 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8 个乐章组成,每章开头均配有音 乐朗诵。 黄河大合唱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2、题目解读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 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在黄河船夫曲中作者写道: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 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 人民冲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 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 黄河颂 中, 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
4、出了颂 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决心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狂 ln ( )屏 zhng ( ) b( )育 体 p ( )澎湃 ( )山 din( ) 浊( )流 摇篮 ( )一 xi( )万丈 宛( )转 b ( )膀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2、结合语境,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哺育:喂养,通过教育培养。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也指声势浩大。 3、搜集有关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光化人,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作品有实际五
5、月花4、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地理知识等资料地理知识: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发源于青海省中 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流经青海、 四川、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山东九省、 区,注入渤海,总长五千四百六十公里。有关黄河的谚语: 不到黄河心不死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有关黄河的著名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第一课时学习重点:通过
6、反复诵读,感受黄河的伟大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2 分钟)记得高枫在大中国中这样唱道: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 很多, 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 是长江与黄河”是的, 黄河, 我们的母亲河, 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 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 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 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 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
7、歌 黄河颂。 (板书)(二)检查预习情况(5 分钟)小组个人展示 (以竞赛形式) 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 黄河颂 的相关知识 (光未然、 洗星海、 黄河大合唱、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目的:扫清生字,认识作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认识黄河,激发阅读本课的兴趣(三)、整体感知(15 分钟)1、听配乐诗朗诵黄河颂,借助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2、朗读交流(1)、选几组进行朗读竞赛,同学做朗读点评,注意朗读节奏,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
8、。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发表意见。(3)、全班学生齐读朗诵词,加深印象(四)、研讨探究(小组抢答,讨论后明确) (15 分钟)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抓住“颂”字, “颂”是关键。2、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 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精神3、朗诵词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概括了全诗的核心内容,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概,又弘扬中华 民族坚强而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4、本诗中,作者借黄河赞美了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作者借黄河赞美了中华民族伟大而有坚强的民族精神,这是一种象征手法,(五)口语交际(
9、5 分钟)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 都会热血沸腾, 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 下面让我们面对黄河说一句心中的誓言, 颂扬伟大的黄河吧。颂扬:让我们美美地说: (找学生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黄河,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因为你而骄傲自豪!黄河的苦难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黄河,你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以她不朽的流淌,构筑成中华(六)课堂练习诗词默写: (中考链接)(1)、有关黄河的诗句(2)、有关长江的诗句 (3)、有关黄河的谚语(4)、啊,黄河,你伟大坚强, , , 。(5)、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 , 结成九曲连
10、环。(七) 、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诵黄河颂并熟读成诵第二课时学习重点:1、通过反复颂读感受黄河雄壮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和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检查巩固: (5 分钟)1、黄河颂的背诵2、有关黄河的古诗3、黄河颂选自( ),作者( ),现代( ) 、( ),二、内容研讨: (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得出结论) (15 分钟)1、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 个蓄势阶段, 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 应该是哪个字?这个字统领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望”字统领,统领的内容是“望黄河
11、滚滚-劈成南北两面 首先写望黄河。 一个“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 分,也 有雄奇瑰丽的想象。先是近镜头特写“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 全景的总写“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一节淋漓 尽致地写出了黄河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黄河的色彩、形态、奔腾的气势、汹涌的 力度。2、第二节除了“颂黄河”,还包括什么内容?明确:第二节有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三部分内容,在送黄河中以“啊!黄河! ”为 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
12、,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怎么读?明确: 诗人直抒胸臆, 以 “啊! 黄河!”作为领起句, 分别歌颂了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三个黄河的英雄气魄。所以,三个 词读起来气势要层层递进,把重音放在黄河的重读上。 4、诗人借个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 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5、前文一直在写黄河, 标题也是颂黄河, 可诗歌最后四句却在写英雄儿女, 是离题吗? 明确:不是离题,
13、而是一种象征手法,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三、写法探究、感知品析作评点(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人做展示,教师明确) (5 分(1)、大量使用比喻、反复修辞方法比喻:在“颂黄河”部分,诗人先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借以赞颂中华民 族历史的悠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黄河对 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说。最后,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的主干是“巨人” 的躯干,黄河的支流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同时歌颂了黄河“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的气势,这些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河的伟大、描绘了民族精神的伟大。 反复:像你一样地伟大坚强,像你一样地伟大坚
14、强 感染力,写出了中华儿女学习黄河 精神的决心的坚定和心情的迫切。拟人“你”,直接抒情;(2)、要运用象征手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她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 黄河以其坚实的风骨, 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 象征。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歌颂黄河的精神就是要歌颂中华民族 的精神。(3)注重音韵和谐。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句式上,长短结合、自由奔放、气 势强劲,韵脚上,先“an”后“ang”,隔二三句押韵,声音响亮,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 律。(4)注意形象刻画。这首歌词还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意营造歌
15、词的画面: “黄河滚滚”,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 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四、合作交流(5 分钟)小组交流阅读印象,并从以下几种发言形式中选择一种与小组同学交流:这首诗 歌中我最欣赏的是-读了这首诗歌,让我最感动的是-这首诗歌让我明白了 -读了这首诗歌,我有这样的疑问-(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需要: 一般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最直接的心灵体验 和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而有一定语言鉴赏功底的学生则会选择“让我最欣赏的”形式 发言,对于喜欢另辟蹊径思维独特的学生来说, “我有这样的疑问”这个话题则更能激 发他们发言的热情。)五、
16、课堂练习:拓展创新(学写朗诵词): (10 分钟)A:请大家看屏幕,这是黄河大合唱里的保卫黄河歌词。大家会不会唱呀?(播 放背景音乐,出示歌词。)(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 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了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给学生三分钟让学生学写朗诵词,学生展示教师下水文:起来,快起来,热血沸腾的华夏儿女,快站起来吧,在这危难的时刻,让我们铸成新的 长城,报着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决心。我们,必将成为保卫黄河,保卫母亲,保卫中华 民族的英雄!六、教师小结革命烈士抛
17、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 大到无人敢欺侮。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为使我们民族跻 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努力奋斗。七、拓展链接阅读现代诗歌,完成下列问题时间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匹锦绮, 一节一节地剪去, 等到剪完的时候,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时间是一把剪刀时间是一根铁鞭生命是一树繁花;一朵一朵地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1 )、诗中运用两组不同比喻,来表达同一个意思。、第一节把时间比成 ,生命比作 ,裁剪的结果是第二届将时间比作 ,生命比作 ,击落后的结果是(2)、诗人运用鲜明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什么?八、板书设计颂词-歌词九、学教反思黄河颂光未然象征 - 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望黄河颂黄河 比喻、拟人、反复学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