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级下)
一、 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 人类的进化过程:
(地形气候的环境变化) 树上生活 现代类人猿
早期人类
现代人类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直立行走
2、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2) 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运动能力比卵细胞强。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新个体发育起点)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3)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娩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速发展,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状,如男孩的喉结等。
3、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4、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的关键)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提高素质)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最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蛋白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小肠很长;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且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
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4、典例解析
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 脂肪 )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 小肠 )才开始消化。
(2)乙表示( 淀粉 )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 口腔 )就开始消化。
(3)丙表示( 蛋白质 )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在( 胃 )就开始消化。
(4)这三种营养物质在( 小肠 )中都可以被消化,而在( 食道 )中则都不能被消化。
三、人体的呼吸
1、
呼吸
运动
肋间外肌、膈肌
胸廓前后径、左右径
肺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收缩
增大
被动扩张
增大
变小(低于外界)
外界→肺内
呼气
舒张
缩小
弹性回缩
缩小
增大(高于外界)
肺内→外界
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人体的呼吸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空气质量与健 康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作用:气体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组成:大量肺泡
作用:气体交换场所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空气质量健康影响人体健康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二氧化碳
常见的空气污染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秸秆焚烧等
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植树造林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
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上皮细胞
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 毛细血管
氧
肺
呼吸道
典例解析
如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说明了气球
在 膈肌收缩 时胀大,在 膈肌舒张 时回缩。
通过以上模拟实验也可以说明:当胸廓由于收缩
使胸廓扩大时,肺便 扩张 ,肺内的气体压力就 降低 ,
于是气体就被 吸入 ,完成一次 吸气 。当肋骨间
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胸廓 收缩 ,肺便收缩,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气体就被排出,完成一次呼气 。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上层:淡黄色,半透明
中间薄层:白色
下层:暗红色
血浆 成分:水(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小板
血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种类
形态特点
功能
病症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个体最大,有细胞核
数量最少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发炎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友病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种类
功能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最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管腔最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内径最小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
流动脉血
有四个腔:左心房 肺静脉
左心室 主动脉
流静脉血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两种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房、心室与瓣膜的活动关系:
2)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处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毛细血管
----------------------------------------------------------------------------------------------------------------------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典例解析
1.下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模式图。
A B C
(1)图中A血管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图中B血管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的血管。
(2)人手臂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属于图中的[ B ]血管,人体表层摸到一些在搏动的血管,这属于图中的[ A ]血管。
(3)图中[ C ]血管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该血管的特点是:在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最薄,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2.右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鱼尾鳍血管及血液流动现象的一个示意图(箭头示血液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1是 静脉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血液方向是由 3 到 1 。
(2)图中标号2是 动脉 ,判断的依据是血液
方向是由 2 到 3 。
(3)图中标号3是 毛细血管 ,其内的
血细胞是 单行 通过的。
3.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2 左心房
4 左心室 6 上腔静脉 7 主动脉
(2)在心脏的1.2.3.4四个腔中,充满动脉血
的心腔有 2、4 ,血管有 7、9 ;
充满静脉血的心腔有 1、3 ,血管有 5、6、8 。
(3)血液在心脏中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从心室流向 动脉 ,而不能倒流,原因是[10、13] 房室瓣
和[11、12] 动脉瓣 能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
五、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含氮废物。
排泄: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区别: 粪便不属于排泄,属于排遗(它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
皮肤:排汗(水、无机盐、尿素)
2、排泄的途径 呼吸系统:呼气(二氧化碳、水)
泌尿系统:排尿(水、无机盐、尿素等)
3、 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小球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
4、说明尿的形成过程,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
肾小球 肾小管
尿的形成:血液 滤过作用 原尿(每天约150L)重吸收 尿液
血液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
原尿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尿液成分:水、无机盐、尿素
如果尿液中出现蛋白质、血细胞:原因出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如果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的重吸收出现问题。
典例解析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1.6
2.0
0.0
—
—
样本B
0.1
0.72
0.03
0.002
—
—
样本C
++
1.6
1.5
0.02
++
++
(1)原尿是样本 B ,因为其中含有 葡萄糖 。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A ,因为其中只含有 无机盐和尿素 。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C ,因为其中含有 蛋白质和红细胞、白细胞 。
右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 图中⑥名称是 肾小管 。④处的
几个箭头表示的是 肾小管重吸收 的过程。
(2) ⑦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一般
没有 血细胞 和 蛋白质 。
(3) 有一病人出现血尿,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肾小球
肾炎,该病人的病变部位是图中的 ② 。
(4) 图中①③⑤中的血分别是 A 。
A.①③中是动脉血,中是静脉血
B.①③⑤中全是动脉血
C.①③⑤中全是静脉血
D.①中是动脉血,③⑤中是静脉血。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眼球的结构(见课本P89)
视觉的形成:角膜 瞳孔(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晶状体:看清远近的物体。 瞳孔:调节光线强弱
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凹透镜
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耳朵的结构:(见课本P93)
听觉的形成: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位听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
2、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
突起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 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区别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叫神经中枢。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区别于:应激性
2)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102)
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生来就有,如吃食物分泌唾液,排尿、膝跳反射
复杂的反射:动物表演节目、司机看到红灯停车、讲到杨梅流口水等。
4、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代谢
糖尿病
低血糖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典例解析
依据“眼球的基本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有的同学沉迷于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业的发展,而且因长
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显示屏,容易导致[ E ] 晶状体 凸度增
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 近视 。
(2)眼球的[ J ]视网膜 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卷。
(3)某人的眼球结构完好无损,但他也是盲人,这很可能是他
的[ M ] 视神经 受损,导致 视网膜 上产生的图象信息
无法传导到 大脑 所致。
右图是神经元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填出相应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突起
d 神经末梢。
(2)图中箭头表示的是 神经冲动,
它通过 神经纤维来传导。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某同学突然拿到烫手的馒头后,手指皮肤中的[ a ] 感受器 受到刺激,产生 神经冲动 ,经[ b ] 传入神经 传到 脊髓 中特定的[ c ] 神经中枢 ,它接受这一信号后,也立刻发出 神经冲动 ,并通过[ d ] 传出神经 ,传到[ e ] 效应器 ,引起上肢相应的肌肉收缩,产生缩手动作。
(2)从缩手反射过程可看出,神经冲动在反射弧的传导途径:
[ a ] 感受器 (产生冲动)→[ b ] 传入神经 →[ c] 神经中枢→[ d] 传出神经→[ e ]。
基础训练:
1、神经元和其它种类的细胞相比较,在结构上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突起 ,其中较长的部分大都外表有一层鞘,两者共同组成的结构叫 神经纤维 ;它们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 神经 。
2、脊髓发出的神经叫 脊 神经,由脑发出的神经叫 脑 神经。
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它包括细胞体和 突起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完成这一功能的结构称 反射弧 ,它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五部分。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 神经冲动 。
4、内分泌腺是人体内没有 导管 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 激素 直接进入腺体的 毛细血管 ,随人体的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体起调节作用。
下面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6是指的 肺静脉 ,7是指的 主动脉 。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 肺循环;
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 体循环 。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动脉 血
变成了 静脉 血。
(4)、血液流经肺泡由 静脉 血变成了 动脉 血。
岁月如轮,也许还没有做好准备,就碾碎了绚烂多姿的梦想;流年似水,也许只是一个转身,就冲淡了深情相依的誓言。生活不相信眼泪,只有坚强,才能把自己从痛苦的深渊中拔出来。要始终坚信,山重水复之后,总会呈现一派柳暗花明。
女人,要学会宽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所以,不能只盯着这个丑陋的缺口,要嗅到苹果的清香。
包容他人缺点,宽容他人错误,给他解释和改正的机会。自然,宽容不是没有底线的纵容,如果他把宽容视为懦弱,肆意践踏,就可以紧闭门扉,将之拒绝在宽容的门外。
女人,要懂得爱自己。工作重要,但不要为了争名夺利,身心俱疲;家人重要,但不要为了家人,失去自我。懂得做一只精瓷小碗,让人珍惜惹人疼;不要做一只粗瓷大碗,所有的粗活重活都抢着干。
不懂得爱自己的女人往往最可怜,倾其所有,最后却一无所有。张爱玲说:越是不爱自己,越是没人爱你。确实,如果连自己都不懂得爱自己,还怎么奢望别人爱你?
女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张爱玲说:打扮得再美,穿得再昂贵,那只是个幌子,用善良做的外衣才是真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