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美术教案美术教案 9 9 篇篇美术教案 篇 1课题:我心中的老师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思索谁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并通过平常的观看抓住人物的特征。2.引导同学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敬重的人。3.通过绘画培育同学对社会建设者们的喜爱和敬重之情。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看,基本描述出最受欢迎的人的外貌等特征。2.在肖像绘制的过程中能否既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又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3.能否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教学预备:老师: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第 1 页同学:课前观看自己最喜爱的老师的面貌特征,多种绘画、制作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节施教时间:5 月 17 日5 月 18 日活动一:“猜猜她是谁”老师将同级部的一位老师的特征编成一段谜语念出来,请同学们猜猜她是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同学也尝试着编一小段谜语来描述一位老师的外貌特征。引导同学理解如何抓住人物最主要的面貌特征。活动二:课件出示大家熟识的几位老师的照片,请同学说说自己最喜爱谁,为什么?他的特征是什么?你最喜爱老师什么样,最不喜爱老师什么样。老师请最喜爱自己的几位同学上来分析一下自己的特征,并在黑板上简洁画一下。同学们评价一下谁把老师的特征表现得最像。活动三:大家拿起画笔用彩笔线描的形式来为自己最喜爱的老师画张像。同学绘画,老师指导。依据这位老师的爱好以及所教的学科添画上背景。第 2 页活动四:“猜猜他画的是谁”画展,通过“猜猜他画的是谁”的方式评价谁的画将老师的特征表现得最为突出。整理与整理。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其次节施教时间:5 月 19 日5 月 21 日活动一:课件出示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来表现老师的作品。请同学边观赏边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引导同学观赏作品,并引导同学理解运用绘画、拓印、粘贴、立体制作摄影等形式来表现老师分别有什么表现效果。活动二:引导同学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同学理解画肖像画既要抓住人物特征,注意颜色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表达自己的风格。鼓舞同学们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拓印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自己最喜爱的老师绘制肖像。同学作业,老师指导。活动三:“我们的老师”作业展,将全部的作业粘贴在一张大纸上,请同学简洁的写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老师引导同学回忆与表达师生共同生活中感人的事,激发同学喜爱老师、敬重老师的思想感情。第 3 页整理与整理,布置下节课所需工具材料。札记:在导入新课时,我灵机一动,请同学把自己喜爱的老师的特征编成谜语,以“猜猜她他是谁”的形式绽开一个小嬉戏。同学在出谜面的时候自然会将这位老师的特征表述清晰。当同学猜对了时,我又反问他们:“你是从哪些地方猜出是这位老师的?”这样激励同学自己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如何概括和表现人物的特征。比以前老师关心同学分析、比较得到的只是极易的要坚固,把握的要敏捷。这正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魅力所在。美术教案 篇 2教学内容:课本第 12 页的冬天的回忆。教学目的:1、通过同学对冬天生活的体验和回忆,发觉冬天生活的种种美妙情趣,激发同学的创作欲望。2、利用水粉颜料、画笔,对头脑中的生活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利用水粉画材质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效果。3、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感受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增添自己的艺术感受力量。教学过程:一、电脑嬉戏导入。从电脑嬉戏软件中截取小嬉戏“打雪仗”的片段进行演示。同时引导同学回忆现实生活中玩打雪仗的嬉戏在什么季节?揭示课题。第 4 页二、冬天还有什么你最感爱好的或是最难忘的事情?小组进行沟通。三、观赏回忆:先带着同学对课本上所消失的范作进行观赏性评价,接着提问:冬天有什么特征?你对冬天有何熟悉?结合范图引导同学从天气、城市乡村景色人们的穿着、动作、姿势等到方面回忆冬天的特征。四、你能用画笔将冬天画下来吗?同学尝试用笔把冬天画下来。表现出冬天的特征。五、在上面的练习的基础止进行“添画”“改画”练习,将已经画出的冬天进行修改。也可以进行重画。让作品更能反映冬天的.特征并富有肯定的生活情趣。六、同学自由练习,老师个别指导,播放音乐。七:作业展评。要求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己评,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老师进行点评。八:展评:进行以冬天的回忆为主题的作品展现会。要求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将画面贴在墙上。美术教案 篇 3一、教学目标:一看一看:体验雨给人和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回忆下雨时的场景。二画一画:用点、线、色表达出自己对下雨时的感受。三说一说:通过描绘下雨时的场景,自己对生活有什么样第 5 页的感受。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用长短、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以及线状和颜色来描绘下雨时的场景。二引导同学回忆下雨时的场景,感受人间亲情,友谊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教具:多媒体、雨衣、雨伞、范画、油画棒、水彩笔四、教学内容:一 1激情导入:动画片故事下雨啦,引导同学直观的进入课题,并且问同学你从动画中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动物?出示课题下雨啦 2自设情景:矿泉水瓶制造下雨时的场景,让同学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到生活中的雨。二我学会:1.看一看:体验雨给人和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回忆下雨时的场景。2.画一画:用点、线、色表达出自己对下雨时的感受。3.说一说:通过描绘下雨时的场景,自己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感受。三师生互动:第 6 页 1 同学通过听音乐和看老师的表演,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吗?雨多媒体课件 2说一说:不同脾气雨他们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一样有兴奋和难过,那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如今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多媒体课件有大雨、小雨、雷阵雨、暴雨、太阳雨,引导同学熟悉雨的名字并且知道雨的特点,重点是把握雨的样子,并且知道雷阵雨的时天气阴暗,讲解闪电的样子。细瘦长长的线条 3 观赏各种雨的图片,加深对雨样子的描绘。大雨密密麻麻,小雨滴滴答答,雷阵雨轰隆隆 4出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请同学们观看下雨时都有些什么人和物,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有树、房屋,并且都穿着雨衣或者打着雨伞 5老师出示下雨时所需的雨伞和雨衣,并且讲解他们的样子和颜色。五、老师示范:一拿出事先画好的一幅下雨时的图画,让同学们观看你从中看到了什么?二在另一张图画纸上再次强调下雨时所消失的事物六、观赏优秀同学作品:多媒体课件七、同学创作:播放轻音乐一画一幅完好的下雨天的画,留意下雨天的特点,要有打伞或者穿雨衣的人,还要有雨线。第 7 页二留意保持环境卫生,保持清静,画面饱满八、展评老师点评和互评,赐予小星星作为嘉奖,由于全班同学表现优秀,嘉奖一颗大的五角星九、魅力精讲: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同学观看、感受、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并引导同学感受人间的亲情、友谊。我们要学会喜爱大自然,关爱大自然。十、板书设计下雨啦范画课上范画十一、课后练习题处理:课上未完成的作品下课完成后收好。并自行整齐的摆放在柜台上。十二、教后记:下雨啦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下雨是一件特别常见的事情,所以这节课对于一班级的小伴侣来说并不生疏,这堂课主要是教孩子们学会用点、线、色来描绘生活中的雨,通过播放动画片孩子们很快的融入到了课堂气氛,进入到了老师预设的情景当中,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不一可以来表达雨的大小,通过图片的比较和老师的讲解,同学的观看,孩子们敏捷多变的把这节课把握了,对于美术来说,我们更重要的是把学问更”活泛”,通过同学的作品来看,同学们的把握状况很好。对于我来说,更要加强书面语的运用,第 8 页削减自己的口头语。美术教案 篇 4一、活动目标。1、学习画大大小小的圆形,能用多种颜色画画,画得多。2、体验美术活动的欢乐感和美感。二、活动预备。1、课件:图片鹅卵石小路 2、范画、油画棒、画纸。三、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师:步行街要新造了一条小路,工人叔叔们来铺鹅卵石的小路,既美丽又可以熬炼身体。二观赏感受,激发爱好。师: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很美丽,小伴侣走过鹅卵石小路吗?走在上面有什么感觉?三讲解示范。1、观看鹅卵石是什么样子的,颜色。2、老师示范鹅卵石的画法。四幼儿创作。鼓舞幼儿大胆下笔,一起来铺路。能用多种颜色来画,画得满。五相互观赏。大家看一看,评一评,谁铺的路鹅卵石多又好。第 9 页四、活动延长。大家一起走鹅卵石小路。美术教案 篇 5一设计意图:班级里有位幼儿过生日,老师将盘子分到幼儿手中,好几位幼儿像发觉新大陆一样说:“哇,多美丽的盘子呀,怎么有这么多的花边啊?”于是,很多幼儿都在那边讲起了“静静话”。我发觉,幼儿对盘子上精致的花边最感爱好,记得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一点让我有了设计此活动的想法,颜色丰富的装饰画活动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将颜色和样子合为一体,能再现幼儿心灵深处的声音,又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力量,定能深受幼儿的宠爱。我参阅了新教材里有关于装饰画的内容和预定目标,结合数学领域里有关排序的内容,基于以上两点设计本次活动。而之所以选择搪瓷盘这一实物来作为装饰画的主体,是考虑到搪瓷盘经济耐用,易于清洗,既可以重复使,也可以用于其它活动。二活动目的:1、尝试用点、线、叶等图形对实物搪瓷盘进行装饰,并运用所学过的排序方法。2、体验用手或棉签在瓷盘上作画的乐趣。3、提高幼儿协调搭配颜色的力量。三活动预备:一学问预备:第 10 页 1、幼儿能按图形规进行排序。2、幼儿能选择颜色进行排序。二、材料预备:1、幼儿操作材料1、人手一块搪瓷盘,一块抹布2、每组颜料盒一个,内装有红、黄、绿、蓝等颜料,棉签若干。2、老师预备1、大瓷盘 1 个,装饰画范例14。2、将范例花边的排序图画在长条纸上。3、预备一个箱子,把范例与幼儿操作材料分成两边在箱子中藏好,并用布盖住。三、环境预备:“瓷盘展现屋”:在老师身后的瓷砖墙壁上,事先用单面胶在墙粘成屋子的样子。四活动过程一、老师告知幼儿,今日带来了一个“奇妙的箱子”,老师掀开盖在箱子上的布,特别神奇的问幼儿,想不想看看箱子里藏了什么东西?以激发幼儿观看的爱好。二、以“摸箱”的形式出示白色搪瓷盘和由简到繁的范例14,老师将这些搪瓷盘贴在身后的墙上。师生共同观看范例中间图案与花边的特征,引导幼儿发觉花边按规律排序的美。出示过程与步骤如下:1、老师边转动箱子边念魔术词:“奇妙的箱子转啊转,变出了”老师把手伸入箱子拿出白色搪瓷盘,问:变出了什么?白色搪瓷盘。第 11 页 2、同样用上面的方法“变”出范例14,引导幼儿依次观看范例。*范例1:这个搪瓷盘又多画上了什么?中间画有太阳的图案 *范例2:引导幼儿发觉搪瓷盘上的花边,找出图形排列特点,中间画有一个小伴侣的笑脸,花边由同颜色按图形一点二竖线规律排列组成。*范例3:引导幼儿发觉搪瓷盘上的花边颜色排列的特点,中间画有一条鱼和水草,花边由“圆”形按颜色“红、黄、绿”规律排列组成。*范例4:引导幼儿发觉搪瓷盘上的花边图案、颜色排列的特点,中间画有一棵树,花边由一个黄色三角形+两朵红花为“序”组成。3、老师在搪瓷盘 2、3、4 旁边贴上事先预备好的纸条,引导幼儿发觉,搪瓷盘花边是由一组“序”往下重复排列而成的。三、再次“摸箱”,出示作画所需要的材料 瓷盘、颜料、棉签,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四、让幼儿以“小小设计师”的形式,参加作画。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已的装饰设想:“想在中间画什么?花边选用哪些图案组成?要将这些图案按哪种挨次排列?选用哪些颜色进行搭配?”幼儿边说,老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下来。2、老师依据幼儿的设计方案进行演示,在过程中告知幼儿该第 12 页在哪些状况下使用抹布,保存个人与坏境卫生。3、提出作画要求:先想后画;先里后外。4、全体幼儿开头动手装饰用手或棉签,老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选择肯定颜色和图形按规律进行装饰。五、请幼儿将自已的作品粘贴在“瓷盘屋”里,引导幼儿相互沟通。1、你觉得在搪瓷盘上作画好玩吗?心情怎么样?2、你觉得自已的作品美吗?哪里最美?3、“瓷盘屋”里的其它作品,你最喜爱的哪一个,为什么?六、活动延长:把瓷盘洗净,置于手工区角内,可让幼儿用手工纸、橡皮泥和其它材料连续进行装饰。美术教案 篇 6指导思想通过围绕染纸的创作活动,美术教案看谁染的好 人教版六年制美术教科书使同学了解艺术创作和学习的方法,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究与制造的良好品质。教学内容染纸的设计、制作与想象。美术教案看谁染的好人教版六年制美术教科书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染纸图及其想象培育同学的设计、创新思维力量,第 13 页并养成随便设想、在表现过程中发觉美和制造美的艺术品质;2、通过染纸图案教学,使同学了解图案用处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3、通过学习,激发同学喜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 1、学习折纸和浸染方法;2、运用染纸的方法创作生动好玩的染纸作品。教学难点图案画面的构成与美感把握。教学预备 1、多媒体 2、颜料水、生宣纸、毛笔 3、染纸图案范作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复习适合纹样学问,引入民间染纸图案课题。2、展现适合纹样和染纸图案的,引出新课:染纸图案二、指导实践创作:1、染纸的基本过程演示:启发同学依据染纸过程学习折纸方法和染纸方法。2、体验:1、美在于发觉。同学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折的方法和染的时第 14 页间不同纹样不同,强调染纸丰富的颜色语言,启发同学制造性思维;2、艺术贵在创新;3艺术的灵魂在于想象。三、学问反馈:启发同学依据实践阅历总结制作方法和图案特点。制作方法:1折纸 (2染纸图案特点:1制作简洁2颜色艳丽3纹样自然四、作品展现:1、每小组作业展现。2、创新性想法展现,培育同学的口语表达力量。五、课后拓展:请同学谈一谈创作感受,染纸是否艳丽、自然、随便,是否大胆发挥,能否再改良以及染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美术教案 篇 7水墨嬉戏动物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第 15 页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奇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2、情感目标:培育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觉的愉悦,激发自信念和美术学习的爱好。3、力量目标:通过探究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育同学的综合学习力量和制造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赏、感知、探究、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宠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究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育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力量。.2、教学难点:奇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教学预备:1、每个同学都收集一到两个与动物相关的故事 2、动物观赏图片和视频资料。3、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一、表演、回忆、发表1、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做?你能把它仿照出来让其他小伴侣去猜一猜吗?部分同学台前仿照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同学猜迷2、引导同学回忆并说出自己宠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爱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二、观看、赏析、感受 1、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引导同学观看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2、扫瞄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同学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形状、斑纹、动态等,熟悉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3、同学分组商量及汇报:最喜爱哪第 16 页种动物?为什么?知道哪种动物的故事呢?4、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老师引导同学思索后发表:你觉得这些动物美丽吗?你喜爱吗?为什么?三、思索、探究、创作1、引导赏析同学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究如何奇妙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2、师生总结制作“动物”的方法:1依据材料来确定要制作的“动物”。2依据想好的“动物”来选择制作材料。3、围绕重难点有目的地进行商量:1本组要制作一组什么动物?2 用什么材料?3 如何分工合作?4想为这组每个动物起个什么名编一个什么故事呢?小组长汇报商量结果。4、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制作一群自己喜爱的动物。5、小组分工合作,开头进行制作“动物”的活动。四、展现、评价、延长1、各小组展现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2、思索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学问技能?探究了什么问题?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同学自我进行环保教育。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同学推断4、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状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是否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美术教案 篇 8教学目标: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媒材的特点。第 17 页 2、培育同学的造型力量、合作学习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3、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拓宽同学对工具、材料的熟悉,分析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教学难点:合作画一幅大画,并讲讲画中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小组共同讨论商量课本图片:1、些作品各使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2、你还知道哪些绘画的工具材料?3、你看到小伴侣画了些什么内容?4、你觉得这些画美吗?说说你的感受?二、创作前的预备:1、小组商量要画一幅什么内容的画?2、用什么材料、工具?3、如何分工?4、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构思,老师鼓舞同学大胆创作。三、划分各小组活动范围,分组进行创作活动。老师辅导。四、评价活动 1、组织同学参观各组作品。2、小组代表讲画的故事。并进行自评。第 18 页 3、评出合作奖、创意奖、故事奖、创作奖。五、老师进行小结。六、课后拓展:回家后参考书上其他绘画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美术教案 篇 9【活动目标】1、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印画嬉戏。2、观赏自己制作的小背心上的图案,享受创作的欢乐。【活动预备】1、各种样子的物体。2、水粉颜料、擦手毛巾。3、收集的有美丽图案的背心的图片,老师事先印好的小背心一件,废旧的白色背心人手一件。4、一段活泼的音乐。【活动过程】1、请幼儿观赏收集的有美丽图案的背心,熟悉上面的各种颜色。2、请幼儿拿出老师预备的背心和图片中的背心进行对比,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怎样才能把背心变的和图片中的背心一样美丽?3、出示老师制作的彩色小背心,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做出来的?都用了什么颜色?4、组织幼儿制作彩色小背心。第 19 页 (1)指导幼儿印画的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物品然后蘸上一种颜色,进行印画。(2)幼儿进行探究:你选择的工具能不能印出图案,印出的图案像什么?(3)提示幼儿在印画时,将各种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效果会更美丽。(4)老师提示幼儿,一个工具只能蘸一种颜色,在印画的同时留意画面、桌面、衣服的干净,对保持清洁的小伴侣进行嘉奖。5、作品完成后,请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我用的什么工具和什么颜色印出的这个样子。6、等颜料干后,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穿到自己的身上随音乐,以时装表演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现。并把幼儿作品挂在作品栏进行展现。【设计意图】孩子的世界是七彩的乐园,他们对颜色绚丽的物体极为敏感、关注。这节活动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用各种不同样子的物体和颜色,将白色的背心装饰一新,增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力量,并让幼儿体会其中的欢乐。第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