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模板.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4074002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模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模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模板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模板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欢迎查阅!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 1 教学目标:(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0.12=7.2-0.2=3.50.35=2.95+0.05=5-0.6=2.80.14=812.5=1.2+2.8-3.99=41.72=3.74+6.26=4.56=0.2540.2=24=200.2=20.75-9.5=3.580.125=2.提问(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第 1 页 共 8 页算。)(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 1:3.7-2.5+4.6=3.660.9=(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2)学生试算后订正。3.7-2.5+4.6=1.2+4.6=5.83.66+0.9=21.60.9=24(3)小结运算顺序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学习例 2:35.6-51.73=6.75+2.521.2=(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2)学生计算后订正。(3)小结。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P37“做一做”;3.61.2+0.55。思考:上题如果要先算 1.2+0.5 应怎么办?(加小括号。)如果要先算(1.2+0.5)5 应怎么办?(加中括号。)教师介绍:小括号“()”是公元 17 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是公元 17 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3.第 2 页 共 8 页试做例 3:3.6(1.2+0.5)5=3.69(1.2+0.5)5=(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2)学生试做3.6(1.2+0.5)5=3.61.753.6(1.2+0.5)5=3.61.75=3.68.5 计算中出现 3.61.7 和 3.68.5 除不尽时,教师讲解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3.6(1.2+0.5)5=3.61.752.125=10.63.6(1.2+0.5)5=3.61.75=3.68.50.42 提问:为什么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 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 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 2.12 乘以 5,得到的积 10.6 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4.小结(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3)有括号的算式,运第 3 页 共 8 页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2.P40:1,2。(1)说出运算顺序;(2)计算并且验算;(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验算方法:原式验算;互逆验算;交换验算。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1)0.8-0.80.7=0();(2)1.6+1.42=6();(3)50-3.9+6.1=40();(4)202.54=32();(5)9.6+0.4-9.6+0.4=0();(6)4.824.82=1()。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5.课后作业:P40:1,2,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 2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 6 把笤帚共花了18.6 元,买 4 个簸箕共花了 24 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第 4 页 共 8 页生成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教师把情境题中的 18.6改成 18.9,把 24 改成 26.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 18.96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 4 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 元里有 6个 3 元,9?里有 6 个 1 角,剩余的 3 角可以换算成 30分,30 分里有 6 个 5 分,合在一起就 是 3.15 元。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竖式计算 264(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买 16个玩具恐龙花了 12 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2、错题诊所。2095=418 1025=4 1.2618=0.7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 1,哪些小于 1,再竖式计算。328 12252.453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 2 倍,如果蜜蜂每小第 5 页 共 8 页时飞行 11 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 3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P107)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倍.梨树比苹果树的 3 倍少 15 棵.做 8件大人衣服和 10 件儿童衣服共用布 31.2 米.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二、新授内容 1、教学例 3、(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 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 75 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 4 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读题,学生试做.学生汇报(可能情况)(90+75)4 提问:90+75 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 4 求的是什么?904+754 提问:904 与 754 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 660 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 90 千米的速度第 6 页 共 8 页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 75 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相遇?(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660(90+75)=?方程解:设经过 x 小时相遇,(90+75)x=660 或者,90 x+75x=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教师小结(略)(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 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 90 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 4 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660904)4=?、方程解:设货车每小时行 x 千米904+4x=660 或者(90+x)4=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教师小结(略)让学生比较上面三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三、巩固反馈.(P109-1 题)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1)张华借来一本 116 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 x 页,看了 7 天后,还剩 53 页没有看._=53_=116(2)妈妈买来 3 米花布,每米 9.6 元,又买来 x 千克毛线,每千克73.80 元.一共用去 139.5元._=139.5_=9.63(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 x 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 3 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 1 小时,架设了 280第 7 页 共 8 页米._=28032.(P110-4 题)解应用题.东乡农业机械厂有 39 吨煤,已经烧了 16 天,平均每天烧煤 1.2 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 1.1 吨,还可以烧多少天?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3.思考题.甲乙两个港相距 480 千米,上午10 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 2 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 12 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 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P110-5 题)不抄题,只写题号。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等量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 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 90 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 75 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 4 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