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10篇).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4073788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10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10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10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10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10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 10 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 10 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活动目标:1、再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发展表现有情节的画面。2、学习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大胆添画与情节有关的事物。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

2、幼儿看过连环画故事书,了解什么是连环画。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对股市情节比较熟悉。3、故事磁带和动画片,图画书小蝌蚪找妈妈。4、图片:鸭、鱼、龟、鹅、青蛙。彩色笔、纸、订书机等。活动过程:1、幼儿观看动画片并讨论。教师: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找妈妈时先遇到了谁?后遇到谁?是在什么地方遇到的?这些地方有哪些景物?最后他们找到妈妈了吗?2、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呢?小组合作时怎样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每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怎么画?除了动物,还能画什么?教师出示一本图画书 u,提醒幼儿制作完整的连环画。3、播放故

3、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4、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评价。教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合作制作连环画的?哪一组的连环画画得最好?为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活动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

4、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大家好!达标测试中,我共安排了 abe 三组练习,让学生任选一题完成,结果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会直接的从第二题开始解答,导致教学有些被动。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

5、,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

6、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感受时,要能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组织教学,通过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通过对小珊迪弟兄生活的深切感悟,激发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激发起他们培养诚实、善良品质的自觉性。(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较句子。(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

7、鱼、乌龟之间的对话。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让学生思考到底谁说得对?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意见出现分歧,开始争论,自发的形成一种研讨学习的氛围。最后的出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并且能够简要地说出原因。(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以“除了洋娃

8、娃,除了棒棒糖,金吉娅还给予小女孩,给予哥哥姐姐,给予我们什么?”为重点,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设计意图:这

9、个月来,我们班开展的是主题活动春天来了。春天到了,到处是春意浓浓。一天,我发现我们班的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的可热闹了,我悄悄的走过去想偷听她们在说什么。原来,李乐涵昨天和她的爸爸散步时,在田埂边发现了青蛙的卵,几个孩子正热闹的讨论小蝌蚪呢。于是我决定选取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开展一次活动。这篇童话故事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配有图文形式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以及最后变成青蛙的有趣过程。从教材编排看,童话中动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幼儿进行表演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童话中对话较多、重复式结构较多,幼儿很感兴趣,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最佳范例。活动目标:、让幼

10、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看图复述故事。、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2、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活动准备:1、头饰: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2、池塘。(提供绿色彩带)3、幼儿操作用图片 2 幅。4、在班级的自然角里饲养小蝌蚪。活动过程:一、出示自然角里饲养的小蝌蚪,组织幼儿观察并谈论小蝌蚪。二、引导语: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妈妈,那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二、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谈谈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三、提供材料,让幼儿看图编故事1 按照图书顺序编故事2 提供图片,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四、集中幼儿,请 12 名幼儿介绍

11、自己编的故事。五、组织幼儿看 VCD,与一起倾听故事。六、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1、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2、小蝌蚪看到鸭妈妈,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3、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4、鸭妈妈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样子的?她说的完整吗?5、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七、集体边看 VCD 边学习复述故事,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幼儿复述时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大白鹅速度较快,嗓门大,表现出热情)八、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

12、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九、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组织幼儿看蝌蚪变成青蛙的挂图。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 8 个

13、生字。会写“河、姐”等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四、教学准备课件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 8 个生字。会写“河、姐”等 6 个字。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激趣引入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

14、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3、板书课题。(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二)、自学课文揭示自学要点: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笔画结构、试着给生字编码,若不会的作记号提出来。2、你认识画面上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3、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

15、是什么样儿的?(上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动手操作,自学和理解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探索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培养。当然,低年级学生自学活动中会有一定难度,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导。)(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1、学生读课文。2、教师范读。3、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4、出示词语,检查识字情况。(见课件)(1)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2)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5、识记生字。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追(或迎):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披:我这有件衣服,谁

16、能把它披在身上?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7、指导写字(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3)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其他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自主探索、认识生字,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远远好

17、于部件记忆法。)(四)、图文结合,读中感悟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读课文。3、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给学生自主选择读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读书。)4、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而且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句子。5、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6、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后”来介绍一下吗?(让学生在反复读文中搞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介绍,既训练了语言,又解决了

18、文章的重点问题,一箭双雕,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五)、拓展学习(作业)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六)、课堂检测题1、读一读,说一说。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2、填空。()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第二课时(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特点;

19、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愉快的学习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课文的生字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愿意吗?他们一个个躲到句子里了,看小朋友还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1、今天,阿姨给我讲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2、清早,我们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开始,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我使劲追赶,终于爬上了山顶。爸爸妈妈都为我鼓掌,连连说:“你真行!”(设计意图:生字的巩固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之中复习本课的生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于自然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

20、浸染。)(二)、学习“小蝌蚪样子”的部分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1、小朋友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吗?2、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根据你的体会来读一读。(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设计意图: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可他们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所以在阅读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知,再以这种体会与感知去指导自己的朗读。)(三)、学习“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到文中去

21、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1、指名说。出示句子:(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2、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绿”、“雪白”、“大”。3、你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呢?(设计意图:语文重在点点滴滴地积累,在这里,教师就很浅显地使学生掌握了颜色词的构词特点,并能灵活地迁移。)4、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5、青蛙还会捉虫呢!小朋友知道

22、吗?课前我们已经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6、听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你对青蛙妈妈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带着这份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学生深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是十分有益的。)(四)、研读“找妈妈”的经过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知道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见到妈妈了。然而妈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 26 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1、学生自由读 26 自然段。2、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第二自然段:(1)这一段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迎”。谁能给它扩词?“

23、迎”的偏旁是什么?“走之”与什么有关?看图片,“迎”是怎样走?(2)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1)这一段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追”。你追过别人吗?找个小伙伴追给大家看看?现在,你觉得“追”是怎样走呢?(2)引读。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叫着乌龟笑着说(3)在人物、动物的语言前面或后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动作、心情、神态、语气的词,这些词叫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语言。看,小蝌蚪的话前有“叫着”,你能像他们那样叫叫吗?乌龟的话前是“笑着说”,你能笑着说说这番话吗?(设计意图:朗读与理解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鼓

24、励学生用看插图、做动作等直观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迎”、“追”。提示学生在朗读角色的对话时,留意角色语言前后的提示语,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第五自然段:(1)小蝌蚪在鲤鱼阿姨、乌龟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2)妈妈见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心情又是如何呢?谁来读一读?(3)就近找伙伴分角色读。(五)、演一演现在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来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师有两个建议:1、尽量把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表现出来。2、在扮演角色时,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1、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2、指定一小组在班上展示。3、学生与老师

25、评议。(设计意图: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童话故事,如何在文学性中凸现其科学性,是相当重要也是相当不易的。运用演童话剧的方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又不露痕迹。)(六)、说话练习小青蛙长大后也结婚生子了,可庄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时候寻找妈妈的经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地找到自己,她决定在临走前给孩子写下一张留言条。请你帮她想想,她该写些什么?(1)指名说。(2)评议。课堂检测: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2.我会

26、说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_已经_。青蛙的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 1900 多种,我国就有 150 种左右。著名的弹琴蛙,是我国的特产,它鸣声婉转,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则鸣声低沉粗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蛙声除了给人以“音乐”的欣赏外,它还能预报天气。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书中也有“三月初三听蛙声,卜水旱”的记载。近代,我国有不少农谚也是反映蛙鸣与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头翘”,等等。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于幼虫(蝌蚪)时,它一天就能吃掉 100 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时

27、,用它灵巧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 70 只左右的害虫。青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大蟾蜍,经处理晒干成干蟾,可治疗小儿疳积。从它的耳后腺、皮肤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药品,具有强心、镇痛、止血和治疗疔疮等作用。青蛙是益虫,所以必须加以保护,不准捕杀。计划思绪:小朋友都喜好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变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经由过程小蝌蚪找妈妈的弯曲履历,使幼儿相识到田鸡的发展转变历程,用绘画的情势表示出来,相识连环画的情势,会区分故事中差别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次序,制造成连环画,而且在运动中造就幼儿互相互助的本领。运动目的:1、

28、进一步熟习和明白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相识故事的重要情节。2、会区分故事中差别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次序,并能经由过程绘画表示出来,制造成连环画。3、与搭档协商,在分工与互助的根本上配合完成使命。运动预备:1、白纸裁成 32k,数目 7 倍于幼儿人数。2、事先熟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3、水彩笔、连环画、动物图片、订书机。运动经过:一、回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重要情节。1、播放灌音,再次观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本身的妈妈了?小蝌蚪去找妈妈,先遇到了谁?厥后又遇到了谁?末了它找到本身的妈妈了吗?幼儿手工制作小结:小蝌蚪碰到了鸭妈妈,鱼妈妈,

29、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各人的资助下,终于找到了本身的妈妈。二、评论辩论:奈何制造连环画?1、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连环画便是由一张张一连的画面,组成一个完备的故事,按顺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2、奈何来做连环画呢?.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变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把画好的故事内容依照先后次序分列并写上页码。.装潢封面。操纵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报告我们的是什么故事。.装订。三、请幼儿观赏丹青书,边思索边评论辩论绘画要领。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小组互助)小组互助时怎么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四、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造连环画,先生巡回引导,赐与实时的资助。留意提示幼儿凭据情节的生长表示完备的画面。难点:与搭档分工互助完成使命。五、幼儿之间相互观赏、交换。这是篇好文章,讲的是关于大班美术活动:自制连环画小蝌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 收藏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