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刘禹锡(刘禹锡(772840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年(805805),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失败后长期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相继任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相继任连州、夔州、和州刺使。直到永连州、夔州、和州刺使。直到永和元年(和元年(827827)回到长安,任太)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他的文章,说理精
2、辟,子宾客。他的文章,说理精辟,词锋犀利,有词锋犀利,有刘梦得文集刘梦得文集 (又名又名刘宾客文集刘宾客文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城南三间城北一间半城中一间小屋陋室铭陋室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
3、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一般由志和铭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本文韵脚:本文
4、韵脚:名名inging,灵,灵inging,馨,馨inin,青青inging,丁丁inging,经,经inging,形,形inging,亭,亭inging押的是押的是ing ing 和和inin韵韵圈出本文韵脚是什么?所押的韵是什么?圈出本文韵脚是什么?所押的韵是什么?速读课文,品味押韵速读课文,品味押韵 山山 不在高,有仙不在高,有仙 则名。水则名。水 不在深,有不在深,有龙龙 则灵。斯是则灵。斯是 陋室,惟吾陋室,惟吾 德馨德馨 (xn)。苔痕苔痕(hn)上阶上阶 绿,草色绿,草色 入帘入帘 青。谈青。谈笑笑 有有 鸿儒鸿儒(r),往来,往来 无无 白丁。可以白丁。可以 调调 素素琴,阅琴
5、,阅 金经。无金经。无 丝竹丝竹 之乱耳,无之乱耳,无 案牍案牍(d)之劳形。之劳形。南阳南阳 诸葛庐,西蜀诸葛庐,西蜀(sh)子云亭。孔子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云:何陋(lu)之有?之有?再读课文,把握节奏停顿,读准字音再读课文,把握节奏停顿,读准字音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出名出名、著名著名山不在于多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山不在于
6、多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多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多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重点句一: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重点句一: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的人)的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在于在于灵异、神奇灵异、神奇品德高尚品德高尚 只只这、此这、此简陋的简陋的屋子屋子我我三读课文,梳通文意三读课文,梳通文意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往来无白丁。读书人读书人没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博学的人博学的人映入映入长到长到大大重点句二: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重点句二:苔痕碧绿,长到台阶
7、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之劳形。重点句三: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重点句三: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文使身体劳累。佛经佛经不加修饰不加修饰的的弹琴弹琴奏乐的声音奏乐的声音使使乱,扰乱乱,扰乱身体、形体身体、形体使使劳累劳累 公事文书公事文书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
8、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立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有?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
9、人。庐:简陋的小屋子。庐:简陋的小屋子。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重点句四:孔子说:重点句四: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有什么简陋的呢?”什么什么助词、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1.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章从何入笔?章从何入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读课文,赏析思考四读课文,赏析思考阅读思考:阅读思考:3 3、作者开篇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
10、这、作者开篇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这与陋室有什么关系呢?与陋室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运用这是运用比兴比兴手法。手法。借写借写“有仙之山有仙之山”与与“有有龙之水龙之水”来引出来引出“陋室陋室”,同时用,同时用“山山”“水水”比比喻喻“陋室陋室”,用,用“仙仙”“龙龙”比喻比喻“品德高尚的室品德高尚的室主主”。4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全文的主旨句,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陋室”扣题,扣题,“德德馨馨”统领全篇。统领全篇。5.5.5.5.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苔
11、痕上阶绿,草色苔痕上阶绿,草色苔痕上阶绿,草色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入帘青入帘青入帘青恬静、恬静、恬静、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雅致、令人赏心悦雅致、令人赏心悦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目。目。目。(环境之雅环境之雅环境之雅环境之雅)6 6 6 6、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活又怎么样?活又怎么样?活又怎么样?交往之人:交往之人:交往之人:交往之人:(交往之雅交往之雅交往之雅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情趣之雅情趣之雅)
12、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正面正面实写实写反面反面虚写虚写高高雅雅脱脱俗俗不受不受世俗世俗羁绊羁绊以“情趣之雅之雅”见见“惟吾德馨惟吾德馨”而明而明“陋陋室不陋室不陋”7.7.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陋”室不室不“陋陋”,表现,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了室主品德高尚?居室环境(室中景),交往居室环境(室中景),交往之人(室中人),日常生活之人(室中人),日常生活(室中事)。(室中事)。8 8、文章的主旨在具体描述、文章的主旨在具体描
13、述“陋室陋室”时已突出,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时已突出,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云亭?诸葛亮:诸葛亮:扬雄:扬雄:孔子:孔子: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西汉时辞赋家,语言学西汉时辞赋家,语言学家,曾官至上品。家,曾官至上品。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和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圣人圣人”。有有名名的的先先贤贤诸葛亮:诸葛亮:扬雄:扬雄:孔子:孔子:闲居草庐闲居草庐,淡泊明志,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致远。潜心修学潜心修学,对官职和金钱对官职和金钱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想要搬到九
14、夷去居住,有人说:人说:“那里太简陋,怎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么能住呢?”孔子说: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淡淡泊泊的的情情怀怀 目的是与古代贤士目的是与古代贤士的的“陋室陋室”相类比,相类比,反映了作者要以古反映了作者要以古贤自比的思想境界,贤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表暗示陋室不陋,表明自己也具有古贤明自己也具有古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志趣和抱负。8 8、文章的主旨在具体描述、文章的主旨在具体描述“陋陋室室”时已突出,为什么又写诸葛庐、时已突出,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子云亭?“何陋之有何陋之有”与文章开头的与文章开头的“惟吾惟吾德馨德馨”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
15、睛之笔,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有德者居之,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则陋室不陋”。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9 9、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主旨概括主旨概括 文中作者通过对文中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达陋室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志趣。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文中作者文中作者通过对通过对陋室陋室的描写的描写来来表现表现自己自己高洁傲岸的节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操安贫乐道
16、的情趣,这属于何种表现手这属于何种表现手法?法?借助某种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事物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陋室陋室物志高洁傲岸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安贫乐道陋陋室室铭铭结构梳理结构梳理安贫乐道安贫乐道高洁傲岸高洁傲岸点明题旨点明题旨山水喻室山水喻室仙龙喻人仙龙喻人惟吾德馨惟吾德馨具体描述具体描述居室环境居室环境交往人物交往人物日常生活日常生活陋室不陋陋室不陋总结全文总结全文诸葛庐诸葛庐子云亭子云亭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30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1斯斯是是陋陋室室,惟惟吾吾德德馨馨。苔苔痕痕上上阶阶绿绿,草草色色入入帘帘青青。32谈笑有鸿儒,
17、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调素琴阅金经3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子云亭诸葛庐子云亭孔子云: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351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 2.写出写出“陋室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环境清幽的句子是:,。3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4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5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起什
18、么作用?斯是陋室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课堂练习课堂练习366、写出文中作者认为、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原因的句子的句子_。7、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_、_ 、_ 三方面极力形容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不陋”,表达了一,表达了一种种_ 的节操和的节操和_的情趣。的情趣。6 6、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7 7、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傲岸 安贫乐道安贫乐道372 2、找出课文中对偶句、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2)苔痕上阶绿,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草色入帘青。(3)(3)谈笑有鸿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往来无白丁。382 2、找出课文中对偶句、找出课文中对偶句(4)(4)调素琴,调素琴,阅金经。阅金经。(5)(5)无丝竹之乱耳,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6)(6)南阳诸葛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西蜀子云亭。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