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65317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1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二、毛泽东思想1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四、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2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基本经验5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8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8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9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0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10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1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1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1三、社会主义初

2、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3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5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5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6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16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7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7二、全面深化改革17三、扩大对外开放18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8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9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21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2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3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24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24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3、25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25二、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7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27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7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28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28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29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29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9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9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实践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内在要求)实

4、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经验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源与流)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新)再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渊源)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区别)二、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渊源),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理论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地位、评价)。(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科学体系的内容 1、关

6、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5、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2、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 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功远大于过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

7、放事业的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四、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前提。 2、理论联系实际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 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 想路线的

8、实质和核心。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是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石。 第二、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第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四、实事求是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伟大实践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9、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另一个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首先,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近代中国丧失了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其次,帝国主义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再次,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是中国封建势力的主要支持者。 总之,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中国人民欲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先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故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始终。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

10、革命的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它对外依附于帝国主义,成为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对内压迫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地主阶级一样,代表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农民受压迫深,反抗最坚决、彻底。 农民阶级具有强大的革命动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

11、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需要。 中国无产阶级具有自身的特点。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通过斗争获得的。 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是合格的领导者。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前途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A.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B.对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和资

12、产阶级。 C.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D.目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5)、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英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帝国主义

13、不允许;封建统治不允许;人民大众不允许;社会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决定他们无法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革命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内容。 新

14、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其中,民族是指文化建设的形式,科学是指文化建设的内容,大众是指文化建设的方向。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从社会性质看,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

15、压迫。 (2)、中外反动势力紧紧勾结起来,凭借手中强大的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残暴的军事专政和独裁恐怖统治。 (3)、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中国革命的复杂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武装斗争的长期性。 (4)、从城乡发展状况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全国人口中的80%是农民,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5)、从敌我力量对比及分布情况看,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敌人统治最薄弱的环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受第一次国

16、内革命战争的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是必备条件。 (3).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5).共产党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有机统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该理论的创建,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

17、革命力量。 第二、该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中国革命获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 第三、该理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第四、该理论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不仅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而且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毛泽东:发刊词) 1、统一战线 必要性: 首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8、阶级状况决定了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敌人力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远远超过革命力量; 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其次,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的。 可能性: 从矛盾构成的形势看: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矛盾重重的国家,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成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 从主要矛盾变化的角度看: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真正甘心附庸于外敌的,是很少的一小撮,这就使整个民族中的各革命阶级、党派和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

19、义奴役的人们有可能团结在一起。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1)、必须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2)、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3)、必须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4)、必须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5)、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 (6)、以武装斗争为有力支撑。 2、武装斗争 如何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3)、严明的纪律。 (4)、独特的政治工作原则。(5)、科学的人民战争理论和战略战术原则。 3、党的建设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20、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第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民主集中制。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原因有二: 首先是由党所处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 党是从农民阶级汪洋大海般包围中走过来的; 党是从与资产阶级分分合合的斗争中走过来的; 党是从长期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的实践中走过来的; 其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由党内矛盾斗争的性质所决定的。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1、该理论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该理论是马克思

21、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不可转移的、必要的”过渡形式。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即: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过渡性社会?第一、从社会制度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

22、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社会;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行新民主主义文化制度的社会。 第二、从社会的主要矛盾看: 1949年10月-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1953-1956年,即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中国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内,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外部,则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第三、从社会性质看: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

23、的社会。社会发展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因素,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 和平赎买的优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和平赎买的原因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软弱性 革命性),由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有

24、可能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其次,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有长期的统一战线关系,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就为和平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我们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有了巩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而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陷入孤立地位,不得不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运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伟大意义: 我们建立了社会主

25、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使得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阶级关系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1956年4、5月 1、论十大关系内容论十大关系的报

26、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论十大关系论述了如何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等十个方面的关系。2、论十大关系意义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根据本国情况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956年9月,毛泽东所作的八大报告。 1957年2月,毛泽东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

27、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 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要靠社会主义自身加以解决调整;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28、之间的矛盾。当前,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表现为如何处理农、轻、重的关系: 农业是工业原材料供应市场和工业产品的消费市场。 农业可以为建立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 农业是轻工业的原材料市场。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

29、义现代化建设规模和速度必须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30、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注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区别。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

31、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是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

32、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步入了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阶段,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力量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33、大旗帜。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不仅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回答了在经济、政治、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34、如何走向现代化、实现现代化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难题,而且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历史实践表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者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党的的十

35、九大对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就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5、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

36、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6、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总路线。它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党制定各项

37、具体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这条基本路线内容的简明概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38、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如何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

39、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用了五个动词 这充分说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40、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从生产关系的层面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发展生产力

41、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共同富裕 第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3、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主要任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4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深刻把握住十九大所蕴含的使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3、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43、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 2、中

44、国改革30年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5、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还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方面体制机制改制中。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2、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3、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4、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

45、系 5、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 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 2、正确处理三者关系问题的基本方针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3、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具体原则 第一,保持三者在动态中协调与促进。防止出现:其一,过分强调改革和发展,但不顾群众的承受力而引发动荡;其二,过分强调稳定,但不敢触及矛盾和问题,以致错过改革和发展机遇。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一是准确把握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二是准确把握改革进程的速度,不搞“休克式疗法”;三是充分估计改革政策的影响

46、力度,使问题处于可控之中。 第三,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一是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要正视矛盾,务戒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矛盾击鼓传花。 三、扩大对外开放 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建设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