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横向弯曲裂缝对混凝土内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pdf

上传人:fir****x8 文档编号:40563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向弯曲裂缝对混凝土内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横向弯曲裂缝对混凝土内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横向弯曲裂缝对混凝土内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横向弯曲裂缝对混凝土内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横向弯曲裂缝对混凝土内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5卷第 6 期 2 0 1 3年 1 2月 土 木 建 筑 与 环 境 工 程 J o u r n a l o f Ci v i l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l _ 3 5 N o 6 De c 20 1 3 d o i : 1 0 1 1 8 3 5 i i s s n 1 6 7 4 4 7 6 4 2 0 1 3 0 6 0 1 9 横 向弯 曲裂缝对混凝土 内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 陆春华 , 张邵峰 , 刘荣桂 , 崔钊玮 ( 江 苏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 学

2、学院 , 江苏 镇江 2 1 2 0 1 3 ) 摘 要 : 分析 了横 向开 裂混凝 土 内氯 离子的侵入 机 理及 其主要 影 响 因素 , 建立 了基 于双 重 孔 隙介质 模型的修正 F i c k定律氯离子扩散模型。 并对持续加载下的开裂钢筋混凝土粱构件进行 了氯盐干湿 循 环侵 蚀试 验 。试 验采 用 浓度 为 5 的 Na C 1 溶 液 , 在 进行 1 5个于湿 循环后 , 借 助 快速 氯 离子 含 量 检 测 RCT( Ra p i d C h l o r i d e Te s t i n g ) 法 , 对各 裂缝 处不 同深 度 的氯 离子含 量进 行 了测 定 。

3、试 验 结果 表 明 : 1 ) 干 湿循环侵 蚀作 用 下 , 开 裂混 凝 土表 层 0 2 O mi l l 范 围 内氯 离子 含 量 出现 峰 值 , 故 可取 表 层 对 流 区深 度 为 l 5 2 0 mm 左右 ; 2 ) 当表 面裂 缝 宽度 小 于 0 3 mm 时 , 等效 氯 离子 扩散 系数平稳 增 大 , 模 型的预 测精度 较 高 ; 当裂缝 宽度 大于 0 3 ml- i i 后 , 等 效氯 离子 扩散 系数 快 速增 大 , 氯 离子侵 入 受对流作 用的影响加大; 3 ) 受弯开裂混凝 土等效氯 离子扩散 系数 的劣化 因子与裂缝宽度有直接 关 系, 建

4、议 采 用二 次幂 函数 或分段 函数 来进 行描述 。 关 键词 : 钢 筋混凝 土 ; 受 弯裂缝 宽度 ; 干 湿循环 ; 等 效氯 离子扩散 系数 中图分 类号 : T U5 2 8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l 6 7 4 4 7 6 4 ( 2 0 1 3 ) 0 6 0 1 2 4 0 7 I nf l u e n c e o f Tr a ns v e r s e Fl e x u r a l Cr a c k o n Chl o r i d e Pe ne t r a t i o n i n Co nc r e t e Lu Ch u n h u e,Zh

5、a n g Sh ao f e n g,L i u Ro n g g u i ,Cu i Zh ao we i ( F a c u l t y o f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Me c h a n i c s ,J i a n g s u Un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j i a n g 2 1 2 0 1 3,J i a n g s u , Ab s t r a c t : Th e me c h a n i s m f o r c h l o r i d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i n c

6、r a c k e d c o n c r e t e a n d i t s ma i o r i mp a c t f a c t o r s we r e a na l y z e d As a r e s u l t , a r e v i s e d c hl o r i d e di f f u s i on mo de 1 ba s e d on Fi c k s La w wa s bui l t b y du a l po r ou s me d i u m mod e 1 The n s e v e r a l c r a c ke d r e i nf o r c e d

7、 c o nc r e t e be a ms s e l f a nc ho r e d wi t h s us t a i ne d f l e x ur a 1l o a d s we r e i mm e r s e d i 1 1 t h e 5 Na Cl s o l ut i o n wi t h t he c o nd i t i o n o f d r y we t c y c l e s Af t e r 1 5 t i m e s o f d r y w e t c y c l e s , t he r a pi d c hl o r i de t e s t i ng

8、( RCT ) wa s us e d f or t he de t e r mi na t i o n o f c hl o r i d e i o n c o nt e n t o f t he p o wde r a t e a c h c r a c k e d s e c t i o ns The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h ow t ha t :1 )wi t h t he c o n di t i o n o f dr y we t c y c l e s,t h e c hl o r i d e c o nt e nt wi l I oc c u r a

9、 pe a k i n t he s ur f a c e 2 0mm c o nc r e t e ,s o t h e d e pt h f or s ur f a c e c onv e c t i o n z o ne c a n b e a s s ume d t o be 1 5 2O m m ;2) whe n t he c r a c k wi d t h i s l e s s t ha n 03 mm , t he e q u i v a l e nt c hl o r i d e d i f f u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t i nc r e

10、 a s e s s t e a d i l y,whi c h a g r e e s we l l wi t h m o de l s pr e d i c t i o n;whe n t he c r a c k wi d t h i s l a r g e r t ha n 03 ra m , t h e e qu i v a l e n t c hl o r i d e d i f f u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t a u g m e nt s r a pi d l y a nd i nf l u e n c e o f c o nv e c t i o

11、 n o n c hl or i d e pe ne t r a t i o n b e c o m e s mor e s i gn i f i c a n t ; 3) t h e de t e r i or a t i on f a c t o r f o r e qu i v a l e n t c h l o r i d e d i f f u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i n f l e x u r a l c r a c k e d c o n c r e t e i s d i r e c t l y c o r r e l a t i v e

12、 wi t h c r a c k wi d t hwh i c h c a n b e e xp r e s s e d b y s e c on d o r d e r po we r f u nc t i o n o r s e pa r a t e f u nc t i o n Ke y wo r ds : r e i n f o r c e d c on c r e t e;f l e xu r a l c r a c k wi d t h;dr y we t c yc l e;e qu i v a l e nt c hl o r i d e d i f f us i o n c o

13、 e f f i c i e nt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3 2 o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5 0 9 0 8 1 0 3 、 5 1 2 7 8 2 3 0 、 5 l 3 7 8 2 4 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 0 1 2 M5 l 1 2 1 5 ) ;江苏大学 高级 专 业人才科研基金 ( 1 1 J D G1 3 2 );高性能土木工程 材料国家重点实验 室开放项 目( 2 0 l 1 C E M0 1 0 ) ; 教育部博 士点 基 金 ( 2 0 1 2 3 2 2 7 1 1 0 0 0 6 ) 作者简介 : 陆春华 ( 1 9 7

14、 9 一 ) 男 , 博士 , 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研究 , ( E ma i l ) l c h 7 9 u j s e d u c n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6 期 陆春 华 , 等 : 横 向 弯曲裂缝 对 混凝 土 内氯 离子 侵蚀 作 用的影 响 沿 海混凝 土结 构在 服役 期 间面 临着 各 种耐 久 性 问题 , 其 中氯离子侵蚀造成 的钢筋锈蚀及混凝土保 护 层开 裂 问 题 最 为严 重 , 不 容 忽 视_ 1 j 。与此 同 时 , 服役 中的混凝土结构 , 在使用荷载、 环境等因素的共 同作用下, 通常都是带裂缝

15、工作的; 规范规定的裂缝 宽 度 限 值 通 常 在 0 1 mm ( C E B F I P Mo d e l C o d e 1 9 9 0 ) 到 0 4 mm( ACI Co mmi t t e e 2 2 2 ) 之 间 j 。因 此 , 研 究荷 载作 用 下 裂 缝 对氯 离 子 在 混 凝 土 结 构 中 输 运产 生 的影 响是很 有必 要 的 一 。 关 于裂 缝对 混 凝 土 渗 透 性 能 的 影 响 , 一 些 学 者 对 此 进 行 了 一 定 的 试 验 研 究 。D j e r b i 等 、 I s ma i l 等 、 J a n g等 将圆柱体 昆凝土(

16、或砂浆) 试件横 向 加 载 产生 劈裂 裂 缝 后 进 行 氯 离 子 渗透 扩散 性 能 试 验研 究 , 发 现裂 缝 对 混 凝 土 内氯 离 子扩 散性 能 的影 响 随着裂 缝 宽度 的变 化 而 变化 , 并 给 出 了氯 离子 扩 散系数与裂缝宽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金祖权等 、 Kwo n等 l 1 。 研究 了早 期 收缩裂 缝对 混凝 土 氯离 子 的 渗透 性 能的影 响 , 得 出裂 缝 处 的 氯 离 子 含 量 以及 对 应 的扩 散系数 随裂 缝 宽 度 增 加 而呈 二 次 函数 增 大 。 I s h i d a等口 提出了开裂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计 算 模

17、型 , 并 采用 有 限元程 序对 模 型的适 用 性 ( 主要 针 对 预 制裂 缝 ) 进 行 了验证 分析 。以上 研 究 主要 针 对 的是 一类 贯穿 裂 缝 ( 如 劈 裂 裂 缝 、 收 缩 裂 缝 、 预 制裂 缝等) , 而对横 向受弯裂缝( 梁构件主要受力裂缝 ) 的 研究 并 不 多 。Go wr i p a l a n等口 通 过 三 点 受 弯 加 载 试验使梁构件产生横向受弯裂缝 , 研究 了受压区、 受 拉 区 以及 裂缝 位 置 处 的 氯 离 子扩 散 系 数 的差 异 , 发 现裂缝处的“ 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 最大 , 并建议用 比值 砌 c ( 裂缝宽度

18、 保护层厚度) 作为评价开裂混 凝 土结构 耐 久性 的重 要 参 数 。但 是 , 文 献 1 2 也 同 时指出, 裂缝处的氯离子侵入过程及 其相应 的计算 模型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持续加载开裂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梁构件 进行 了盐溶液干湿循环试验 , 研究了裂缝截面处 的 氯 离子 侵蚀 分布 规 律 , 建 立 了考 虑 裂 缝 宽 度影 响 的 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计算模型 。 1 模型的建立 1 1 完 好混 凝土 内氯 离子侵 入 分析 完好状态下的混凝土结构 中, 氯 离子的侵入过 程是从混凝 土表面 向孔 隙渗透 , 再 由孔 隙向钢筋渗 透的模式口 引。当混凝土孔隙处于

19、饱和状态 时, 氯离 子的侵入主要是 内外浓度差引起 的扩散过程口 , 一 般采用 F i c k第二定律来进行描述; 当考虑混凝土的 氯离子结合效应时, 其表达式为 : 一 f D( ) 掣 1 ( 1 ) 式 中 : C 、 C 分 别 为 总 氯 离 子 浓 度 和 自 由氯 离 子 浓 度 ( 按混凝 土 质量 的百分 数表 示 ) , C 一 ( 1 + R) C ; R为 混凝 土氯 离子 结 合 能力 , 与组 成材 料 有 关。 D( )为时变氯离子扩散系数 , 可采用式( 2 ) 计算 。 D( t ) 一D r e ( ) ( 2 ) 式 中 : D耐为 参 考 龄期 t

20、对 应 时 刻 的氯 离 子 扩 散 系 数 ( 通 常取 t 一2 8 d ) ; m 为龄期 指数 , 一般 认为 与胶 凝 材 料有关 。 对于干湿侵蚀区域, 一般认为混凝土表层存在 一 个对流区域 ; 而在对流区以内, 氯离子侵入则以扩 散为主_ l 。当假定表层氯 离子浓度 c 恒定时, 式 ( 1 ) 的数学 解析 式 为 : Cf ( z, )一 C。+ ( C 一 ) l 1 一。 _- 1 I ( 3 ) L 2 ( 1 +R ) 一 D t_ 式 中 : C ( , ) 为 t 时刻距 混 凝 土 表面 z 处 的 自由氯 离子 浓度 ; C 。为混 凝 土 内初始 氯 离

21、子 浓度 ; z为 表 层对 流 区深度 ; e r r 为误 差 函数 ; D 为平 均 ( 表 观 ) 氯 离子 扩散 系数 ; 一般 认 为混 凝 土龄 期 达 到 3 O a后其 氯离 子扩 散 系数 可 近 似认 为 恒 定 , 此 时 D 可 按 式 ( 4 ) 计算 : f ( 1 ( 3 0 ) D 一 I D rd ( ) ( ) c 3 0 a ( 4) 1 2开 裂混 凝土 内氯 离子侵 入分 析 开裂 混凝 土 内的氯 离子侵 入方 式 与完 好混 凝 土 内的侵入方式有所不同, 除去环境条件 因素外 , 主要 受到混凝土材料 自身的影 响, 具体体现在 以下 3个 方

22、面: 1 ) 裂缝的存在破坏了混凝土的完整性, 将为氯 离 子 的侵 入提 供 了一 个理 想 通 道 , 侵 入 方 式 由原来 的以扩散 为 主转 变 成 扩散 、 对 流 以及 毛 细 作 用 等综 合 的输运 模式 , 并 受 到 裂 缝 开 展参 数 ( 表 面 宽 度 、 深 度以及开裂路径等) 的综合影响; 2 ) 裂缝 的存在也加 快了水分的渗入 , 可使周 围混凝土 的水化作用更加 充分 , 其产物将填充一部分裂缝空间( 裂缝 自愈合效 应) , 对氯 离子 的侵 入有 一 定 的阻 碍 作 用 ; 3 ) 构 件 开裂 后 , 裂 缝周 围的混凝 土将 回缩 , 同 时拉

23、应力 减小 ( 靠近裂缝处的混凝土拉应力为零) , 可使该处混凝 土的抗渗性能有所提高。 对于裂缝宽度的影响, 文献 6 8 通过对横 向劈 裂的圆柱体试件进行氯离子渗透 扩散试验研究后 发现 , 当裂缝宽度小于某一范围内时, 其对混凝土的 氯离 子渗 透性 能几乎 没有 影 响 , 并将 该值 称 为 “ 临界 裂缝 宽度 ” , 一 般在 5 0 7 0 m 之 间 ; 随着 裂 缝 宽度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6 期 陆春 华 , 等 : 横 向弯 曲裂缝 对混 凝 土 内氯 离

24、子侵 蚀作 用 的影响 2 3干 湿循环 试 验 试验前, 将梁的 2个侧 面和受压底 面用环氧树 脂进 行封 闭 , 以保 证 氯 离 子 沿 受 拉 开裂 面 ( 侵 蚀 面 ) 侵入 。随后 将 两 两 自锚 的试 验 梁 放 人 质 量 分 数 为 5 的 Na C 1 溶液中, 进行干湿循环试验 , 见 图 4 。每 个干湿循环周期为 1 4 d , 干湿 比例 为 1:1 , 以模拟 沿海 混 凝土结 构 侵蚀 最严重 的干湿交 替 区域 。 图 4置于浸泡池中的 自锚梁 经过 1 5 个干湿循环后, 将试验梁取出 , 置于干 燥 处 晾 干 1周 。随 后 采用 直 径 为 1

25、6 mm 的 冲击 钻 在裂缝 处沿 深度 方 向进行 钻孔 取粉 , 具 体 方法 为 : 前 2 O mm 每 隔 5 mlT l 取 1 次 粉样 , 之 后 每隔 1 0 I T l m 取 1 次 粉样 , 直 至 6 0 mm 处 ( 试 验梁 中 的裂缝深 度 均接 近或超 过 6 0 ram) 。然后 将 颗 粒 状 粉 样 研磨 成 粉 末 状 、 烘 干 ; 分 成 2份 , 每 份 取 1 5 g分 别 用 去 离子 水 和蒸 馏 水 萃 取 , 摇 匀 后静 置 2 4 h , 用 标 定 过 的 R C T ( R a p i d C h l o r i d e Te

26、 s t i n g ) 测 定 各 自的 电 位 , 并 求 得 相应的总氯离子和 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 。 对 于 试 验 梁 ,由 于 裂 缝 间 距 较 大 ( i 0 0 1 5 O mm左右) , 可以忽略裂缝 间氯离子侵蚀 的相互 影 响 。另 外 , 在 试 验 过 程 中, 由于 锚 杆 松 弛 、 混 凝 土 收缩等因素可能导致 裂缝宽度和深度有所变化 ; 因 此 , 试验中我们通过监测锚杆应力 以及定期检测构 件表 面裂缝 宽 度 来 实 时监 控 裂 缝 开 展 参 数 的变 化 。 从监测结果来看 , 锚杆应力有所降低 , 但主要裂缝 的 宽度和深度变化不大 , 这可能

27、是试验周期相对较短 ( 共 2 1 0 d左右) , 远没有实际长期作用的影 响明显 , 故 在本 文 中没有 考虑 裂缝 宽度 和深 度 的变 化 对试 验 结 果 的影 响 。 3结果与分析 3 I氯 离子含 量分 析 经 计算 , 各 试验 梁 裂 缝 处 不 同深 度 的 自由氯 离 子含量如图 5所示( C 1 1 试件 中的号裂缝在箍筋 处 , 未 进行 取 粉) 。考 虑 到 裂 缝 宽 度 的 影 响 , 分 别 将 其 划分 为 0 1 0 2 、 0 2 0 3 、 0 3 0 4以及 0 4 0 5 mm 4个 区段进 行分 析 。 从 图 5中 可 以 看 出 以 下

28、两 点 : 1 ) 在 表 层 0 2 0 mm范围内, 自由氯离子含量会 出现一个峰值 , 随 皿 蜊 把 谴 埔 丑 皿 深度 mm 注: 一w= 0 mm+w= 0 1 2 5 mm +w= O 1 2 7 mm f a 1 w= 0 1 02 mil l 撬 深度 ram 注: + 一= ( ) mm w= 0 2 4 3mm +w = 0 2 8 6i n ff l f b 1 w= O 2 - 0 3 ll l m 抽 褪 皿 深度 ram 注: +w= O n lm- _ 口 一w= O 3 2 4mlT l +w= 0 _3 6 7mm f c ) w= O 3 - 0 4 n

29、 l m 深度ram 注:+ 卸 r rm- 一w= n4 4 5I lm +w = 0 4 7 6 m i l l ( d ) w -O 4 - O 5 ra i n 图 5 裂缝处 自由氯离子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后氯离 子含 量 随深 度 增 加 而逐 渐 降低 ; 这 与本 文采 用的干湿侵蚀方式有关 、 也是符 合实际情况 的。已 有研究 及 现场检 测 结果 均 表 明L 1 , 海水 干 湿 交替 作 用主要 影 响混凝 土 表层 , 即在 表 层 混 凝 土 内 氯离 子 的侵入受对流作用 比较 明显, 进而影响表层 氯离子 浓 度 以及 氯 离子 扩 散 系 数 。2 ) 在

30、 Z O 6 O mi l l 深 度 内, 当裂缝宽度 训小于 0 3 mm 时( 图 5 ( a ) 、 ( h ) ) , 同一裂缝处的氯离子含量随深度增 大而逐渐降低 , 相 同深 度处 的氯 离子含 量 随裂缝 宽度 的增大 而 略有 增 大 ; 当 裂 缝 宽 度 训 大 于 0 3 mm 时 ( 图 5 ( c ) 、 ( d ) ) , 氯离子含量随深度增大时下降不多 , 有的还出 现 了略有提高的情况 , 这说明当弯曲裂缝 的宽度和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2 8 土 木 建 筑 与 环 境 工 程 第 3 5 卷 深 度较 大 时

31、 , 裂 缝 处 的氯 离 子 侵 入受 对 流等 作 用 的 影 响也 会变 大 。 此 外 , 通 过将 总 氯 离 子 含 量 与 自由氯 离 子 含 量 进 行 比较分 析 。 得 出本 试 验 混 凝 土 的氯 离 子 结 合 能 力系数 R在 0 。 8 1 1之间 , 为方便计 算 , 此处取 R一 1 0。 3 2表层对 流 区深度 如前所述 , 在盐溶液干湿交替作用下 , 混凝土表 层存在一个对流区域 , 在该区域以内氯离子 的侵入 则 以扩 散 为主 ( 见式 ( 3 ) ) 。关 于 对流 区深 度 , 一 些学者已有一定研究 , 如欧盟 Du r a C r e t e

32、 研究项 目 认为 正 常 情 况 下 混 凝 土 表 层 对 流 区 深 度 为 1 4 mm 1 阳; 金伟 良等口 通 过 对海水 干 湿 区构 件 的氯 离子 含 量 现 场 检 测 分 析 , 得 出 对 流 层 深 度 为 8 l o mm。 从 本 文的 实测结 果 图 5中可 以看 出 , 对 于开 裂混凝土的氯离子侵入 , 其表层 同样存在一个对流 区, 但是对流区深度与构件表面 的裂缝宽度 大小有 关 ; 当裂 缝宽度 叫 小 于 0 3 mm 时 , 对 流 区深 度 可 取为 1 5 i -i l m, 当裂 缝 宽度 叫 大 于 0 3 mm 时 , 对 流 区深度

33、可 取为 2 0 1 T i m。 3 3等 效氯 离子 扩散 系数 结合 图 5 , 选 取侵 入 深 度 在 1 5 6 0 I n 17 1 范 围 内 的试 验 结 果 , 用公 式 ( 3 ) 进 行 拟 合 ( 当 叫 0 3 mr n 时 ,位取 2 0 mm) 。 从而得到不同裂缝处混凝土的等效氯离子 扩散系数 D这里 , 借 助 Ma t l a b软件工具箱进行 拟合 , 相 关 结果见 表 3 。 图 6给 出表面 裂缝 宽 度 叫 与 劣化 因子 愚 之 间 的变化 关 系 。从 表 3和 图 6中可 以看 出 , 当裂 缝 宽 度 o 3 2 4 mm时, 劣化因子

34、尼 平稳增大, 等效扩 散系数是完好混凝 土的 2 2倍以内, 拟合精度较高 ; 当裂 缝宽 度 在 0 3 6 7 0 4 7 6 mit t 范 围 内时 , 劣化 因子 le 迅 速增 大 , 最大 等效扩 散 系数达 到完好 混凝 土的 8 9 倍 , 拟合 精度有 所下 降 。 表 3 不同宽度裂缝处等效 氯离子扩散 系数及劣化 因子 裂 譬 宽 度 D q ( 1 O s s E R 叫 m l i l m m s ) 裂缝宽度wl mm 注: 试验数据 文献 1 O 】 二次幂函数 一 四次幂函数 一 指数函数 分段函数 图 6不 同函 数 模 型 的 拟 合 结 果 表 4各拟

35、合模型的具体参数 从 图 6和 表 4可 以得 出以下 结论 : 1 ) 从拟 合 精 度来看 , 幂函数的拟合结果要优于指数函数 , 并且四 次幂 函数的拟合精度最高, 其次是二次幂 函数。2 ) 对 于二 次幂 函数 , 文献 E l o 给 出 的计 算 模 型 与 本 试 验数据 在变 化趋 势 上 是 一致 的 , 但 与本 文 给 出的 二 次幂 函数相 比, 其对应误差平方和 S S E较 大, 其 中 的原因与裂缝类型不 同有关 。文献 1 O 针对的是混 凝 土水化 热和 干 缩 引起 的早 期裂 缝 , 这种 裂 缝 一 般 ; 分 , 疑 发 列曲 一 合 T A t -

36、:= 一 j有 、 拄 害立 一 I、 以 手 儿 一 f z 勇 避 要勺 。 一 龇 关行 挞鸭 啪 一 系 均进 系 0 0 一 定 女 J 一 K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吼 舰 城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旧 文 姓 勘 蝎粥 玎 一 应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6 期 陆春华, 等 : 横向弯曲裂缝对混凝土内氯离子侵蚀作 用的影响 1 2 9 由 内部 扩展 至表 面 , 是一 种贯 穿裂 缝 ; 而本 文 试 验考 虑的是弯曲裂缝 , 是一种表面较宽而逐渐变小 、

37、直至 闭合 的裂缝 ( 见 图 1 ( a ) ) ; 因此 , 对 于 表 面 裂 缝 宽 度 相 同的两 种裂 缝 , 早 期 裂 缝 对 氯 离 子扩 散 过 程 的影 响肯定要大于弯 曲裂缝 , 从而导致文献 1 0 模型的 计算结果要明显大于本文的试验结果。3 ) 综合分析 本文试验和文献 E l O 的实测结果 , 可 以初步推断开 裂混 凝 土等效 氯 离 子 扩散 系数 的劣 化 因子 k 与其 裂缝开展宽度 硼有直接关系 , 并可 以近似地采用裂 缝宽 度 的幂 函数来 进行 描述 。4 ) 虽然 四次幂 函数 的 拟合结果是所选模型中精度最高 、 最为理想的 , 但其 表达

38、式较为复杂 , 不利于实 际工程 的应用计算 。因 此 , 综 合 考虑模 型 精度及 实 际应用 的方 便 , 当表 面 裂 缝宽度大于 0 1 mm 时, 建议采用二次幂函数模型 来 分析 弯 曲裂 缝 对 混 凝 土 氯 离 子 扩 散 系数 的影 响 ; 此 时 , 开 裂混 凝土 内氯 离 子 的 侵 入 行 为仍 可 以 用 式 ( 6 ) 来进行分析, 其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具体表达式 为 : D 。一愚 D 一( 4 7 1 8 w 一 8 1 8 w + 1 ) D ( 砌 0 1 mit t ) ( 8 ) 此外 , 考 虑到 计算公 式 的完 整性 , 需 要 增加 裂 缝

39、 宽度 小 于 0 1 F i l m 的 情 况 。如 前 所述 , 裂 缝 对 混 凝 土氯离子扩散性 能的影响存在着一个 “ 临界裂缝宽 度 ” , 这里 初 步取 为 0 0 5 mi l l ; 与此 同时 , 结 合 表 3和图 6中的分析结果 , 本文认为用分段 函数来 描述表面裂缝宽度 叫 与劣化因子 k 之问的变化关 系也是可 取的、 实用 的, 第 2个分 段裂缝宽度 取为 0 3 mm( 见式( 9 ) ) , 相应的曲线 同样见图 6 。 f 1 , ( 砌 0 0 5 ram) 是 w一 4 4 0 w 0 7 8 , ( o 0 5 mm 训 0 3 mm) l 3

40、 9 0 w一 9 6, ( O 3 mm 硼 0 5 mm) ( 9 ) 4 结论 1 ) 对 于受 弯 开 裂 的混 凝 土 构 件 , 氯 离 子 在裂 缝 处 的侵 入过 程 可 以 采 用 修 正 的 F i c k第 二 定 律来 进 行描 述 ;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当表 面 裂 缝 宽 度 在 0 1 0 3 ml T l 内时 , 修正模型的预测结果十分理想。 2 ) 在氯盐干湿交替侵蚀作用下 , 开裂混凝 土的 表层同样存 在一 个对 流 区; 当表面 裂缝 宽度 小 于 0 3 mr n时 , 表 面对 流 区深 度 可 取 为 1 5 mil l ; 当 裂缝

41、宽度 大 于 0 3 I n m 后 , 对流 区深 度增 大至 2 0 iT i m, 且 氯离子侵入受对流作用的影响变大。 3 ) 受弯开裂混凝土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劣化 因子可采用裂缝宽度的幂函数来进行描述 ( 文中给 出了二次幂函数式( 8 ) 和分段函数式( 9 ) 两种模型) , 并呈 现 出 如 下 特 点 : 当 表 面 裂 缝 宽 度 在 0 1 0 3 mm内时 , 等效 氯离 子 扩 散 系数 增 长 较 平 稳 ; 当 裂缝宽度大于 0 3 mi l l , 该值快速增大。 4 ) 影响氯离子在混凝土 内传输的因素较 多, 除 了荷载和侵蚀 条件外 , 还 有混凝土配合

42、 比、 养 护条 件 、 环境温湿度以及环境氯化物浓度等。此外 , 在长 期荷载作用下 , 横 向裂缝开展宽度与深度会不断发 生变化 , 再加上裂缝 自愈合效应的影响, 实际氯离子 的侵蚀作用是一个时变的复杂过程 , 相关 内容有待 于进 一步 的深 入研 究 。 参 考文 献 : 1 金伟 良, 袁迎曙 , 卫军 , 等 氯盐 环境下混 凝土结 构耐久 性 理论 与设计方 法E M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2 0 1 1 2 吴瑾 , 吴胜 兴 氯 离子环境下 钢筋混凝土结 构耐久性寿 命评估 J 土木工程学报 , 2 0 0 5 , 3 8 ( 2 ) : 5 9 6 3 W u J,

43、W u S XDu r a b i l i t y a s s e s s me n t f o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c h l o r i d e e n v i r o n me n t J C h i n a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J o u r n a l ,2 0 0 5 ,3 8 ( 2 ): 5 9 6 3 3 延永东 , 金伟 良, 王海龙 饱和状态下开裂混凝土内的氯 离子输 运 J 浙 江 大学 学 报 : 工学 版 , 2 0 1

44、1 , 4 5 ( 1 2 ) : 21 27 21 33 Ya n Y D,J i n W L,Wa n g H LC h l o r i d e i n g r e s s i o n i n c r a c k e d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s a t u r a t e d s t a t e J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En g i n e e r i n g S c i e n c e , 2 0 1 1, 4 5 ( 1 2):2 12 7 - 21 33 4 Wa

45、n g H L, L u C H, J i n W L, e t a 1 E f f e c t o f e x t e r n a l l o a d s o n c h l o r i d e t r a n s p o r t i n c o n c r e t e J J o u r n a l o f M a t e r i a l s i n C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1 , 2 3( 7) : 1 0 4 3 - 1O 49 5 Wi n P P , Wa t a n a h e M, Ma c h i d a AP e n e t

46、 r a t i o n p r o f i l e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i n c r a c k e d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J Ce me n t a n d Co n c r e t e Re s e a r c h,2 0 0 4,3 4( 8) :1 0 7 3 1 07 9 6 D j e r b i A,B o n n e t S ,Kh e l i d j A,e t a 1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r a v e r s i n g c r a c k o n c h

47、 l o r i d e d i f f u s i o n i n t o c o n c r e t e E J Ce me n t a nd Con c r e t e Res e a r c h,2 0 08,3 8( 6): 87 7 883 7 I s ma i l M, To u mi A, F r a n c o i s R,e t a 1 E f f e c t o f c r a c k op e ni ng on t h e l o c a l di f f us i o n o f c hl or i de i n c r a c ke d mo r t a r s a mp l e s J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2 0 0 8,3 8( 8 9 ):1 1 O 6 1 1 1 1 8 J a n g S Y, Ki mb B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