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1。1项目建设目标、内容。。。。.。。。..。.。。.。。。.。。。。..。。。..。。。。。。。。.。....。.。。。.。.。。。..。.。...。。。。。。。.。。.4
1。1。1项目建设目标。。.。。。..。。.。。.。。。。。。.。。。。..。。。。。。。...。。.。。...。.。.....。。..。..。.。。....。.。.。4
1。1.2项目建设内容.。...。.。。...。。。..。。。.。。。。。.。。.。。。。。。。。.。。。。..。...。。。。.。..。。..。.。。.。。.。。.。4
1.2编制依据。。...。.。。.。.。。.。。。。。。。.。.。。.。.。.。。。。.。。.。.。。。。。。。。.。.。。。。。。。。。。.。。.。。。。...。。.。。。。..。..。..。。5
1.3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6
1.3.1社会问题分析.。.。。。。。。。。。。.。。.。。。。..。.。。。...。。.。。。。..。。。。...。。.。。。..。.。.。.。。.。。.。。。。..6
1.3。2政务目标分析。.。。.。.。。.。..。.。.。。.。.。.。..。。。.。。。.。。。.。。..。.。。。。。。..。...。。。。。。.。。。。.。.。。8
1。4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11
1。4。1用户角色分析...。。。。。。....。.。..。。...。。.。。。。。。.。。。.。。.。.。。。.。。。。。。.。.....。。。.....。.。。11
1.4。2业务功能分析。..。.。。。.。.。。。。。。.。。.。...。。。。..。。。。.。..。.。。..。。。。。。。。.。。。..。.....。。。。。.12
1。4。3业务流程。。。。。。...。。..。..。。。。。。。.。。.。.。。。。。....。..。。。。...。.。。。。。.。。。。。。。。。..。.。.。。.。。。.14
1。4。4业务量分析。。。。。.。.。。。。。。。。。。.。。。。。。。。。。。.。。。。。。.。。。。。.。。.。。。...。。。.。.。。。。。。。。.。..。.。.14
1。5信息量分析和预测。。。..。。...。。。.。。。。.。.。.。。。..。.。.。。。。。...。.。。..。。.。...。。..。...。。。。。..。。。。...15
1。5.1存储量分析...。..。.。。.。。。。。。.。。。。..。。。。。。。。.。。。。.。。.。。。。。。。。。.。.。。..。.。。.。。。.。.。。。。。。。15
1。5。2处理量分析....。。。。.。。。.。。。。。.。..。。..。。。.。。。.。。。.。。。..。。...。。。。.。。。。。。.。。...。。.。。..。.。19
1。5。3网络流量分析。。。...。.。。。。.。。。。。。。。..。.。。。。。。。。。。。.。..。。...。.。。。。。.。..。.。。.。。。..。.。..20
1。6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20
1.6。1系统功能指标。.。.。。。.。。。。.。。。。....。..。.。。.。。。。。。。.。。.。.。。。。.。。。。..。..。.。。。。..。.。。.。。20
1.6。2系统性能指标。。。..。。。..。。。。。。。。。。.。。。.。.。。.。.。....。.。.。.。.。。.。...。。。。.。。。。.。。。.。。.。。22
1。7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现状与差距。...。...。。。。。。.。..。..。。..。。。。。....。。.。。..。.。。..。...。。。22
1。7。1现状。.。。。。。。.。。。。.。。.。....。....。..。。。。.。.。。。。。.。..。。。....。..。.。。。。。。.。。。..。.。。。。。.。。。。。。.22
1。7.2差距。。。。。。..。。.。。。。。.。..。。。。.。。。。。。..。。。。.。。。。。.。.。.。。。...。。.。。.。.。。。。。.。。..。。....。。。。.。.23
1。8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
第二章总体建设方案。。..。。。。.....。。。..。.。.。..。.。.。......。.。。。。.。。。。。。。。。.。.。。.。。。。....26
2.1建设原则。...。。.。。。。。..。.。。.。。。。。..。.。.。。........。。.。。。。。..。。....。.。。。.。。。。.。。.。.。..。。.。。.。.。.。.。。26
2。1.1统一性原则。。.。.。。。。。。。.。.。。。。..。。。。。..。.。.。。。..。。.。。.。。。。...。。。.。。.。。。...。。....。.。.。。26
2.1.2可靠性原则.。.。.。。。.。。..。..。。。.。。。。。。。。。。。。。.。。。。。。.....。。。。.。。。.。。。.。.。.。。。。。..。。。。。。26
2。1。3可伸缩和可扩展性原则.。。。。..。.。.。..。.。.。...。。。。..。。。。.。。。..。。..。。。.。。。。..。。。..26
2.1。4开放性原则。.。。。..。.。。。。。。。。。。。。。。.。。。.。。。。.。。。。.。。。..。..。。。..。.。.。。.。。.。。.。。。.。.。。...27
2.1.5安全性原则..。..。。。.。。。.。。。。。.。.。.。。。。...。。。。.。。。。.。...。.。。。。.。。.。.。。.。.。。。.。。。。..。.。。27
2。1。6高效性原则。.。。....。。。.。.。.。。.。。。..。.。。..。。.。.。。。.。。..。。。。。.。.。。。。.。。。。。.。.。。.。.。.。.。。27
2。1.7友好性原则...。。。...。.。。。.。。...。。。。。。.。.。。。。。。...。.。。。。.。。..。。。。.。。.。.。。。。。。。。。.。。。。。.27
2.1。8可管理易维护性。...。。。.。.。。。。。.。。..。.。。。。。。.。..。。...。。。。.。。。。。。。.。。...。..。。。。.。..。28
—I—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2。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28
2。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29
2.4总体设计方案。。.。。..。。。.。。。。。.。。..。。。。..。.。。.。。。。.。..。...。。。..。。..。。....。。。。。.。..。。。。。.。。.。。。。。30
2。4。1基础设施层。。。.。。。。。。。.。。。。。。。。。。。。..。。。。。。..。。.。.。。。.。.。。。..。。。。。。。。。。。。。。.。。。.。。....32
2.4。2信息资源层。。.。。。.。。。。。..。。。.。。..。..。....。.。.。。。..。。..。..。。。。。.....。。。..。。.。。。。..。。。。。33
2.4.3应用支撑层。..。。.。。.。。。。。.。。.。.。.。。。。。。。。.。....。。.。。..。.。。.。.。。.。。.。。。。。.。。.。。.。。。.。。.34
2。4.4应用层。。。.。。。..。。.。...。.....。。。。。。。.。。.。.。.。。..。。。.。。。。.。.。。。.。.。.。.。。。.。.。..。。。。。。。..。。34
2。4。5服务层....。.。。。。。。。。.。。.。。.。.。。。。。。。.。.。。。。..。。.。.。.。。。。。.。。。。。.。。.。....。.。。..。。.。。。。。。.34
2.4。6安全保障体系。。。.。。.。.。。。。。....。。.。。.。。。。。.。.。.。。.。..。.。..。。..。。。。.。。。...。。.。.。.。..。34
2.4。7标准规范体系....。。.。。。。.。。..。。。.。。。。。。。..。.。。...。..。..。。。。。。...。..。。。。。。。.。.。。。。。。.35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36
3.1标准规范建设。.。。。.。.。。。。。。.。.。.。。。。..。。..。。。...。。..。。。。。。.。..。。.。。。。....。.。...。。。。。。。。。.。.。。。。36
3.1.1管理制度建设...。。..。。。。。。。。。.。。。。..。。..。...。.。。。。。。..。。。。。。....。。。。。。。。.。。.。.。.。。。.36
3.1。2标准规范建设。.。。。...。。.。.。。.。。。...。。。。。。。。。.....。。.。。。..。。。.。.。。。。.。。.。。。。。。。。.。。..40
3。1.3数据标准建设..。.。。。。。。。。。。.。。。..。..。。。。.。。。。。。。。。.。。..。。。.。..。。.。.。。..。。。.。..。。。。。。43
3。1。4标准规范索引。。。.。。。。。。.。.。.。。。。。。。。。。。.......。。。。。.。。...。。.。。..。。。...。。..。..。。。。。..46
3。2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47
3。2。1信息资源规划。。...。。.。..。。....。。。。.。...。。.。。..。。.。。.。。。。。。。.。。.。.。。.。。。..。。....。。。。.47
3.2。2数据中心建设.。.。..。.。。。。。.。。。..。...。。。。.。.。。。。。。。.。.。...。。。。。.。....。.。。。。。。。。。..。。.53
3。3门户系统建设..。。.。。。。。.。。。。。。。。....。。。。。。.。。。..。。。。。。.。。。..。..。。....。。..。。..。。。。。..。。。。...。.。.69
3.3.1信息资源政务门户。..。。..。..。。。。.。。。。。。.。..。。.。。。.。。.....。.。.。..。。。.。.。。。。。..。.。.。69
3。3。2信息资源开放门户.....。..。.。。.。。。。。.。..。.。。.。.。。.。。。。..。.。。。。....。.。。.。..。。。。.。.。73
3.4应用系统建设。。。。。.。.。。....。.。。。。..。。。。。..。。。.。.。...。.。.。。。...。。。。.。.。。。...。。.。..。.。.。。.。。。.。。。74
3。4。1数据汇聚平台。。..。。。。。.。。。。。.。.。。。.。.。.。。..。。。.。。。.。。。。.。。.。。。.。.。。。。.。。。.。。..。。。..。74
3.4.2数据治理平台。。。。。。.。。.。.。。。。.。.....。。.。。。。。..。...。..。。。。。。。。..。。.。。。。。。.。。..。.。。.。.89
3。4.3数据运营平台.。。。..。。。。.。。.。。。..。。。.。。。。.。.。。。。.。。..。。.。...。。。。。。。.。。.。。.。.....。。.102
3。4.4数据应用平台。。。。.。。。.。.。....。。.。。。。。。。。。。....。...。。。。。。。。.。。。。。。..。.。。。..。.。。。。。。104
3.5四大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108
3.5.1人口库。.。。。。。.。。。...。。。。。。。。....。。.。。。。.。。。。。。.。。。。..。。。。.。..。.。...。.。。。.。。.。。。。。。。..。108
3。5。2法人库。。。。。..。.。.。。....。.。。。.。。。.。。。。.。。.。。。。。...。。..。。.。。。。。。..。。。....。。。。.。.。。。..。。。111
3。5.3经济库....。.。.。.....。。。。。。。.。..。。...。。。。。。。。。.。.。。..。.。..。。.。..。。。。。.。。。。.。.。。。.。。.。。。114
3.5。4地理库。.。。。.。。。。....。..。。。。。。。。.。.。。。.。。。.。。。。。。。。..。。.。。.。..。。。。.。。..。。。。。..。...。.。。。115
3。6应用支撑系统设计。。。。。。.。。。.。。。。。.。。.。。。.。。.。.。。。。。。。。。。。。.。.。。..。。。..。。..。。。。.。.。。。.。。..。116
3。6.1统一用户管理。..。.。.。.。。。...。。..。。。。..。.。。。。..。.。。..。...。。。。。.。。。。。。。.。..。.。。。.。。。116
3。6。2统一应用管理。。.。...。。。。。。。。.。。。。。。.。。。。.。。..。。...。..。.。..。。。。.。。。.。.。。.。。。。..。.。。120
3。6。3统一服务管理.。。.。..。.。.。。。...。......。。。。。。..。。.。。..。。.....。.。.。。。。。..。.。。。。。。。..。121
3.6。4统一消息服务。。。。。.。。..。..。。。。。。。。。。。..。。。..。.。。。。...。.。。..。...。.。.。.。。...。。.....。123
3.6。5统一日志服务。。。。.。..。。。.。.。。。。。。。。。。。。。。。.。...。。..。...。。.。。...。.。。。。。.。.。.。。.。。。。124
—II-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3。7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24
3。7。1建设目标。。。。。。.。.。。。。。..。.。.。。.。.。。。。.。。..。...。..。。.。。。.。。。。。。。。.。.。.。。.。.。.。。。.。...124
3。7。2安全体系架构.。.。......。。。。。。。.。。。。。。...。.。。。.。..。。。。.。。。。.。.。..。。。.。.。...。....。。.125
3.7。3安全防护体系建设..。.。..。。.。。。..。。。。。.。.。.。.。.。.。。。。.。.。.。。.。.。。....。.。。。.。。。。。125
3。7。4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33
3.8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136
3。8。1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136
3.8.2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137
第四章效益分析。。。。。。。.。。。。.。..。.。。。.。..。.。。..。..。。.。。.。。。.。。。。。.。....。。。..。。..。。。.。。。138
4。1经济效益.。..。....。.。.。。。。..。.。..。.。.。。.。。.。。..。。.。。.。。。.。。.。。.。..。。。。.。..。。。..。。。.。。。。。。。。.。。。.138
4.2社会效益。。。。.。..。。。..。.。。...。。..。。.。。。。。。..。。。。.。.。。。.。..。.。。.。。。。..。...。.。.。。..。。。.。。.。。.。。.。。140
第五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142
5。1风险识别和分析。..。。。.。。..。。。。。....。.。。。。..。。..。..。。..。.。.。。。。。。。。。。。。.。。。...。.。。。.。.。...。.。142
5。1。1组织风险。.。.。.。。。.。。。。。..。..。。。。。。。.。.。....。。。.。。。.。。.。.。。.。....。。.。。..。。。。。。。.。。.。。142
5。1。2管理风险..。。。。。。。。。。。.。。.。。。.。。.。。。.。。。。。。。。.。.。.。.。.。.。。。。。..。。。。..。.。。。。。。。。..。。。。142
5。1。3业务风险.。..。.。。。.。.。。。..。。.。..。。。。。.。。...。。.。.。。.。。。。。。..。。.。..。.。。。。.。。。.。。..。.。。.142
5。1.4技术风险.。。。。。.。.。。。.。.。。。。.。.。。。。....。。..。..。。。。。。。。.。。。。..。.。。。。。。。。.。....。.。。。。。。142
5。2风险对策和管理.。......。.。.。.。.。。。.。。。。。。.。.。.。.。。.。。..。。。。。。。。.。.。。.。.。。.。...。.。。。。。。..。.。。143
5。2。1组织风险防范对策。。。.。。。.。。.。.。。。。.。。。.。。...。..。。。.。。。。。.。..。。..。。。。..。.。.。。.。。143
5。2.2管理风险防范对策。。。.。..。。。。.。.。.。。.。。。。.。。。...。。..。.。.。。.。。。.。。。。。。.。..。。。。.。。143
5.2。3业务风险防范对策。..。.。。。。。。.。。.。.。。。。。。...。.。。。。。。..。..。。。.。..。。.。。。。。.。。。。。。。144
5.2.4技术风险防范对策。。.。。。。.。...。。。。。。。。.。.。。.。。。.。.。。...。.。.。。。.。。。.。.。..。。。。..。。144
—III—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第一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项目建设目标、内容
1。1。1项目建设目标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
“云”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集中机关各部
门业务应用进行,制定相关的数据规范和信息交换标准,使机关各
部门业务系统依托统一的开放平台进行开发建设。确保部门之间系
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1。1。2项目建设内容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一套标准
规范、两个数据门户、四大应用平台、四大基础数据库和一个应用
支撑平台.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一个应用支撑平台
为了对需要调用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信息资源的政
府部门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管理,面向各类电子政务应用,规划建设
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统一标准规范,通过用户管理、应用管理、
服务管理等核心组件,可以对接入系统有效管理、实现统一认证及
单点登录、统一消息服务。
—4—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2、两个数据门户
针对政府部门用户建设信息资源政务门户,针对企业、公众用
户建设信息资源开放门户。
3、四大应用系统
建设承载电子政务公共数据汇聚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运
营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
4、四大基础数据库
通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制定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库、入
库和管理规则,建立四大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提供基础库内容管
理、数据处理、共享和应用功能。
四大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口库、法人库、经济库和地理库.
5、一套标准规范
形成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数据标准等。
1。2编制依据
1、中办、国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国办《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3、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4、《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5、《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6、《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2〕1202号);
—5—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7、《GB/T21063—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8、《GB/T21062-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9、《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10、《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1。3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1。3.1社会问题分析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理论上我国数据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但大
部分政府数据(例如:交通、社保、税收等),属于结构化数据,距
离海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多样性(variety)的3V属性还
有一定距离,但从战略角度而言差距并不大。
从数据规模来说,政府拥有国内最为庞大的数据储量.政府数
据广泛存储于各地、各级政府机关院所等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
同系统甚至不同网络环境中,海量超脱于地理空间的政府数据亟待
存储与处理.
从数据来源来说,由于各行业、各地采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并
不统一.传统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仅为满足特定功能而生,数据
结构差异性大,大量数据存放于历史遗留应用中,委办局间碎片化、
零散化、低效率的数据交互和分析普遍存在,导致政府数据来源极
为复杂.
从数据质量和价值来说,企业的数据种类单一化程度较高,而
政府数据涉及工商、税务、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数据种类繁
-6—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多,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质量较高,数据的潜在价值十
分可观。
如上所述,政府数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数据规模大、数据来
源和结构复杂、数据价值高但利用率低。
政府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
解国家资源使用情况,政府开支情况,土地交易和管理情况,这些
将不仅强化政府责任,提升治理能力,还能提高资金支出效率,为
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选择。
1、政府数据体量越来越大
截至2014年,中国共有664个城市,2852个行政县,40446
个行政乡.当前,中国中央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电子政务覆盖
率已经达到70%。据粗略估算,全国政府大数据加起来相当于数百
个阿里巴巴的体量.而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对于数据采集精度、
采集频率、数据存储等能力在增强,使得数据规模仍有提升空间,
近几年数据中心的新建和扩容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这是以硬件基础
设施带动的变革,促使软件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数据体量的增长,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应用分析的门槛将
会逐渐提高.
2、多部门协作成为常态化
复杂的城市治理问题,对跨部门的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
去个别部门间存在的职责交叉分散、协调运行不畅等问题。随着“大
部制"完善,建立健全了部门间协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多个部
-7—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门、一个政府”目标。随着部门与部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政府数
据跨部门共享共用已不再是亮点和创新,建立常态化共享机制成为
政府大数据建设的入门.
3、国家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
由于时间和技术的局限性,以往国家治理基本是政府下达指令、
向下逐层执行的“开环过程"。如今随着互联网发展,人民对于政
府的期望越来越高,国家不仅要在政策出台前广泛征求、准确把握
民意;出台后还需要获得执行反馈,并适时调整,政府治理变为下
达指令-执行—反馈的“闭环过程”,需要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参
与到国家治理过程之中。无论是社会自治还是合作共建,政府数据
共享开放都是大前提.
4、社会普遍开始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
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
患,随着全球各地用户信息安全事件频出,让人们开始感受到“数
据”与生活接触如此紧密,数据泄露可以对个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极
大的威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不仅是公民个人的责任,对采集数
据和共享数据的政府单位,也有义务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此过
程中,政策、技术、意识缺一不可。需严格依照相关规范文件,将
安全运营意识渗透到政府数据开放中.
1.3。2政务目标分析
1、实现政务公开,打造透明政府
—8—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促进政府和公众互动,让政务透明,
帮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解决社会难题,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是整
合开放的平台,是一个大数据共享平台,它建立了公众与政府间的
沟通渠道,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利用其开展民意调查,通过在线
交互让民众成为政务流程的节点,透明政务,让公众参与到政策制
定与执行、效果评估和监督之中,使民众参政议政成为可能。大数
据推进政府信息资源进一步开放,政府信息开发利用效率倍增,促
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实现数据融合,打造智慧政府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真正跨越了政府内部协同的鸿沟,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其一,政府内部协同除思
想理念上的障碍外,技术上也存在一定障碍,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
跨越系统、跨越平台、跨越数据结构的政府将在技术上使政府内部
纵向、横向部门得以流畅协同.其二,由于利用大数据技术,数据
获取、处理及分析响应时间大幅减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降
低了政府开支.例如,政府利用大数据对社会人群进行细分,对不
同人群进行针对性服务和政策施行。
3、实现科学决策,打造责任政府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以及应急响应能力,越来越多的政府摈弃经
验和直觉,依赖电子政务的数据和分析进行决策。现在大数据又超
越了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但是对大数据分析挖掘,对言论、图
-9—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表等都可以进行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入及广泛应用会
给政府带来科学和精准的决策支持.
4、为**电子政务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资源存储中心
对各部门的共享交换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和应用,
建设集约化的数据资源存储中心,从而避免了各部门重复建设工作;
同时提高数据安全方面的建设,从硬件设备、网络、信息资源、应
用系统、管理平台、数据库等方面的全面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并根
据用户的不同访问需求、防止恶意入侵、病毒防护、分区域的安全
设计,并在应用服务上提供安全检测服务。
5、为**电子政务提供一个高效的应用服务平台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为政府应用系统和
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服务提供手段,通过对相关的基础信息、业
务信息、服务信息进行管理,实现**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
台的信息管理和服务功能。城市级交换共享平台则对各部门的信息
资源提供交换共享支撑,以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通过整
合各部门数据信息,建设基础信息库,并提供对外服务,实现**电
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服务功能.
6、为**电子政务提供一个长效和可维护的信息服务体系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要对**电子政务体系
提供长久的服务,因此在管理和运维上必需配备相应的支撑.这一
方面取决于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手段的完备和对管理本身的技术
支撑,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员的配备和运维体系的建立.
—10—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1。4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1。4.1用户角色分析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用户分为:领导、各部门、
企业单位及社会公众。
1。4。1.1政府领导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有价值的数据、行政地图、
决策方法和应急进行融合,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有利于各级领导、
管理决策人员方便、直观、形象地进行各种分析,从而使统计决策
的科学化、人性化、智能化管理走上一个新台阶。
1。4。1。2政府部门
可以向**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提供数据或使用平台
提供的数据;业务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系统平台交换共享数据;遵循
标准规范进行业务系统的建造和改进,可实现业务系统和数据开放
共享平台的对接。
1。4。1.3社会公众
可以依托**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提供的应用服务对
公众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公众可以更直接广泛的获得政府提供的服
务,如证照协同、社保电子传递等.
1.4。1。4企业单位
通过**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提供的应用服务可以方
—11—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便企业进行业务级信息查询,并可通过业务协同对企业提供事项审
批、信息推送服务。
1。4。2业务功能分析
1。4。2。1数据共享
在政府部门内部强调的是共享共用.先把政府部门内部及部门
之间数据共享的工作做起来。各级政府都以数据应用为导向,需要
什么数据就共享什么数据。
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综合考虑管理难度和技术难度建议分为三
个阶段:“条线内部门共享"、“平级跨部门共享"、“跨层级和跨区域
的共享",通过统一规划,逐步推进的策略,打造部门间信息资源共
享共用的新格局。
1.4.2.2数据开放
对社会的数据开放,先从方便百姓生活又不是很敏感的数据开
始。特别是涉及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的数据,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
或企业有义务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开放,这样一些可以预警、预防的
群体性事件就能够避免.
按照社会关注程度、数据量大小和具体实施难度,数据开放建
议分为三个阶段:“业务统计数据"、“少量高频数据”、“重点业务数
据"。通过以安全为前提,重点关注优先试点,逐步扩大范围为原则,
稳步推行数据服务开放。
-12—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1。4.2.3数据融合
政务大数据归根结底,还是要面向行业应用的,需要基于不同
的业务部门开展,并和现有平台建立联系。
融合应用可以分为“数据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三个层
次:其中,数据融合是把本单位数据、从其他单位共享的数据,以
及互联网等社会相关的数据,相互融合,相互比对,建立融合数据
资源中心,统一数据标准和口径。
业务融合主要围绕各行业的特定业务场景,比如交通出行、医
疗保障、民生服务等领域,建设智慧应用,形成行业业务的决策分
析体系,支撑城市运行和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产业融合,随着一大批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运营
企业的兴起,政府数据将不单单是自建自用,通过建设数据运营平
台,数据交易平台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
治理,实现向集约型、服务型、智慧型政府的转变。
—13—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1.4.3业务流程
开始
从缓冲区增量数据表中获取人口增
量数据
根据证件类型判断证件号是
否符合规范
否
通过证件号判断该人是否存
在于人口主表中
将该条增量数据插入异常表中
否
是
将人口库【人口增量数据表】
中该人口记录删除
通过【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字段配置
表】得到该业务系统需采集的字段
且循环这些字段
判断人口库该字段值的来源
是否是该业务系统
将该人口记录插入到【人口基
础信息表】及【专题表】
是
是
否
根据证件号码和类型更新
【人口基础信息表】及【专
题表】的字段
否
判断新采集的字段值是否为
空
否
将该人口记录字段来源插入到
【字段来源表】
判断人口库库该字段值是否
为空
否
否
判断该业务系统的数据
是
是否是业务上的新增?
否
是
根据证件号码和类型更新【人口基
础信息表】及【专题表】的字段值
是
判断该业务系统是否为
该字段的权威来源
更新【字段来源表】中该字段
的来源
循环人口库需采集该业务系
统的字段是否结束
将人口库【人口增量数据表】中该
人口记录删除
结束
1。4.4业务量分析
业务量分析可以从平台交互量、每天总用户数(个)、每天每个
用户平均执行操作数、高峰时段交互量占全天交互量的百分比、高
峰时段持续时间(小时)、高峰时段在线用户数(个)等方面指标进
行综合估算。**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业务量估算如下表所示:
表3—1业务量估算
序号
数据名称
平台交互量
数据量
200(日均)
100
1
2
3
每天总用户数(个)
每天每个用户平均执行操作数
高峰时段交互量占全天交互量的
百分比
1000
4
60%
-14—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序号
数据名称
数据量
4(9:00—11:00,15:00-17:00)
60(日均)
5
6
高峰时段持续时间(小时)
高峰时段在线用户数(个)
1.5信息量分析和预测
1。5.1存储量分析
本项目中存储的数据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系统网站群的在线行
为数据和国内外互联网重点渠道、信息源以及政府网站群的在线内
容数据。在线用户行为数据以符合W3C格式标准的日志形式进行存
储。网站内容更新数据直接存到关系型数据库或其他非关系型数据
库中.
1、在线行为数据存储量
网站群的在线行为数据存储主要分为三部分:
(1)接收数据,是系统储存的原始数据.
(2)结构化数据,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去重后进行结构
化后存储。
(3)分析数据库,将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预计算后存储。
按照本项目需要涵盖**系统网站群的500个网站,每个网站的
日平均访问按照10000个PV计算,预计每日需要处理的总的PV数
为500万。
n接收数据的测算依据及结论
其中接收数据库的主要条目占用空间,如下表所示:
单个PV所要储存的信息
空间大小(字节)
访问路径信息
1600
-15—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来源路径信息
1120
其他信息(会话标识、Cookie标识、时间信息等)
256
汇总
2976
单个Session所要储存的信息(1个Session大约产生4PV)
访问路径信息
512
1120
128
来源路径信息
客户端信息(IP、浏览器等)
其他信息(会话标识、Cook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