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MYCMMYCYCMYK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扉页9-15.pdf 1 2021/9/15 10:25:37前言PREFACE2021 年 10 月 14 日至 16 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召开。为展示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成就,分享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我们编制了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展现中国交通在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理念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体现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的落实,希望本 报告能对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
2、持续交通大会提供有益的支持和贡献。报告 共分七章。第一章对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总体进展、总体思路进行概述。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对中国可持续交通进展与成效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进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加强交通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让人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生命至上与安全发展。报告 编写过程中,中国交通运输部和有关部门、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和专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1第一章|总 论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总体进展 2第二
3、节 中国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 9第二章 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13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13第二节 提高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水平 21第三节 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 26第三章 推进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 33第一节 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 33第二节 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技术水平 35第三节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交通治理创新 45第四节 不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49第四章 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51第一节 推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 51目录CONTENTS2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第二节 促进交通运输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 56第三节 加强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4、61第四节 推进交通运输污染综合防治 66第五章 加强交通运输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 69第一节 推进“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 69第二节 加强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 75第三节 促进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 77第六章 让人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 79第一节 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9第二节 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84第三节 不断丰富多样化出行选择 87第四节 打造无障碍出行服务环境 91第七章 生命至上与安全发展 95第一节 大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95第二节 强化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99第三节 坚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104结束语109第一章 总 论交通是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1992
5、 年联合国地球峰会通过的 21 世纪议程 首次确认了交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2 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的成果文件 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再次突出了交通的地位。2012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认同交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为促进和支持可持续交通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联合国于 2016 年在土库曼斯坦召开首届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就交通可持续发展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支持作用达成了初步共识。2021 年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以“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为主题,聚焦减贫脱贫、国际互联互通合作、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等议题,有助于各方凝聚共识,进一步推进全
6、球、区域和国家的可持续交通发展。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早在 1996 年,中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全面实施,是最早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迈入高质量发展1第一章|总 论的新阶段,正在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中国交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发展中加快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第一节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总体进
7、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交通秉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理念,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薄弱、整体落后的面貌。进入新时代,中国交通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历程1949 年至 1978 年,中国致力于解决交通运输“有没有”的问题,建设发展了新中国交通运输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前,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经过 3
8、年的2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1953 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在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531965 年),国家投资向交通运输倾斜,改造和新建了一批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民用机场,提高了西部和边远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覆盖程度,疏浚了主要航道,新开辟了国际、国内水路和空中航线,扩大了邮政网络,增加了运输装备数量。1966 年至 1976 年,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规模、运输线路继续增加,特别是针对沿海主要港口压船、压港、压货日趋严重的局面,加快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1978 年至 2012 年,中国致
9、力于解决交通运输“够不够”的问题,推动交通运输快速发展。1978 年,改革开放掀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1984 年,中国交通部实施“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开始全面开放交通运输市场。之后又提出“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一起干,国营、集体、个人以及各种运输工具一起上”,极大促进了交通运输发展。铁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实行招投标制度;出台了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
10、费以及“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等扶持公路发展的三项政策;港口率先对外开放,开征港口建设费,海运业最早实现“走出去”;民航走上了企业化发展道路,航空运输市场开始形成;实施邮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中国速递服务3第一章|总 论公司,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加大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1992 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现快速发展。开展铁路建设大会战,1997 年起铁路进行了连续六次大提速,大秦铁路、京九铁路、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为应对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
1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公路建设投资进入“快车道”,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兴起。2003 年,中国交通部提出“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目标,掀起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港口建设不断加快。民航机场建设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内河航运建设基金先后设立。实行邮电分营和邮政政企分开,邮政向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邮政业方向发展。城乡客运、城市公共交通、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救助等领域建设不断加强。中国坚持规划引领,1981 年划定国家干线公路网,1992 年公路和水运开始实施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的“三主一支持”规
12、划。2002 年以来,中国制定实施了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等一系列规划。落实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先后制定实施系列规划纲要,全面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07 年中国政府批准的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网。在此期间,中国交通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1998 年启动水上安全监管体制改4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革,实行“一水一监、一港一监”的管理体制。2008 年组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加快形成综合运输体系提供了体制保障。2012 年至今,中
13、国致力于解决交通运输“好不好”的问题,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正在向交通强国迈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进入了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行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国家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中
14、,把交通运输作为先行领域重点部署。中国 2014 年开始大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2019 年和 2020 年先后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推动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等先进组织方式。加快推进旅客联程联运发展,提高城际、城市、城乡客运服务水平。着力增强交通运输发展新动能,推动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新业态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交通基础设5第一章|总 论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的绿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15、大力建设平安交通,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放管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等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深入推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交通运输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格局,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便利化,积极参与交通运输全球治理,认真履行各项国际义务。中国国家层面先后出台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等规划,制定印发了促进铁路建设、普通公路、海运业、民航业、快递业健康发展等意见,推动
16、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2017 年,中共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2019 年和 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和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的奋斗目标,中国开启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二、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取得的成效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以“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内畅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高速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颁
17、证运输机场、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长度居世界前列。6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 95%,高速公路对 20 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 98%,民用运输机场已覆盖 92%的地级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逐步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效率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进入了各种方式交汇融合、统筹发展的新阶段。依托京沪、京广、沿海、沿江等综合运输大通道,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港口群和长江沿线港口形成的经济带、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
18、业务量等指标居世界前列。旅客出行服务更加便捷舒适,出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差异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旅客运输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品质不断提升。货运服务更加高效,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发展,综合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显著增强。交通运输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交通运输服务加快融合,交通运输新业态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绿色交通发展成效显著,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贡献。中国交通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运输通道、枢纽、装备等资源集约利用效果明
19、显。建设了一批绿色铁路、公路、港口、航道、邮政示范项目以及民航节能减排项目,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不断增加。国家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及民航吨公里油耗持续下降。通过坚决打好交通运输领7第一章|总 论域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成效明显,开展“碧海行动”计划,持续开展邮政快递绿色包装治理。探索创新荒漠区、高寒区、围填海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生态修复技术,环境友好程度不断提升。绿色交通建设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效支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中国交通始终把安全
20、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进建设平安交通。实现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大幅提升,铁路民航客运总体安全水平居世界前列,公路水运安全生产成效明显,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事故总量明显下降,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安全、更优质、更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交通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科学高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防范化解交通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平安交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出行提供安全运输保障。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推进,注重发挥交通运输对于推进全球联通、促进共同繁荣的基础性
21、先导性作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互联互通持续加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联通,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与相关国家深入开展交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形成市场合作互利共赢、成果经验互鉴共享的开放新格局。积极推动全球交通治理体系8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变革,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事务和交通运输全球气候治理,努力为全球交通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第二节中国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中国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将
2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一体化融合、创新驱动,打造一流设施、技术、管理、服务,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到 2035 年,基本建成
23、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都市区 1 小时通勤、城市群 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3 小时覆盖的“全国 123 出行交通圈”和国内 1 天送达、周边国家 2 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 3 天送达的“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旅客9第一章|总 论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
24、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图“全国 123 出行交通圈”和“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10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中国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将坚持把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目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5、把人民交通为人民作为价值追求,人民交通靠人民作为力量源泉,人民交通由人民共享作为发展导向,人民交通让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标准,聚焦人民对交通的期待,加强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交通运输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把当好先行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定位。坚持先行引导,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适度超前布局交通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中,统筹规划交通运输发展,加快补齐短板,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进
26、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引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聚焦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广覆盖的基础服务网。统筹降低交通运输结构性、制度性、技术性、管理性、服务性成本,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增强交通运输发展动能。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深化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
27、场,进一11第一章|总 论步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构建互联互通面向全球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输国际合作深度与广度,拓展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交通运输规则、技术、标准“引进来”和“走出去”。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模式、业态、产品、服务等联动创新。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的发展,支撑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12中
28、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中国把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作为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发展。经过 2008 年和 2013年两轮政府机构改革,交通运输大部门制主体组织架构基本建立,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为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第一节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极不均衡,建设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不断加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规模和质量实现跃升,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
29、协调发展13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一、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以统筹融合为导向,着力补短板、重衔接、优网络、提效能,完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铁路网络加快延伸。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提前建成,普速铁路网不断完善,全国路网布局持续优化,路网质量显著提高。截至 2020 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4.6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 3.8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 2/3 以上。2012年9.802468101214162013年10.3铁路营业里程(万
30、公里)2014年11.22015年12.12016年12.42017年12.72018年13.12019年13.92020年14.6图20122020 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4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图中国高铁“复兴号”公路路网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完善,持续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和繁忙拥挤路段扩容改造,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提质升级。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城乡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公路里程达到 519.8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16.1 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连接了全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农村公路通达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
31、村,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形成。15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2012年423.801002003004005006002013年435.6公路总里程(万公里)2014年446.42015年457.72016年469.52017年477.42018年484.72019年501.32020年519.8图20122020 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图贵州省和云南省交界处的北盘江大桥水路运输网络不断完善。港口布局不断优化,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形成了分布合理、层次清晰、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的格局,深水航道建设成效显著,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进一步提升,航道扩能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沿海和内河码头专业化水
32、平不断提升。截至 2020 年底,中国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 2.2 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6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数量 2592 个,占泊位总数的 11.7%;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12.8 万公里,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进一步完善。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11886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个)2110222123172366244425202592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图20122020 年中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图京杭运河和物流园区码头民航机场网络更加完善。运输机场功能布局
33、加快完善,着力增强区域枢纽机场功能,实施部分繁忙干线机场新建、迁建和扩能改造工程,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代表的现代化机场建成投用,第一个以货17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运功能为主的湖北鄂州机场开工建设,机场网络不断完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截至 2020 年底,中国民用航空颁证运输机场 241 个,全国航路航线总里程达到 23.7 万公里。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邮政网络覆盖加快拓展。邮政实现乡乡设所,建制村直接通邮,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快递通达国家和地区大幅拓展,已基本形成连接城乡、覆盖全国、联通世界的现代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络。截至 2020 年底,中国邮政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 34.9
34、 万处,快递服务营业网点 22.4 万处,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5278.8 万公里。18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图中国邮政航空的货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提出了“到 2035 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的目标。根据这个规划,中国将加快建设 6 条主轴、7 条走廊、8 条通道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 70 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 20 万公里左右,公路46 万
35、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 2.5 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 27 个,内河主要港口 36 个,民用运输机场 400 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 80 个左右。二、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中国把打造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着力打造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性综合交通19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辐射能力持续提高。中国交通运输部引导支持了一批实现旅客便捷换乘、货物高效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不断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衔接水平显著提高,
36、80%的新建综合客运枢纽实现了 200 米内便捷换乘,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 68%。货运枢纽布局逐步优化,铁路物流基地、港口物流枢纽、航空转运中心、快递物流园区等规划建设和设施改造加快推进,提升了口岸枢纽货运服务功能,枢纽集聚效应增强,提升了物流效率。枢纽与城镇、产业逐步融合,形成了一批城市综合体、临空经济区、临港经济区。图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根据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国将建设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4 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建设 20 个左
37、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 80 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第二节提高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水平中国交通加快推动建设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业,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形式更加多样,服务品质、效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增强。一、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构筑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区际快速客运服务体系,提升主要通道旅客运输能力。2020 年,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在客运量中的占比分别为 22.8%、71.3%、1.6%、4.3%。动车组已成为铁路旅客运输的主力军,动车组列车承担铁路客运量约 70%,网络售票比例超过 80%。民
38、航航班正常率连续 3 年超过 80%。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乡客运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交优先战略深入实施,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1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2012年0%20%40%60%80%100%2013年铁路公路客运量占比水路民航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图20122020 年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客运量占比鼓励不同运输方式加强协同合作,积极发展公铁、空铁、公空、空海等联运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质量,积极推进联运票务一体化,高铁无轨站、异地候机楼、行李直挂运输等专业化服务不断完善。杭州萧山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机场的
39、部分城市候机楼结合公路航空联运初步实现了跨运输方式行李直挂。提高旅客联运信息化水平,鼓励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旅客联运公共信息服务能力。二、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中国交通聚焦提高货运服务体系的综合效率,不断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2016 年至 2020 年间,中国铁路货运量由 33.3 亿吨增长至 45.5 亿吨,在货运量中的占比由 7.6%增长至 9.8%;水路货运量由 63.8 亿吨增长至 76.2 亿吨,在货运量中22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的占比由 14.5%增长至 14.8%,铁
40、路、水路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凸显。截至 2020 年底,环渤海地区、山东省、长三角地区沿海主要港口的煤炭集港已全部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矿石采用铁路、水运和皮带机疏港的比例达到 61.3%,较 2017 年增长了20 个百分点。加快建设高效货运服务网络,大力发展高铁快运,加强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提升道路货运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提升城市配送服务水平。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近 1300 家网络平台道路货运企业在城乡配送、多式联运、线路整合、甩挂运输、冷链物流等领域探索创新运营模式,整合社会零散运力近 300 万辆,提高了运输效率。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
41、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加快快递扩容增效和数字化转型,壮大供应链服务、冷链快递、即时递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图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23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将多式联运作为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公铁联运、空铁联运、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滚装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出台了 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 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加强了多式联运发展的顶层设计。组织开展了三批 70 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模式创新、技术装备研发应用、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不断探索,覆盖全国 28 个省份,已开通线路 390 余
42、条,累计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超过 1400 万标箱。集装箱铁水联运加快发展,2020 年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超过 680 万标箱,2016 年至 2020 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 23%。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万标箱)0图 20162020 年中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三、加速“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互联网+”交通运输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模式,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覆盖中国 300 多个城市,日均完成订单量达到 2000 万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已在中国 360 余个城市投放运营,投入车辆达24中国
43、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1945 万辆,日均使用量约 4570 万人次。共有 50 余家汽车分时租赁企业开展经营,投入运营的车辆超过 20 万辆。为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健康发展,中国交通运输部先后出台了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管理办法 等部门规章,制定了 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 等文件,明确了新业态发展定位、方向和目标。中国积极推进智慧化运输服务发展,探索出行即服务(MaaS)模式,围绕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共享出行等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实现数据资源、运营调度、票务清分、聚合支付、信息服务、监督管理等方
44、面的全面整合,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广泛开展应用示范。北京市建立了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整合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全流程智慧出行服务。广州市启动了“广州市一站式出行服务体系应用试点工程”,实现人与公共交通出行网络、生活消费网络的连接,构建一站式支付+出行+生活新生态。深圳市推出了深圳湾生态科技园 MaaS 试点示范,市民通过小程序“SOGO 出行”提前预约上车时间与地点,系统根据需求规划路线,实现工作地和地铁站之间的公交快速接驳。25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第三节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中国注重发挥交通运输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
45、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拉动经济增长中国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提升了生产要素的流通效率,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带动了制造业、物流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同时,交通运输发展也为人口流动带来便利,为促进社会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专栏 2-1沈大高速公路促进沿线产业集聚发展沈阳大连高速公路是中国大陆兴建最早的高速公路,1984 年 6 月开工建设,1990 年 9 月 1 日全线通车,全长 375 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五大工业城市,是辽宁省重要经济干26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线,也是东北
46、地区出海主通道。沈大高速公路沿线集聚了装备制造、石化、造船、高新技术、钢铁等产业,形成了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的高速公路经济带,带动了辽宁省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 70%以上。图沈大高速公路中国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发展定制化运游服务,创新交旅融合服务产品,提升旅游交通品质。旅游公路建设持续推进,贵阳、桂林、黄山等重点旅游城市相继开通高铁线路,香格里拉、长白山、腾冲等一批旅游机场建成通航。农村旅游景区景点公路可达性大幅提升,基本实现
47、 4A 级以上景区旅游客运线路全覆盖,城市内重点景区公交全覆盖。27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专栏 2-2贵州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贵州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起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途经习水县土城镇,止于赤水市区,包含 160 公里用红色沥青铺成的山地自行车道和 154 公里黑色沥青铺成的汽车道,设计时速 40 公里,全线共设置 12 个驿站、26 个露营地、23 个观景台和休憩点,聚集了人气财气,以路为媒介,促进产业发展。图贵州省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增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支撑。西部地区交通短板加快补齐,基本实现省会通高28中国可持续交通
48、发展报告铁,地市通高速、通铁路,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东北地区进一步畅通对外通道,交通基础设施效能得到提升。中部地区加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通道能力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强化。东部地区加快推动综合运输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运输结构,率先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图沪渝高速公路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当好先行。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多节点、网格状世界级城市群交通体系,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形成京津冀核心区 1 小时交通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构建长江经济带综
49、合立体交通走廊,高速公路、铁路以及内河航道的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实现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建设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积极推进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项目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和国省道、高铁、城际铁路29第二章|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大湾区城市群 1 小时交通圈。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步伐加快,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为节点,构建对外高效联通、内部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实现主要城市间 11.5 小时快速通达。统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成渝双城经济圈基本建成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
50、水道为主体的多向对外联系通道,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形成,成渝“双核”之间基本实现 1 小时通达。打造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铁路、城际轨道和骨架公路网,全面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图京雄高速公路30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三、服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国注重发挥交通运输在服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快补齐农村交通运输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2016 年,中国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出台 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推动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客运服务和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建设。同时,中国启动第一批城乡交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