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地方行政制度明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就元朝的十行中书省,改为十三布政使司区。简称为十三省,另设南北两直隶,犹如元朝的“腹里.皇帝(中央政府)北京顺天府府、直隶州县、属州南京应天府府、直隶州十三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县、属州皇帝(中央政府)布政使司(省)府、州(直隶州)县、属州布 政 使民政兼司法,承宣布政使司知府、知州知县、知州按 察 使-监察兼司法,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军事,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卫千户所、南北两直隶明朝的政治区划以南北两京的地方为两直隶。南直隶称南京,包括今之安徽、江苏,于南京城郊置“应天府。北直隶称京师,包括今之河北辽宁两面三刀省的南部,于北京城郊置“顺天府.顺天府、应天府都设有府尹
2、为长官.与其他近畿诸府州皆直辖于中央南北两京政府,故称直隶,而不另设布政使。、省、府(直隶州)、县(属州)三级制明初改元之路为府,府之下为县,在原则上是“府县两级制”。府县之外另有州,大州直辖于省,与府相同,谓之直隶州.小州则属于府,与县相同,谓之属州。所以在形式上,似乎成为府州县三级制。加“布政使司”区,成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明代晚叶在“布政司”上又设“督”(总督)、“抚(巡抚),原为中央御史之临时兼职,后成为常驻官,于是在形式上竟成为“督抚、“布政司(省)、府、州、县,五级制了.然而实质上仍以府(或州)、县两级地方行政为基础(如秦汉之郡县,隋唐之州县),上加省级,可称为“三
3、级制.3、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1)布政使:“布政使的全衔是“承宣布政使,每省置左右“承宣布政使”二人,秩从二品。布政使原是一种承上启下的监司性质,放多事不公要陈报中央诸部,不要取得总督巡抚的许可。不过因其总揽一省(布政使司区)之大政,遂为一省之最高行政首长。(2)按察使:与“布政使”同列,掌管一省之监察与司法有“提刑按察使”一员,其品秩为正三品,比“布政使”低一级.在“布政使司”下分设若干不同性质的监察区划,名为“道,有“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等,由布政使下的参政与参议兼任之.有“提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分巡道等,由按察使下的“副使”、“佥事”分任之,其区划名称颇
4、为复杂。又京畿地方所设诸道,因直隶无布政使司,其道司则由附近诸布政使司分摄这(如北直隶之密云道、大名道、天津道、霸州道,由山东省兼管,易州道、口北道、昌平道由山西省兼管).(3)都指使:都指挥使,亦称“都司”(正二品官),掌管地方军事,与“布政”、“按察分掌“行政”、“监察”、“军事”统称为地方三司.4、府、州、县(1)府:“府”有京府与非京府之别,一般府之长官称知府,唯顺天、应天两“京府”之长官皆称府尹.为正四品官.府官掌一府之行政、教化、钱粮、治安。(2)州:“州”之长官,称知州,品秩为从五品,州有大小,有直隶、属州之别。大的“直隶州”为直隶于省之州,地位与“府”相同;小的“属州”,属府管辖,地位与“县”相同.(3)县:“县”之长官称知县,为七品官。府、州、县之行政体系与职务,大致与宋朝相同。“府”、“州、“县”虽在布政使司(省)之下,实系地方之基层行政组织,与“布政使司介于监察行政之间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