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第23期
“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朱
艳
摘要:“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是通过创设与一些现代企业在人力、物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以及在理念、学习、研发等方面的互动等条件,而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实训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式。本文从该模式的内涵、结构、目标出发,系统阐述了“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构建。
关键词:整合
互动
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具体可操作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式.为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这一模式通过双
利益和资源的有效整合,着力构建一种双方方目标、
追求一致、行动一致、相互渗透、整体发展的水乳交融的合作模式。化校企两重利益为整体利益,化外部资源为学校与企业内部资源.为发挥“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培养学生既要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职业综合实践技能,成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构建与现代企业在人力、物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以及在理念、学习、研发等方面的互动运行机制,具体运行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内涵与结构
“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在吸收国
国内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较长际、
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构建起来的适合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实际的一种创新型办学模式。“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是指职业院校在合作教育等理念指导下,在总结国内传统实训模式的不足以及借鉴国外实训模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创设与一些现代企业在人力、物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以及在理念、学习、研发等方面的互动等条件,而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实训框架及其
综合研究
目标培养企业适用的高技能人才
条件学校与企业资源的整合与合作互动
校企资源整合系统
实训教学人力资源整合实训环境与物质资源整合
专业实训项目信息资源整合企业与学校理念提升互动
校企双向学习互动
校企合作互动系统
技术管理创新与研发互动
“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运行框架示意图
21
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第23期
品、一篇论文等),突出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要将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
2。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立足职业院校,结合企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把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培养成为一支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两手硬的实训教师队伍。教师结构由单一的教学型转变为复合的教学、生产实践、科研型,使教师总体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师资源实现一专多能的优化.
3.编写规范的实训教材,开发一系列培训项目。在内容上以实际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少而精;对同一控制对象,介绍不同的操作系统作为实训内容,内容面要宽,按模块化分单元,使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模块;结构上要按实际操作流程安排实训步骤,安排一定的思考题并以现行的成熟技能训练为主,增加部分超前性的技术训练.
4。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指导思想,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运作机制,建立规章制度,优化基地结构,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科学管理.校企双方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挖掘双方潜力,互惠互利,实现校企双方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双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技术指导,学校为企业职工提供培训、学历进修.
5.成为职业素质的训导中心。实训基地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但也可以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实训基地在组织运行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的毕业生才会真正受到社会欢迎。
学校的实训基地也要积极为企业培训提供服务。学校可结合企业生产的新特点,结合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将学校智力资源、设备资源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多类型、多规格、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
二、“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1。校内外相结合原则。实训基地规划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其软硬件建设尽量
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公共基础部分以校内为主,企业为辅;专业部分,尤其是专业最新技术部分以企业为主,校内为辅。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根据各专业及工种的培养目标,对应受训者所需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将实训基地按基本训练、专业训练、职业训练有机布局,有针对性地开发实训项目模块。
3.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现场氛围,引入企业管理文化与理念,实训项目来源于生产,同时利用实训基地先进的设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发挥实训教师智力优势,开展生产和技术服务.
综合研究
4.技术先进性原则.由于各种高新制造和管理技术不断涌入,对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承担高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
新工艺,提职业院校,其实训内容必须体现新技术、
供高技术含量和新技术行业的职业实训岗位。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而先进的操作技术必须在先进的实训设备上进行操作。
5。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培训是实训基地辐射周边城市、服务社会最直接的途径,实训基地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优秀的师资开展培训与技能鉴定,成为众多企业的人才培训中心。
三、“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1.构建相对独立的模块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专业将实训的内容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训练三个大的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的课程,并制定每门实训课程的实训大纲;再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将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独立进行的实训项目。
项目设计方面,三个层次要各有侧重.基本技能训练强调规范,注重实践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的训练。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项目要求有一项成果(一个设计、一件作品、一个产
22
中等职业教育
育与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体系,从而扩大职业教育的市场与发展空间,进而实现校企双赢。
2009年第23期
又有培养潜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型人员;从企业中选聘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同时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继续教育,使其在专业理论及计算机操作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学术会议,并且引导教师从事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工作.
3。实训项目信息资源的整合—互动。编写、拟定统一的实训指南.实训基地的使用需要实训指南,它是实训环节的教学大纲,可以明确实训的目的和意义。各相关院校应共同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人员商定、编写统一的实训指南。实训指南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实训目标、实训环境与配置要求、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实训过程、实训师资、实训评估等.制定了统一的实训指南,实训基地的使用就有了统一的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就有明确的标准,十分有利于实训基地的管理。引进国外成熟的培训项目,进行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整个过程要坚持联合开发
引进与自主开发为辅的原则.为主、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徐旭水。
“整合—互动”型高职校
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教通讯,2007(5).
[2]宋轶。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8)。
[3]曹建平。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8)。
[4]祝志勇。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四、“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构建
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或“拼合”,而是要对
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控、有机的组合,以实现资源的整体结构最佳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这项教学资源的整合涉及校企间如何共建实训基地,如何综合利用实训基地,同时还涉及校企间责、权、利的划分等,进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整合互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训环境与物质资源整合—互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整合保证实训基地整合的经济性,应对各院校现有的实训基地配备的资源进行有
合理的利用。首先要对实训基地现有配置的资源效、
进行整理、归类和筛选,对那些陈旧过时的资源可以剔除,并及时补充、升级、改造教学资源,从而保持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的新颖性和先进性。
要打破传统的资源分割、部门垄断的局面。要树立资源统筹管理的理念,要由各参与单位共同组建一个资源调控中心,通过调控中心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使用,从而保证各单位的义务和权益,实现公平合理的共享局面,处理好投资与回报、管理与权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
建立新型的运作机制,其总的指导思想是: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引入现代企业的理念与价值观,营造企业的职业氛围,实训内容与项目来源于企业,实训方式、过程企业化,进行实训成本核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市场化运作主要表现在全员树立“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的观念,建立顾客绿色通道,开拓培训市场,发挥实训基地示范作用与辐射功能。
2。实训教学人力资源的整合-互动。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途径是:专兼结合,内培外引.选派校内教师到生产现场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规定未经过企业实践锻炼的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锻炼一定时间或到企业蹲点,了解熟悉企业,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技能水平、现场管理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提高实训教师待遇,引进校外教师,尤其是优先引进企业生产现场既有生产经验和现场管理经验,
综合研究
2008(1)。
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