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个人礼仪
一、服饰礼仪
1、服饰的作用:
A服装被视为人的“第二肌肤”,既可以发挥多种实用性功能,又可以美化人体,扬长避短,展示个性,发挥多种装饰性功能。
B还具有反映社会分工,体现地位、身份差异的社会性功能。
(服装是由面料、色彩、款式三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2、面料礼仪:正式的社交场合所穿着的服装,宜选用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
A、棉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
B、麻布:一般被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
C、丝绸: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
D、呢绒:适用于以制作礼服、西装、大衣等正规、高档的服装.
E、皮革:制作时装、冬装
F、化纤:档次不高
G、混纺:价格较廉价
3、色彩礼仪:是服装留给人们记忆最深的印象之一,是服装穿着成败的关键所在。
A、色调的冷暖 B、着装,通常就讲究上浅下深。色彩的轻重
C、色彩鲜艳纯粹,给人以软的感觉(喜庆场合的着装).色彩深、暗,给人以硬的感觉(庄重场合的着装)。
D、色彩缩扩:冷色、深色属收缩色(使面条,暖色、浅色则为扩张色(使丰满)。
4、色彩的搭配
(1)统一法:即配色时尽量采用同一色系之中各种明度不同的色彩,按照深浅不同的程度进行搭配.
(2)对比法:配色时运用冷暖、深浅、明暗两种特性相反的色彩进行组合的方法。
(3)呼应法: 配色时在某些相关的部位刻意采用同一色彩,如,穿西装的男士讲究鞋与包同色.
(4)点缀法:采用统一法配色时,为了有所变化,而在某个局部小范围内,选用其他某种不同的色彩加以点缀美化.
(5)时尚法: 时尚,配色时选用届时正在流行的某种色彩。多用于普通的社交场合与休闲场合着装的配色.
5、色彩的调节
(1)强调法: 服装的整体配色过于单调、乏味时,可加入某种较为强烈的色彩作为重点,调节色彩。
(2)平衡法:服装色彩过于深沉或淡雅时,添加与之相反的色彩,进行调节。
(3)分割法:两种对比色过分强烈时,运用其他较为协调的色彩,在其交界处对二者进行分割,以使其更为和谐。
(4)渐变法:两种色彩的组合不甚协调时,二者之间配以呈阶梯变化的色彩。
6、正装的色彩
(1)三色原则
A三色原则,是选择正装色彩的基本原则。B正装的色彩在整体上应当以少为宜,控制在三种色彩之内.C显得规范、简洁、和谐。
(2)基本色彩
A正装的色彩,一般应为单色、深色,应当无图案。 B最标准的套装色彩是蓝色、灰色、棕色、黑色。 C衬衫的色彩最佳为白色;皮鞋、袜子、公文包的色彩宜为深色,以黑色为常见。
7、款式 A服装的款式,指的是它的种类、式样与造型。 B与着装者的性别、年龄、体型、职业、偏好有关. C受制于文化、习俗、道德、宗教与流行趋势。
8、TPO原则
(1)时间:不同的时间里,着装的类别、式样、造型应因此而有所变化。
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透气,白天应合身、严谨,晚上应宽大、随意.
(2)地点:室内或室外,闹市或乡村,国内或国外,单位或家中,不同的地点,着装的款式理当有所不同.
(3)目的:着装往往体现着其一定的意愿,即自己对着装留给他人的印象如何,是有一定预期的。
9、场合的要求
在交际应酬之中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场合,可被分做公务、社交、休闲这三个大类。
(1)公务场合:指的置身于工作地点,用于上班的时间。基本的要求是:庄重、保守、传统。
(2)社交场合:置身于交际地点,用于上班之外,在公共场合与熟人交往、共处的时间。聚会、拜会、宴会、舞会,都是社交场合。基本要求是:典雅、时尚、个性。
(3)休闲场合:置身于闲暇地点,用于在公务、社交之外,一人独处,或是在公共场合与不相识者共处的时间。基本要求是:舒适、方便、自然。
适用于休闲场合的服装款式为:家居装、牛仔裤、运动装等.
不适合在休闲场合穿着的服装款式有:制服、套裙、套装、工作服、时装等。
10、着装
着装,即指服装的穿着。
着装要赢得成功,必须兼顾其个体性、整体性、整洁性、文明性、技巧性.
(1.)个体性
第一,着装应当照顾自身的特点,“量体裁衣”,使之适应自身;第二,着装应创造并保持自身所独有的风格。
(2.)整体性:正确的着装,应当基于统筹的考虑和精心的搭配,各个部分要“自成一体".
重点要注意两个方面:
其一,要恪守服装本身约定俗成的搭配;
其二,是要使服装各个部分相互适应,局部服从整体。
(3。)整洁性
着装要坚持整洁性,应体现于下述四个方面:首先,着装应当整齐;其次,着装应当完好;再次,着装应当干净;最后,着装应当卫生。
(4。)文明性:着装主要是要求着装文明大方,符合社会的道德传统和常规做法。
(5.)技巧性:不同的服装,有不同的搭配和约定俗成的穿法。
如,穿单排扣西装上衣时,两粒纽扣的要系上面的一粒,三粒纽扣的要系中间的一粒或是上面的两粒.女士穿裙子时,丝袜的袜口应被裙子下摆所遮掩;穿露趾凉鞋时,不宜穿袜子。西装不打领带时,衬衫应当不系领扣。
第三章 交往礼仪
一、称呼礼仪
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锋官,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做到庄重、正式、规范.
1、称呼的注意事项
常规性称呼:比如我国尊老习俗,不能称呼父母名字
在欧美,讲究人与人的平等,孩子叫爸妈,哥哥姐姐的名字很正常
区分场合:党和政府内,大家称呼“同志”
面对外国友人,该叫“主席”叫“主席",总理、部长,以示场合有别,身份有别.
考虑入乡随俗的问题:有的地方结没结婚都称呼“对象”
考虑尊重个人习惯
2、称呼的禁忌
(1)、误读: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
(2)、误会:对被称呼者的年纪、辈分、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
(3)、过时的称呼 4、不通行的称呼 5、庸俗低级的称呼
二、交往礼仪
1、握手礼的使用规范:1 时机 2 姿势 3 顺序 4 力度5 时间(3~5秒) 6 目光 7 接触位置8 表情 9 语言 10 禁忌
2、握手顺序:A尊者(女士)决定的原则;B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长者应先伸手;
C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D女士和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E聚会时先到者先伸手;F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抵达时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告辞时由客人先伸手。(与多人握手时应遵循: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若职位相当,年龄相当,应由近及远,按顺时针方向。)
3、握手禁忌:左手;坐着握手;交叉握手 ;左顾右盼三心二意; 时间太短或太长;
太轻或太重;男子主动伸手或双手握女士的手;下级、晚辈主动伸手;告别时主人伸手
第四章 联通礼仪
一、电话礼仪
1、打电话的步骤: 拨出电话、自我介绍、确定对方并问候、说明来电事项、再次汇总确认、礼貌结束通话、挂断电话
【1】确认打电话的必要性【2】时间的选择【3】空间选择【4】长度控制:三分钟原则
【5】内容
2、接电话的步骤:铃声响起、拿起听筒、报出名字并问候、确认对方名字、询问来电事项
、确认内容、结束通话并挂机
【1】及时。铃响不过3声【2】问候。态度、语气等【3】自报家门【4】认真倾听对方谈话内容并适当作出反应.。。
3、固定电话礼仪
(1)打电话的礼仪
①注意打电话时间。首先要考虑对方此时是否方便接听电话,应该避免对方正在忙碌或者休息时间打电话.( 公事 私事)②注意通话前的准备:对象、电话号码、内容;
③注意通话时的礼貌(不宜超过三分钟)④注意挂电话的礼貌
(2)接电话的礼仪
①注意接电话的时间。②注意接听电话后的礼貌
(禁忌:不要弄出太大的声音,避免干扰通话;不可边打电话边吃东西;不可随便打断对方)4、移动电话礼仪
⑴使用移动电话礼仪
A要及时接听,最好铃声不要超过三声,否则要首先道歉。
B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接电话或者受到短信后,应该及时回电,并且要道歉,表明原因.
C在公共场合,应当将手机调成静音,避免影响别人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D在别人家里做客,也不宜长时间打电话。
(2)如何使用:规范使用、文明使用、礼貌使用、安全使用
5、使用移动电话的禁忌
①不应有意无意炫耀自己的移动电话 ②公共场合打电话,声音不应过大 ③不应主动向不熟悉的人索要电话号码,尤其是异性 ④别人打电话时或发短信时,不应该偷听或偷窥 ⑤不要在一些禁区使用手机,如医院、飞机场、加油站等,因为这些场合使用手机可能会引起不可挽回的事故.
第五章 应酬礼仪
1、总结友缘如何相处:
(一)择友条件:志同道合、品德高尚、知心敢言、忠诚可靠、补己所短
(二)坦诚相交:互尊互助、彼此监督、患难与共、交流信息、与君同乐
(三)维持联系:相互走访、定期聚会、善用媒介、托人致意
第六章 聚会礼仪
拜会礼仪:
一、做客礼仪:核心“客随主便,礼待主人”
1、有约在先(做客礼仪最重要一条)、约定时间、约定人数、如约而至;
2、上门有礼、先行通报、施礼问候、轻装上阵、应邀就座
3、为客有方、围绕主题、限定范围、适时告退
二、待客礼仪: 核心 “主随客便,待客以礼"
1、细心安排:环境卫生、待客用品(饮料、糖果、水果和点心; 香烟;报刊、图书、玩具;娱乐用品)、膳食住宿、交通工具.
2、迎送礼让
迎候:出迎三步 , 身送七步 致意:握手、问候、表示欢迎
让座:离门远的座位或同排右为上 敬茶:清洁,使用托盘送茶
均等:同一时间接待多方来客
3、热情相待:待客之时,主人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热情、真诚之意。主要体现于一心一意、兴趣盎然、主次分明三个方面.
4、送客:送客是待客的最后一个环节 ,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到整个接待工作的效果。送客礼节 ,重在送出一份友情.
第七章 餐饮礼仪
一、中餐餐桌礼仪:
1、中餐桌次排列
决定餐桌高低次序的原则是:主桌排定之后,其余桌次的高低以离主桌的远近而定,近者为高,远者为低;平行者右桌为高,左桌为低.
常见的排列方法参见图示: 图中的座号就是桌次的高低序号
2、中餐席位次排列
方法一:主人在主桌面对正门之位就座
方法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各桌位次的尊卑,以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上,以远为下。
方法四: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座,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二、西餐餐桌礼仪:
桌次:正式宴会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离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贵,桌次较多时一般摆放桌次牌;在同一桌上,越靠近主人的座位越尊贵。
英国式座位顺序:主人坐在桌子两端,原则上是男女交叉坐;
法国式座位顺序:主人相对坐在桌子中央。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应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