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上级工作会议、文件要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切实规范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大幅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6个教学班,180名学生,14名教职员工,学历合格率100%。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与关下,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果明显提升。
2、优势分析:
我校有一支锐意进取努力创新的领导团队,有一群无私奉献乐于钻研的教师群体,有一个个文明阳光的学生.近年来,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校风学风明显好转,受到社会与家长的好评。
3、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校教师年龄都较大,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与城区学校相比,落后很多,如教学设备缺乏,活动室缺少.
二、基本理念
以国家深化教育改革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遵循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质量指标要求,优化学校管理内涵,落实各项工作环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质量指标
1. 总体目标:创建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工作的各项要求,在突出教学质量中心地位的同时,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完成计划中的各项目标。
2。 具体指标(2017年9月-2020年7月)
(一)2017年度
入学率、巩固率指标:小学入学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所有文化知识学科抽测平均合格率、优秀率2017—2018学年度六年级分别为95%、50%以上,3—5年级分别为94%、45%以上,一、二年级分别为98%、50%以上;
(二)2018年度
入学率、巩固率指标:入学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2018-2019学年度六年级分别为97%、55%以上,3—5年级分别为98%、50%以上,一、二年级分别为95%、55%以上;
(三)2019年度
入学率、巩固率指标:入学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分别为98%、60%以上,3—5年级分别为95%、55%以上,一、二年级分别为98%、60%以上。
四、行动方案
1。 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切实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结合新课改要求,遵循教学规律.重视和加强对每一位教师在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活动、成绩考查与评价、教学研究等八个教学基本环节的规范要求、检查监督和反馈矫正。所有教师的工作行为都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执行,促使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 完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1)建立课表、任课公示和巡课检查制度。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课时及时上报教育局,同时将学校课表在教导处公示,班级课表在教室外公示,接受学校巡查和教育局督查.学校每节课都安排行政值班人员巡课,逐课检查按公示课表上课情况和课堂教学状况,及时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2)加强备课组建设,落实随堂听课制度。各年级各学科成立备课组,形成集体备课。教师集体备课情况必须及时如实记录,学校资料室定期对教师集体备课的资料、活动、成果等搜集整理归档。落实听课制度,要求行政人员每周听随堂课不少于3节,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
(3)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抽测反馈制度。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各年级学科质量抽测。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具体负责,提高出卷质量,组织监考阅卷,及时登分汇总,要求抽测学科的老师结合抽测成绩深刻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成绩偏低的科任老师,学校将个别交流,特别差的要调换岗位。
(4)建立期中期末检测和质量分析制度.学校要认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充分利用期中、期末测试成绩分析资料,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分析会,帮助教师找差距,研对策,为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5)建立月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校按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常规检查,检查结果及时记载.每次常规检查后要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向教师反馈常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月度检查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校长要亲自进行诫勉谈话,督促其改进;并组织力量跟踪指导,促其提高.对月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要进行表扬,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做法。教师月度常规检查的结果要纳入绩效工资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过程性依据.
(6)建立基于质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学校要根据新的教学和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基于教学质量的绩效考核方案。要进一步细化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将过程性的工作检查与质量考核挂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在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3。 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要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要深入学习先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积极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 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课堂教学效率有实质性的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堂上要充分发挥一体机在改革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中的作用。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理论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
五、组织保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在出台计划前,召开行政会,讨论修改行动计划(草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讨论通过行动计划(方案),形成定稿;学习新修订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并尽快统一思想,将各项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行为和每个学校的教学管理行为都能落实到行动计划上来,循规范,讲细节,求质量,以不断优化我我校教学管理的质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计划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全体教师为组员,统筹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作。学校还要建立行动计划目标责任制,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目标开展情况,定期召开民主咨询会,向学校师生征询建设性意见。我校要将制订的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作为今后三年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任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4.营造氛围,环境育人。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在打造书香校园花功夫,为全校师生营造一种温馨向上的读书学习环境。
**小学
2017年8月26日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
岗
冶
小
学
2015年2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