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4034847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课教案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六年级下册 # #镇 中 学 ### 2015年4月17日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教学内容】: 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68页的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一定数量的笔、笔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 生齐:玩过。 师:好,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戏。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剩52张,对吗? 生齐:对。 师:如果从这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我敢肯定地说:“这5张扑克牌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部分生说:信。 部分生说:不信。 师: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师先请一位同学洗牌(把牌混合均匀),然后请5名同学各抽一张,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如果再请五位同学来抽,我还敢这样肯定地说:抽取的这5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齐:相信。 师再找5位同学各抽一张,进一步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大家想不想研究啊? 生齐:想。 进入主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是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沟通交流;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三是为今天的探究埋下伏笔.】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初步感知 课件呈现:将三支铅笔放入两个笔筒中,有几种放法呢? 师演示每一种可能的情况,演示过程中给大家逐一的解释操作的步骤,并讨论。 去掉重复的情况以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两种放法: 数对表示 第一种情况 (3,0) 第二种情况 (0,3) 进一步用课件演示放法,提示大家观察,共同总结出: 其中一个笔筒至少有两支铅笔. 【设计意图:一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性;二是刻意的渗透平均分为学生下一步自己操作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件呈现:把四根铅笔放入三个笔筒中有几种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师: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出示合作要求,请生读要求),看哪组动作最快? (1)、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找一名同学展示,一名同学板书:(3,1,0)(2,2,0)(4,0,0)(1,1,2)。 师:老师也是这样摆的,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演示) 数对表示 第一种情况 (4,0,0) 第二种情况 (3,1,0) 第三种情况 (2,2,0) 第四种情况 (1,1,2) 观察这几种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并交流后得出结论。 课件出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有2枝铅笔。 方法一:列举法 师:刚才我们把所有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想一想不用一一列举,我们能不能只要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列举法找出四枝铅笔放入三个盒子的所有方法,观察总结概括出四种方法的共同点,即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让学生充分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 3、逐步深入,探究根源 探究:把5枝笔放在4个笔筒里,还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了2枝笔吗? 生思考片刻后答:是。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除了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一个笔筒放1支,这样还剩1支.这时不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是2支了。所以我认为是对的。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一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只有5支,平均分,每个笔筒这时都能分到1支。 师:你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去平均分呢?(出示:平均分) 生:平均分,就可以使每一个笔筒尽可能的少一点,也就有可能找到和题目不一样的情况. 师:我明白了。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平均分已经是每个笔筒中的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师: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平均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方法二:假设法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把5枝笔放在4个笔筒里,还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了2枝笔。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列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平均分的思想。】 三、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1、加深感悟 师:方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改,你们看还对不对,为什么? 师(口述):6枝笔放在5个笔筒里,还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了2枝笔? 学生口答。 教师让学生继续思考:10支铅笔放到9个笔筒呢?50支放进49个笔筒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理,学生逐步都采用假设的思路熟练地来表达。) 师:我们为什么都采用假设的方法来分析,而不是画图或举例呢? (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列举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感悟假设方法更具一般性的特点。) 师:我把题目再给大家改一下,看还有这样的结论吗? 课件出示:10枝笔放在6个笔筒里,还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了2枝笔。 生思考后回答: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方法的优劣,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并通过更多的例子总结发现规律的存在性.】 2、建立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倍多,那么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2支笔。 师:对的。铅笔放进笔筒我们会解释了,那么下面这两句话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课件呈现:5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里;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里。 学生口答。 师:以上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其实都是一样的,鸽巢、抽屉就相当于笔筒,鸽子、苹果就相当于铅笔。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他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原理”或“抽屉原理"。 到此为止,正式揭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具体情况的判断,初步建立“物体"、“抽屉”的模型,发现简单的抽屉原理.研究的问题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到生活中去,所以请学生对课前的游戏的解释,也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抽屉"不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 3、揭开课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很伟大的数学原理,也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抽屉原理(板书课题)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抽屉原理资料介绍)找生读。 抽屉原理一:只要物体数量是抽屉数量的1倍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的物体。 简介:“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抽屉原理最经典的两个案例,一个是把10个苹果放进9个抽屉中,总有一个至少放2个苹果,所以叫“抽屉原理”;另一个是6只鸽子飞进5个鸽巢,总有一个鸽巢至少飞进2只鸽子,所以也称为“鸽巢原理”。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平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四、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师:利用这个狄里克雷原理我们看都能解决什么问题? 1、引言再现 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52张中有四种花色,从中随意抽5张牌,无论怎么抽,总有一种花色至少有2张牌。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解析:我们把4种花色当作4个抽屉,把5张扑克牌放进4个抽屉中,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张扑克牌,即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如何从具体问题转化数学模型,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渗透着数学的道理。】 2、小试身手 (1)、如果把7个苹果放入6个抽屉中,至少有几个放到同一个抽屉里呢? (2)、如果把100个苹果放入99个抽屉中,至少有几个放到同一个抽屉里呢? (3)、如果把6个苹果放入4个抽屉中,至少有几个苹果被放到同一个抽屉里呢? (4)、如果把8个苹果放入5个抽屉中,至少有几个苹果被放到同一个抽屉里呢? 【设计意图:从比较简单的有具体模型的例子出发,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感知抽屉原理的应用.】 3、拓展提高 (1)、3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2个小朋友性别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问:谁是物体?谁是抽屉? 引导:隐藏条件2种性别当抽屉,3个小朋友当物体。 解析:我们把2种性别当作2个抽屉,把3个小朋友当苹果,放进4个抽屉中,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苹果,即至少有2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6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找一生回答. 解析:我们把12种属相当作12个抽屉,把16个观众当苹果,放进12个抽屉中,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苹果,即至少有2个观众属相相同. 4、小结: 看来,我们利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是找准谁是抽屉,谁是物体。(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用抽屉原理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建模,让学生体会抽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数学学习有什么改变或者感想和启发吗?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把思想的收获转化成语言,更进一步转化为行动】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1。课本68页:做一做 2。课本71页:第1题、第4题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提高】 思考题: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为什么?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悬念,引导学生对下一节的内容进行预习】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