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化与管理一、管理1。管理是人类的创造动物王国里,如蜂群和蚁穴也是有组织和管理的,但那只是一种本能,而不是创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靠共同劳动来维系的,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创造了语言、文字和工具,同时也创造了管理,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是一切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的发展同人类社会的组织以及人类的进化密切相关。人类的管理智慧和才能是从管理实践中积累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规模的影响。人类社会的组织,经历了家庭、氏族、部落和国家等形式。人类社会的生产组织也从原始的集体狩猎、共同的奴隶劳动、简单商品生产、工场手工业一直发展到大机器工业。
2、这部社会组织和生产组织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管理的发展史。在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生产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创造了许多辉煌成就。古埃及人修建的金字塔和水利工程,中国的大运河、秦王陵兵马俑和万里长城,都是人力、物力和高超管理的结晶。奴隶制和封建君主中治国安邦的杰出人物,战争统帅的谋略,诸子百家的论著,如孙子兵法、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无不闪烁着管理才能和管理艺术的光芒.然而,由于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管理问题并不突出,它既没能引起广泛的重视,更未能形成一门科学。2.管理是哲学、思想和艺术管理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管理”一词是当今媒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但什么是管理,至今尚无被公认的统一定义。古典组织
3、管理理论的开创者、法国经营管理思想家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认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管理活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所以他定义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1916)认为:管理就是决策。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观点出发,认为企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合作的要素组成的为实现一定目标(既有组织的目标又有其成员的个人目标)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它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
4、不断地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和自身的需要。因此,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Kootz)1961年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他认为,在西方,只是到了20世纪,特别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才对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最早的一批著作是由一些富有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写出来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管理方面的学术论著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形成管理理论的丛林。他还认为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有人认为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活动都是属于管理的范围,而有的人则认为范
5、围要小一些,到后来几乎把一切事物都归结到管理学的范围,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对实际就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管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1997年9月英国金融时报上刊登了管理是一门艺术的文章之后,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管理学家认为,在当今充满竞争的商业环境中,要取得成功必须有艺术家的气质。而艺术就是灵活、应变、创新和超越,它同模仿、抄袭、守旧和一成不变是格格不入的.管理者既要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同时又创造性的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形成自己的管理艺术,才能真正驾驭管理.纵观古今中外管理大师和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创造出辉煌的管理业绩,最根本的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们从无数次成功
6、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提炼出来的对管理规律的认识和灵活运用,而这些都凝结成他们独具风格的管理哲学、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这才是管理成功的真谛,也才是管理的本质。3管理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的古代社会里,管理的重要性是难以显现的.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管理的重要性也表现了出来。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产业大革命,发生在英国并造就了一个遍布全球的大英帝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英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标志这种生产力水平的,除了英国的纺织厂、蒸汽机、钢铁公司和远洋船队之外,还有早期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世界上第一家工厂出现在英国,世界上第一本管理专著也出之于英国人之
7、手。英国工业革命过程,包括互相关联的三个方面,即以机器为代表的工具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革命和以工厂制度为基础的生产组织方式革命在同一时代完成,才使得英国工业革命得以爆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在这里恩格斯明确地将分工,也就是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中最具特征的生产组织方式与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其他要素并列。到了20世纪中叶,美国超过了英国,原因在于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注重工业管理,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的一大批管理学家和管理理论,发生了一场管理革命。有人说:“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跃为资
8、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前列,是靠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美国著名质量管理权威朱兰博士对日本人说:“美国在世界上值得夸耀的东西就是IE。美国之所以打胜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有打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力量,就是美国有IE”。这个IE即“工业工程”,它就是在泰勒等人所创立的科学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技术,是集美国管理之大成。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投资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出美国1倍的奇迹。人们普遍认为是得益于“技术引进和“科学管理”这两大法宝。实践一再证明,管理是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标准化同管理的不解之缘1管理-标准化生存的土壤现代意义的标准化是同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相伴而生的
9、.资本主义工厂在生产组织上的显著特征就是精细分工基础上的生产协作。无论是工厂内部的、还是工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都必须保证技术上的统一性,使得在空间和时间上均被割裂了的生产过程,仍能保持其连续性和一致性,这项任务是由标准来完成的。大工业最先创造的标准是与保证产品和零件互换性及尺寸规格有关的标准,如制图、公差、螺纹、机械零件等。这时的标准只是一些大企业自己使用,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还相当有限.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诞生之后,标准化有了生存发展的土壤。把标准化引进管理的第一人便是泰勒.他在对科学管理进行探索过程中,从1898年开始先后做了三项著名的管理试验,即搬运铁块试验、铁锹试验和金属切
10、削试验。这三项试验虽然付出具大代价,但却把他的管理思想理论深深扎根于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正是基于这些实验,泰勒形成了标准化管理的概念。泰勒认为,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人的潜力不会自动跑出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潜力呢?方法就应该是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将其标准化,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方法。泰勒不仅要求标准的制定要遵循科学的程序,而且一定要通过科学试验。这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泰勒主张工厂里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其任务是:调查研究,收集制定定
11、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操作方法、工具、设备、作业条件标准;拟定计划、发布命令;把实际情况与标准对比,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工厂里设立与生产车间平行的管理职能科室,就是从此开始的。他们当初的任务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并根据实施的结果付酬,就这样标准化成了工厂里的一项管理职能。随着科学管理的普及,泰勒开创的工厂管理模式也很快传遍世界,标准化同科学管理一道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工厂里扎下了根。2标准化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化因科学管理的普及而获得发展机遇,科学管理也由于借助标准化方法奠定了它坚实的科学基础。泰勒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提高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他所进行的试验以及他的各种主张都围绕这个核
12、心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呢?他通过试验认定,必须对工人的作业方法、作业工具、作业条件制定标准,然后强制执行这些标准,便会有效地克服工人操作的随意性,取得显著的成效。这些标准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呢?以操作标准为例,它的形成过程是:首先,在现场记录工人的操作程序、操作动作及其时间消耗,然后进行分析,使程序和动作更加简化和优化.与此同时,还要对工人所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和工作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确定最适用(既省力又有效率)的工具、设备、最适用的材料和最合适的工作环境(照明、温度、湿度等)以保证作业效率,方能成为标准操作法。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时间研究.测定按标准操作法作业的时间消耗并建立标准时间。泰勒和
13、基尔勃里斯等人开创的一系列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技术,归根结底都是为制定标准服务的.泰勒本人对标准的作用深信不疑.他在记述基尔勃里斯砌砖作业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砌砖这样的作业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发生了,连使用的工具也和现在的一样,为什么过去一直未能对砌砖工的行动进行简化处理并获得巨大效益呢?他认为在以往的漫长岁月里,很可能有个砌砖工不止一次的认识到淘汰各种不必要动作的可能性问题。但是,在过去即使他真的发明了任何一种改进方法,也不会有人采用它来独自加快工作速度。排成一行一齐工作的砌砖工,任何人都不可能大大超过他身边的砌砖工,而且任何工人也无权要求其他工人以较快的速度与他合作.要确保这种高速度的工作
14、,必须实行以下一系列措施:施工方法强制标准化、强制采用最好的工具和工作条件以及强制合作等。他又说:基尔勃里斯的成功应该看成是应用了科学管理四大原理的结果。其中首要的就是“给每个工人每个动作制定严格的规则,并使所有的工具和工作条件实现标准化和完美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3标准化和管理协同发展标准化和管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发展中的事物,而且就现代标准化和科学管理来说他们又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同样表现出密不可分的协同关系。科学管理诞生于资本主义企业,属于企业管理理论范畴,而现代意义的标准化也是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最先创造的,并且同当时的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资本
15、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企业的数量增多了,而且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激烈了.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同类企业的联合组织行业协会成立了,随之行业管理出现了。由于同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问题大量的是质量和价格问题,于是行业标准应运而生,其特点是规定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必须满足质量要求,以防止用偷工减料等手段,造成不平等竞争。这类标准就成了行业管理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是工业发达国家一支重要的标准化力量。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形成,要求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并要求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以保证更大范围内的生产协作和商品流通。从1916到1921这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国家标准化机构建
16、立了起来,开始制定国家标准.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后,管理上的目标是实现人员、资金、商品和服务能在共同体内部自由流动,以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欧洲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个统一的欧洲大市场的管理是建筑在法治基础之上的.但由于法律不可能过多过细地涉及纯技术性问题,因而采取了在法律体系中引用标准的原则。为此1961年成立了欧洲标准协调委员会,1971年改名为欧洲标准化委员会,1972年又成立了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他们的任务都是制定统一的欧洲标准,为管理统一的欧洲大市场服务。国际间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WTO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经济形势,增强了国家之间的依存
17、关系,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经济交往、技术交流、商品流通,打破了原有的狭小疆界,形成全球范围的大生产、大流通和跨国经营。被称做“经济的联合国”的WTO,为承担起创造一个有保障的和可预见的国际贸易环境,使多边贸易体制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并能有效地调解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使命,它必须制定对这个统一的国际大市场进行有效管理的运行规则,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便是其中之一。WTOTBT的目的,就是规范成员国的贸易行为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由于当今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是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壁垒.为解决这个问题,TBT协议的主要措施
18、是鼓励成员国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本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的基础.为保证这项措施的实施,协议还规定了一些具体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这样一来,国际标准就成了减少和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工具,并以国际贸易自由化保障措施的身份,列为WTO的游戏规则。国际经济一体化把标准化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国际标准化时代.4管理体系标准化形成趋势最初的标准是技术标准,它规范的是技术性内容。直到现在技术标准仍然是标准体系的主体。随着管理的现代化和管理重要性的日益增强,不仅管理标准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管理体系标准,如:ISO9000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自1987年发布以来,经过1994年和20
19、00年两次修订,至今已有16年之久,被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继ISO9000之后又一个风行世界的管理系列标准.自1996年第一批标准发布以来,已被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并且业已形成了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之后的又一个认证热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0(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最初是英国于1996年颁布的国家标准BS8800:1996。由于制定国际标准的时机尚未成熟,ISO暂不制定国际标准.一些国家和组织出于管理上的迫切需要,在BS8800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OHSAS18000,许多国家不仅
20、积极采用这个标准,而且还颁布了国家标准(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国家标准GBT28000),与此同时,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也在许多国家开展起来,成为第3个管理体系认证热点.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英国于1999年颁布了BS7799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为国际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个以保证信息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为目的的管理体系,也将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此外,还有与生产和服务的社会道德有关的管理标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陆续出台,管理体系标准成了管理标准化的一个新特点和新趋势。它表明标准化与管理的关系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级的阶段.三标准化对管理
21、的作用机理标准化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急剧扩大、不断升级,标准化的作用越来越引起管理界的重视,许多管理领域都把标准化做为重要手段并积极制定管理标准或标准体系。毫无疑问,这是标准化的管理功能已表现出来并被人们认识的结果.那么,标准化的管理功能和它的作用是什么?是怎样发挥出来的呢?1标准化使管理经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艺术是管理者个人在管理实践中遵循管理科学原理而进行的自主创新,它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个性化的、非模式化的、非规范化的。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艺术.管理者管理艺术的养成和提高,有两个必不可缺的前提,一个是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管理科学原理,一个是积累、
22、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两个前提都同标准化密切相关.首先,管理科学实际上也来源于管理实践,也是经验的总结,它不过是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被以后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表现为模式化、规范化的知识.这些管理知识之所以要模式化和规范化,是普及、推广的需要,否则就可能成为难以把握和不可琢磨的东西。这些经验和知识的模式化、规范化过程是普遍性、规律性的提炼过程,也是标准化过程,最典型的就是ISO9000和ISO14000。这两个系列标准,表达的不是具体的管理方法,而是规律,把原理和普遍的规律用模式化的方式和规范化的要求加以表述。标准中的这些管理原则和理论,早已存在,只是被纳入标准之后
23、,才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和更快的推广,这是任何一个管理专家凭个人的努力所做不到的。其次,管理者个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也是一个标准化过程。泰勒当初的科学管理实践,其基本做法就是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等方法总结经验、最后制定成标准。到了现代,著名的质量管理权威戴明所倡导的PDCA循环,其最后一环A(行动或处理)就是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做为以后的遵循;对于存在的问题,提给下一个循环去解决.任何一个组织管理经验的积累大体上都遵循这样的规律。管理者管理艺术的发挥是以本组织的标准化平台为基础的,否则,他有再高的技艺也无法施展才能. 2标准的权威性为有理树立权威管理者要行使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24、及控制等职能,没有权威是不行的.马克思把这种权威的客观必要性生动地比喻为一个乐队需要指挥一样。指挥的权威性体现在他能正确地指挥每一个队员按乐章的规定演奏乐器,保证整个乐队照章行事。演奏出和谐动听的音乐.如果演奏者不听从指挥或不按乐章指挥和演奏.演出肯定失败。对一个组织的管理也一样,领导权威的树立,一方面来自管理者决策的正确和指挥、协调能力,另一方面来自于科学的规范,标准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好比乐队里的乐章一样,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一旦意识到,尊重标准是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并能自觉地执行时,标准的权威便树立起来。聪明的管理者,善于利用标准对组织内经常发生的活动和事物进行规范
25、,使组织的每项工作都明确谁来做、什么时间做、如何做等等,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一个组织一旦把这种秩序建立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氛围、达到自觉的状态。这种氛围和自觉,恰是产生管理效能的深厚基础.而管理效能不仅是衡量管理权威的尺度,而且时刻都在影响着管理者的权威,是管理权威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志。通过标准把日常的、大量的、重复发生的事物加以规范之后,管理者才有可能从琐碎的事物中脱身,实行真正的例外管理;才有精力和时间研究和思考事关全局的要害问题。从而提高领导者的战略眼光、卓越的见识、运筹能力和决策水平。管理艺术的提高又会反过来增强下属的信任和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权威,使管理者事
26、业的成功成为可能。3标准化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所谓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指为实现管理目标和有效行使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的工作.不同的管理,其基础工作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带有共性的内容有: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测试和化验分析工作、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信息化工作、定额工作、基础教育工作等。基础性工作是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是搞好管理的前提条件。基础工作否扎实,对管理效能有最直接的影响.就标准化工作来说,它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管理工作创造了技术统一性这个前提条件。现代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基础之上的,不仅国内的分工有细化的趋势,国际间的生产分工也在发展之中。分工把原本是连续
27、的过程切断了,原有的过程本身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中断了,转化为组织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国家之间需要协调统一的问题,这就是技术统一性问题、任何一个生产组织,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将寸步难行。这是管理工作尤其是企业管理工作最复杂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到目前为止,世界通行的做法就是标准化.用标准把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衔接起来,使上工序满足下工序的要求,使零件能满足整机的要求,用标准把企业同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结起来,不仅使企业的需求易于得到满足.而且可以依据比较成本原理实行全球采购,获得较高的经营效益。可见,管理效能的提高是以技术统一性为前提的,而技术统一性是通过标准化建立起来的。此外,管理的其他基础工作,也同标准化有着密切关系。例如,计量工作中使用的标准器具和检定规程等,本质上也是标准;测试和化验分析工作不仅以标准为判断的依据,而且测试和分析方法通常也是标准化的;定额,无论是工时定额还是材料物资的消耗定额或以标准为基础或以标准的形式存在;至于管理信息化工作,从信息的分类、编码、代码,信息符号和图形,信息的记录和交换,汉字的输入、输出,软件开发与维护,程序语言和数据库,网络互联和设备兼容直到信息安全,都需要相关的标准支持,可以说标准化是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