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句子专项练习题1(242)
1、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这句话的原话就是少成分—钱塘江大潮被谁称为天下奇观。少一个“谁”。所以在改写成“把”字句的时候要加上。)
2、 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
3、 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我们发现了船。
4、 我们眼前出现了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缩句)
眼前出现景象。
5、 我们把美丽的火烧云拍下来了。(改为被字句)
美丽的火烧云被我们拍下来了。
6、 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小红说话的声音。(修改病句)
我一走进教室,就听见小红说话的声音。(改病句原则,在正确的前提下,改动越小越好。)
7、 今天老师讲的题,我基本上全懂了。(修改病句)
今天老师讲的题,我基本上懂了。
今天老师讲的题,我全懂了。
8、 宽阔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江面上笼罩着薄雾。
9、 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修改病句)
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
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10、 树叶很密。(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示例:森林里的大树树叶很密,遮天蔽日的。
11、 一只画眉鸟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缩句)
画眉鸟叫着。
12、 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
我们的船缓缓逼近榕树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13、 小鸟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
修辞方法“拟人”简而言之就是把不是人的物体(或动物)当做人来写。答案不唯一,示例:小鸟在树上高兴地唱歌。
14、 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谈论的一个焦点。(修改病句)
词语搭配不当。谈论,不能是焦点。谈论应该是话题。关注才是焦点。
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焦点。
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称为世界人民谈论的话题。
15、 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修改病句)
“读了”不能“使”。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16、 小鸟在树上飞。(改为拟人句)
答案不唯一
17、 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缩句)
老头儿看着猪。
18、 天空中跑来一条狗。(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19、 其他的峡谷怎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呢?(改为陈述句)
其他的峡谷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20、 小英说:“这次文艺汇演我要表演一个节目。”(改为转述句)
小英说,这次文艺汇演她要表演一个节目。
转述句的意思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转达出来。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
如: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 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 他 ” 或 “ 她 ”应改 为第一人称“ 我 ”,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简而言之,第一,换标点符号。
第二,分清楚“谁”。
21、 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缩句)
战马飞奔而来。
22、 小红认真专注地听着悠扬的琴声。(修改病句)
小红认真地听着悠扬的琴声。
23、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仿写比喻句)
答案不唯一。示例: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那样子就像一个银盘。
24、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缩句)
颜色照耀着眼睛。
25、 这难道不是惊人的发现吗?(改为陈述句)
这就是惊人的发现。
26、 济南的夏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修改病句)
夏天的济南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济南的夏天是个游览的好季节。
当确定不好病因的时候,就可以用缩句的方法去找病因。原句缩成“夏天是地方。”夏天应该是季节。所以改成济南的夏天是个游览的好季节。或者可以想“济南是个地方。”就改成夏天的济南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27、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缩写句子)
魏格纳寻找证据。
28、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句子,注意加点词语)
答案不唯一。写一个拟人句。
29、 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缩写句子)
他叩开了大门。
30、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缩写句子)
魏格纳住进了医院。
31、 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缩写句子)
脑海里形成了奇想。
32、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缩写句子)
蟋蟀弹琴。
33、 蟋蟀建筑住宅并没有特别好的工具。(改为设问句)
设问句,简而言之就是一问一答。
(问)蟋蟀建筑住宅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答)没有。
34、 这是一种巧合。(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不是一种巧合吗?
35、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缩写句子)
叶子是嫩红的。
36、 爬山虎的脚不大引人注意。(改为设问句)
(问)爬山虎的脚引人注意吗?
(答)不,不大引人注意。
37、 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奖励了他。(修改病句)
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激励了他。
38、 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缩写句子)
魏格纳是地球物理学家。
39、 他是那么天真可爱,你见了,绝不会责打他。(改为反问句)
他是那么天真可爱,你见了,怎么会责打他呢?
40、 一条全黑的尾巴,悠然自得地摇摆着。(缩写句子)
尾巴摇摆着。
41、 我肯定王晓大概生病了。(修改病句)
我肯定王晓生病了。
我觉得王晓大概生病了。
42、 这里是鸟的天堂。(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里不是鸟的天堂吗?
43、 太阳下山了。(改为比喻句)
答案不唯一。
44、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难道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吗?
45、 学校操场的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缩写句子)
墙上是爬山虎。
46、 食物 巢穴 蟋蟀 经常 找 离 到
很远 地方 的 (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蟋蟀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找食物。
47、 这难道不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吗?(改为陈述句)
这就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48、 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学校北边的院墙。(缩写句子)
爬山虎爬满了院墙。
49、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座住宅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50、 花园里洋溢着笑声。(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51、 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缩写句子)
巨人度过了严冬。
52、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改为把字句)
一天早晨,喧闹声把巨人吵醒了。
53、 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缩写句子)
泉水流着。
54、 树苗长成大树。(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55、 三个孩子常常从村子里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改为被字句)
羊群常常被三个孩子从村里感到很远的树林里去。
56、 我当过消防员。我做过花匠。(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既当过消防员又做过花匠。
我不但当过消防员而且做过花匠。
57、 伐木工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缩写句子)
伐木工人把树砍到了。
58、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改为拟人句)
答案不唯一。示例:雨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59、 小木偶怎么会有办法?(改为陈述句)
小木偶不会有办法。
60、 小木偶很伤心。小木偶却不会哭。(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虽然小木偶很伤心,但是他却不会哭。
61、 我能帮助别人,因为感到幸福。(修改病句)
因为我能帮助别人,所以感到幸福。
62、 她是一位谦虚、美丽、漂亮的姑娘。(修改病句)
她是一位谦虚、美丽的姑娘。
63、 童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我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
64、 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听了这个故事,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这个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5、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缩写句子)
鸟儿唱歌。
66、 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缩写句子)
火还亮着。
67、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您知道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吗?
68、 巨人终于明白清楚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修改病句)
巨人终于清楚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69、 巨人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巨人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听到了欢乐的歌声。
70、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改成反问句)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怎么感受不到无比的幸福呢?
71、 我们的学校是个美丽的地方。(改成比喻句)
答案不唯一。示例:我们的学校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72、 他把花园给了孩子们。(改成被字句)
花园被他给了孩子们。
73、 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我感到很幸福。(改为双重否定句)
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我不会感到不幸福。
74、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缩写句子)
树和鸟儿是朋友。(这是双主语的句子)
75、 鸟儿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很伤心。(改为反问句)
鸟儿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怎么能不伤心呢?
76、 大红狐一背上背包就拼命地逃跑。(缩写句子)
大红狐逃跑。
77、 小木偶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改为感叹句)
答案不唯一。示例:小木偶多么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啊!
78、 他们从附近搬来一些宽大的石板。(缩写句子)
他们搬来石板。
79、 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改为感叹句)
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
80、 我能帮助别人。我感到幸福。(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因为我能帮助别人,所以我感到幸福。
81、 寒冷的冬天来了。鸟儿必须飞到南方去过冬。(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因为寒冷的冬天来了,所以鸟儿必须飞到南方去过冬。
82、 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改为陈述句)
小木偶委屈极了,他没有什么办法。
83、 美丽的花园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缩写句子)
花园里洋溢着笑声。
84、 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改为把字句)
要不是你提醒,我将永远把春天赶走了。
85、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田野,笔直地伸向远方。(修改病句)
一条小路,穿过田野,笔直地伸向远方。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田野,伸向远方。
86、 我断定估计小鸟明年不会再回来了。(修改病句)
我估计小鸟明年不会再回来了。
我断定小鸟明年不会再回来了。
87、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母鸡没完没了的叫声。(修改病句)
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能听见母鸡没完没了的叫声。
88、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修改病句)
老师反复教育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老师多次教育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89、放学后,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修改病句)
放学后,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90、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修改病句)
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读课文。
老师要求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
91、昨天,五个美国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修改病句)
昨天,美国的五个小朋友来我校参观。
这句话第一眼看过去是没错的,但是仔细一读就知道是“歧义句”。“五个美国的小朋友”听起来是“五个美国”。
92、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改为感叹句)
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啊!
93、小鸟唱歌。(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94、天上的星星闪烁。(改为拟人句)
答案不唯一。示例:天上的星星在眨眼。
95、这难道是一个单纯的质量问题吗?(改为陈述句)
这是一个单纯的质量问题。
96、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缩写句子)
这白鹅是朋友送给我的。
97、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这雪白的“大鸟”被我抱着回家。
我把这雪白的“大鸟”抱着回家。
98、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改为反问句)
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难道不天真可爱吗?
99、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不改变意思,换种说法)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它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100、它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缩写句子)
它踩印小梅花。
101、小兔子龇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缩写句子)
小兔子做了表情。
102、大家都认为,昨天的劳动是愉快的一天。(修改病句)
大家都认为,昨天是愉快的一天。
103、上个星期,去了三峡旅游。(修改病句)
上个星期,我们去了三峡旅游。
104、这是一场热烈的足球赛。(修改病句)
这是一场激烈的足球赛。
105、我很喜欢童话故事,比如《巨人花园》《去年的树》《鸟的天堂》等。(修改病句)
我很喜欢童话故事,比如《巨人花园》《去年的树》。
106、那只高傲的鹅傲然地站着。(修改病句)
那只高傲的鹅站着。
107、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动物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缩写句子)
动物是好朋友。
108、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缩写句子)
细翎不沾上污泥。
109、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修改病句)
这段话在文中是很重要的。
110、这节体育课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修改病句)
这节体育课我们踢了足球和打了羽毛球。
这节体育课我们踢了足球。
111、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修改病句)
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不能去郊游。
明天下不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
112、猫会在稿纸上踩上几个脏脚印。(改为比喻句)
答案不唯一。示例:猫会在稿纸上踩上几朵小梅花。
113、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改为反问句)
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难道不天真可爱吗?
114、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多读课外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
115、那棵大树被大风吹断了枝干。(改为把字句)
大风把那棵大树吹断了枝干。
116、颐和园是公园。(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117、昆明湖很静,很美。(改为比喻句)
昆明湖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118、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缩句)
兵马俑是艺术珍品。
119、秦兵马俑让中国人感到骄傲。(改为反问句)
难道兵马俑不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吗?
120、英语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我对英语很感兴趣。
12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缩句)
颐和园是大公园。
122、湖堤两岸栽着垂柳。(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12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缩句)
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124、劳动人民用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把条石抬上山岭。(改为被字句)
条石被劳动人民用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抬上山岭。
125、远看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答案不唯一。
12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难道在世界历史上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127、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28、坑里的兵马俑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缩句)
兵马俑排成了军阵。
129、颐和园的景色很美。(改为感叹句)
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啊!
130、堤岸两旁栽着数不清的不可计数的垂柳。(修改病句)
去掉“数不清”和“不可计数”之一。
131、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难道长城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吗?
132、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仿写比喻句)
答案不唯一。
133、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134、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语序颠倒。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135、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
难道兵马俑不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吗?
136、血汗和智慧凝结成长城。(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137、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知识”不能是“提高”,而是“增加”。
138、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衣服”不能是“穿戴”。去掉“戴”。
139、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修改病句)
缺少成分。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的经验(或方法)。
140、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修改病句)
重复。去掉“所有”或“一切”。
141、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被字句)
搭石早早地被人们摆放好。
142、台湾青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
难道台湾青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143、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缩句)
同胞架起了生命桥。
144、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小钱是幸运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因为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所以小钱是幸运的。
145、阳光密布了美丽的杭州市。(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阳光”不能是“密布”,“乌云”是“密布”。“阳光”可以是“普照”。
146、李博士不得不停止了工作。(改为肯定句)
李博士停止了工作。
147、海峡两岸的人们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改为被字句)
小钱的生命被海峡两岸的人们挽救了。
148、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缩句)
搭石构成了风景线。
149、在家乡的小溪里摆着一排排搭石。(改为比喻句)
答案不唯一。
150、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他很悲痛。(改为反问句)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难道他不悲痛吗?
151、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缩句)
保罗感受到快乐。
152、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这圣诞礼物是他哥哥送给他的。
153、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154、 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生气呢?(改为陈述句)
我喜欢还来不及,不会生气。
155、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写句子)
话语博得了喝彩。
156、 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增长。(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水平”不能说“增长”而是“提高”
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57、 俊锋不但很胖,但是动作灵敏。(修改病句)
矛盾。俊峰虽然很胖,但是动作灵敏。
158、 奶奶触景生情,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
重复。“过去的”和“往事”重复。“往事”就是过去的事。
奶奶触景生情,想起许多过去的事。
奶奶触景生情,想起许多往事。
159、许多附近的老人和孩子差不多都全部跑来看节目。(修改病句)
矛盾。“差不多”和“都”去掉一个。
160、 写字非常认真。(修改病句)
缺主语。
16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修改病句)
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
162、 在这短短的评语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修改病句)
这短短的评语,建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163、 在小刚和小明的意见中,我们同意他的方案。(修改病句)
歧义句。“同意他的方案”到底是谁还是没说清楚。
在小刚和小明的意见中,我们同意小刚的方案。
164、 我们做作业应细心,尽量避免不发生错误。(修改病句)
我们做作业应细心,尽量避免发生错误。
我们做作业应细心,尽量不发生错误。
165、 朝霞被天空映红了。(修改病句)
天空被朝霞映红了。
166、 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修改病句)
缺主语。
167、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168、 叶圣陶爷爷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缩写句子)叶圣陶爷爷是大作家。
169、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改成拟人句)
答案不唯一。
170、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改为把字句)
洋人的汽车把这个妇女的亲人轧死了。
171、 这是中国的土地。(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20、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中国人要振兴中华。(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如果中国人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172、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改为反问句)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难道不能把我小小的心融化吗?
173、 我的作文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缩写句子)
作文获了奖。
174、 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修改病句)
“电视”不能“收听”,是“收看”。
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
175、 经过老师的帮助,终于有了进步。(修改病句)
缺主语。
176、 叶老写了评语。(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177、 去见叶圣陶先生的头天晚上,我激动得昼夜不眠。(修改病句)
“昼夜”是白天+黑天,“昼夜不眠”错。
去见叶圣陶先生的头天晚上,我激动得彻夜不眠。
178、 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改为转述句)
她一听,高兴得大叫,她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179、 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高兴地看书。(缩写句子)
小姑娘看书。
180、 你的信使我很难过,不仅为你的处境,而且为你的心态。(修改病句)
你的信使我很难过,不仅为你的处境,还为你的心态。
181、 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的妈妈呀。(缩写句子)
我怀念班主任和妈妈呀。
182、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改为陈述句)
爱孩子,必须让他们单独出门。
183、 乌塔还认真地告诉我要陆续挣钱,以后去中国旅游。(修改病句)
用词不当。“陆续挣钱”不对,改“继续挣钱”。
184、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文明、讲礼貌。(修改病句)
缺成分,但不是主语,缺宾语。+“的习惯”。
185、 昨天中午刮了一天的风。(修改病句)
矛盾。去掉“中午”。
186、 小红端正了学习目的和态度。(修改病句)
“端正态度”“明确目的”
187、 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修改病句)
“提高能力”,删掉“丰富和”。
188、 同学们迎着早晨的朝阳做早操。(修改病句)
“朝阳”就有“早上的太阳”的意思了,所以再说“早晨”就重复了。“早晨的太阳”或者“朝阳”。
189、 在百米跨栏比赛中,夏红首先第一个冲到了终点。(修改病句)
重复。
190、 文具盒里有笔、橡皮、口哨、尺子等学习用品。(修改病句)
“口哨”不算“学习用品”,去掉。
191、 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感触很深。(修改病句)
缺主语。
192、 这则简短的评语,确立了我写作的信心。(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信心”不能说“确立”,应该是“建立信心”。
这则简短的评语,建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193、 北海公园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修改病句)
北海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
北海公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194、 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改为陈述句)
这就是中国的土地。
195、 我亲自来到意大利。它的美丽深深感动了我。(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我之所以亲自来到意大利,是因为它的美丽深深感动了我。
196、 中国的有些家长太爱孩子。他们不放心让孩子独自一人出远门。(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因为中国的有些家长太爱孩子,所以他们不放心让孩子独自一人出远门。
197、 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仿写句子)
答案不唯一。
198、 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着哭泣的小男孩。(缩写句子)
医生安慰着小男孩。
199、 小小的年纪便独自远行,你爸爸妈妈怎么能不担心呢?(改为陈述句)
小小的年纪便独自远行,你爸爸妈妈一定担心。
200、 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后,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病句)
病因:“读了……后”和“使”不能并存。
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01、真是太神奇了。(修改病句)
病因:缺主语。+主语就行了。
202、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小明一人还没有来。(修改病句)
病因:矛盾。“都到期了”和后面的内容矛盾。
全班同学只有小明一人还没有来。
203、电脑储存了中餐、西餐、中国菜和日本菜等的烹调方法的资料。(修改病句)
病因:重复。去掉“中国菜和日本菜”或者“中餐、西餐”。
204、我怀着高兴喜悦的心情走上了领奖台。(修改病句)
病因:重复。去掉“高兴”“喜悦”之一。
205、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1)这句话用了( 设问 )的修辞手法。
(2)仿写句子:答案不唯一。
206、其实,它们(植物种子)已搭乘过先前发射的神州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算得上航天旅行的老乘客了。
(1)这句话采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
(2)仿写句子:答案不唯一。
207、人类依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改为陈述句)
原句是设问句,就是一问一答。改为陈述句就是没有问答,直接说“答”。
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208、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改为被字句)
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被科学技术改变着。
209、科学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美好的生活。(缩写句子)
科学创造了生活。
210、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们欢欣鼓舞呢?(改为陈述句)
这样的消息,让人们欢欣鼓舞。
211、恐龙的体表长出了羽毛。(扩句)
答案不唯一。
212、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缩写句子)
科学家发现了恐龙化石。
213、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14、这可真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啊!(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不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吗?
215、狮子屹立在石柱上。(改为拟人句)
答案不唯一。
216、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差不多全部设在“暗处”,在室内见不到。(修改病句)
病因:矛盾。“差不多”和“全部”去掉一个。
217、电脑住宅为主人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改为反问句)
难道电脑住宅没有为主人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吗?
218、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答案不唯一。
219、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修改病句)
“通过”和“使”不能并存。
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了。
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了。
220、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用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奇迹。(缩写句子)
科学家们创造出奇迹。
221、各种各样的太空蔬菜已经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缩写句子)
太空蔬菜成为美味佳肴。
222、我们的祖先的确大概谁也没哟料到幻想纷纷变成现实。(修改病句)
病因:矛盾。去掉“的确”或者“大概”。
223、难道不是科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吗?(改为陈述句)
是科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224、科学技术创造奇迹。(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225、一只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缩写句子)
恐龙变成了鸟儿。
226、恐龙具备了滑翔能力。(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227、鸟类不是恐龙演化而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鸟类就是恐龙演化而来的。
228、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有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答案不唯一。
229、“飞行蓝天的恐龙”这样新奇有趣的课题把我吸引住了。(改为“被字句”)
我被“飞行蓝天的恐龙”这样新奇有趣的课题吸引住了。
230、科学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缩写句子)
科学创造了生活。
231、这么重要的事情必须经过商量再去做。(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不经过商量再去做吗?
232、春雨中,迎春花友好地伸出和小雨握手呢!(仿写句子)
写比喻句。
233、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改为反问句)
难道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不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吗?
234、叶子漾起波纹。(扩句,至少两处)
答案不唯一。
235、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关联词连接句子。)
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36、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立刻马上跑进教室。(修改病句)
病因:重复。去掉“立刻”或者“马上”。
237、经过努力,终于学会了使用电脑。(修改病句)
病因:缺主语。加主语就行了。
爸爸经过努力,终于学会了使用电脑。
238、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左右。(修改病句)
病因:重复。去掉“大约”或者“左右”。
239、电脑将相关的“集装箱”调运到指定的地方。(改为被字句)
相关的“集装箱”将背电脑调运到指定的地方。
240、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缩写句子)
魔法师是科学家们。
241、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一定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修改病句)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一定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制造一个个奇迹。
242、太空蔬菜抗病力强。太空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因为太空蔬菜抗病力强,所以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