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基限时练(六)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爱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行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调度室”。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调整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供应木材、供应林产品
2.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弱噪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⑥提神醒脑、削减事故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调整气候
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
D.供应动物栖息地、爱护生物多样性
1~3.解析 森林的功能主要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不同地点的森林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依题意可得出答案。
答案 1.C 2.A 3.A
20世纪30年月,美国中西部大草原遭开垦,造成了一次“黑风暴”,刮走了三亿吨尘土。20世纪50年月,前苏联中心大草原被开垦种粮后,发生了一场大风暴,遭风蚀的耕地达几亿公顷。据此回答4~6题。
4.产生两场大风暴恶果的根本缘由是( )
A.气候干燥 B.风力太大
C.土壤疏松 D.不合理垦殖
5.对上述大事的最佳治理方式应当是( )
A.人工降雨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草 D.扩大耕地
6.在我国,这类沙漠化现象明显的地区是( )
A.黑龙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4~6.解析 这两场大风暴均由滥垦草原造成草场退化乃至土地荒漠化,遇到大风形成沙暴。治理方式是退耕还草、还牧。存在滥垦草原现象的是黄河流域。
答案 4.D 5.C 6.B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状况确定荒漠化的范畴。我国幅员宽广,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简单多样,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读图回答7~9题。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
7.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缘由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9.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作用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生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7~9.解析 第7题,荒漠化包括沙漠化和石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沙漠化,黄土高原为沙漠化,云贵高原应为石漠化,江南丘陵土壤为红壤,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沙漠化,称为红漠化。第8题,①石灰岩广布的是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不满足此条件;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应为黄土高原的特点,云贵高原不满足此条件。第9题,江南丘陵的荒漠化是由水蚀造成的,包括侵蚀和溶蚀作用,其中溶蚀作用应为化学作用。
答案 7.D 8.B 9.B
10.关于美国“罗斯福工程”与中国防护林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罗斯福工程”比中国防护林工程实施得晚
B.两大工程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像的
C.中国的防护林工程已完全遏制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D.“罗斯福工程”主要作用是防备从北冰洋南下的强冷气流
解析 “罗斯福工程”比中国的防护林工程实施得早。两大工程都具有防风固沙、爱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由于中国人口多,生存压力大,我国的防护林工程还没有完全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现象。“罗斯福工程”主要是治理美国南方大草原沙化的工程。
答案 B
11.下列削减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是( )
A.轮作 B.修筑梯田
C.爱护性犁地 D.防风林
解析 该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削减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但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只有修筑梯田。
答案 B
20世纪50年月,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实行相应的爱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B.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C.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
解析 该垦荒区开垦时没有实行相应的爱护措施,导致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严峻。
答案 C
13.当地人们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实行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
①削减风的侵蚀 ②防止冻土扩大 ③增加土壤水分 ④降低地面辐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收获农作物后在田间留茬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削减了风力对土壤的侵蚀,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
答案 A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4~15题。
①全家老少齐上阵\更招呼左邻右舍\雪亮的尖锄粗暴挺进\而青草被蹂躏\土地在呻吟\风干后\卷起飘飘沙粒\那一双双眼却毫不在意。
②但水源不足,是这地方唯一令人望而生畏的缺陷。地下水位相当得深,因此井就成了无价之宝。
——玛·金·罗琳斯《一岁的小鹿》
③山下良田苦不多,耕来山顶做旋螺。——《山行杂诗》
14.文字________描述的人类行为,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5.文字③描述的人类行为可能造成(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塌陷
14~15.解析 第14题,土地荒漠化主要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不当的活动破坏植被造成的;文字①中的“卷起飘飘沙粒”和文字②中的“水源不足”是关键词。第15题,“耕来山顶做旋螺”描述的是陡坡开垦梯田的景观。
答案 14.A 15.B
二、综合题
16.图①表示20世纪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增长状况,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江西省低山丘陵区人地关系,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月以来,江西省水土流失加剧的缘由有哪些?
(3)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没有黄土高原严峻,但造成的损失却比黄土高原大,为什么?
(4)就如何改善江西省的生态环境,谈谈你的设想。
答案 (1)人均耕地削减 水土流失加剧 能源短缺
(2)一是人多地少造成过度开垦荒地;二是能源短缺,造成乱砍滥伐。
(3)南方低山丘陵区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比黄土高原高,同单位面积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大;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层薄,水土流失后,易成为石质山地,恢复几乎是不行能的;本区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大。
(4)把握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进展经济,走立体农业道路,搞好优势资源的开发;封山育林,因地制宜,切实解决生活用能问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重庆2009年1月28日讯 记者从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了解到,到2022年,重庆市将投入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项资金30多亿元,支持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力争五年新增耕地超过30万亩,整治基本农田20万亩以上。
(1)整治基本农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矿区整理土地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具有足够肥力的土地均可以作为“新增耕地”开发吗?说明理由。
答案 (1)增加农用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的质量。
(2)复垦
(3)不能。耕地开垦应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垦耕地,不仅造成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还会导致耕地退化等问题。
18.读新疆和田地区有关资料和三道绿洲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和田年降水量330 mm,年蒸发量2 600 mm。20世纪50年月人口50万,耕地12万公顷;90年月中期人口150万,耕地18万公顷。
(1)和田地区河流水的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三道防线中,林带发挥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因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__,蒸发量比沙丘地区__________。
(3)选出正确的选项,将其字母填入框图中(每个方框只填1个字母)。
A.土壤次生盐渍化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绿洲沼泽化
D.流淌沙丘向绿洲侵袭
E.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削减
答案 (1)冰雪融水 气温
(2)防风固沙 爱护农田 小 少
(3)从左到右依次为:E、A、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