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课题终期研究报告 牡丹江市第九中学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校本培训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就是立足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的需要,由学校组织对本校以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的利用,并有计划地对在岗教师超于本职、本岗的全面培训。实施教师分层发展行动计划,使每位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和发展,造就一支素质过硬、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近几年以来,我校的教研与教师培训工作本着“让教育回归
2、生活,让生活洋溢幸福的指导思想,适应课程改革新形势,引导着全校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实践着为教师个人成长服务,为学生有个性地成长服务,为创建有特色的中学服务,为丹江教育课改工程服务的承诺。教师专业化发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打造一支有实力、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是我们永不止息的追求。为此我们确立以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课题题目。我校主持的“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于2005年4月28日被确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该课题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下面,将该课题研究的的几个基本问题汇报如下: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1、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
3、的挑战,中小学基础教育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许多专家认为,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来说,当前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它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因此,无论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历史的重任、时代的发展,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都呼唤着造就一支素质过硬、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2、 教师发展是学校管理的使命.如何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现在与将来的关系,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必然,更是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中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的全面发展:
4、将教师发展视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事业、家庭、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等都得到发展。从自己成长中,感受教学工作的意义、体验生活的甘苦、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命的价值。注重教师的和谐发展:人既要发展自主性、独立性、竞争性,又要发展提高社会性、合作性、集体性.注意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他人。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群体与学校发展的关系。3、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是有生命意义的人,是有发展意义的人,是有自主和独立意义的人,也是有社会意义的人。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生命的每一点进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平等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的根本价值和功能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个体获得幸福,促使人的人格健全,发展人的智慧,使人获得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的生命质量。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将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重中之重,重点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实际发生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
6、透个性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品质,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二、课题研究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5、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的实践形式,是教师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进修密切结合的,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研究的起点是唤醒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足;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不断改善教学的行为,不断改进教学的效果;研究的结果则是切实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提高学生的
7、学习适应性,培养综合学习能力.通过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内容、方法、可行性以及开发教学资源方面取得理论上的发展;在教育教学的领域,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实践模式和有机渗透模式,在教材开发与课程管理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改革经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引领教师的发展,把教师打造成研究型教师。要坚决摈弃“见物不见人”、“见指标不见人、“只看成绩,不看成长的错误倾向。构建适应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一种学校文化现象。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学校特色,创设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三、 课题研究内容7
8、、打造研究型教师(形成一支队伍) 研究型教师是在持久的、日常的学校研究生活中成长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第一位的目标是引导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8、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养成持续学习的好习惯的研究.学习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支撑.学习本身就是教师的专业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的高标准,使得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显现。9、建设新的学校教师文化的研究。文化是一种组织体系内部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一种单位内共同的精神追求;一种职业的道德意识基础上的共同的工作行为。教师文化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校为主要空间,以教师职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现代文化
9、观念和教育观念,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师生活方式、思维特征、行为方式;在教师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各种教学活动、文化活动和研究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教师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四、 课题研究目标10、“教育有规律,循道而行;学生有个性,因材施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抓出实效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抓出质量来,以课程改革为主线,国家课程个性化实施、校本课程个性化开设,增强课程的均衡性与选择性,达到“课程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目标。11、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开展立足以校为本,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科研、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学年组的实体、主体作用,
10、深入开展课题研讨,充分发挥“讲学稿”的实际功效;深入开展课例研讨,通过同题异构课和精品打造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12、发挥学校的特色项目优势,深化课程改革,以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实施凸显课程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发展学生的特长.通过教学示范课,教学论坛,名师会诊等方式,促进个性化课堂的生成,形成教学有特点的良好局面.四、课题的研究方法13、强化过程管理落实研训有效性要使得教研工作与培训工作能得到有效地落实,让学习质量得到较高的保证,就必须对其过程加强管理,我校在实施人文性管理的同时,也重视制度的改善和强有力的落实,从而带出、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11、。领导充分关注,落实制度有力。上至校长下至教师,无不是把全部身心扑在了教研工作一线,推门听课、因材指导、做示范课、评过关课,由“教书匠”到“专家型、“智慧型”,在潜移默化中教师教研素质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学校工作首先从调查入手,抓管理,建制度,征集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了教学常规工作评价细则试行稿、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教师评价考核方案和教研组考核方案,将培训和教研与教师个人以及教研组工作的考核联系起来,提升教师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习质量.创建研训“例会制”,实现学习过程透明化。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校本教研与校
12、本培训体系,从而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2006年开始,我校逐步开始实施各类教研活动“例会制”。(1)课题研究例会制。课题申报研究计划每月小结阶段小结课题结题,每一个环节均实施全程监督管理,真正落实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发展性。教研组学习例会制。每月要求教研组根据实际工作进度,在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个人经验交流等方面开展活动,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每周,在专职副校长的主持下,各教研组就一周的培训以及教研工作进行回顾与小结,并且有针对地部署下一周的教研与培训任务。严格制度管理,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制度
13、是否能行之有效地得以落实,重要的一条还是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在校本研训上,我们首先落实的是严格的考勤制度。每一次培训或者教研活动的开展,都要求教师准时到位,并且要求教师准备专用笔记本,提高个人档案管理意识,分门别类,做好各种活动的笔记以及资料保管工作。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制度当然也是行不通的,为此,根据当前的学校工作实际与特点,我校对教师、教研组的考核以及奖惩制度又进行了一次改善,对教师个人的义务与权利作了相关规定,让教师在勤奋工作和学习的同时,能在利益上得到保障.14、强化校本培训,教师培训形成制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校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14、(1)通识培训制度化:每周一一个小时的业务学习是我校一直保持的一个传统,利用这个时间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通识理论再培训。培训采取由校级领导、骨干教师轮流讲和教研组分散讨论相结合的办法,每次培训学习,人人都要写出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共同提高。(2)学科培训系列化;与通识培训同步进行,利用每周的星期五采取由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讲座的形式分教研组进行学习,从课程标准解读到教材的通研,从外地的先进经验到与本校的教学实际进行整合,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使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学校开展“走进新课程系列活动,一周一个主题,每周集中解决一个老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重点的问题。15、建构
15、校本化和学习化的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学习的场所、沟通的场所、交流的场所和创新的场所。经过反复实验、研究、论证、提炼,创设了体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的认识过程,以及“定向-内化-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确定了“创设情景,呈现问题研讨探究,尝试解决巩固体验,归纳总结引导实践,深化创新的基本流程。建构学科化和人文化的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师生共建真实、生动、自主、快乐的课堂。我们在认真研究各学科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抓住各学科教学的薄弱环节,突出各学科的最基本目标,重点体现学科化、人文化和综合化的特点.16、评课标准的改革。我们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
16、评价标准,原则是:“以学论教”并且把这个标准运用到教研活动中去,特别是在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中,这个标准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导教师将目光投向了新课程,投向了新的课程标准,因而它起到的不仅仅是个选拔功能,更重要的是导向功能.17、创新教师成长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的热门话题。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所谓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主发展,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
17、教学反思和问题生成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教师个体主动发展的关键是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只有具有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依赖于内外自主发展环境的创设,依赖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评价和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为此,我校已经于前两年开始运用“反思本,要求教师针对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学习中的体会、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澄清。或者在教研组中将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如:课后一起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寻找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一次上课,接着再讨论.教师实践性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18、.教师如何获得实践性智慧?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是: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教研组,通过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实现教师个人自主的实践反思与教研组同行的诊断、指导及经验共享.五、 取得成果18、通过开展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课题研究,我校着力打造由名师、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团队,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现15人)、教学能手(现42人)、教学新秀(现23人),骨干教师(现36人)达25以上,市级名优教师达20(现30人)并充分发挥其在师德师风建设,在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19、几年来,围绕“十一五期间科研课题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气氛。学校开辟了
19、教师论坛和课题开发小组,教师撰写论文、个案千余篇,有一批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发表或交流,并入编多种论文集.学校多次荣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集体、省阶段性研究先进集体、“基础教育教学评价试验项目教改”实验中获省级先进实验单位等等.有多人被评为省、市级科研先进个人,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逐渐成长起来。20、教师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教师通过培训改变了过去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摆正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发现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注重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
20、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步发生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的变化,学生一改过去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机械地应试练习变为现在的参与式学习,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积极地动脑、动手、整体感悟,用观察、模仿实验、感悟、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知识,获得体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眼睛亮起来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正是在全校教师的热心支持和努力下,才使我校“十一五”期间科研活动在不断开花结果的同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以其无限生机与活力
21、,带动着我校一大批教师在教研科研的道路上大显身手,不断实现突破创新,也促进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不断端正,学校的办学自信心、办学水平和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更使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学校的风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09届初三学生毕业合格率力争达90%以上,升入省级示范高中比例达30以上,普高30%,职高20%,学生自由选择率达20%。初一、初二夯实基础,确保巩固率,并力争提档升级,学生合格率达95%以上。六、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主要有:1、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22、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如何形成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3、善于组织各类教研活动,但对实现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研究不足;组织策略仅围绕能搞成几项活动而展开,缺乏必要的运筹,谋划和有效地实施。4、功利观念过于强烈,教学研究活动一实施就要有收获,一行动就肯定得到成功的观念,成为表述校本教研的突出现象,弱化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性,缺乏对校本教研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正确认识。下一步工作我校将继续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继续探索我校的特色教育模式,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是挑战,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加强和改善,课题组还需要加强学习、开拓创新,开创此项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