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8
淄博庄园混凝土有限公司周村分公司
生产车间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编制日期:2018年7月2日
生产车间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受控记录号)№:001
序号
风险点(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
风险等级
管控层级
责任单位
责任人
分析来源
1.
开工
2级
公司级
生产经理
毕建林
JHA表
2.
停工
2级
公司级
生产经理
毕建林
JHA表
3.
异常情况
2级
公司级
生产经理
毕建林
JHA表
4.
原料采购入库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王成军
JHA表
5.
铲运工序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军
JHA表
6.
石料运送工序
3级
车间级
班组长
王成军
JHA表
7.
搅拌工序
3级
车间级
班组长
王成军
JHA表
8.
发货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王成军
JHA表
9.
动火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0.
受限空间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1.
高处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2.
设备清洗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3.
动土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4
断路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5
临时用电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6
检维修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7
拆除报废作业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JHA表
18
预拌混凝土搅拌机组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王成军
SCL表
19
装载机
3级
车间级
班组长
王成军
SCL表
20
砂石分离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SCL表
21
电焊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SCL表
22
切割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SCL表
23
空压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SCL表
24
地磅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SCL表
25
电液式压力试验机
3级
车间级
班组长
翟涛
SCL表
26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3级
车间级
班组长
翟涛
SCL表
27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28
砼振动台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29
车辆冲洗设施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SCL表
30
环保降尘喷雾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徐道洲
SCL表
31
水泥净浆搅拌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32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33
行星式胶砂搅拌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34
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35
雷氏水泥沸煮箱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36
电动抗折试验机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37
胶砂流动度测试仪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38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翟涛
SCL表
39
配电柜
4级
班组级
本岗位人员
李梁
SCL表
填表人:李梁 填表时间:2018年7月1日注:
由本级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发布。
A级\5级:蓝色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A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措施的纳入蓝色风险监控。
B级\4级:蓝色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B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 记录。
C级\3级: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负责C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D级\2级:橙色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E级\1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台账应结合实际定期更新(每年至少一次),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分析.
(1)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2)操作工艺发生变化;
(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事故事件发生后;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