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兴煤矿一通三防安全自查表 年 月 日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存在问题
整改意见
一、规章制度
1、建立“一通三防"管理机构
查文件
2、建立健全“一通三防”工作责任制.
查资料
3、建立健全以下“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1)、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2)、矿井局部通风管理制度;
(3)、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4)、巷道贯通管理制度;
(5)、矿井瓦斯检查制度;
(6)、采空区及盲巷管理制度;
(7)、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8)、矿井防灭火管理制度;
(9)、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10)、“一通三防”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查资料
4。编制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
查资料
5.“一通三防”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
查证件
二、必备的图纸
煤炭企业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以下“一通三防”图纸:
01、通风系统图;
02、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
03、通风网络图;
04、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
05、避灾路线图;
06、井下消防洒水管路布置平面图;
查图纸
三、通风管理
1、生产矿井必须实现专用回风井回风,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其外部漏风不得超过5%。
现场检查及查阅记录
2、采区上(下)山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查阅通风系统图和现
场检查
3、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同一采区内,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未构成新区段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而重新掘进的巷道与采煤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在制定安全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一次,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安全监控系统;严禁采煤工作面与备用工作面串联通风。
查阅通风系统图和现
场检查
4、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
矿井的总进风巷、总回风巷、矿井一翼的总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永久测风站,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它用风地点应设置临时测风站。测风站长度4m,断面光滑两端抹成流线型,前后个各10m范围内巷道无分支、无拐弯,并要填写测风台帐及测风牌板.
矿井、采区通风能力满足生产需求.采掘工作面和硐室的供风量以及井巷中的风流速度符合《规程》规定。
查测风台帐和测风牌版
5、回风巷失修率不高于5%;加强井巷的维修,保证巷道畅通和行人安全。
现场检查,查阅巷道检查记录
6、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每季度应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矿井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现场检查及查阅记录
7、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1次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5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查阅资料
8、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主要通风机应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主要通风机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通风机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两闭锁”,能自动倒台。
现场检查
三、通风管理
9、主要通风机的运转应由专职司机负责,司机应每小时将通风机运转情况计入记录薄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现场检查,查阅资料
10、。矿井总风量不足的;采掘工作面、峒室等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
现场检查
11、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的。
现场检查
12、未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
现场检查
四、防灭火
1、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现场检查
2、矿井井上下必须设消防材料库,主要硐室、厂房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现场检查
3、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现场检查
4、开采易自燃或采用放顶煤方式开采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设立以灌浆为主的两种以上综合防灭火系统。
现场检查、
查阅记录
5、入井管线必须在井口附近装设防雷电装置。
现场检查
四、防灭火
6、矿井必须建立火区技术管理档案,井下处理火灾、启封火区必须由矿山救护队进行。
检查资料、记录
7、检查永久闭墙是否漏风。
现场检查
8、未按规定配备防火器材的。
现场检查
9、未按规定及时封闭采空区的。
现场检查
10、是否对永久闭墙栅栏处有害气体检查。
现场检查
五、防尘
1、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
现场检查
2、运输转载点是否安装洒水装置。
现场检查、
查阅资料
3、采煤机、掘进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并正常使用。
现场检查
4、开采有煤尘爆炸的煤层,必须集中布置安装隔爆水棚,建立隔爆设施管理牌板和台帐。
现场检查、
查阅资料
5、矿井必须开展粉尘测定工作,建立测尘制度,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测尘人员,定期对井上、下作业场所的粉尘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
6、在装载点下风侧20m内,是否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现场检查
7、防尘设施维护、使用现场落实不到位的。
现场检查
8、采掘工作面已配备防尘装备,现场使用不到位的.
现场检查
六、防瓦斯
1、井下瓦斯超限,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现场检查
2、上隅角、高冒区等特殊区域瓦斯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
现场检查
3、是否制定及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现场检查
4、瓦检员未按规定配齐,瓦斯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有无空班、漏检、假检现象.
现场检查
5、是否做到瓦斯检查“三对口"。
现场检查
6、井下电气焊是否有审批安全措施.
现场检查
7、下井人员按《规程》规定佩带自救器和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现场检查
8、排放瓦斯要有经批准的专门措施,并严格执行。
查资料
七、安全监测监控
1、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瓦斯监控系统,配齐各种传感器、分站等安全设备备件,备用量不少于20%,保证24h连续运行;
现场检查
2、各类传感器的稳定性不低于15天,安全监测监控设备每月至少调校1次,每10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瓦斯传感器校验1次;
查阅记录
3、下井人员按《规程》规定佩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自救器;
现场检查
4、传感器的安设种类、数量、位置、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电缆敷设等符合规定;
现场检查
5、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毫米,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毫米
现场检查
6、配备足够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
现场检查
7、喷浆作业时要做好甲烷传感器防护,放炮时移动到安全地点,放炮后由班组长立即恢复设置到正确位置
现场检查
8、有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使用、维修保养制度和设备仪器仪表管理台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调试和校正,确保完好;无过期、失效或漏检的仪器仪表;
查记录台账
注:√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总工程师: 检查人: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