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2628-202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规范-(高清正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1655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2628-202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DB45T+2628-202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DB45T+2628-202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DB45T+2628-202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DB45T+2628-202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13.200CCS A 90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628202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规范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2023-02-17 发布2023-03-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5/T 26282023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事故调查管辖权.25事故调查工作流程.36与纪委监委协作配合.127事故调查评估.13附录 A(资料性)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事故调查组通知示例.14附录 B(资料性)牵头部门建议成立事故调查组请示

2、示例.15附录 C(资料性)技术组调查报告示例.16附录 D(资料性)管理组调查报告示例.17附录 E(资料性)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报告示例.18附录 F(资料性)事故调查报告示例.19附录 G(资料性)召开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通知示例.22附录 H(资料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方案.23附录 I(资料性)现场勘查内容.24附录 J(资料性)提供证据清单通知示例.25附录 K(资料性)书证收集内容.28附录 L(资料性)询问笔录.29附录 M(资料性)事故直接损失估算表.30附录 N(资料性)事故性质认定示例.31附录 O(资料性)事故类型.32附录 P(资料性)事故责任分析.33附录 Q(资料性)事故

3、调查组向人民政府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请示示例.34附录 R(资料性)人民政府同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示例.35附录 S(资料性)开展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评估请示示例.36附录 T(资料性)邀请同步开展对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请示示例.38附录 U(资料性)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报告.39DB45/T 26282023II参考文献.40DB45/T 26282023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出、归口

4、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上强、李文妍、黄业才、陈静、韦钧元、马理、张致宁、何淑华、莫佳琳、王全永、莫冬丽。DB45/T 262820231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简称“事故调查”)的事故调查管辖权、事故调查工作流程、与纪委监委协作配合、事故调查评估等工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和评估工作。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

5、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72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 9704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 15834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6180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23865比例照相规则GB/T 29349现场照相、录像要求GB/T 29352物证检验照相录像规则GB/T 5

6、0103总图制图规则DA/T 2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GA/T 222近距离照相方法规则GA/T 582现场照相方法规则GA/T 1162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GA/T 1382基于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系统GA/T 1564法庭科学 现场勘查电子物证提取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产安全事故work safety accidents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DB45/T 2628202323.2事故调查investigation of work accidents根据事故等级,由相应负责事故调

7、查处理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直接组成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牵头组成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的活动。3.3事故等级grade of accidents3.3.1特别重大事故extremely serious accidents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l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3.2重大事故serious accidents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8、,或5000万元以上l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3.3较大事故larger accidents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l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3.4一般事故ordinary accidents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l0人以下重伤,或l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注: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含本数。4事故调查管辖权4.1重大事故调查4.1.1重大事故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调查。4.1.2自治区人民政府可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调查,亦可授权或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4.2较大事故调查4.2.1较

9、大事故由设区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4.2.2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可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亦可授权或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4.3一般事故调查4.3.1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4.3.2县级人民政府可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亦可授权或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4.3.3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可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DB45/T 2628202334.4提级调查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调查由下级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5事故调查工作流程5.1事故初查5.1.1初步核查5.1.1.1接到事故报告后,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相

10、关部门赶赴事故现场,通过察看事故现场、询问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了解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并对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初步认定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按事故调查权限建议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调查处理。5.1.1.2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7 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按事故调查权限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5.1.2成立事故调查组5.1.2.1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5 日内启动调查。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直接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的,印发成立事故调查组通知(示例见附录 A)

11、开展事故调查处理。5.1.2.2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或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的,由事故调查牵头部门向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建议成立事故调查组(示例见附录 B),经同意后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5.1.2.3事故调查组成立应由负责事故调查的地方人民政府或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发文,不应以有关部门或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文。5.1.2.4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指定,主持事故调查组工作。5.1.2.5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公安机关以及工会等派人组成。5.1.2.6事故调查组成立时,有关部

12、门和单位中与所调查的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成员应当主动回避;事故调查组成立后,发现事故调查组成员与该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将该成员予以更换或停止其事故调查工作。5.1.2.7事故调查组成员应为固定人员,不能随意更换。如确需更换,由派出单位报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同意。5.1.2.8事故调查组成员应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事故有关信息。5.1.2.9事故调查组主要职责: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b)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c)查清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含实际控制人)、有关安全管

13、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d)查清事故涉及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相关单位,以及党员干部、监察对象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e)根据查明的事实提出应追责问责的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相关单位,以及党员干部、监察对象建议名单;DB45/T 262820234f)根据查明的事实提出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含实际控制人)、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的处理建议;g)对事故发生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h)总结事故教训,提出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议;i)提交事故调查报告。5.1.3事故调查组的分工5.1.3.1分组要求5.1.3.1.1事故调查组可分为技术组、管理组和综

14、合组。视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可增加或减少分组。5.1.3.1.2事故调查组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相关专家和有关单位专业人员参与调查。5.1.3.1.3技术组应提交由技术组成员签名的技术组调查报告(示例见附录 C)。5.1.3.1.4管理组应提交由管理组成员签名的管理组调查报告(示例见附录 D)。5.1.3.1.5综合组负责编写应急处置评估报告(示例见附录 E)并由全体成员签名,在汇总技术组调查报告、管理组调查报告和应急处置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编写事故调查报告(示例见附录 F),事故调查报告应经事故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名。事故调查报告格式应符合 GB/T 9704 的要求,事故调查报告的标点符号和数字用

15、法应符合 GB/T 15834 和 GB/T 15835 的要求。5.1.3.2技术组技术组主要职责:a)负责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技术方面的间接原因;b)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事故死伤人数及原因、直接经济损失等;c)对事故发生单位工艺流程及设备设施的设计、运行等进行分析认定;d)负责事故现场勘察,搜集事故现场相关证据,指导相关技术鉴定和检验检测工作;e)提出对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的认定意见;f)根据事故直接原因和技术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议。5.1.3.3管理组管理组主要职责:a)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及间接原因;b)查明事故发生单位(或项目)立项、规划、建设(勘察、设计、

16、施工、监理)、审批(许可)、运营、评价的合规合法情况;c)查清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含实际控制人)、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并根据查明的事实提出应追责问责的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含实际控制人)、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的处理建议;d)查明事故涉及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相关单位,以及党员干部、监察对象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并根据查明的事实提出应追责问责的单位和公职人员建议名单;e)根据间接原因和管理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议。5.1.3.4综合组综合组主要职责:a)负责事故调查组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等日常工作;b)督促各工作组按照事故调查处理工

17、作方案要求按时完成调查工作;DB45/T 262820235c)联络、协调各级人民政府、纪委监委、公安机关等衔接工作;d)统一发布、报送和处置事故调查相关信息,协调开展事故舆情监测与应对;e)收集、管理、保存有关证据资料,以及事故调查组有关材料;f)对事故发生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5.1.4召开事故调查组成立会议5.1.4.1应及时召开事故调查组成立会议,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通知示例见附录 G。5.1.4.2事故调查组成立会议由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主要内容包括宣布成立事故调查组文件、讨论确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方案(见附录 H)等。5.1.4.3事故调查组成立会议、全体成员会议及其

18、他重要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并保存。5.2调查取证5.2.1现场勘查5.2.1.1基本要求5.2.1.1.1确定事故调查组现场勘查人员及负责人,明确工作任务,每次勘查人员不应少于 2 人。可根据勘查工作情况,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协助。5.2.1.1.2常用勘查器材有照相器材、摄像器材、绘图器材、检验测量仪器、清理工具、提取痕迹物证的仪器和工具、检验仪器等。5.2.1.1.3勘查内容(见附录 I)主要包括事故现场破坏情况,运载工具、设备设施本体失效及损坏情况,安全设施、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附属设备失效或者破坏情况,事故发生现场情况,事故发生单位现场伤亡人员情况。5.2.1.2勘查方式5.2.1.2.

19、1事故现场照相5.2.1.2.1.1事故现场照相应符合 GB/T 29349、GB/T 23865、GB/T 29352、GA/T 222 和 GA/T 582 的要求。5.2.1.2.1.2使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进行航拍的,航拍设备应符合 GA/T 1382 的规定。5.2.1.2.2事故现场摄像应符合GB/T 29349的要求。5.2.1.2.3事故现场制图事故现场制图步骤如下:a)事故现场制图应包括掌握事故情况所必需的信息,确定事故发生地点坐标、伤亡人员位置图,确定涉及事故设备各构件散落位置并作出标记;b)事故调查人员应确定事故现场图的种类、数量、现场方位、合适的比例等,选定河道、道路等参

20、照物;c)选定参照物后,应绘制事故现场图的草图,并根据现场勘验情况对草图核对、修改,确认无误后方可描图,事故现场制图应符合 GB/T 50103 的规定;d)填写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绘图人等信息,由绘图人签名并由现场勘验指挥人、见证人或当事人审核签名,并注明绘图日期。DB45/T 2628202365.2.1.3现场勘查报告现场勘查结束后,应编写现场勘查报告,签名并存档。如聘请技术人员应注明。5.2.2物证收集5.2.2.1基本要求5.2.2.1.1现场勘查人员应及时提取现场物体及相关痕迹,封存与事故有关的物件,并用摄影、照相等方法予以固定。5.2.2.1.2现场提取物证时,事故现场勘查人员

21、不应少于 2 人。5.2.2.2物证种类生物检材的收集应符合GA/T 1162的规定,电子物证的提取应符合GA/T 1564的规定,物证主要包括:a)调取的现场或附近监控录像等音频、视频原始数据;b)事故现场照片和事故所涉及的任何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等的照片;c)与事故有关的设备本体、安全保护装置、附属设施等的破损部件、碎片;d)人们可能吞服、吸入或接触的能导致中毒或伤害的致害物和残留物的样本;e)涉嫌引起事故的物质或材料的样本或照片。5.2.2.3物证提取5.2.2.3.1现场勘查中需抽样取证的物品,应由现场勘查负责人决定,并当场制作抽样取证凭证。5.2.2.3.2抽样取证凭证应记载被抽样取

22、证单位名称、地址、现场负责人、抽样取证时间、地点,物品的序号、物品描述、位置、名称、数量、规格及批号。5.2.2.3.3抽样取证凭证应经被抽样取证单位现场负责人、现场勘查人员分别签名确认。如聘请技术人员应注明。5.2.3书证收集5.2.3.1基本要求5.2.3.1.1收集的资料一式两份,一份交综合组存档,另一份交提出调阅要求的工作组。收集的资料不予退还,应提醒提供单位自留底稿。5.2.3.1.2资料为复印件的,应在复印件首页签署“与原件核对一致”并经被取证单位负责人签名、加盖被取证单位公章,多于一页的加盖骑缝章。5.2.3.1.3材料送达人应在材料清单上签署姓名、日期时间予以确认,材料接收人签

23、收回执。5.2.3.2书证收集程序收集有关书证证据时,各工作组应制定调取文件资料清单,以事故调查组名义向事故发生企业、事故涉及相关单位(部门)及有关人民政府提出证据清单(见附录 J),书证收集内容见附录 K。5.2.4人员询问5.2.4.1基本要求5.2.4.1.1事故调查组应尽快找到事故现场所有脱险人员,询问事故真相。有询问需求的工作组应及时提交需要询问的人员名单,由事故调查组向被询问人所在单位出具谈话通知单。5.2.4.1.2询问时,询问人员不应少于 2 人。DB45/T 2628202375.2.4.1.3询问时,应同时制作询问笔录。记录详细内容,不失原意,尽量保持被询问人原话。5.2.

24、4.1.4询问时应全程录音、录像,并保持录音、录像资料的完整性。5.2.4.1.5询问相关人员,涉及技术问题时,技术组应派员参加。5.2.4.2询问内容5.2.4.2.1对事故现场人员的询问应询问事故发生前状况,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发生单位应急处置和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救援等情况。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前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顺序、现场目击情况、现场人员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异常变化情况以及与事故相关联的其他情况,现场人员和其他单位人员对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等情况。5.2.4.2.2对事故发生单位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询问应询问事故发生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注册登记、立项审批、选址、建设和运营等

25、情况,日常检查、巡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以及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演练等情况。5.2.4.2.3对技术服务机构有关人员的询问应询问技术服务机构在涉事企业或工程、经营项目设计、评价等技术服务环节履职情况。5.2.4.2.4对负责审批许可的有关部门人员的询问应询问企业或工程、经营项目立项、选址、建设、评价等审批经办人员、有关领导在办理审批许可和日常监管中履职情况。查明相关人员在办理审批许可和日常监管中履职情况。5.2.4.2.5对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的询问应询问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单位和人员履行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部门职责等情况。5.2.4.3询问笔录的制作5.2.4.3.1询问笔录的结构

26、包括开始、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见附录 L)。5.2.4.3.2开头部分包括:询问的地点、时间;询问人的工作单位、姓名;被询问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职业、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是否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情况。5.2.4.3.3正文部分包括:提问和回答内容,特别是与事故有关的人、事、物、时间、地点等要素应记录全面、客观、清楚、准确。5.2.4.3.4结尾部分内容及要求:a)询问笔录应交被询问人核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向其宣读;b)询问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c)被询问人确认记录无误后,应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或捺指印)并在笔录末页结束顶格签署“以

27、上记录共*页,我已看过,与我说的一致”等字样;拒绝签名或捺指印的,应在询问笔录中注明;d)被询问人要求自行书写陈述材料的,调查人员应准许,并将陈述材料作为笔录附件内容。5.2.5检测鉴定5.2.5.1检验检测5.2.5.1.1设备、仪器、致害物等现场提取物需要进行检验检测的,事故调查组应组织专业人员或委DB45/T 262820238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检测工作。5.2.5.1.2事故调查组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检测的,应出具 检验检测/技术鉴定委托书,明确需要委托检验检测、技术鉴定的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鉴定要求及鉴定期限。5.2.5.1.3样品的采集可由事故调查组组织,

28、也可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承担。检验检测承担单位对检验检测结论承担法律责任。5.2.5.2技术鉴定5.2.5.2.1技术鉴定单位要求事故技术鉴定单位应符合下列条件:a)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b)依法取得从事相关技术检验、检测、鉴定资质;c)具有与技术鉴定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及相应的技术设备和条件;d)有符合相关技术鉴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e)依法取得物价部门的收费许可,并具有相应的具体收费标准,法律法规对收费没有明确规定的,双方协商确定收费标准。5.2.5.2.2技术鉴定报告技术鉴定单位出具的技术鉴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技术鉴定分析所依据的具体标准;b)采用的技术鉴定分析方法;c)技

29、术鉴定分析(或者事故技术原因认定)的过程;d)技术鉴定分析的结论意见。5.2.5.2.3技术鉴定时间根据工作需要,事故调查组应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完成的期限,技术鉴定时间不纳入事故调查时间。5.2.5.2.4专家论证必要时组织技术鉴定报告的审查和专家论证工作。5.2.6损失评估5.2.6.1人员死亡5.2.6.1.1事故造成人员当场死亡的,应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医鉴定,或现场急救医生确认死亡,并开具死亡证明。5.2.6.1.2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应有医院出具的证明及有关法医开具的死亡证明。5.2.6.2人员伤残5.2.6.2.1人体伤残检验包括:损伤程度(轻伤、重伤)鉴定、伤残等级和劳动能力丧失鉴

30、定等。5.2.6.2.2损伤程度(轻伤、重伤)鉴定以有关医务部门或法医出具的诊断书或鉴定书为准。5.2.6.2.3伤残等级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以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书为准。5.2.6.2.4损伤程度鉴定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应符合 GB/T 6441 的规定。DB45/T 2628202395.2.6.3人员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造成人员下落不明,经过7天搜寻、救助仍然下落不明的,在无法确定下落不明人员生亡的情况下,损失评估按人员死亡损失评估的原则处理。5.2.6.4经济损失评估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见附录 M)和间接经济损失应符合 GB/T 6721 的规定,事故伤害工作日的计算应符合 G

31、B/T 15499 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应符合 GB/T 16180 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a)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和赔偿费用);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b)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资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和其他损失费用。5.3事故分析5.3.1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应按GB/T 13861的规定。5.3.2事故性质

32、认定5.3.2.1在对事故调查所确定的事实、事故发生原因和责任属性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应按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非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认定(见附录 N),事故类型见附录 O。5.3.2.2事故性质表述为: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名称)事故是一起因(事故直接原因)导致(或引发)的(事故类型)的(事故等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5.3.3事故责任认定5.3.3.1基本要求5.3.3.1.1应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和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等,结合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事故责任加以分析判断,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并根据事故的后果,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5.3.3.1.2对事故发

33、生单位、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技术服务机构等对象的责任分析见附录 P。5.3.3.1.3对于责任单位的确定,如果涉事企业关系复杂,应编制企业内部架构(含经营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等)图、事故责任关系(含涉及的政府及行业主管、负有监管职责部门、综合监管部门、属地监管、行政管理、审批许可等)图,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5.3.3.2事故责任类型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党纪责任和其他应当给予的处理措施,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执行。5.3.3.3刑事司法衔接包括案件移送、法律监督、证据收集、证据使用和协作配合,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DB45/T 26282023105.3.4应急处置评估5.3.4.

34、1基本要求5.3.4.1.1应急处置评估包括对事故发生单位的评估、对事发地人民政府的评估。5.3.4.1.2事故发生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向事故调查组提交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总结报告主要内容:a)事故基本情况;b)先期处置情况及事故信息接收、流转与报送情况;c)应急预案实施情况;d)组织指挥情况;e)现场应急救援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f)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g)现场管理和信息发布情况;h)应急物资保障情况;i)防控环境影响措施的执行情况;j)救援成效、经验和教训及相关建议。5.3.4.1.3事故发生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现场指挥部)应妥善保存并整理与应急处置有关的书证和物证,提交事故调查组。

35、5.3.4.2对事故发生单位的评估对事故发生单位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a)应急响应情况,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信息报送情况等;b)先期处置情况,包括自救情况、控制危险源情况、防范次生灾害发生情况;c)应急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d)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情况;e)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执行情况;f)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装备、物资储备、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落实情况。5.3.4.3对事发地人民政府的评估对事发地人民政府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a)应急响应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后信息接收、流转与报送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情况;b)指挥救援情况: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资料调动情况、应急处置方案制定情

36、况;c)应急处置措施执行情况:包括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应急资源保障情况、防范次生衍生及事故扩大采取的措施情况、防控环境影响措施执行情况;d)现场管理和信息发布。5.3.4.4应急处置评估报告应急处置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应急处置基本情况;b)事故发生单位应急处置责任落实情况;c)事发地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责任落实情况;d)评估结论;e)相关工作建议。DB45/T 26282023115.4事故调查报告5.4.1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标题、正文、附件三部分。5.4.1.1标题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日期事故级别事故类型事故调查报告。5.4.1.2正文正文包括以下内

37、容:a)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发生单位名称、事故类别、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处置、事故调查组组成等情况;b)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对事故直接原因和对事故性质的分析论证;c)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情况:按时间节点描述事故发生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应急处置情况,包括信息接报及响应、现场应急救援、医疗救治和善后处理以及事故应急处置评估结论等;d)有关单位基本情况:描述事故发生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单位基本情况及运营、经营资质许可或行政审批、日常监管等情况;e)有关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1)提出事故发生单位、技术服务机构,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2)对违反

38、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应在脚注中注明具体条目。f)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意见:1)应对事故发生单位、技术服务机构等相关责任人员和单位提出处理意见;2)对地方党委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相关单位,事故涉及的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的处置、问责意见应由纪委监委提出;3)应详细注明责任人员和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名称及具体条款,并在脚注中注明该条款项的具体内容。g)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议:应针对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议,措施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5.4.1.3附件附件应附以下材料:a)事故调查组成立文件;b)事故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名表;

39、c)技术组调查报告、管理组调查报告、应急处置评估报告;d)专家组签名表,专家身份证、职称复制件;e)事故现场勘查报告、技术鉴定报告;f)其他证据材料。5.4.1.4编写事故调查报告注意事项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应注意以下事项:a)事故调查报告正文内容应坚持以事实、数据为依据,全文逻辑清晰、繁简适度、前后呼应,表述不应出现可能、也许、或者等不确定词语;DB45/T 2628202312b)事故责任单位存在主要问题和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应详细注明违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名称以及具体条款,并注明该条款项的具体内容;c)事故调查报告应参考借鉴现有法律法规中的规范用语,分类进行责任表述,直接责任者、主

40、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表述各有不同;d)事故调查报告签名人员应为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成立或批复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全体成员,非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应签名;e)签名应由事故调查组成员本人签署,特殊情况下由他人代签的,应注明经本人同意,事故调查中的不同意见应在签名时一并注明。5.4.2提交事故调查报告5.4.2.1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的,由事故调查组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或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的,由事故调查牵头部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示例见附录 Q)。5.4.2.2事故调查组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不包括技术鉴定的时间

41、)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请示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60 日。上级挂牌督办的事故,事故调查牵头部门(或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事故调查组)应将延期情况报告上级部门。5.4.2.3下列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但应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时向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说明:a)因事故救援无法进行现场勘查的时间;b)挂牌督办、跟踪督办的事故的审核备案时间;c)特殊疑难问题技术鉴定所需的时间。5.4.3事故调查报告批复5.4.3.1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应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 15 日内做出批复(示例见附录 R)

42、;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 30 日。5.4.3.2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不批复同意事故调查报告的,事故调查组应按要求进行复审或调查。5.4.3.3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事故调查报告后,事故调查结束,事故调查组自行解散。5.5信息公开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事故调查报告后,事故调查牵头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全文公布事故调查报告(依法应保密的除外),接受社会监督。5.6档案管理事故档案的管理应与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处理同步进行,资料归档应符合DA/T22的规定。6与纪委监委协作配合6.1事故发生后,负责事故调查的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事

43、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或提级调查的,事故调查牵头部门应立即以事故调查组名义邀请当地同级纪委监委介入事故调查。DB45/T 26282023136.2纪委监委可列席事故调查组有关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借阅和复制事故调查组有关材料,旁听谈话、询问等,但不参与、不干涉事故调查组调查工作。6.3纪委监委在事故调查组调查基础上,组织开展对涉嫌违纪或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问题调查,或启动问责调查,进一步核查认定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相关单位,事故涉及的党员、干部及监察对象责任,提出处理处置、问责意见并按规定报批后落实。6.4事故调查组审议通过技术组调查报告、管理组调查报告后(未设技术组、管理组的,则审议通过事故调

44、查报告初稿后),应将事故调查报告连同根据查明的事实建议追责问责的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相关单位,以及党员干部、监察对象名单,以及有关证据材料等移交纪委监委。6.5对事故涉及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公职人员的处罚,可在事故调查报告中表述为:对于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公职人员履职方面的问题线索及相关材料,已移交纪委监委。对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处分和有关单位的处理意见,由纪委监委提出;涉嫌刑事犯罪人员,由纪委监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6.6事故调查报告经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复后,事故调查牵头部门应将事故调查报告以正式函件形式提供给纪委监委机关。7事故调查评估7.1事故

45、调查报告批复后 10 个月至 1 年内,负责事故调查的地方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具体工作可以由相应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示例见附录 S)。7.2评估工作组原则上由参加事故调查组的单位组成,评估工作牵头单位应以评估工作组名义邀请同级纪委监委同步开展对有关处理处置、问责意见执行以及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中的整改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示例见附录 T)。7.3现场评估工作方式主要有资料审查、座谈查询、查阅文件、走访核查等。7.4评估工作组依据事故调查报告,对照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逐项进行评估,重点评估以下内容:a)针对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

46、问题,事故发生单位、相关企业和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工作成效;b)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行政处罚落实情况;c)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d)纪委监委参加评估工作的,对有关处理处置、问责意见执行以及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中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7.5评估工作组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应及时反馈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7.6现场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工作组应形成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报告,并于 60 日内向负责事故调查评估的地方人民政府提交(示例见附录 U)。7.7评估报告应及时报送上一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并通过媒体或以人民

47、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DB45/T 2628202314AA附录A(资料性)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事故调查组通知示例以下给出人民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通知的示例。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事故名称、等级)事故调查组的通知(有关部门),(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年月日时分,市(区县)发生了一起(事故名称)事故,造成人死亡、人受伤。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成立人民政府(事故名称、等级)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并以事故调查组名义邀请纪委监委介入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要按规定时间完成调查任务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报人民政府批复。调查任务完成后,事故调查组自行解散。调查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职务工作单位(有

48、关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或人民政府办副主任或牵头部门正职领导)副组长:职务工作单位(应急管理部门正职领导或分管领导)职务工作单位(行业监管部门正职领导或分管领导)职务工作单位(事发地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成员:职务工作单位职务工作单位(应急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公安机关、工会和事发地人民政府为常规成员,其他成员根据调查需要选定)人民政府年月日(联系人:,电话:)抄送:事故调查组各成员单位DB45/T 2628202315BB附录B(资料性)牵头部门建议成立事故调查组请示示例以下给出牵头部门建议成立事故调查组请示的示例。(事故调查牵头部门)关于建议成立公司“”事故调查组的请示人民政府:年月日点分

49、左右,位于市区的公司进行检修作业时发生事故,造成名工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等有关规定,建议人民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组长由担任,副组长由担任。成员由应急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有关部门、公安机关、工会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有关人员组成。邀请纪委监委介入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事故调查组自行解散。妥否,请批示。附件:(事故名称、等级)事故调查组建议名单(事故调查牵头部门)年月日(联系人:,电话:)附件(事故名称、等级)事故调查组建议名单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的有关规定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需要,成

50、立事故调查组。建议名单如下:组长:职务工作单位(有关人民政府领导或政府办公室领导或牵头部门正职领导)副组长:职务工作单位(应急管理部门正职领导或分管领导)职务工作单位(行业监管部门正职领导或分管领导)职务工作单位(事发地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成员:职务工作单位职务工作单位(应急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有关部门、公安机关、工会和事发地人民政府为常规成员,其他成员根据调查需要选定)下设技术组(专家组)、管理组、综合组(应急评估组),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调查工作。CDB45/T 2628202316附录C(资料性)技术组调查报告示例以下给出技术组调查报告的示例。公司“”事故调查组技术组调查报告年月日,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