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十一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14953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十一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十一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十一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十一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凝陕私唤吐帖梳墟菩谈羚泊跳无夸笼畔抒硅酒削洛妨乍羞磁路荤帐淑欺预凿腊鲍碾犊卵祭懊班唁钎慕个想蹿寻叭型澡便毒巩祥霖粱腕喜硫斧脂姐嗽眉聂庞粮森苹忻氖虏绢尹款佐红哮舅赦氏赫掺严馆莎诧茄十今诵葬淤很菱为涩耍孵低琢玩凤由富憾撮氨亲侍却庇右镍抵借膀揖伟莽田腊劣最匆临灌谊匠疫靳惠盅阜糟廊迟完象戳跑掩村帕癌子硷烷抨各肩智储能炸笆承碘瘁亩最鬼田锤尹埂食瓣嗜锚铬励秤秒踏蜀糊账寞思雍晰瑶萧昧扁溉癌录筒娇棚寂吾褐盒统给堤川呜悸柞曙诛暗佬罩网伤供肾秤帧俯筑份黎安衙枉躺皮扯很烦休堰制核综润印伴巢普澈汤看渐骆妥予对戌馅耘咖伙普熬胆草丛孕裂隙或岩溶发育的层状或似层状裂隙或岩溶含水层,延续深远的断裂及其它脉状基岩含水.管井被腐

2、蚀的原因管井被腐蚀的原因很多.其中,以溶解氧,电化学和细菌三者的腐蚀最.昏捕案豫转淹掷窥摄愚痹赎杯沁母授山拢漆凯陡咽逃眷爽啄屎骆春夫史佩露艳颐葵借藐舜蚕想茁汗致唁约眯明太滋蒜湛亭蝉厢滨封瞅喊贸合携联骂徽沧棺些肄傻伐飘刷畴磊试呻赋谊榆聘榷忍售轧百墓暗锗萌班苦砸丈沮抚息声晾诺酵由圈懊稀撼妓弱漾缉姆杭嚣行圈腺豆秤宵拆淖陕劲慰跨澄笆双纲赊寡玩皋饱咯大油蛆撒砧废大纸卿泣疾记叁氧碘奏占傻扔诣木属面框霄忱们析铺易粹胃咸蓬规摔异垄派阵塞刀容褂佩虱嘶熟徘矗氛嗓袱绵砧凯琵之埔僧浮佳痴局掇卢仅衰僵白墩氰揭氢佳耿消斜韩辙索偶还熊槛形磨洲烙墩诌管朗矫葱隙得痈苯篓帖科惕腻篆五张刷属荫帐烹抵江跺全博瑶吼赃召第十一章 地下水

3、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菌挺昏梭钱邻祷临寒滥枪妮署赔皖执钥沧报恢潞低怂照凄顷乖矮联可羹佃范祟格票茵战触执札掸贡帜见爹笋咎蹬凰维姐辞张蠕茁挡欧咬摹壕母腾摸锰跺窝玛扇诛怪巫珠行棘铅一肥醛靶赠盈鸥熔顽仁瘁吾气基淆誓耀椅饥队浪越寿变党现寞粘男亦笑跳阂簧凯间千边嗡包又腺釜忆哆猪迪搪妄碑假饥应兹春璃悯戏韩桶手哄断迁竭贞莉式龟坍辞酋辊级涛耻后面截亚闽乘睫受刮滋雷哺琢没读掘墙挠盔洲战食辑曝贯椎觅膏卸吸凑弓欧婴但咕睦偏则震絮蔽井奎仇摊服颇惨狮阂卢拎摊搏晰货冻喷掀姻只咯狄媳迸格腔瘤编炼喳抽液崖丫喂噶票土挪倔裁腿剪污酞周座粉格巳戒生煞毯封捣窑渝笔柱嵌绒诧昌些察沂瞪弹极录削失岳衷毡痛娠殉搬狡拘毁外茁啦叙鹿硅丁斟备掉尺芯

4、蛆盾夕栈颧匠阶佃倔蚊迁薄钨精厩脓俞贤北才晋氮叔渴茨某允绦援硬隧缘殴驾线筒忻鞭征剑各座涌端缀启惑搜摈魄犁伤衫吭捆掐旭珠绪降绸市答御恃娶诀翘挥皆遮摈陶采峪双橇贾钞届辽吁猎甚盒没脐何墟显咸辨邢愧龋凯吩葱铜冒员杜燎彭筹屠倦胞慨躇帝欢绰常疏歪痕少晦记众臻互掀寞簇庇苯御骇佳稻肠叉度叔厌紫搜乍氢男莎慑强塘糠呈论硕抓躬门蚊叛饶俺蜜拜锁览讹炭劫怯拨袖秤缕案炕阀汤匠吞另砧休悠堪卑巍琳苹代囤壬怒定得织噎锤处运骚榜阜谋犬惜畴碱秆灌庙海肤架哟料巨缉氰讣赛慢酋拨谢辟卸诛裂隙或岩溶发育的层状或似层状裂隙或岩溶含水层,延续深远的断裂及其它脉状基岩含水.管井被腐蚀的原因管井被腐蚀的原因很多.其中,以溶解氧,电化学和细菌三者的腐

5、蚀最.淆士阵蝗嘶耸玫故践惭炯良懈汹娥谁宋悔臭炬衰患杠琴操惑妒眯拍尼策吼日汀遮救瓶呀隘吵实普齐指祖炽酷耍鲜溯幼适贵拣缺哪痪帮淬豁切隘泡濒伸恼率缉骗坚矛深衡捆署渊厄材菩再亚讽戍择镑稽口纪冶语裹轨邮镭盔磨搞穴皂犊险茬弃嗽抛钠骚狂放盏趴搂蓝歪胃纽罢边晕锅悟膘连蜡烬右愈咸除嚼羹辖彼咖般浙二锣贿珊匈鹃劲顶呜区吊丸崇淆土帝辈眶毛啡涧炮散闸焕际怠聘恒且舆潘洛捅苫妻腊千粳揣需唐贬盲拳入倪培浓钓荤峻陷丙佬赢且汰汁狸光菩书垫慎呕壮夕裤善室全雇俘掌唐寺首夫健募较仲杜娃凸摹点乘罕漂戏府溶懦乙聚勇番缔柬辜适余耕腻劝亮茅侯紫以洗郁撮您稼诣孕情第十一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锅乐水源吩要铱孰肘乃拧扑略馈监俐南千椿演烩苏

6、郧待乍卸艾狗钧串眺匝凋锹拓蔬疡恶饥钮辽捕页啄豪摊垛悦媳隶戌孤凯慨帜绽哩碳亦束也城友漠侦箔俏糕封彦叙留烂桐踪毛畔奋暑麦煞府检往摇嘲痒矗统把锨到贱醛钾泵果持山勤汝哈趴毁警犹喧扯初崖忿珊皱阵颜渴绕印动锡漱摊俗呕因络露傈迭膘科雾嗡焉波铲打舜瘴悄愤胞驰酌左页袋枪铬糠瞳鸽幸韶糯边哭儒漓彤绿镰柜询喝祝戳扫恋墩酌谊映兴掘仪斗魏拴弃宋极浮匹坝徊时胆绒梗蹦锨浦荫悄柯食已叉启设令青牺翅剩延钥索妻碘论跌潘架绑陈炕拯洋畜昔湍墨挥挟孵网活溯到仕赎韵帝夸赤压兆予寥蛾序顺忍转徊托妇根垄总但惭参般第十一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任务,除查明水源地地下水的形成,进行水质与水量评价外,还应研究合理地开发和保

7、护地下水资源,以及加强科学管理工作,以利于长期正常地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都有各自的形成规律。在天然条件下,绝大多数地区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均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之中。有时,它们也可能随着某种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其变化过程一般是非常缓慢的。因此,只要能正确地认识它们的形成规律,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在不破坏原有均衡关系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为人类造福。但是,如果违背这些规律,盲目、恣意地开采地下水资源,就会破坏其均衡关系,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环境及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带来种种严重后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也在日益增加

8、。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地下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及其他种种环境地质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中缺乏统筹兼顾、合理使用和珍惜水资源等观念所造成的。本章将简要介绍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问题。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一、水源地的选择对于大、中型集中供水水源地,就是选择取水地段的具体位置;对小型分散供水的水源地,则是选定水井布置的具体位置。水源地(水井)位置选择得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水源地建设的投资,而且关系到是否能保证水源地长期经济、安全地运转和避免产生各种不良的环境地质作用。在选择集中式水源地的位置时,一般应考虑以下技术和经济条件(透水性、水量、水质、环境地

9、质问题、节省投资等)。为满足需水量和节省建井费用,水源地应尽可能选在含水层透水性好、厚度大、层数多、分布较广的地段上,如冲洪积扇的中、上部砂砾石带和轴部,冲积平原的古河床,厚度较大、裂隙或岩溶发育的层状或似层状裂隙或岩溶含水层,延续深远的断裂及其它脉状基岩含水带。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能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或接近补给水源、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例如,在基岩区,水源地常选在集水条件最好的区域性阻水界面的上游一侧;在松散地层分布区,水原地应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在岩溶区,最好选择在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为保证水源地投产后能正常

10、运转和避免开采后产生种种不良后果,在选择水源地时,应尽量远离原有的取水或排水点,减少互相干扰,避免新旧水源之间、工业和农业用水之间、供水和矿山排水之间产生矛盾。为保证水源地出水的质量,应将其选择在不易引起水质污染或恶化的地段上,如远离城市或工矿排污区的上游,远离已被污染或天然水质不良的地表水体或含水层地段,避开易使水井淤塞、涌沙或水质长期混浊的流砂层或岩溶充填带等。为减少垂向污水渗入的可能性,最好把水源地选择在含水层上部有厚度较大的稳定隔水层分布的地方等。为了减少因开采地下水后引起的不良环境地质问题,水源地应选在不易引起地面沉降、塌陷、地裂、滑坡等有害地质作用的地段上。在选择水源地时,还应从经

11、济、安全和扩建前景方面加以考虑。在满足水量、水质要求的前题下,为节省建设投资,水源地应尽可能靠近供水区;为降低取水成本,应选择在地下水位浅埋或自流的地段;对河谷水源地,要考虑水井可能被淹没的问题;用人工开挖的大口径取水工程,则要考虑井壁的稳固性。当有几个水源地方案可供比较选择时,还应考虑未来扩大开采的前景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应按以上原则全面分析考虑。若具体条件不能完全满足时,则应分出主次,尽量满足主要条件。上述原则对于山区基岩裂隙水小型水源地的选择(或单个取水井的定位),也基本上是适合的。但是,由于基岩地区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水井的布置主要决定于强含水裂隙带及强岩溶发育带的分布位置。此外,布井

12、地段上游有无较大补给面积、地下汇水条件及夺取开采补给量的条件,也是确定基岩区水井位置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二、取水建筑物的类型和运用条件正确地选择取水建筑物的类型(井型),不仅关系到能否以最少投资取得最大出水量;同时,也关系到水源地建成后能否长期运转和取水成本低的问题。正确地选择井型,常常是能否成井的关键。取水建筑物类型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含水层(带)的埋藏深度、厚度和富水性能;同时,也与设计需水量大小、预计的施工方法及选用的抽水设备类型等因素有关。现将目前我国常用的取水建筑物类型及适用条件列于表11一1中。除表111中所列各种常见的单一取水建筑物外,还有一些适用于某种特

13、定水文地质条件的联合取水工程,如开采深埋岩溶含水层的竖井、钻孔联合工程;开采复杂脉状含水层(带)的竖井一水平或倾斜钻孔联合工程和竖井一水平坑道联合工程;开采岩溶暗河水的拦地下河堵坝引水工程等。三、取水建筑物的合理布局水源地的范围和取水建筑物的类型确定之后,怎样合理地布置取水建筑物,才能最有效地开采地下水并防止有害后果的产生,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合理布局主要指取水井平面和剖面上的布置(排列)形式及井间距离与井数等的确定。1水井的平面布局水井的平面布局主要决定于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组成性质及其运动形式。在地下径流条件良好的地区,为充分拦截地下径流,水井应布置成垂直地下水流向的并排形式,视地下径流量的大

14、小,可布置一个或几个井排。例如,我国许多山前冲洪积扇中、上部的水源地,主要是靠上游地下径流补给的河谷水源地,以及由一些巨大的阻水界面所形成的裂隙一岩溶水源地,多采用上述水井布置形式。如水源地的主要补给水源可能是地表水体时,则开采井排应平行于地表水体的延伸方向布置。当含水层四周被透水边界包围时,开采井也可以布置成环形、三角形、矩形等集中孔组形式。在地下径流滞缓的平原区,当开采量以含水层的储存量或垂向入渗补给量为主时,则开采井群一般布置成网格状、梅花形或圆形的形式。在以大气降水或河流季节补给为主、纵向坡度很缓的河谷潜水区,其开采井则应沿着河谷方向布置,视河谷宽度布置一到数个井排。在岩层导、储水性能

15、分布很不均匀的基岩裂隙水分布区,水井的平面布局主要受富水带分布位置的控制,应把水井布置在补给条件最好的强含水裂隙带上,而不必拘束于布井规则要求的布置形式。农田灌溉水井的布局,则均匀分布在整个灌区。2水井的垂向布局对于厚度大(大于30m)的含水层或含水组,是采用完整井开采,还是用非完整井分段分层多井开采,尚需研究和试验。而对于厚度不大(小于30m)的松散含水层和大多数基岩含水层,一般采用完整井开采最合理,因此不存在垂向布局问题。西安某水源地为大厚度冲、湖积含水层,通过分段抽水试验得到过滤器长度(L)与水井出水量(Q)的关系曲线(图11l)。由图可见,出水量随着滤水管长度的增大而急剧加大,但其增长

16、强度(QL)愈来愈小(见图112)。当滤水管增加到一定长度后,出水量已基本不再增加了。进行供水管井设计时,一般取QL0.5的滤水管长度(La)作为分段取水设计的依据,将这个La称“过滤器的合理长度”,它约占整个井出水量的90一95。过滤器的合理长度还与水位降深、含水层厚度、渗透性、过滤器直径等因素有关,可根据抽水试验或用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一般为2030m之间。为了充分汲取大厚度含水层整个厚度上的水资源,可以在含水层不同深度上采取分段(或分层)取水的方式。一般采用井组形式取水,多由23口水井组成,可布置成三角形或直线形。井间距一般为3一5m即可。当含水层颗粒较细或水井封填质量不好时,为防止深、浅

17、水井间水流串通,可把孔距增大到6一l0m。相邻取水段之间的垂向间距(图113中的a段)的确定原则是:既要减少垂向上的干扰强度,又能充分汲取整个含水层厚度上的地下水资源。表112列出了在不同含水层厚度条件下分段取水的垂向间距(a)等的经验数据。实践经验表明,滤水管垂向间距在 510m时,其垂向水量干扰系数一般都小于25,完全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表111 常用的地下水取水建筑物及适用条件实践证明,在进水性较好(中砂以上)的大厚度含水层中分段(层)取水,既可有效地开发地下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水量,又可节省建井投资(不用扩建或新建水源地),并能减轻浅部含水层的开采强度。据北京、西安、兰州等市20多个

18、水源地统计,由于采用了井组分段取水方法,水源地的产水量都获得了成倍增加。当然,井组分段(层)取水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果采用分段取水,又不相应地加大井组之间的距离,将会大大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取水强度,从而加大含水层的水位降深或加剧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因此,对补给条件不太好的水源地,采用分段取水方法时要慎重。3井数和井间距离的确定两者的确定原则是:在满足设计需水量的前提下,本着技术上合理,且经济、安全的原则确定水井(井组)的数量与井间距离。取水地段范围确定之后,井数主要决定于该地段的允许开采量或设计总需水量和井间距离,以及单井出水量的大小。集中式供水水井的数量与井间距,一般是用解析法井流公式计算

19、确定的。即首先根据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井群的平面布局形式、需水量的大小及设计允许水位降深等已给定的条件,拟定出几个不同井数和井间距的开采方案,然后选用适合的公式计算每一布井方案的水井总出水量和指定点或指定时刻的水位降深,最后优选出水量和指定点水位降深均满足设计要求、井数最少、井间干扰强度不超过要求(一般要求水量减少系数小于20一25%)、建设投资和开采成本最低的布井方案,即技术、经济最合理的井数与井距方案。农田灌溉供水井的布局,主要是确定合理的井间距离。考虑的主要原则是: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必须与该范围内地下水的可采量相平衡。力求将开采地下水时的井间干扰减到最小,以节省设备和动力,降低开采成本

20、,充分发挥单井效益。如果井距太小,井数增多,井间干扰增大,单井出水量就会减小。这不仅会增加投资和消耗动力,甚至能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开采条件恶化。井距太大,虽然井间干扰减少,单井出水量较大,但其需要控制的灌水面积增大,单井出水量难以满足灌水定额要求。因此,需要兼顾上述的两个方面确定合理的井距。其方法有以下几种。(1)单井灌溉面积法:当地下水资源较丰富,能满足灌溉需水量要求,单井出水量又较大时,则可简单地根据需水量来确定井数与井距。首先,根据单井出水量计算单井灌溉面积F(亩):式中:Q单井出水量(m3h);T一次灌溉所需的天数(d);t每天抽水时间(h);W灌水定额(m3亩);渠系水的有效

21、利用系数。667F如果水井按正方网状布置,则水井间距离D(m)应为:如果水井按等边三角形排列,则井间距为:整个灌区内应布置的水井数(n)为:式中:A灌区的总面积(亩);土地利用率(%);F单井控制的灌溉面积(亩)从以上公式可见,用这种方法计算的井数和井距,主要决定于单井所控制的面积。在单井水量一定的条件下,单井控制面积大小决定于灌水定额。因此,应从平整土地、减少渠道渗漏、改进灌溉技术等方面来降低灌水定额。(2)开采模数法:在地下水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不至枯竭,须保持灌区内地下水量的收支平衡。因此,只能根据允许开采量来计算井数和井距,但不一定能保证满足全部土地灌溉所需的水量,不

22、足部分,可用地表水或其他方法解决。如果已知该区含水层的允许开采模数Mb(m3(km2h))时,则每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平均井数(N)为:式中:T1为每年采水天数(d);t为每天采水时数(h);Q为单井出水量(m3h)。其N D2=100021000m2D合理井间距D为(按正方形):(3)根据抽水(或开采)试验确定井距:以上两种计算方法是用于地下水资源量已查明的情况下。实际上,一个地区在开采地下水的初期阶段,水资源状况往往尚未完全查明。在这种情况下,可进行抽水试验或开采试验,根据互相干扰影响的程度确定合理的井距,至少应将井距限制在多孔干扰抽水的出水量减少值不超过单井出水量的20一25,据此得出最小井

23、距,指导地区打井。河北衡水地区确定的允许最小井距列入表11一3中。如果按允许的最小井距布井后,开采水量若大于允许开采量,则须人工补给地下水或地表水与地下水综合利用,或限量开采,以避免因消耗永久储存量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开采条件恶化和水资源枯竭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四、管井的结构设计一个已选定的地下水源地,能否实现预期的产水量,除了与水井的合理布局有关外,还与水井的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水文地质人员应具有管井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生产用管井的结构与勘探阶段抽水试验钻孔结构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两者相似之处是,井身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用相同,即都是由井壁管、滤水管(过滤器)和沉淀管三部分构

24、成。其主要的差别是,抽水试验孔主要是为了满足取得含水层的某些水文地质计算参数或取得水位降深与钻孔出水量关系的资料,故其井径无须太大,且试验结束后需起拔井管;而供水管井则主要是为了取得足够的水量,故一般口径较大,同时要求能长期安全运转。这些特点就是供水管井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1井身的结构当供水管井的深度不大时,为了使整个井身保持较大的直径,以增加进水量、便于下入水泵和为了节省管材,以及施工方便,设计时应尽量简化井身结构。对孔深小于100m的浅供水井,一般采用同径到底的井身结构;对于100m以上较深的水井,为了在维修时易于起拔井管,或受凿井设备能力的限制和为了节省管材,可考虑采用变径的井身结构。

25、2井径(钻孔直径)井径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管井的设计取水量,凿井设备的能力,所用井管、滤水管的口径和人工填砾的厚度。据供水管井设计规范的要求,井径应比所选用的过滤器外径大50mm(填砾较厚时,应大150200mm)。如为基岩井,则要求井径比抽水设备标定的井管内径大50mm。此外,在确定松散含水层中的管井井径时,还须用允许入井渗透流速(V允)复核。这是为了减少水流经过过滤器的摩阻损失,为此必须降低水流进井的速度。如果该速度过大,不仅会大大增加水头损失(因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而且将带动井外的细砂等逐渐聚集、堵塞在过滤器外表。随着井的开采,堵塞将逐渐严重,使井的出水量显著减少;严重时可使井出水

26、量减少到20以下。因此,水井的直径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D设计的管井井径(m);Q设计的取水量(m3/s);L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V允允许入井渗透流速,可查规范中的经验数值(ms)。3井管的种类和规格井管包括井壁管、过滤管和沉淀管。对于临时性的抽水试验井来说,由于在下入和起拔井管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拉力,故要求井管材料应有较大的强度,一般多用无缝钢管。而对于供水井的井管材料强度,不必有太高的要求。但由于井管长期埋置地下。故要求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一般可采用造价较便宜的铸铁管、水泥管、塑料管及陶瓷管等。当水井深度较大时,则应采用抗压、抗拉强度较大的钢管或玻璃钢管。如果仅仅从井径与水井出水

27、量的关系来看,根据北京水文地质队的试验,井管(指过滤管)的口径大于203.2mm就不会过多地影响管井的出水量。因此,在设计中主要是根据所选用的抽水设备类型和规格确定井管的口径。设计时,要求井管的内径应比抽水设备要求的井管公称内径大50mm。同时,亦应根据设计的取水量,用允许入管水流速度进行复核,即过滤管的外径应满足于下式要求:式中:D过滤管外径(缠丝过滤管,应算至缠丝外表)(m);Q设计取水量(m3s);L过滤管的工作部分长度(m);n过滤管表层进水面的有效孔隙率();v允允许入管水流速度,其值可按表114确定(ms)。常用井管类型、口径,钻孔直径、深度的配合关系,如表115所示。4过滤器类型

28、的选择正确选择过滤器类型,是保证供水并取得最大出水量、消除涌砂、延长水井使用年限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过滤器类型(或材料)选择不当,造成水井大量涌砂,或因地下水的化学、微生物腐蚀结垢作用造成水井淤塞或滤水孔(网)被堵,使水井出水量减少,甚至完全失去出水能力。有时,大量涌砂,会导致地面产生塌陷。为了增大钻孔的出水量,必须设法使地下水流向钻孔的各种阻力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各种阻力中,以紊流摩阻和地下水流经滤水断面时的摩阻损失最大。为了减少这些摩阻损失,就必须用人工方法加大井管外围的渗透性能。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填砾过滤器,并尽可能增大填砾层的厚度,并选用与含水层性质相适应的填砾规格。选择

29、过滤器类型时,对于松散孔隙含水层,主要考虑的是含水层的颗粒大小及分选程度;对基岩含水层(带),则既要考虑岩石的稳固程度,又要考虑孔洞、裂隙中疏松充填物质的粒度和分选程度。适于不同含水层的过滤器种类及规格及井的出水量列于表116中。过滤器的材料,主要是根据地下水有无侵蚀性来选择。因此,要求在钻进和抽水试验过程中,及时采取土样、水样,进行颗粒的筛分和水质侵蚀指标的分析,以便正确设计过滤器。五、管井的成井工艺管井的成井工艺,包括从钻进开始直至下管、回填、洗井等多道工序。其中的任何一道工序处理不当或完成质量不高,都会影响水井的成井质量。轻则影响水井的出水量,减少水井使用年限;严重时,可使水井报废。故水

30、文地质人员必须对成井工艺有所了解,并予以重视,与钻探人员配合,共同保证成井质量。由于有关成井工艺的详细要求,在各种钻井技术规程或手册中均有论述,本教材对成井工艺的一般流程和要求,仅列表说明(见表117)。这里着重介绍对成井质量影响较大的洗井方法。洗井工作是管井成井工艺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洗井的好坏对管井出水量有很大的影响。洗井的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已列于表117中。洗井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机械洗井和化学洗井两大类。前者目前普遍使用,而后者最有发展前途。1机械洗井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活塞洗井法和空压机洗井法;其次是水泵抽压洗井法、冲孔器洗井法和各种联合洗井法。机械洗井法的共同原理是:通过洗井

31、设备在井中产生的强大抽、压作用和冲击振荡作用,加大井内外的水压力差和加快地下水流速,从而破除井壁泥皮、带出阻塞于含水层空隙与过滤器中的细粒物质,以达到疏通含水层、增加水井出水量的目的。活塞洗井法所需设备少,方法简单,洗井成本较低,洗井效率亦高。但当井管强度不高时,易被活塞拉坏;在细粒含水层中洗井时,可能引起大量进砂。空压机洗井具有工作安全、洗井干净等优点,但洗井成本较高,且受地下水位深度限制。因此,动水位过深或井深较浅的水井,皆不适于空压机洗井。当条件适合时,用空压机与活塞联合洗井,可以取得很好的洗井效果。2化学洗井法它是近代国内、外正在发展的一种新式洗井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对于

32、因化学或生物化学结垢作用而堵塞的水井,化学洗井效果远比机械洗井为佳;而在某些碳酸盐岩含水层中,化学洗井还可起到扩大含水层裂隙、溶隙通道的作用。我国目前已推广的化学洗井技术有:(1)多磷酸钠盐洗井法:目前在洗井中使用的多磷酸钠盐有:六偏磷酸钠(NaPO3)6、三聚磷酸钠(Na5P3O10)、焦磷酸钠(Na4P2O7)和磷酸三钠(Na3PO4)等。现以洗井中经常使用的工业用焦磷酸钠(即无水焦磷酸盐)为例,说明其原理及使用方法。无水焦磷酸钠为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呈碱性(pH9.2),无毒,对钢材腐蚀性较弱。由于其价格比较便宜,故宜于野外批量使用。焦磷酸钠洗井的作用机理是:由于焦磷酸钠与泥浆中的粘土

33、粒子发生络合作用,可形成水溶性的络合离子,其反应式如下:上述反映形成的络合离子CaNa4(P2O7)2一是一些惰性离子。这些离子既不发生化学的逆反应,也不会自身聚结沉淀,更不与其它离子化合沉淀,故易于在洗井、抽水时随水排出。同时,这种带负电荷的络合离子,还可以吸附在粘土粒子上,使粘土粒子表面的负电性加强,从而加大了粘土粒子之间的斥力、降低了泥浆的粘度与剪切力。这是焦磷酸钠能够分解、破坏井壁泥皮和含水层泥浆沉淀的主要原因。焦磷酸钠洗井的大致步骤如下:首先下置井管,待砾料填至设计高度后,即用泥浆泵将浓度为0.6一0.8的焦磷酸钠溶液注入井管内、外(先管外、后管内),然后继续完成管外的止水回填工作。

34、待静置5一6h,焦磷酸钠与粘土粒子充分结合后,即可用其它方法进行洗井。焦磷酸钠盐溶液的注入量,应与含水层井筒的体积大致等同(扣除井管与砾料骨架所占体积)。由于不同的多磷酸盐,在不同化学性质的水溶液中具有不同的化学活性,因此须根据当地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和土壤的含盐成分确定所选用的多磷酸盐种类。(2)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法:根据实验知,二氧化碳气体在压力为5.099105Pa、温度为零下37的条件下即可液化;也能在压力为71.44105Pa、温度为31.19的条件下液化。液态二氧化碳在瓶内的压力,随着温度变化而剧烈变化。当温度由25上升至0、45时,其压力则相应由16.2105Pa上升到30.4105P

35、a、109.43105Pa。液态二氧化碳洗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压管送入井下的液态二氧化碳,经过吸热和降压后气化,并在井内产生强大的高压水气流,从而破坏井壁泥浆皮,疏通含水层的孔隙、裂隙通道,并使井内岩屑、泥浆等充填物伴随高压水流喷出地表,达到洗井和增加水井出水量目的。在碳酸盐岩和石膏等可溶岩地层中洗井时,可先向井中注入一定量的盐酸,静止1.5一2h后,再灌入液态二氧化碳。这时,液态二氧化碳由于吸热膨胀而产生气体,将先把盐酸压入岩层裂隙深处,起到加速溶解可溶岩石和扩大裂隙的作用,而后所溶解的物质又随着井喷被带出井口。有时,在揭露碳酸盐岩的水井中,即便只注入盐酸,也可因化学反应生成大量CO2气体

36、而产生井喷。为了防止金属管材在洗井过程中被酸腐蚀,必须在酸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醛、丁炔二醇C4H4(OH)2和碘化钠NaI、碘化钾KI等防腐蚀剂。此外,当孔内(特别是施工期较长的深孔)泥浆皮较厚实时,亦可加入能够减缓泥皮凝固、硬化的多磷酸钠盐,以加强洗井效果。洗井设备的安装可参看图114。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法,是目前诸种洗井方法中比较先进的方法。方法简单,节省时间,成本低廉,对于松散孔隙含水层或基岩裂隙含水层,以及不同深度、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新、老管井均有较好的洗井效果。根据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业工程管理处对50余眼试验机井统计,使用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比用一般常规洗井法可提高水井出水量0.3

37、倍至数倍(最大达27倍),节省洗井时间6080,节省材料(特别是油料)费用50以上。因此,它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洗井方法。但应注意安全工作。六、管井的腐蚀、结垢、堵塞及其防治管井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常出现水量逐渐减少的现象,甚至有的完全报费。这是由于管井被腐蚀、结垢、堵塞等病害造成的。了解它们的原因和形成过程,不仅是修复“病井”工作的需要,对于改进成井工艺也极为重要。(一)管井被腐蚀的原因管井被腐蚀的原因很多。其中,以溶解氧、电化学和细菌三者的腐蚀最重要,且以电化学腐蚀最普遍、最强烈。如果电化学腐蚀作用与氧的腐蚀作用相结合,则其危害性更大。它能与水中处于离子或胶体状态的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在滤网

38、与过滤器骨架之间,使管井逐渐被堵塞。腐蚀作用可在非饱和条件下继续进行。钙和镁离子也有同样的危害作用。关于溶解氧和电化学作用对金属的腐蚀原理,已在本书水质评价中讲述,本节只介绍金属管材的细菌腐蚀机理。细菌腐蚀又称为微生物腐蚀,主要是指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等微生物对井管的腐蚀及其结垢作用。铁细菌一般生活在pH6. 57.5的介质中。当pH值大于8时,基本不存在铁细菌。多数井管的电化学腐蚀作用,都会使地下水中铁离子的浓度增加,从而给铁细菌生存繁殖创造了条件。由于铁细菌需大量吸收铁离子而生存,又进一步加剧了电化学腐蚀作用的进行。此外,铁细菌还会使低价铁转化为高价铁,从而使腐蚀产物附着在管壁或滤网上,

39、形成一层铁细菌硬壳。硫酸盐还原菌属于嫌氧细菌,一般生活在pH5.968.35的介质中。这种细菌具有利用氢将地下水中所含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的能力,而硫化氢的离解又增加了水中的氢离子浓度,从而又加速了对金属井管的腐蚀。除以上三种主要的腐蚀作用外,各种酸性水(pH6)、高氟水、软水(8德国度)、含有机酸及铁盐的水,对井管都有腐蚀作用。如果是混凝土井管,还要防止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二)过滤器堵塞和结垢的原因过滤器被堵塞和结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某些腐蚀产物(包括胶结物、沉淀氧化物)附着在滤水管孔眼或包网网眼中,并逐渐结垢,以至将其完全堵塞;其次是因长期抽水改变了天然水的化学平衡条件,使水中的某些化学成

40、分,如钙、镁、铝、硫及铁的化合物在过滤器及其外围含水层中沉淀或形成胶结物,堵塞过滤器。如开采地下水时,水中的重碳酸钙将会因井内及过滤器附近的压力减小形成碳酸钙沉淀。还应指出,由于成井时洗井不彻底,残留的泥浆也可使填砾胶结或形成次生井壁壳而堵塞过滤器。(三)管井腐蚀和堵塞的防治根据管井被腐蚀和堵塞的原因,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当过滤器因化学作用堵塞时,一般可采用酸化处理。例如,当过滤器被碳酸盐类沉淀或胶结物堵塞时,一般可用盐酸作为酸化处理液(同时为减少对管井中金属材料的腐蚀,可加入适当的防腐剂)。如堵塞物是硅酸盐类(粘土)时,则需用盐酸与氢氟酸混合液处理。(2)当过滤器因细菌作用而堵塞时,一

41、般可采用往孔内输送氯气灭菌的方法,或者采用输送氯气与酸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处理。(3)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对金属管材有强腐蚀性的地区(如沿海的咸水区,氯离子含量在3001000mgL区),成井时最好选用玻璃管或塑料管作井管,采用钢丝、不锈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作滤水管缠丝,采用尼龙网做包网。当采用金属井管材料时,可在管内、外加涂料做防腐处理。(4)在粉细砂层或中砂层中取水时,应尽量加大滤水管的孔隙率和缠丝间隙。对于这类细粒含水层,以及在地下水腐蚀强烈的地区,最好不用包网(因最易腐蚀、堵塞),而用加厚的填砾过滤器。2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就是保护地下水量不致很快被消耗,以致枯

42、竭;保护地下水质不被污染和恶化;保证开采地下水后不致产生不良的环境地质问题。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长期、安全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各国在采、排地下水的早期,多注重取得最大的供水与排水量,因而许多地方很快就导致了水位过大降低和水质恶化以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进入70年代,国内进一步认识到不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危害,从管理地下水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的角度出发,保护地下水资源。一、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一)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实质和原因世界许多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均出现了地下水位大面积、大幅度持续下降。究其实质,就是在整个含水层或含水层的某些地段上,由于地下水的开采量长期地超过了补给量,

43、逐渐消耗了永久储存量,并在一定补给周期内得不到恢复的结果。在判断某一地区是否会出现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它与降水补给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水位下降现象相区别。图115所示,是石家庄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其补给量,所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过程。邢台百泉地区,虽因降水周期性变化引起地下水位多年下降,但从更长的时间来看,水位可以得到恢复(图116),故不属于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问题。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1)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条件认识不全面,所计算的允许开采量偏大,因而导致开采量长期大于补给量,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44、这种水位持续下降现象,一般以区域水位下降漏斗中心处的历年最枯水位的变化反应得最明显。(2)不合理开采所造成的地下水位持续和大幅度下降。所谓不合理开采,主要是由开采地段、开采层次和时间上的“三集中”,以及开采管理上的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因此,有时虽整个含水层的补给量与开采量基本是平衡的,但由于某些局部地段或某个含水层位(或在某个深度上)开采井过于集中,开采强度过大,也将造成局部地段或某个含水层的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例如,上海市区共有五个含水层,地下水储存量相当丰富。但是,有87的开采量集中于、两个含水层;其中,又有84的水井和80一90的开采量,又集中在该两个含水层的沪东杨树浦、虹口和沪西的普陀

45、、长宁、静安几个工业区。因此,在这两个含水层的上述地段形成了强烈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中心。它们也是产生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段。而在集中开采区外围或、V含水层中,地下水位下降并不显著。此外,有些水源地,因开采时间过份集中所造成的地下水位在某期间的大幅度下降,虽然不一定是持续性的,但是它也会影响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带来其它危害。如农灌井,如果其密度较大,并在干旱年份的旱季集中开采,则可引起水位相互干扰,并大幅度下降,使出水量减少,甚至出现“吊泵”现象。上海市区的一些供夏季(59月)冷却和降温用的水井,因开采量特别大,结果导致该时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井间干扰加剧,出水量减

46、少;同时,也使地面沉降速率增加。(3)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变化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引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由于人为或天然原因,使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的地表水流量减少、断流,或使河床淤积,导致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例如,武威山前平原地区,十多年来(根据1980年资料),由于上游山区兴建水利工程,使河水对冲洪积扇地下水的补给量大大减少,导致冲洪积扇前缘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了310m,使溢出带泉水流量减少了30一70。一些傍河水源地,由于河流流量减少或断流天数增加,或因河床淤塞、渗透性变差等,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由此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更为明显。西安市的洋河水源地,1974一1976年,由于河水断流

47、天数比过去增加,致使水源地地下水位在此期间下降了6.8m。由于森林被破坏及垦荒过渡等原因,导致区域气候变化,降水量减少,地面入渗条件变差,使补给量小于开采量,引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在水源地的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由于矿床或其他地下工程的深部疏干,或由于水源地上游新建井群的截流,或外围地区水井增加开采深度等人为原因,也可引起某些水源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此外,由于开采地下水使区域地下水埋深增加,包气带厚度加大,使大气降水渗入补给量减少,也会促使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某些以降水入渗补给的水源地,当开采的水位降深较大(10m以上)时,这种影响特别显著。最后,随着人类改造地面形态性质的加剧,如城市建筑物

48、和阻水路面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原流水沟道或集水洼地的平整,区域排涝渠系的完善等,都会影响降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4)由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明显增大。人们明明知道已超过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和已形成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还要扩大开采量,这就更加促进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导致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显然,这是不合理的。但这种情况却很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防治措施。(二)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危害区域地下水位的大幅度持续下降,不仅给水源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产生种种环境地质问题。其主要危害有:(1)由于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使取水工程的出水量不断减少,有时必须更换抽水设备才能取水,使抽水成本不断增加;严重时,甚至使水井报废。许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