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历史会考基础知识复习.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005275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会考基础知识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二历史会考基础知识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二历史会考基础知识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二历史会考基础知识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二历史会考基础知识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历史会考基础知识复习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分封制:1、目的: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分封制又称 封邦建国 ,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广建封国,叫做 诸侯国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 是主体,异姓诸侯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关系:周王室最高统治者,诸侯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义务、臣属关系明确。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3、作用:(1)通过分封,周人的 势力范围 不断扩大,巩固了周王的统治。(2)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的等级序列。(3)确立了周王 天下共主 的地位,统

2、治效果得到加强。二、宗法制:P34页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 土地继承 上的矛盾。2、内容:(1)体系:确立了严格的 大宗 、 小宗 体系。(2)关系:大小宗关系是相对的,不仅是 家族等级 关系,也是 政治隶属 关系。(4)作用: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强化 王权 ,家国一体。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会考说明有大题)中央集权制度:P78页1、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 中央集权制度 。基本特征:权力的 高度集中 。2、内容:(1)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 皇权 至上,嬴政“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嬴政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 “皇帝” 。嬴

3、政自称 “始皇帝” 。(2)中央官制:实行 三公九卿 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 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等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公互相牵制。(3)地方制度:嬴政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郡县制 ,两级官吏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3、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 分封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 大一统 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P1011页1、措施:为强化皇权, 汉武帝 采取了建立 中朝(削弱相权)、设置 刺史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实行 推恩令 (削弱王国势力)等措施。2、作用:

4、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 大一统 的局面,促进了 社会经济 的发展。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P1213页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文臣任知州,州郡属中央,置 通判 监督。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藩镇割据 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造成了“ 冗官 ”、“ 冗兵 ”、“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一、 隋唐 时期的三省六部制:P14页1、职责:三省是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 中书省 负责起草; 门下省 负责封驳审议; 尚书省 负责执行,下设六部。2、特点:分工明确,互为补充,互相牵制。3、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了 皇权 。二、明朝的内阁:P15页明太祖设立 殿阁大学

5、士 ,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 正式设立内阁,参与商讨军国大事。三、清朝的军机处:P16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设立 军机处 ,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只能 跪奏笔录 。它的设立,是 专制皇权 高度发展的标志。四、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控制、妨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会考说明有大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公元前594年, 梭伦 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实行民主改革最终在雅典 确立

6、 民主制。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 公民大会 是最高权力机关。(2)意义: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 集体管理 的新形式,创造出在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 任期制 、 议会制 、 比例代表制 等民主的运作方式。公职人员由多数人 选举 产生,受群众监督,减少了 以权谋私 的可能性。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会考说明有大题)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维系帝国统治的作用:P2931页(1)十二铜表法明确维护 私有财产权 和贵族的既得利益。因为有了 成文法 就得按律判决。它是罗马法的 渊源 ,始终是罗马的 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 查士丁尼法典 、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

7、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 查士丁尼新敕 共四部法典。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 完备 阶段,成为维系 东罗马帝国 统治的有效工具。以 十二铜表法 为开端、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广泛的古代法律。2、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突出价值在于维系社会秩序:调节社会生活关系、解决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P3536页1、1689年颁布的 权利法案 确立了 议会 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 君主立宪制 政体。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 统而不治 ”的国家元首, 内阁 承担行政职责。19世纪中期, 议会 变成两

8、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 多数党 上台组阁。3、英国君主立宪制以 责任内阁制 为核心。国王是 国家元首 ,行政首长是 首相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 议会 负责。首相拥有 行政权 和 立法创议权 ,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P3839页(会考说明有大题)1、1787年联邦宪法,包括 联邦制 原则、 分权制衡 原则、 民主 原则,确立了 民主共和 国家。三权分立,互相 制约 。2、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项目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国王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民选产生国家元首的任期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的权力掌握国家的实权“

9、”政府首脑总统政府的产生方式总统任命议会产生国家的权力中心总统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会考说明有大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见P44)1875年宪法确立法国为 总统制 共和国。标志着法国 共和政体最终建立 。1、_立法权_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2、_行政权_由总统和内阁掌握。第11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见P47)宪法规定,实行 君主立宪 制,规定 皇帝 和 首相 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1、帝国元首是“_德意志皇帝_”。2、_首相_主持帝国政府,只对_皇帝_负责而不对_议会_负责。3、帝国国会对政府没有_行政监督_权。第13课 鸦片战争1、 鸦

10、片战争:(P54)经过:_1840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国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中英南京条约_。 开放_广州_、_福州_、厦门、宁波、_上海_五处通商口岸。 割让_香港岛_。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列强取得了_领事裁判_权、_片面最惠国待遇_、居住及_租地_等特权。影响:中国_主权_和_领土完整_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_世界市场_。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第二次鸦片战争 (P54P55)经过: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史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 。1

1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_北京_,火烧圆明园。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_天津条约_和_北京条约_。影响: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主张学习西方 “长技”,兴起了_洋务运动_。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P57P59)1、 兴起和发展: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等在_金田_起义,建号_太平天国_。 1853年3月,定都_天京_,并进行北伐和西征。2、达到全盛: 1856年在_军事_上达到全盛。 1853年、1859年两次颁布纲领性文件_天朝田亩制度。3、 由盛转衰: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4、 后期斗争: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_陈玉成_、_李秀成_。洪仁玕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

12、彩的施政方案_资政新篇_。5、 失败:1864年7月,_天京_陷落,太平天国在_中外势力_的联合剿杀下失败。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 中日甲午战争(P60)爆发:1894年,日本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_中日甲午_战争。决战: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_黄海_展开决战。结果:签订 马关条约 :割让领土;赔款;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_在华设厂_。危害:列强侵略势力深入_内地_。严重阻碍中国_民族资本主义_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 八国联军侵华1、 爆发:1900年6月,西摩尔率领 八国 联军进犯北京。2、 结果:1901.9,八国联军胁迫清政

13、府签订_辛丑条约_。3、 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_使馆区_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三、 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_扶清灭洋_”的口号。第16课 辛亥革命(会考说明有大题)酝酿准备:(P63) 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同盟会_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宗旨,以民报为机关刊物。“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 民族 主义。“创立民国”即 民权 主义(核心内容)。“平均地权”即 民生 主义。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_武昌起义_爆发并胜利。成立了 湖北军 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_中华民国_。革命高

14、潮:1、民国的建立(1)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_孙中山_就任临时大总统。(2)1912年3月,颁布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_资产阶级_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2、帝制的终结:1912年2月,_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资产阶级民主革命_。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君主专制制度_,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_民主共和国_。使_民主共和观念_深入人心。第17课 五四运动(会考说明有大题)一、 历史背景(P67)1、1915年日本提出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_二十一条_”。2、1918年,在_巴黎_召开和

15、会,欧美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_日本_。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_外交失败_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二、运动概况1、口号:“外争_国权_,内惩_国贼_”、“废除_二十一条_”等。2、中心:从北京转到_上海_、上海的_“三罢斗争”_把运动推向高潮。3、主力:_无产阶级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4、结果:北京政府罢免_曹汝霖_、_章宗祥_、_陆宗舆_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_凡尔赛和约_上签字。二、 历史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_爱国运动_。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_民主_和_科学_的新文化运动。3、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6、、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P77)1、肯定了_资本主义_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2、揭示了资本主义_必然崩溃_的秘密。3、宣告了_工人阶级_的历史使命。4、昭示了_未来共产主义_ 社会的原则。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_工人运动_蓬勃兴起。如巴黎公社。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 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p80-81 (1) 背景:沙皇改革促进工业化,资本主义取得一定发展;农奴制阻碍发展,落后于西方,社会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人民痛苦和社会矛盾尖锐,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环节。(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二月革命:

17、 1917年 彼得格勒 的工人和市民发动起义;结果:推翻了300多年的 罗曼诺夫王朝 , 资产阶级 建立起临时政府p81列宁发表了 四月提纲 :指出俄国的形式要 无产阶级 夺取政权,实现 社会主义 革命。武装起义胜利:时间:1917年11月,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发动起义。结果:推翻临时政府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p8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 ;废除了剥削制度,建立了新型的 无产阶级专政 ,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给各国 无产阶级 和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展示一条解放道路。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p84-851中共成立的

18、条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 共产党 早期组织2成立:中共一大(1921、7、23 上海) 内容: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3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2.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发展 (1)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条件:京汉工人大罢工失败中共认识到必修建立统一战线 (2)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形成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p85 国民党一大的内容:通过宣言,重新解释 三民主义 ,确立 联俄、联共、辅助农工 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

19、国共第一次合作 形成;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北伐战争:1926年 广州国民 政府出师北伐 (3) P86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 四一二 和 七一五政变 标志着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3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1927)领导人: 周恩来 、 贺龙 .意义:打响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 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 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8、7)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1927、9、9,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创建 井冈山 根据地意义:p87 A.走出一条

20、 工农武装格局 道路。 B.井冈山道路,是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C.意义: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重大转变。4红军长征p87(1)背景:由于 王明左倾错误 的领导,中共 第五次 反“围剿”斗争失败。红军被迫长征(2)遵义会议:1935年,内容:纠正 错误的军事路线 ,改组 中央领导机构 。意义:确立了 毛泽东 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局面,革命形式转危为安。(3)长征胜利结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建立陕甘宁根据地。5国共合作抗日 p88(会考说明有大题)(1)卢沟桥事变 p88A. 背景:日本侵华深入侵占东北,逼近华北,民族

21、危机加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 影响:日本 全面侵华战争 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 全面抗战 的开始。C.日军的暴行: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等。(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p88-89A. 过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合作宣言 ;蒋介石发表对宣言的谈话。B. 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 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4 ) 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p90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完全 胜利;是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 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收回台湾。6两种命运的较量(1)19

22、45年重庆谈判及双十协定p90:A. 背景:抗战胜利后两党提出各自主政治主张,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两个前途。B. 过程:注意毛泽东和蒋介石重庆谈判合影图片。C. 成果:签署了“ 双十协定 ”。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1946年重庆政协。P917 解放战争的胜利 p91(1)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 中原 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p91(2) 粉碎全面进攻和对 陕北 与 山东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3)、战略决战 p92 三大战役:解放军取得 辽沈 、 淮海 、 平津战役 的胜利,三大战役胜利消灭国民党军队精锐力量,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4)、解放战争胜利p92 1949 年4月23

23、日,渡江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 , 国民党政府 在大陆统治结束。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会考说明有大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开国大典 p95新政协:时间:1949年, 政协第一次会议 的召开,主要任务讨论 建立新中国 ;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性质:具有 临时宪法 的性质p95 (2)、第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 1954 p96 A.性质: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宪法p96 B.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p96 A.性质:根本政治制度

24、 B.建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了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P96 C.意义:奠定各项 政治建设 基础;规范政府与人民关系;最高权利属于 人民 。p9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性质:是新中国重要政治制度。 B. 确立过程和成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 民族区域自治 做更明确规定。最早的是 内蒙古自治区 . p99C.意义: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人民大会 制度、

25、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 2 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1)、 1982 年宪法p102意义:1982年宪法颁布以及随后相继出台 选举法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等各种法规,逐步形成以 宪法 为核心的、比较 完备 的法律体系。(2)、1999年“ 依法治国 ”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 建设法治化社会 的新时期。P102(2)、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 法p103核心内容:村民委员会主任、城市居民委员会主任由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产生。3. 依法治国方略的重

26、要意义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保障群众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1.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背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B.含义:在 一个中国 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 。港台奥保持 资本主义制度 不变。2、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1)、条件成熟: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一国两制”提出(2)、解决的过程:p106A.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时间是 1997年7月1日 。B.中国收回澳门主权的时间是 1999年12月20日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1979年元旦,两岸

27、实现真正停火。(2)、80年代两岸进一步交流: 通邮 、 通航 、 通商限制 逐渐放宽;p107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恶化的原因及表现(1)原因:二战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被打破,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美苏两国在 社会制度 与 意识形态 方面的根本对立 p110(2)表现:p110111 杜鲁门 主义:内容: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在世界一切地方与 苏联 和 共产主义 对抗,影响:它的出台,标志“ 冷战 ”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 提出了援助

28、 西欧 的“ 欧洲复兴计划 ”,这是“ 杜鲁门主义 ”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北约和华约:为遏制 苏联 ,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定 北大西洋公约 ,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简称 北约 ;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和东欧国家签定 华沙条约 ,成立 华沙条约 组织,简称华约。北约和华约成立的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 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的正式形成。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在1949年成立了 经济互助委员会 ,简称经互会。2.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p11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加剧

29、世界紧张局势,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局面。如 朝鲜战争 和 越南战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1. 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p114二战后,西欧地区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西欧各国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国和苏联相比,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2)标志:1967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 、 欧洲经济共同体 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 ,简称欧共体。(3)意义:p115随着 实力的增强 ,

30、欧共体在经济上成为 美国 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欧共体力图推行 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策; 美国 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p115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位 ,一跃成为仅次于 美国 的经济大国。影响:p116随着 西欧 和 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领域 呈现出了 美 、 日 、 西欧 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 美国 霸权的挑战,也是对 美苏两极格局 的冲击。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p116(1) 标志:1961年, 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在南斯拉夫首都举行,这标志着 不结盟运动 诞生。(3)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

31、 第三世界国家 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 国际政治舞台 ,开始改变由 超级大国 和 西方 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构成 世界多极化 的趋势之一。P1174. 中国的振兴(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会考说明有大题)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方针:“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P118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P118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中国与 印度 、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

32、五项原则。P118.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 和 领土完整 、 互不侵犯 、 互不干涉内政 、 平等互利 、 和平共处 。p118.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 新中国外交政策 的成熟。 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 的基本准则。3.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p118119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 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 的身份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1955年,在 万隆 举行的 亚非国际会议 上,以 周恩来 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 求同存异 ”的方针, 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背景:p119中国既

33、是 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也是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的斗争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2.标志: 1971年第 26 届 联大 以压倒多数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 的一切合法权利。 P1195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影响 1.中美关系正常化 p120(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2)标志:1972年,美国总统 尼克松 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 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结束对抗。 1979 年中美正

34、式建交。 2.中日建交的背景、标志。 P121(1)背景:日本在 美国改善 对华关系的“越顶外交”中受到极大冲击。(2) 标志: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田中角荣 访问中国,签定中日 联合声明 。它的签定,实现了 中日邦交正常化 。p121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的影响: 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6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 2001年加入 世贸组织 ;90年代以来参加 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p122 2.中国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

35、成立宣言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 。p123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的背景、标志、影响。P124背景: 1985年, 戈尔巴乔夫 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提出“ 人道的 、 民主的社会主义 ”路线,引起思想混乱。标志: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 国家联合体 ,简称“独联体”。(2)德国的统一:1990年,德国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合并到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的方式,实现了 统一 。(3)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1991年 苏联 的完全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 两极格局 最终瓦解。2.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 p125(

36、1)两极格局瓦解后, 美国 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起其领导的 单极世界 。(2)此外, 欧盟 、 日本 、 俄罗斯 、 中国 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3)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 。p126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26页1、农业的起源: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粟和 水稻 的国家之

37、一。产业结构以 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 为辅。2、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 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 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农具,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出现。唐代发明 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 步犁 的基本定型。古代的灌溉工具主要有 翻车 、 筒车 等。3、水利设施:春秋战国时期的 芍陂 、都江堰、 郑国渠 以及西汉的 漕渠 、 白渠 等较为著名。4、耕作方式的演变: 随着 生产工具和 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 私有土地的出现,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个体农耕产生于 春秋 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自耕农是国家 赋税

38、徭役 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8页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4)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手工业成就:P1518页1、冶金业:(1)青铜时代: 商周 时期最典型。(2)冶炼:春秋时期,发明冶炼 生铁和 钢 的技术;南北朝时发明先进的 灌钢法 。(3)冶炼燃料:汉代开始用煤 ;南宋用 焦炭 ,明朝流行。2、纺织业:(1)丝织业:上古时代学会 养蚕缫丝;汉代中国获得“ 丝国”的称号;唐朝出现 缂丝 技艺。(2)棉

39、织业:元代 黄道婆 发明了脚踏三錠纺车;元朝时期, 松江 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3、陶瓷业:(1)陶瓷是 新石器 时代最主要的手工业成就。(2)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 青瓷 ;南北朝时成功烧出 白瓷 ;隋唐时期, 陶瓷 工艺成熟,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宋代 景德镇 成为“瓷都”,全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代烧成 青花 和 釉里红 ,开始进入 彩瓷 生产时期;明代创造出 斗彩和 五彩瓷 ;清代出现闻名中外的 粉彩 和 珐琅彩。二、经营方式的变化;:-P1820页1、三种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2、家庭手工业:与 农业 相结合,产品多供 自己消费

40、和 交纳赋税 , 技术 落后,生产分散。3、官营手工业:从西周到 明代 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私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 时期兴起,明中叶以后占据 主导 地位,并孕育出了“ 机户出资 、 机工出力”、“技工受值”式的 雇佣 劳动关系。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2124页(会考说明有大题)一、商业的发展:P21页1、产生:原始社会,出现 以物易物 的交换行为,产生了 原始商业 。2、发展:(1)商朝时期,产生了 职业商人 和最早的货币 。(2)周朝时期,实行“ 工商食官”政策,控制商业活动。(3)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 成为商人的主体, 黄金 、 白银开始用为货币。(4)隋唐

41、时期, 长安 、 洛阳 、 扬州 成为大都会,陆上和海上 丝绸之路 繁盛。(5)宋代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 , 集镇 、 夜市 兴盛。(6)元代时期 纸币 广泛流通。(7)明清时期, 货币经济 占据主要地位, 农产品 商品化, 白银 广泛使用,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如 徽商 、 晋商 等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P2223页1、周秦至唐:(1)城市特点:商业交易受到 官府 的严格控制。(2)城市格局:市、坊分开。(3)城市职能:主要是 政治 中心和 军事 重镇。2、宋朝:(1)城市特点:商业活动不再受 官府 的直接监视。(2)城市格局:突破 坊市 界限。(3)城市职能: 经济 功能大大增强。

42、3、对外贸易:(1)汉唐时期, 丝绸之路 经过的交通要地兴起一座座繁盛的城镇。(2)唐宋时期,海上“ 陶瓷之路 ”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3)明清时期,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 工商业 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三、重农抑商:P2324页1、原因:商业的 不稳定性 及商人 流动性大 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 中央集权 的思想发生矛盾。2、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3、演变:(1)汉朝汉高祖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 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等措施。(2)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所 松动 。(3)明清:继续坚持 抑商 政策。4、影响:(1)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兴

43、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积极作用。(2)消极:到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后面。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业: 玉米、番薯等广泛引进和种植,广泛植棉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商业: 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 白银 ,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江南地区发展起众多 工商业市镇 2.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会考说明有大题)条件: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 商品经济 的发展; 生产资料所有者 拥有资本购买劳动力,增殖财富; 工匠脱离土地,失去生产资料、有

44、人身自由.特征:商品生产及 雇佣劳动 概况: 苏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P28页(1)自然经济的影响: 耕织结合 、 自给自足 的经济结构在全国仍占主导地位;(2)封建剥削严重:农民极端贫困, 购买力 极其低下;(3)小农经济阻碍: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限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统治阶级政策:清朝统治者固守“ 重本抑末 ”的传统政策,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3.近代前夜的危机清朝: 资本主义萌芽未能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统治者对外禁闭国门,对内压制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西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西方国家展开

45、对外 掠夺 ,建立殖民统治.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p34页(会考说明有大题)时间航海家国籍支持国方向主要贡献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向东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向西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P35页1、对欧洲:(1)通过贸易和掠夺, 西欧 开始崛起。(2)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 地中海 沿岸转移到 大西洋 沿岸。2、对美洲: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开采 金银矿 和发展 种植园 经济,使当地 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大量财富被掠夺,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3、对非洲:成为猎获 黑人奴隶 的场所。 葡萄牙人从15世纪开始从非洲贩卖黑奴。4、对亚洲:欧洲 白银 的大量涌入,刺激了经济发展。5、对世界:各州建立直接商业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