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226_T 244.9-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9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0521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26_T 244.9-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9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5226_T 244.9-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9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5226_T 244.9-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9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5226_T 244.9-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9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5226_T 244.9-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9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080.01CCS A 165226黔黔东东南南州州地地方方标标准准DB5226/T 244.9-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 9 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2023-03-10 发布2023-03-10 实施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226/T 244.9-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25设施设备.26服务内容.27服务要求.38评价与改进.4参考文献.5DB5226/T 244.9-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2、定起草。本文件是DB5226/T 244-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的第9部分。DB5226/T 24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基本服务设施设备;第2部分:政务公开;第3部分:居民公约制修订;第4部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第5部分:入学基本公共服务;第6部分:居家养老服务;第7部分:就业创业服务;第8部分:物业服务;第9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第10部分: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第11部分:人居环境保护;第12部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第13部分:民族地区帮扶车间管理;第14部分:志愿和慈善服务;第15部分:民族语言服务;第16部分:服务评价与改进。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

3、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黔东南州生态移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生态移民局、黔东南州乡村振兴局、贵州责诚标准化事务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永成、胡俊、杨宇晖、范玉萍、李威、杨超、向章培、赵勇斌、张鹏、唐文。DB5226/T 244.9-20231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 9 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设施设备、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以下简称“安置社区”)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

4、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5566.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DB5226/T 244.1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 第1部分:基本服务设施设备DB5226/T 244.16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 第16部分:服务评价与改进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以满足社会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

5、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3.2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由社区设立的,提供政策宣导、书报阅读、教育培训、展览展示、法制宣传、科学普及、健康教育、文艺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及设备。3.3社会力量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单位以外的企业、个人、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公益单位。3.4社区文化专员社区中专门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人员。3.5社区文化志愿者为促进社区文化发展而提供服务,不收取任何物质报酬,自愿奉献时间、技能的人员或组织。DB5226/T 244.9-202324总体要求4.1党建引领应坚持党建引领的原则,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居民共建共治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4.2社会参与应鼓励社会力量参

6、与公共文化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4.3整合资源应积极整合社区内外部的文化资源,加快文化资源的互联互通、共生共融,促进自身发展。4.4共建共享应引导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享用基本公共文化建设成果和服务。5设施设备5.1.1设施设备应符合 DB5226/T 244.1 的要求。5.1.2应通过室内布局改造、墙面氛围营造、导视系统设计,打造社区文化形象展示窗口。内部标识应符合 GB/T 10001.1 的要求,标识设置应符合 GB/T 15566.1 的要求。5.1.3应面向全体居民免费开放,在醒目位置公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有效服务信息。5.1.4周末

7、及节假日宜错时开放,每周开放提供服务的时间应不少于 28 小时,常设的免费活动项目应不少于 4 项。5.1.5应配备宣传栏、展板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宣传。6服务内容6.1党建服务应开展党建文化展示、党史教育、党群议事、党群活动、政策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服务项目。6.2文化惠民6.2.1应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包括书报阅览、举办讲座、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等活动。6.2.2应利用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少数民族特色节日等节庆活动,开展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6.3社区教育6.3.1应为学前儿童提供启蒙教育,为小学

8、、初中阶段学生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服务。6.3.2应面向老年人举办兴趣培训班、文化社团活动等。6.3.3应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健康教育、政策解读等服务。6.3.4应组织开展市民意识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6.4社区普法DB5226/T 244.9-20233应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法律、法务问题提供普法教育。6.5健康指导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健康素养、健身休闲、体育锻炼等需求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6.6科普服务应经常对居民开展现代科学和文化知识的辅导培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6.7艺术普及应积极开展艺术辅导、惠民演出、文艺晚会等活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6.8新媒体运营宜做好微信、微博、抖音

9、等新媒体的运营,制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宣传视频,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活动。6.9文化品牌打造宜树立品牌服务意识,创新活动形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6.10文化志愿服务6.10.1有条件的社区宜建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站。6.10.2应重点开展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志愿服务。6.10.3应建立志愿服务数据库和档案库,做好志愿服务的跟踪记录工作。7服务要求7.1服务人员7.1.1应配有一定文化水平、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7.1.2应通过购买服务、志愿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招募若干兼职人员。7.1.3应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7.2管理制度7.2.1

10、应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日常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制度。7.2.2应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7.2.3应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月度、季度与年度计划,由社区文化专员推进实施。7.2.4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数字化平台等,开展业务统计分析,对人事、组织活动、维修等重要文件资料进行归档保管。7.3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施和管理人员,保证设施的完好,确保公众安全。7.4应急管理DB5226/T 244.9-20234应成立应急管理小组,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制定应急管理处置预案。7.5设施管理7.5

11、.1应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管理,资产设备实行登记造册。7.5.2应做到账物相符、账目清楚、保管完好。7.5.3应配置和更新必需的设备,加强对设施的经常性维护管理,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使用。8评价与改进按照DB5226/T 244.16的规定进行。DB5226/T 244.9-20235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56号)4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文旅公共发202164号)5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2020年6月3日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6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标准(试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