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_T 2087-2021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0240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9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_T 2087-2021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43_T 2087-2021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43_T 2087-2021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43_T 2087-2021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43_T 2087-2021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规程Regulation of classification of paddy soil fertility and fertilizer technology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07发布-022021-09实施-0243DB43/T 2087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7.080.20B 3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水稻生产区域划分 1 3.2 土壤肥力 1 3.3 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1 3.4 水稻产量比 1 3.5 稻田土壤肥力等级 1 3.6 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 1

2、3.7 耕层厚度 2 4 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 2 4.1 土壤采样 2 4.2 土壤测试 2 4.3 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计算 2 4.4 水稻产量比计算 2 4.5 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 2 5 稻田土壤培肥技术 3 附录 A(规范性)湖南省水稻生产区域分类 4 附录 B(规范性)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计算 5 附录 C(规范性)推荐施肥 7 附录 D(资料性)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的测定 8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

3、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耿、孙梅、龙泽东、罗尊长、张会民、黄晶、刘杰、石丽红、李冬初。本文件为首次发布。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技术的术语、定义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水稻种植区域。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3/T 108 中低

4、产田土类型划分和质量改造要求 NY/T 889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 1121 土壤检测 Y/T 1229 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3.1 水稻生产区域划分 根据水稻品种对生态条件有相对一致的适应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相似性、水稻生产特点及其发展方向的相似性等原则划分,分四个区域,即洞庭湖平原区、湘中湘东丘陵区、湘南丘陵山区和湘西山区。各区域所辖县市区见附录 A。3.2 土壤肥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3.3 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

5、稻田土壤肥力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所得到的综合指数。3.4 水稻产量比 指正常年份水稻籽粒产量与该品种在区试中最高产量的比值,以表示。3.5 稻田土壤肥力等级 基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水稻产量比的综合评估,对稻田土壤肥力进行分等定级。3.6 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 稻田土壤中易失去外层电子的物质的总和,测定方法详见附录 D。3.7 耕层厚度 稻田犁底层以上的垂直厚度为耕层厚度。4 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 4.1 土壤采样 按 NY/T 1121 规定的方法执行。4.2 土壤测试 4.2.1 土壤速效钾的测试按 NY/T 889 中规定执行;4.2.2 土壤 pH、容重、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的测试按 N

6、Y/T 1121 中规定执行;4.2.3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试按 LY/T 1229 中规定执行。4.3 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计算 4.3.1 选取稻田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指标,按照Fuzzy 综合评判法计算,计算方法见附录 B。4.3.2 如有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指标,且其含量分别为 2.7-3.5 coml/kg 和3.5 coml/kg 时,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相应降低 0.05 和 0.10。4.4 水稻产量比计算 实地获取正常年份的水稻产量,并查阅国家水稻数据中心(http:/),获得该品种的区试最高产量,按照 3.4 的定义计算。4.5 稻田土壤

7、肥力等级划分 各区域基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四分位法分级(25、2575和75),结合水稻产量比分级(75、7585和85),确定稻田土壤肥力等级(表 1)。表 1 稻田土壤肥力等级划分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水稻产量比()评估结果 等级 洞庭湖平原区 湘中东丘陵区 湘南丘陵山区 湘西山区 0.85 0.80 0.75 0.70 85 高肥高产 1 75-85 高肥中产 2 75 高肥低产 3 0.60-0.85 0.65-0.80 0.50-0.75 0.50-0.70 85 中肥高产 4 75-85 中肥中产 5 75 中肥低产 6 0.60 0.65 0.50 0.50 85 低肥高产 7 75

8、-85 低肥中产 8 75 低肥低产 9 5 稻田土壤培肥技术 5.1 1-3 级以保育为主,保持土壤肥力。5.2 4-6 级以培肥为主,在推荐施肥的基础上有机培肥,并加强管理。5.3 7-9 级以改良为主,优先消除障碍因子并加强管理。5.4 具体培肥技术见表 2。表 2 稻田土壤培肥技术 等级 洞庭湖平原区 湘中湘东丘陵区 湘南丘陵山区 湘西山区 1 维持常规管理 2 稻草还田并加强管理 3 4 稻草留高茬还田;紫云英翻压还田;增施有机肥 500 kg/亩 稻草留高茬还田;紫云英翻压还田;每隔三年施石 灰一次(100 kg/亩)稻草留高茬还田;紫云英翻压还田 稻草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 500

9、 kg/亩;每隔三年施石灰一次(100 kg/亩)5 6 7 渍涝潜育型稻田田应排水脱潜、消除洪渍和有毒物质;质地改良型稻田田应增施有机肥;瘠薄培肥型稻田应深翻耕,并增施有机肥。具体参照DB43/T 108 中低产田土类型划分和质量改造要求 8 9 注:各等级推荐施肥参照附录 C。附 录 A(规范性)湖南省水稻生产区域分类 区域 所辖地区 洞庭湖平原区 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津市市、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岳阳县、平江县、湘阴县、华容县、汨罗市、临湘市、资阳区、赫山区、大通湖区、南县、沅江市、望城、宁乡市 湘中湘东丘陵区 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

10、、雨花区、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天元区、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云龙示范区、株洲县、攸县、茶陵县、醴陵市、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经开区、昭山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珠晖区、南岳区、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祁东县、耒阳市、常宁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城步县、武冈市、娄星区、双峰县、涟源市、岳阳县、平江县、临湘市、安仁县、永兴县 湘南丘陵山区 零陵区、冷水滩区、道县、祁阳县、东安县、双牌县、江永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县、江华县、苏仙区、北湖区、安仁县、桂阳县、永兴县、宜章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

11、、资兴市、炎陵县 湘西山区 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鹤城区、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县、新晃县、芷江县、靖州县、通道县、洪江市、隆回县、洞口县、城步县、新宁县、绥宁县、冷水江市、新化县、桃江县、桃源县、澧县、石门县、安化县、东安县 附 录 B(规范性)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计算 本标准中选取稻田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指标,按照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权重加权求和进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计算。计算流程如图 1:图 1 综合肥力指数计算流程 1、各肥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相关系数

12、法计算各项肥力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获得某一肥力指标与其他肥力指标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不包括肥力指标自身的相关系数),将该平均值与所有肥力指标相关系数平均值总和的比值作为该肥力指标的权重。2、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函数的选择 各项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模型有两类。容重和 pH 采用梯型隶属度函数(抛物线型,图 2a),耕层厚度、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采用正相关型隶属度函数(S 型,图 2b)。图 2a 图 2b 图 2 隶属度函数模型 梯型隶属度函数为:肥力指标 指标权重 隶属度函数 隶属度函数拐点值 相关分析 指标相关系数 隶属度值 综合肥力指数 加乘 1.01.0)/()(9.00.1

13、)/()(9.01)(121343xxxxxxxxxf 41213243xxxxxxxxxxxxx或 正相关型隶属度函数为:1.01.0)/()(9.00.1)(121xxxxxf 1212xxxxxxx 3、隶属度拐点值 各指标隶属度函数所采用的拐点值详见附表 2。附表 2 各区域隶属度函数拐点数值 项目 容重 pH 耕层厚度 有机质 全氮 水解性氮 有效磷 速效钾(g cm-3)(水)(cm)(g kg-1)(g kg-1)(mg kg-1)(mg kg-1)(mg kg-1)X1 1.0 4.5 12 15 1 100 5 80 X2 1.1 5.5 18 40 2 200 20 150

14、 X3 1.2 6.5-X4 1.4 8.0-4、肥力指标隶属度的计算 将肥力指标的实测值,代入相应的隶属度函数,计算隶属度值。5、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数的计算 以模糊数学中的加乘原则为原理,利用各土壤肥力指标的权重值和隶属度值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iiWFinIFI 式中,Fi为第 i 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值,Wi为第 i 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附 录 C(规范性)推荐施肥 水稻 洞庭湖平原区 湘中湘东丘陵区 湘南丘陵山区 湘西山区 早稻 21-10-14 21-10-14 21-10-14 20-11-14 晚稻 22-9-14 20-7-18 20-7-18 20-8-17 中

15、稻 22-10-13 20-9-16 21-9-15 20-10-15 注:各区域推荐基施 45复合肥 30kg/亩,具体施用量根据稻田土壤肥力等级适当增减。附 录 D(资料性)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的测定 1 试剂 1.1 硫酸铝浸提剂:0.1 mo1/L,称取 66.6g 硫酸铝Al2(SO4)318H2O,溶于 950mL 水中,溶液 pH 约1.51.9,用 5 mo1/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2.50,再加水稀释至 1000 mL。1.2 氢氧化钠溶液:5 mo1/L,称取 20 g 氢氧化钠,溶于 100 mL 水中。1.3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200 mo1/L,称取经150

16、烘干2 h 的0.9806 g 重铬酸钾(精确至0.0001 g),加入 200 mL 水,加热溶解,冷却后,加水稀释至 1000 mL,摇匀。1.4 硫酸亚铁标准溶液:0.02 mo1/L,称取 5.56 g 硫酸亚铁(FeSO47H2O)或 7.84 g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溶于 5 mL 硫酸(1+1)溶液中,再加水稀释至 1000 mL。1.5 硫酸溶液(1+1)。1.6 邻啡啰啉指示剂:称取 1.49 g 邻啡啰啉(C12H8N2H2O),溶于含有 0.70 g 硫酸亚铁(FeSO47H2O)或 1.0 g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的

17、 100 mL 水溶液中,保存于棕色瓶中。2 仪器 2.1 锥形瓶,250 mL。3 操作步骤 3.1 称取 10.0000 g 新鲜土样(精确 0.0001 g,同时测定含水量)置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200.00 mL 硫酸铝浸提剂,加塞,摇匀。放置 5 min 后用慢速滤纸干过滤于另一 250 ml 锥形瓶中,加塞,滤液立即进行还原性物质总量的测定。3.2 吸取 5.00 mL25.00 mL 滤液置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20.00 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 5 mL硫酸(1+1)溶液,再加入水至总体积约为 50 mL。在锥形瓶口加盖小漏斗,在95以上的水浴加热 2

18、0 min。加热后的溶液颜色仍应是橙黄色或绿黄色,如以绿色为主则应弃去,另吸取较少滤液重做。冷却后,加入 2 滴邻啡啰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黄色经绿色突变至棕红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4 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W=C20(Vo-V)t/Vo/m/k100 式中:W:还原性物质总量,cmo1/kg;C: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1/L;20: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mL;Vo:空白试验消耗硫酸亚铁标准溶液体积,mL;V: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用量,mL;t:分取倍数(待测液体积 200mL/吸取待测液体积);m:新鲜土样质量,g;k:新鲜土样换算成烘干土样的水分换算系数。5 允许差 两份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 0.05 cmo1/kg0.10 cmo1/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