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99706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经济法 授课学期 2012 学年至 2013 学年 第 二 学期 学院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 业 2011级会计学 学号 201113201175 姓名 阳芳玉 任课教师 程诗莉 交稿日期 二一三年七月一日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 期 浅谈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摘 要:国有资产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诸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国有资产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出现了严重的流失现象.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造成我国经济建设资源的极大损失,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因而,探讨解决国有资

2、产流失的办法,意义十分深远。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这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关 键 词:国有资产 表现形式 原因 对策国有资产是国家得以存在,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中国,国有资产更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不仅会使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受到破坏,而且还会威胁到社会财富的积累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应当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并从法律上探讨遏制和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一、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是很复杂的,

3、有的表现为隐性,有的表现为显形。根据笔者的考察归纳出以下主要情形:(一)在国有资产评估时,对国有资产进行不评估,低估,漏估所造成的资产流失这种情况表现为:在应当进行评估时根本不评估,单纯依靠某些数据(如账面值)确定国有资产的价值量;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故意压低评估值以获得好处;由于主观和技术上的原因,对企业占有的国有土地和无形资产漏估;对评估值进行部门行政干预,搞指定评估,规定评估值上限使资产评估中的资产流失合法化,这些资产流失的渠道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现实利益的损失,而且国家在以后获取收益的权利也被流失掉了。(二)实行股份制改造和国有产权交易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实行股份制改造时,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

4、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配给个人,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情况表现为:将企业的国有资产以低于市场合理价格折股;分配股利时国家股与其他个人股、法人股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权,实行国家股不分红,不送股,不配股的歧视性政策;利用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机会,把好的车间、资产、技术人员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用完原有的资产,留下一个空壳和无人负责的债务,使银行和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在国有产权交易时,由于交易行为不规范,存在大量的私下交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三)在税收征收管理中,除国家政策、体制等因素外,因管理的漏洞使税收大量流失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中一些不法分子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法律法规,偷税、漏税

5、、骗税;二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与外商或者国内有关政府工作人员互相勾结,采取伪造出口产品,销售发票,开具假完税发票等手段,进行出口骗税;三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发票扣税的方法,把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偷税或发财的捷径,进行盗窃、伪造、贩卖增值税发票的违法犯罪的活动.(四)国有资产占用单位滥用经营权,管理不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违反规定从事高风险性投机经营,盲目投资,出于不正当目的进行巨额赞助等造成资产流失;第二,企业职工收入分配超过生产经营效益,企业经营者违反规定超标准开支,擅自为全民单位和个人担保造成损失;第三,国有企业让集体和个人挂靠并以其名义进行经营造

6、成损失,投资不收取收益,资金被非全民单位长期无偿占有;第四,企业承包中,发包人廉价发包,随意减少承包额,企业承包人非法转移利润;第五,企业违反财务制度,擅自冲减国家资本金,资金不入账,形成账外国有资产,公款私存,侵占国家权益造成的流失。三、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有学者以为,“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之所以如此严峻,它与我国正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密切相关。转轨引起的制度、观念诸方面的摩擦和碰撞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困难和漏洞,而国有资产流失的根子还在于国有资产或者国家所有权的基本特征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下是笔者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对国有资产流失具体原因的探讨:(一)国有资产产

7、权主体缺位,管理体制滞后国有资产流失有许多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对国有资产起约束和监督作用并促使国有资产有效运营的机制”。国有资产按行业和行政区划由行政机关管理,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和社会的经济管理职能也是合一的。按行业和行政区划来确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机构,一则形成国有资产宏观配置的条块分割,二则多个行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承担了对所属企业的所有者职能和行业管理管理职能,使得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等于实际上的部门和地方所有,从而使国有资产实际上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出现国有资产在改制等产权变动中严重流失的现象。国有资产专业管理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同时行使监

8、督管理权,条例带有一定的过渡性和阶段性,只能实现有限目标并且其中的主管部门有关代行所有权权责规定明确,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行的所有权权责还很不明确.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未能以法律形式确定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机制,未能解决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和国有产权虚置的问题。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滞后于国企改制的需要,成为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二)监督制度不健全,保护不力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在“我国国企的改革过程中,多年来只强调了形式上的改革:放权、让利、承包、租赁、改制、改造等等,这样一来,企业的自主权是扩大了,改革在形式上实现了,但企业该做

9、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却没有应有的约束与限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因而,当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一些工厂变成公司,经营方式由单一生产型向多元经贸型转变,使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出现了失控。特别是实行转让股份、兼并、租赁、承包、联营等经营机制后,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约束效力大大削弱,再加上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分工关系未理顺,监管工作中相互推诿。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对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仍存在未坚持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的现象,未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的升迁未与其管理效益相挂钩,因而他们对资

10、产的流失无承担风险之忧,保值、增值与流失都与己无关,对企业的管理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任其资产流失,甚至参与瓜分,这样必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三)企业用人制度存在缺陷企业的高层多为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甚至有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就是由政府官员兼任,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对任命他们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而不对企业和企业的职工负责,他们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决策时就有可能只注重上级主管部门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不注重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企业经营利润降低,国有资产出现流失.我国正规的经理人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造成了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评价都没有实现市场化,

11、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不是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经营者的外部约束作用十分微弱,使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得不到监督,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不够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有意或者无意对企业的国有资产造成损失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对自己的经营和管理行为中的错误负责。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经常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使得这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存在短期行为,损害了企业和企业国有资产的长期利益7

12、。关于产权制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国家对国有资产产权的保护缺乏明确而有效的法律保障,对于国有资产经营中遇到的行政性侵蚀的现象,并没有可操作的法律界定和约束依据.各地政府机关有关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国有资产管理、提留资产和玻璃资产管理办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标准不一,造成在这些方面局面混乱,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保障。关于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和中介活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资产评估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缺乏约束、监督和进行制裁的依据,一些投机分子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通过各种手段侵蚀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企业的责任没有明确,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得不到规范,对企业的监督不到位。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采

13、购原材料和设备时,操纵企业向自己控制的公司采购使得国企采购过程中高额的利润流向自己的公司,达到侵吞国有资产的目的。三、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 国有资产流失速度快,流失量大,已形成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国有资产流失不仅有损政府及国有企业的形象,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寻求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整治、防止应采取如下对策:(一)制定物权法,划清国有资产产权界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企业财产关系模糊,国有资产为国家所有.企业对其占有的国有资产不能独立行使权利,不为国有资产的完全完整负责,更不关心其保值、增值,流失实在难免。而“

14、物权法规范财产归属关系,只有尽快制定物权法,真正划清产权界限,以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才能顺应物权的价值化趋势”.国家以收取代价或获取融资之价值利益,实现对企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而丧失其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现实支配。企业依物权法上的占有制度占有国有资产,对其独立支配,经过物权登记具体落实每份企业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占有者。企业以支付国有资产价值为代价而获取对占有的国有资产独立支配权利;在经营中实现资产价值与企业自身利益密切结合,能有效地防止诸如与外方合资和股份制改革中无视国有资产价值等产权变动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物权法划清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关系,形成稳定的国有资产归属秩序,终

15、将维持稳定的国有资产流通秩序,防止国有资产因流通领域的混乱而流失。以物权法保护企业国有资产,无论企业国有资产展转流失到何处,依据物权法均可追回。(二)加快完善产权交易立法,推行制度建设,加强国有资产兼管监督体系的建设。要加快国有企业联合、兼并、破产、拍卖等产权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为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铺平道路.只有建立起规范的、权威性的国有资产立法、执法体系,才能以法律手段约束产权关系和产权交易过程中的责任。有了法律保障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佳组合,产生出效益最大化和风险共担的结果 。通过健全产权交易立法,使产权交易规范运作,制止场外交易和私自交易。今后国有资产的买卖购并一律进入

16、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进行,并严格执行交割单制度,否则国资监管部门不予确认,工商机关不予登记注册,从根本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防止腐败和经济犯罪案件发生。(三)改革企业的用人制度要建立现代企业的用人制度,杜绝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的形式,同时解决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又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现象。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教育培训,积极培育高素质的企业的经营者.在人员选聘方面要公正、公平、透明,强调专业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实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员选聘制度。要大力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形成一个高素质的无行政依附和单位依附的企业

17、家阶层,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企业家市场。(四)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分配制度上,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机制约束人力成本,激励人力资源,使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薪酬与其职责挂钩。完善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推行和完善年薪制、齐全激励制度,从而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国有资产在发展中保值增值。建立严格的合理的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考核体系和奖惩体系,对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按照考核体系进行公正合理的奖励和惩罚.对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实行责任人制度,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所要承担的责任要与他的职务挂钩.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对企

18、业国有资产的增值或贬值承担相应的责任。完善产权管理的法律责任制度,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权益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的责任,规范企业的行为。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督,同时加强企业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可量化的可操作的企业监督约束机制,政府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进行财务检查、年度决算审核,以核实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对企业的监管应当包括所有制、经营决策、经营过程及经营成果使用分配等几个重要环节。10 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和管理,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教育,增

19、强企业管理者的法律观念,减少企业管理者通过各种途径侵吞企业国有资产的现象发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管理者利用职权,以权谋私侵吞企业国有资产的行为要进行严惩。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国有资产的法律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产权、企业监督管理、各项法律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只有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社会危害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并采取有力的法律措施加以制止,才能有效地保护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持社会的繁荣稳定,能够有利地推动我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参考文献:1王宗廷,何晓勇: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2汪

20、振江,李静: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及法律对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3王可侠:国有资产流失渠道及治理途径,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4史际春、喻扬等:经济法评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5 徐传谌孟繁颖. 国有资产流失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 2007(1)。6 马金玉。 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环节及其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0(59)。7 岳军平。 加强财务监管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8 杨满洲。 国企改制和经营过程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2)。9 徐美丽.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J. 财会. 2010(6).10 倪小玲。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刍议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