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10_T 091-2023优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生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9463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10_T 091-2023优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生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2310_T 091-2023优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生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2310_T 091-2023优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生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2310_T 091-2023优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生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2310_T 091-2023优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生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22 2310 牡丹江市地方标准 DB 2310/T 0912023 优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 49 生产技术规程 2023-03-31 发布 2023-04-30 实施 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提出并起草。本文件由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才强、李洪亮、程杜娟、孙玉友、解忠、曲金玲、宋泽、姜龙、刘春光、徐德海、王丽、于晨啸、

2、吕烨、张丽萍、郭妍、郑毅、梁孝丽、冯丹、吴杨、褚孝渭、关伟、刘麟峰、郭巍、刘文忠、宫德峰。优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 49 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本田整地及插秧、本田管理、收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插秧种植牡育稻49水稻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3、 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牡育稻 49 牡育稻 49 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水稻研究所 2010 年以牡 05-1205 为母本,以沙沙泥/明丰 40 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是 2020 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普通粳稻品种。牡育稻 49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 139 天左

4、右,需10 活动积温 2600 左右。该品种主茎 12 片叶,株高 94.6 cm 左右,穗长 19.7 cm 左右,长粒型,每穗粒数 108 粒左右,千粒重 27.4 g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 81.7%82.3%,整精米率 61.9%64.5%,垩白粒米率 8.0%13.5%,垩白度 1.7%2.3%,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5.1%17.46%,胶稠度 79.0 mm84.0 mm,粗蛋白(干基)7.20%8.63%,食味品质 83 分86 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 15 级,穗颈瘟 35 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 9.6%23.3%。4

5、产地环境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10 活动积温 2600 左右的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农业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 的规定。5 育苗技术 5.1 育苗前准备 5.1.1 苗床地选择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培育壮秧、运苗方便等要求,按照易集中不易分散的原则选好秧田地,做好规划设计和基本建设。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方便、排水良好、无病虫杂草、土质肥沃的中性或偏酸性地块做秧田。在水田地育秧的,采用50 cm高台式育秧。5.1.2 育秧大棚及苗床规格 一般育秧大棚宽 6 m8 m,高 2.2 m2.6 m,长可根据地形、所需育秧面积等情况

6、确定,苗床中间留步行道宽 30 cm40 cm。大棚采用燕尾槽开闭式肩部通风或卷帘器肩部通风技术,加强防风建设。5.1.3 苗床设置 秋施农肥、秋整地,秋做床。床高10 cm15 cm,苗床边和大棚边间隔15 cm25 cm,作为防寒带。5.1.4 秧本田比例 秧、本田面积比例为1:801:100,每公顷本田需秧田面积100 m2125 m2。5.1.5 扣棚 3月中旬清雪扣棚,开始暖床。扣棚后要将棚膜四周压紧,用土培严,并绑紧固定棚膜的防风网带。5.1.6 床土配制 床土选择肥沃无草籽、无残茬、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土,并秋备床土。床土用壮秧剂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使床土 pH 达到 4.55.

7、5。5.1.7 床土消毒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规定,使用恶霉灵或甲霜恶霉灵,按药剂使用说明书进行床土消毒。5.2 种子及种子处理 5.2.1 种子质量 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纯度不低于 98%,净度不低于 98%,发芽率不低于 85%(幼苗率),含水量不高于 14.0%。5.2.2 晒种 选择成熟度好的种子,选晴天晾晒 2 d3 d,铺摊厚度要均匀,每天翻动 34 次。5.2.3 盐水选种 用比重 1.13 的盐水选种去除不饱满种子,每选一次都要调整盐水比重,确保选种质量,经盐水选种后的饱满种子要用清水进行冲洗。5.2.4 种子药剂处理 防治水稻恶苗病采取种子包衣

8、或浸种防治,对恶苗病菌产生抗药性地区可采取包衣+浸种措施。种子包衣可选用含有精甲咯菌腈、精甲咯嘧菌、苯甲咪鲜胺等成分的包衣剂,药剂浸种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药剂,按说明书使用。包衣+浸种应选择有效成分不同的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5.2.5 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在温度 30 32 条件下破胸。当种子有 80%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 25 28 催芽,当芽长 1 mm2 mm 时,降温到 15 20 晾芽 6 h 播种。5.3 播种 5.3.1 播期 适时早播、集中播种、缩短播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 时开始播种,一般在 4 月 1020 日进行播种。5

9、.3.2 播量 用播种机播种,播量控制在 250 g/m2275 g/m2(芽种)。尺寸 28 cm55 cm 机插软盘每盘播芽种125 g150 g。5.3.3 覆土 用过筛无草籽的疏松沃土盖严种子,覆土厚度 0.5 cm1 cm,注意厚度不要超过 1 cm,然后铺上无纺布,育苗时可根据气候条件增盖一层地膜,以提高前期保温保湿效果。5.4 秧田管理 5.4.1 温度管理 播种到出苗期,密闭保温,高温保持在 30 32,最低温度 10 以上,出苗达 70%以上时,揭开地膜;出苗到 1 叶 1 心期,在晴好天气提早肩部通风炼苗,棚内温度控制在 25 28;秧苗 1叶 1 心到 2 叶 1 心期,

10、逐步增加通风量,棚内温度控制在 22 25;2 叶 1 心期到插秧期,棚内温度控制在 20 22,移栽前全揭膜 3 d 以上。遇到低温时,晚上用防寒帘覆盖保温。5.4.2 水分管理 播种前要浇匀浇足底水,秧苗2叶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旱育条件,如苗床干裂及时补水,苗床有积水要晾床。秧苗2叶后,苗床视干旱程度适时浇水。浇水时间应选择早晨或傍晚,一次浇透,但不能灌水上床。5.4.3 苗床除草 播种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选择安全、高效、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除草剂及配方,如新马歇特(含安全剂)、氰氟草酯等,按说明书使用。5.4.4 预防苗期病害 水稻苗期易发生立枯病、青枯病和绵腐病等

11、病害。尤其是低温年份苗床湿度大、持续时间长,水稻苗期病害发生的机率大,要及时预防。凡苗床湿度过大的,要在白天揭去地膜,散去多余水分,晚间再盖上地膜;棚内湿度过大时,要及时通风,散去潮气;在秧苗 1.5 叶期、2.5 叶期或立枯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甲霜 噁霉灵或精甲 噁霉灵进行防治,同时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秧苗素质,提高防效。秧苗 3 叶期左右易发生青枯病,应注意气温变化,采取灌水上床、异地寄秧或插秧。苗床如发生绵腐病,应加强通风排湿,并在发病初期使用甲霜灵、氰霜唑、硫酸铜喷雾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5.4.5 苗床追肥 秧苗 2 叶 1 心

12、期发现脱肥,每平方米使用硫酸铵 25g、硫酸锌 0.25g,稀释 100 倍叶面喷施,喷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5.4.6 预防潜叶蝇 在水稻起秧前 1 d2 d,苗床喷施噻虫嗪、啶虫咪、吡虫啉等药剂,使秧苗带药下田,预防潜叶蝇。5.5 壮苗标准 5.5.1 旱育中苗标准 秧苗叶龄 3.13.5 叶,秧龄 30 d35 d,株高 13 cm 左右,根数 1014 条,百株地上干重 3.0 g以上。5.5.2 旱育大苗标准 秧苗叶龄 4.14.5 叶,秧龄 35 d40 d,株高 17 cm 左右,根数 1423 条,百株地上干重 4.0 g以上。6 本田整地及插秧 6.1 本田耕整地 6.1.1

13、 本田整理 选秋整地前搞好土地整理,清理维修排灌水渠。6.1.2 泡田整地 整地采取秋翻地、旱耙地。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旱耙、旱平、整平堑沟,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 3 d5 d 进行,整平耙细,田面高低差不超过 3 cm,搅浆整地沉淀 10 d 左右。6.2 插秧 6.2.1 插秧时期 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12 13 时开始插秧,插秧期在适宜地区一般为 5 月 1020 日。6.2.2 插秧规格及质量要求 根据牡育稻 49 品种特性,插秧规格为 30 cm(12 cm14 cm),每穴 46 株。插秧做到行直、穴匀、不窝根,插秧深度不超过 2 cm

14、,插后及时查田补苗。7 本田管理 7.1 水分管理 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标准。7.1.1 护苗水 插秧时保持花达水,插秧后如遇低温天气灌苗高 2/3 的水护苗返青,如遇高温天气白天灌地皮水提温发根,夜间灌苗高 2/3 的水护苗。7.1.2 分蘖水 有效分蘖期灌 3 cm 浅稳水,增温促蘖。盐碱地块每 7 d10 d 换 1 次水。7.1.3 晒田 有效分蘖末期进行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晒田达到池面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挺色淡,晒5 d7 d后恢复水层。7.1.4 护胎水 孕穗至抽穗前,灌4 cm6 cm活水。水稻减数分裂期,根据当地气象预报遇到日平均气温17 以下低温时,提前灌1

15、5 cm20 cm深水护胎,预防冷害。7.1.5 扬花灌浆水 抽穗扬花期,灌 5 cm7 cm 活水,灌浆到蜡熟间歇灌水。7.1.6 成熟期排水 黄熟初期开始排水,一般在 9 月初进行。洼地适当早排,漏水地适当晚排。7.2 施肥管理 在土壤肥力不同的种植地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及水稻机械侧深施肥等减肥增效施肥技术,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NY 525、NY 884 的规定。7.2.1 施肥量 一般每公顷施肥量:尿素 220 kg240 kg,磷酸二铵 100 kg,硫酸钾 100 kg。7.2.2 基肥 氮肥总量的 40%,磷肥的全部,钾肥总量的 60%作为基肥结合耙地一次施入。提倡适

16、当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7.2.3 蘖肥 蘖肥施用量为氮肥总量的 40%,可分 2 次追施。返青后追施蘖肥用量的 80%,间隔 10 d 左右追施剩余的 20%。盐碱地蘖肥以用硫酸铵为好。7.2.4 穗肥 施用氮肥总量的 10%,钾肥总量的 40%,当水稻倒二叶露尖长出一半时开始追穗肥,长势过旺地块氮肥可少施。7.2.5 粒肥 氮肥总量的 10%作为粒肥施入,具体应根据水稻后期田间长势决定是否追施。如贪青晚熟的地块则不追粒肥,可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 1.5 kg2 kg,配成 1.5%以下浓度进行叶面喷施。7.3 本田除草 除草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使用高效低毒药剂。根据不同

17、地区条件、杂草种类,因地制宜选择药剂及用药次数。可采取插前和插后缓苗后土壤封闭处理,实现无草田。插前封闭除草可选用噁草酮或丙炔噁草酮。本田防治稗草可用二氯喹啉酸、莎稗磷、苯噻酰草胺等;防治阔叶杂草宜选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大龄稗草可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防治泽泻、慈姑等多年生杂草可选用嗪吡嘧磺隆、丙嗪嘧磺隆、五氟磺草胺等;防治莎草科杂草宜选用灭草松、2 甲 4 氯等药剂。7.4 病虫害防治 7.4.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时调查、监测,对达到或预计将达到防治指标需要防治的田块,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药剂使用应符合

18、GB/T 8321的要求。7.4.2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7.4.2.1 稻瘟病 水稻稻稻瘟病应以预防为主,早防叶瘟,预防穗颈瘟。预防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田间病指达到2级时及时打药。穗颈瘟防治应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后各喷一次药剂进行防治,用药次数根据天气、栽培条件等确定,精准预防。防治药剂应尽量选择防效好、具有增产和兼防纹枯病、稻曲病效果的药剂,做到“一喷多防”和“防病增产”,并优先选择生物药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化学药剂可选用苯甲丙环唑、嘧菌酯戊唑醇、嘧菌酯、咪鲜嘧菌酯等药剂。发生穗颈瘟风险大的地块或天气条件有利发病,上述药剂应与稻瘟灵或三环唑混配使用,以确保有效控制稻瘟病

19、。7.4.2.2 纹枯病 在耙地后插秧之前,清除发病地块的水稻根茬以减少菌源;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可结合防治稻瘟病进行兼防。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 A、多抗霉素等生物药剂,或肟菌戊唑醇、稻酰醚菌酯、苯甲嘧菌酯等化学药剂。7.4.2.3 潜叶蝇 田间整地要平整,水稻移栽后,宜浅水勤灌,下雨后雨水过深地块应及时排水,避免深水漂苗、淹苗,以减少潜叶蝇落卵量,发生严重地块可排水晒田。药剂防治:一是苗床带药下田。在水稻插秧前 1 d3 d,苗床喷施噻虫嗪、吡虫啉等带药下田;或移栽前 4 d 或更长时间,使用噻虫胺带药下田,同时可加入优质叶面肥及芸苔素内酯或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加快

20、移栽后水稻缓苗,缩短返青期。二是本田防治成虫。可在潜叶蝇发生始盛期(5 月下旬6 月上旬),池埂上每隔 30 m 左右设置一个诱蝇盘,内置糖醋酒混合液诱杀成虫。三是本田防治幼虫。可在水稻被害株率达到 5%以上时,选用短稳杆菌、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7.4.2.4 负泥虫 清除害虫越冬场所杂草,减少虫源。可在 6 月份负泥虫幼虫发生盛期,灌水到只露水稻苗尖,在清晨用笤帚将幼虫扫落于水中,并迅速排水。药剂防治可在移栽前 4 d 或更长时间,采用噻虫胺带药下田,一次使用后可防治 60 d 内发生的负泥虫,并兼防潜叶蝇、稻水象甲。当本田百株幼虫 30 头时,可选用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药剂田间喷雾防治。7.4.2.5 二化螟 水稻收割时齐泥低割,秋翻稻田,早春泡田,春季前处理完稻草等措施可杀死部分越冬幼虫,减少基数。也可利用二化螟的天敌稻螟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在成虫期,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或药剂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在水稻分蘖期二化螟为害枯鞘率达到 1%时进行,生物药剂可采用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Bt.)等,化学药剂可采用杀虫单、杀虫双等,对水喷雾防治。8 收获 完熟达90%,一般在9月下旬即可收获。用水稻收割机作业,做到单品种收获、单品种拉运、单品种保管和单品种交售,使产品达到国家农业行业产品二级以上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