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版)DB4114_T 164-2022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755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版)DB4114_T 164-2022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清版)DB4114_T 164-2022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清版)DB4114_T 164-2022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清版)DB4114_T 164-2022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清版)DB4114_T 164-2022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31 4114 商丘市地方标准 DB 4114/T 1642022 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 2022-09-20 发布 2022-10-22 实施 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4/T 164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商丘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柘城县农业农村局、商丘市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进文、李静、李景鑫、李艳婷、李素珍、余复海、王文清、李作明。DB 4114/T 1642022 1 塑

2、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扣棚、收割、病虫防控、贮藏、包装与运输、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商丘区域塑料大棚韭菜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4455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3、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休眠品种 休眠品种是指入冬后随着气温的降低,老叶逐渐枯萎同时不再萌发新叶,只留鳞茎盘、根状茎和根系越冬的韭菜品种。3.2 浅休眠品种 休眠品种是指入冬后随着气温的降低,老叶逐渐枯萎的同时不再萌发新叶,只留鳞茎盘、根状茎和根系越冬的韭菜品种。3.3 塑料大棚栽培 利用竹木、钢材等材料,并覆盖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供秋延后、越冬、春提前栽培韭菜。4 育苗 育苗场所 4.1

4、DB 4114/T 1642022 2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光照充足、通风条件良好、前茬作物非葱蒜类的地块。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灌溉水质均符合NY/T 391的规定。品种选择 4.2 应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且优质、抗病、耐寒、耐热、分蘖力强、外观好的品种。设施栽培,秋延后或越冬栽培宜选用浅休眠品种,春季提前栽培宜选用休眠品种。种子质量 4.3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3543的规定。种子处理 4.4 4.4.1 晒种 播前1 d2 d,选择晴好天气晒种3 h4 h。4.4.2 浸种 将35 40 的水倒入盛放种子的容器内,让水自然冷却,浸种20 h24 h。除去秕籽和杂质,洗掉种子上的黏

5、液。4.4.3 催芽 种子控干水分,用干净的湿棉布包裹,堆放厚度为1 cm2 cm,置于15 20 条件下,每天翻动1次2次,待3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期 4.5 根据定植时间,提前70 d90 d播种。一般春季播种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秋季播种期为8月下旬9月中旬。育苗方法 4.6 4.6.1 穴盘育苗 4.6.1.1 苗床 设施育苗,需提前使用杀菌剂、杀虫剂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地面摆放或床架摆放。若地面摆放,将土地整平压实,做宽1.5 m、长40 m50 m的畦,畦埂高10 cm15 cm、宽30 cm,畦内铺设园艺地布。4.6.1.2 穴盘 采用72穴或105穴的黑色穴盘。使用旧

6、穴盘,先清除穴盘中残留的基质,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 4 h 5 h进行消毒,晾干备用。4.6.1.3 基质处理 使用商品专用基质,或用草炭、珍珠岩、蛭石按 311 的比例自行混配。基质加水搅拌,使相对湿度为 55%60%。育苗基质应符合 NY/T 2118 的规定。DB 4114/T 1642022 3 4.6.1.4 播种 将预湿好的基质呈疏松状填满穴盘,刮平表面,压出1 cm左右深的穴窝。每穴播7粒8粒种子,用纯蛭石或混配的基质覆盖并刮平表面。将穴盘整齐摆入苗床,浇透水,至底部排水孔有水渗出。在穴盘上覆盖一层地膜以保湿;若露地育苗,须将地膜四周压实。4.6.1.

7、5 苗床管理 苗床温度应维持在12 25,超过25 时搭盖遮阳网。60%的种子出苗时即可揭去穴盘上的地膜,根据“见干见湿”的原则用小水勤浇(洒)。出苗后至三叶期,喷施0.1%0.2%全溶性N-P2O5-K2O(20-20-20)复合肥,共1次2次。三叶期之后,追施N-P2O5-K2O(15-15-15)复合肥1次2次,每次10 kg/66715 kg/667。定植前10 d15 d,控水炼苗。定植前1 d,浇足水。4.6.2 土壤育苗 4.6.2.1 整地做畦 每667 撒施腐熟有机肥1000 kg和N-P2O5-K2O(15-15-15)复合肥30kg,旋耕18 cm20 cm深,整平,做畦

8、宽1.5 m、长40 m50 m,畦埂高10 cm15 cm、宽25 cm30 cm。4.6.2.2 条播 选择适宜精播机,使用晾晒后的干籽播种,行距12 cm15 cm,播种深度1 cm2 cm,每667 播5 kg6 kg种子。播完镇压,浇透水。若人工播种,干籽或湿籽均可。4.6.2.3 苗床管理 4.6.2.3.1 温度管理 苗床温度应维持在12 25,超过25 时搭盖遮阳网。4.6.2.3.2 肥水管理 出苗前,保持苗床湿润。60%种子出苗后,见干则浇,小水勤浇。出苗后至三叶期,喷施0.1%0.2%全溶性N-P2O5-K2O(20-20-20)复合肥1次2次。三叶期之后,追施N-P2O

9、5-K2O(15-15-15)复合肥1次2次,每次10 kg/66715 kg/667。定植前10 d15 d,控水炼苗。定植前2 d3 d,浇足水。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4.6.2.3.3 防除杂草 播种覆土后,每667 喷施33%二甲戊灵乳油100 g15 0g。待韭苗长出2片3片叶时,若出现单子叶杂草,用5%精喹禾灵乳油500 倍800 倍液均匀喷施于草茎叶上;若出现阔叶杂草,人工拔除。壮苗指标 4.7 苗龄70 d90 d,株高20 cm25 cm,假茎粗0.3 cm0.4 cm,叶片达到4片5片,根系发达,无病虫害。5 定植 DB 4114/T 1642022 4 园

10、地选择 5.1 选择3年4年内未种植过葱韭蒜类蔬菜,且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种植。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定植时间 5.2 春季育苗的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秋季育苗的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定植。整地施肥 5.3 每667 施腐熟有机肥3000 kg5000 kg,N-P2O5-K2O(15-15-15)复合肥50 kg75 kg,微生物菌肥50 kg75 kg,深翻30 cm,耙碎整平。定植作畦 5.4 做畦长宽依据棚室大小规划,按棚宽3等分4等分,留2个3个宽行,宽行处可以是埂,也可以平畦铺上园艺地布;大棚长不宜

11、超过80 m。定植方法 5.5 5.5.1 起苗 起苗时将韭菜苗轻轻挖出,尽量确保根系完整,大小苗分级,去除病残弱苗。5.5.2 分级定植 大小苗分级分区定植,定植时秧苗不剪根,不去茎叶。5.5.3 定植密度和深度 采用丛栽法,行距25 cm30 cm,丛距12 cm15 cm,每丛8 株10 株;或开沟定植,行距25 cm30 cm,沟深5 cm7 cm,将苗按0.8 cm1.0 cm株距顺行定植。韭菜定植沟深或定植穴深 5 cm7 cm,覆土高度以不超过秧苗叶鞘、不埋心为宜。6 定植后管理 肥水管理 6.1 定植后及时浇水1次,7 d10 d,再浇水1次。夏季雨后及时排水防涝、防疫病。8月

12、上旬以后每7 d10 d浇水1次,结合浇水每667 追施N-P2O5-K2O(15-15-15)复合肥15 kg20 kg,连续追肥2次3次。10月下旬后停止追肥浇水,保持土壤表面不干即可。查苗补苗 6.2 定植后7 d10 d仔细检查,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补苗,补苗后对补苗区域及时浇水1次。养根壮秧 6.3 韭菜生产的养根壮秧期为6月9月,此阶段要结合施肥进行浇水,及时清除杂草。防倒伏 6.4 DB 4114/T 1642022 5 夏季为加强韭菜养根壮秧管理,一般不进行收割。为防止倒伏,可选择铁丝、竹竿等材料,将韭菜叶片架离地面,保持韭菜畦内通风透光良好。或用3 ml4 ml/L的40%乙

13、烯利水剂每隔15 d20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 次3 次。或用割草机割去韭菜上部叶片1/31/2。7 扣棚 扣棚前准备 7.1 扣棚前割除韭菜并除去田间杂草,清理地面,然后每667 施N-P2O5-K2O(15-15-15)复合肥30 kg40 kg,并浇透水。在扣棚前一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畦面,杀灭病菌。扣棚时间 7.2 秋延后韭菜10月下旬至11上旬扣棚;春提前韭菜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扣棚,4月上中旬撤棚。扣棚应选择在无风晴天的中午进行,棚膜扣上后四周要用土压严,两拱杆之间用压膜线压紧。棚膜应符合GB/T 4455的规定。扣棚后管理 7.3 7.3.1 温度 扣棚后前

14、5 d7 d,棚温控制在25 30,韭菜萌发露出地面后,应随即降低棚温。白天棚温保持在17 24 为宜,棚温超过25 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降湿。夜间保持棚温10 12,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冬季若棚温过低,可在大棚内加扣小拱棚,采用双层膜或三层膜提高棚温。7.3.2 湿度 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棚内湿度过大时,一是放风降温降湿,二是在畦面撒干草木灰或稻壳吸湿。7.3.3 光照 冬季光照弱,宜用无滴膜,及时清洗棚膜,增加棚室光照。7.3.4 肥水管理 韭菜生长期间根据生长速度酌情浇水1次2次,每隔7 d左右喷施1次0.2%0.3%磷酸二氢钾肥液,每次收割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

15、7 沟施N-P2O5-K2O(15-15-15)复合肥30 kg40 kg,每次浇水后适量通风降湿。8 收割 收割时间 8.1 7叶1心的韭菜最佳,最好在清晨收割。一般扣棚35d左右收割第一茬韭菜,在第一茬韭菜收割后的40 d左右开始收割第二茬韭菜,可根据韭菜市场行情适当提前或延后收割。收割年限和茬数 8.2 DB 4114/T 1642022 6 大棚韭菜栽培,既可以采取轮作倒茬年年更新,也可以连续种植2年3年;越冬生产的连续收割3茬4茬、早春生产的收割2茬3茬即可撤膜。撤膜后按一般露地栽培进行常规管理。收割要求 8.3 收割韭菜时镰刀应锋利,下刀部位应与地面平齐。收割时低温期注意保暖防冻,

16、高温时注意遮阴防晒保鲜。收割后的管理 8.4 8.4.1 清茬 每次收割后2 d3 d,结合施肥及时锄地,清除杂草、烂叶。8.4.2 养根壮秧管理 按照6 定植后管理。9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9.1 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大棚韭菜的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和疫病,主要虫害是韭蛆、潜叶蝇和蓟马。农业防治 9.2 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保持育苗环境卫生,清除大棚内及周边的杂草;合理灌溉施肥,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生物防治 9.3 通过利用生物菌肥和植物抗菌剂等进行病害防治;通过利用害虫天敌进行虫害防治。物

17、理防治 9.4 9.4.1 糖醋液诱杀 将糖、醋、酒、水按33110的比例配成溶液,每667 放置4盆6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韭蛆和潜叶蝇成虫。9.4.2 粘虫板诱杀 每667 距地面20 cm处悬挂20张25 cm20 cm的黄板,或40张25 cm20 cm的黑板以诱杀成虫。根据板上粘虫数量及时更换新板。化学防治 9.5 9.5.1 农药使用要求 加强病虫害预测,针对性地适时用药。根据保护天敌和安全性要求,科学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合理混用、交替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和NY/T 1276的

18、规定。DB 4114/T 1642022 7 9.5.2 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10 贮藏 贮藏应符合NY/T 1056 的要求。11 包装与运输 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12 生产档案 气象资料 12.1 记录生产过程中每天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大风、降雨等特殊天气状况。投入品 12.2 记录育苗基质、种子、肥料、农药等的种类、来源、使用时间和方法等。技术资料 12.3 记录播种、定植、扣棚、收割、浇水、调温等管理措施。生产管理档案妥善保存2年以上,以备查阅。DB 4114/T 1642022 8 A A 附录A (规范性)韭菜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

19、韭菜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见表 A.1。表A.1 韭菜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 名称 防治适期 农药名称 剂型 每次每 667 施药量 施药方法 安全 间隔期 d 韭蛆 幼虫初发期 噻虫嗪 25%水分散粒剂 180 g240 g 灌根 14 苦参碱 0.5%水剂 1000 ml2000 ml 灌根 7 成虫初发期 高效氯氰菊酯 4.5%乳油 15 ml30 ml 喷雾 10 氟啶虫酰胺 10%水分散粒剂 30 g50 g 喷雾 10 潜叶蝇 卵孵化盛期与低龄幼虫盛发期 灭蝇胺 50%可湿性粉剂 200 g300 g 喷雾 14 苏云金杆菌 8000 IU/L 悬浮剂 100 ml150 ml 喷雾 2 蓟马 发生初期 噻虫嗪 25%水分散粒剂 10 g15 g 喷雾 14 灰霉病 发病初期 嘧霉胺 20%悬浮剂 100 ml150 ml 喷雾 14 刚见零星病斑时 咯菌腈 50%可湿性粉剂 15 g30 g 喷雾 10 疫病 发病初期 精甲霜锰锌 68%水分散粒剂 100 g120 g 喷雾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