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63_T 1956-2021马铃薯品种闽薯1号.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7413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63_T 1956-2021马铃薯品种闽薯1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清正版)DB63_T 1956-2021马铃薯品种闽薯1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清正版)DB63_T 1956-2021马铃薯品种闽薯1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清正版)DB63_T 1956-2021马铃薯品种闽薯1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清正版)DB63_T 1956-2021马铃薯品种闽薯1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23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9562021 马铃薯品种闽薯 1 号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2021-10-28 发布 2022-01-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9562021 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纳添仓、王

2、芳、周云、郭恒、张艳萍、蒲秀琴、张钢、刘世安、王建平、王毅、王生财、李文军、陶英青、马永强、祁兰、王小青、周维秀。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19562021 1 马铃薯品种闽薯 1 号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闽薯1号的品种来源、形态特征、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宜种植地区。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和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63/T 013 马铃薯品

3、种观察记载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品种来源 4.1 杂交亲本 母本为费乌瑞它,父本为大西洋。4.2 选育过程 马铃薯闽薯1号由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杂交选育。2011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引进试管苗,经扩繁后生产微型种薯。2012年起进行品种鉴定试验、多点试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培育而成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属Solanum tuberosum ssp.tuberosum,2016年12月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品种合格证号为青审薯2016002。5 形态特征 5.1 记载项目 观察记载按DB63/T 013

4、执行,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见附录A。5.2 光发芽 半光生幼芽顶部尖形,呈紫色,基部圆形,粉红色,茸毛稀少。5.3 植株 DB63/T 19562021 2 幼苗直立、绿色。株型直立,株高(39.403.25)cm。5.4 茎 茎粗(1.380.12)cm,茎绿色,茎横断面三棱型,茎翼直状。主茎数(3.101.00)个,分枝数(3.701.10)个。5.5 叶 叶色绿色,叶缘平展,复叶椭圆形,有4对侧小叶,排列中等,顶小叶尖端尖钝形,次生小叶4对,托叶呈卵形。5.6 花 花蕾椭圆形,绿色,总花梗长(4.301.50)cm,花柄节绿色;萼片绿色,短尖形,花落蕾冠,无天然果。5.7 块茎 薯块长圆

5、形,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浅,芽眼数5个7个,芽眉弧形,脐部浅。结薯集中。休眠期(252)d,耐贮藏。6 经济性状 6.1 产量 单株结薯数(5.501.10)个,单薯重量(112.0018.00)g,单株产量(616.0064.00)g。6.2 品质 干物质含量17.60%,淀粉含量13.20%,粗蛋白含量1.70%,维生素C含量每100.00 g鲜薯27.64 mg,还原糖含量0.22%。7 生育天数和积温 7.1 生育天数 早熟,播种至出苗期(322)d;出苗至现蕾期(203)d;现蕾至成熟期(723)d;生育期(923)d;全生育期(1243)d。7.2 积温 各生育时期积温如

6、下:播种至出苗期间大于等于 5的积温(330.2018.70)。出苗至现蕾期间大于等于 5的积温(250.9038.00)。现蕾至成熟期间大于等于 5的积温(1642.1040.20)。生育期间大于等于 5的积温(1890.6022.60)。全生育期间大于等于 5的积温(2134.0030.60)。8 抗逆性 DB63/T 19562021 3 耐旱、耐寒。9 抗病性 抗马铃薯花叶病毒、抗卷叶病毒、抗环腐病。10 栽培要点 10.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地平整,肥沃、耕层深厚,通气性好的地块,忌连作。10.2 施肥 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如下: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秋深翻,结合深翻施农家肥 30.0

7、00 t/hm260.000 t/hm2(2000.00 kg/667m24000.00 kg/667m2)。播前施纯氮 0.150 t/hm2(10.00 kg/667m2),五氧化二磷 0.078 t/hm2(5.20 kg/667m2),氧化钾 0.150 t/hm2(10.00 kg/667m2)。10.3 播种 10.3.1 播种期 适宜播期露地栽培4月中旬4月下旬,双膜栽培2月下旬3月上旬。10.3.2 种薯选择 选择无病、无伤的幼壮薯作种,整薯播种或切块播种,切块播种时用75%酒精对刀具进行消毒。10.3.3 播种密度 播种量0.225 t/hm20.300 t/hm2(150.

8、00 kg/667m2200.00 kg/667m2),密度6.75 万株/hm29.00 万株/hm2(4500.00 株/667m26000.00 株/667m2)。10.4 田间管理 苗齐后除草松土,及时培土,在开花前后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3次。在整个生育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11 产量 一般肥力条件产量30.000 t/hm237.500 t/hm2(2000.00 kg/667m22500.00 kg/667m2);高肥力条件产量37.500 t/hm245.000 t/hm2(2500.00 kg/667m23000.00 kg/667m2)。12 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在东部农业区河湟

9、谷地川水地露地、双膜、地膜和复种栽培。DB63/T 19562021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西宁市廿里铺镇莫家泉湾村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试验地。A.2 时间 2016年4月10月。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2309.00 m,年平均气温5.4,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等于0 初日4月10日,终日10月20日,期间积温2510.50;稳定通过大于等于5初日4月20日,终日9月25日,期间积温2354.20,年降水485.00 mm,无霜期140 d。土壤类型栗钙土,土种白黄土,质地粉砂壤。A.4 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1.900,全氮0.112,全磷0.270,全钾2.550;碱解氮93.00 mg/kg,速效磷47.00 mk/kg、速效钾150.00 mg/kg,属湟水流域灌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