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试卷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试卷第十册优化练习-杨氏之子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973075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试卷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试卷第十册优化练习-杨氏之子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试卷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试卷第十册优化练习-杨氏之子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杨氏之子基础大本营1。我能按下面的提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我给汉字穿外衣.(1)先加部首再组词。(2)先换部首再组词.3。我能与古人对话,知道下面加点的古汉语是什么意思。(1)梁国杨氏子九岁,。意思是:_。(2)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_。(3)父不在,呼儿出.意思是:_。答案:(1)很聪明(2)没有听说(3)就,于是4.我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1)为设果,果有杨梅。意思是:_。(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

2、_。答案:(1)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2)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5。我能比较“孔雀不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两句话,体会孩子回答的巧妙。_答案: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不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让步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充分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6。我能背诵,还会默写.梁国()九岁,甚()。孔君平()其父,父不在,().(),果有

3、杨梅。孔指以示儿曰:“()”儿()答曰:“()。答案:杨氏子聪惠诣乃呼儿出为设果此是君家果。应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7.我想结合这篇课文的内容,阅读教材第170页的加了一句话,体会语言的魅力。然后为一些公共场所设计几条温馨的提示语。(1)在厕所便池后:_(2)在人行斑马线前:_(3)在公园或者小区的花圃前:_(4)在公共汽车候车站牌旁边:_答案:(1)来也匆匆,去也冲冲。(2)宁停十秒,不抢一步.(3)花草和你我一样热爱生命。(4)不争你先我后,才能节约时间.(答案不唯一)能力加油站螳螂捕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歌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

4、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第一站 反复阅读短文,我知道文中的“其”具体指什么。_第二站 我能结合短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欲:_(2)延:_(3)皆:_(4)患:_第三站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的意思。_第四站 读了短文,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_.答案:第一站树蝉螳螂黄雀它(它们)它(它们)第二站(1)想(2)伸长(3)都(4)灾祸第三站园中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它的后面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当黄雀伸长脖子想啄螳螂时,却不知身下有弹丸已对准它了。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第四站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全面考虑,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导致失败.(抓住寓意谈即可)趣味语文成语不离“舌.1.形容能说会道()2。形容惊诧无言()3。形容不善辞令()4。形容随声附和()1。答案:巧舌如簧2。答案:张口结舌3。答案:笨嘴拙舌4.答案:鹦鹉学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