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例:领用某种原材料2106千克,单价2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42120元,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1.2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1.1千克,计算甲、乙产品分别应分配材料费用。
解:分配率 = 42120/(400*1.2+300*1.1)=42120/(480+330)=5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480*52 = 2496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330*52 = 17160(元)
2、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
例:假设某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生产工时为56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2000小时,本月发生制造费用36080元。要求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 = 36080/(56000+32000)=0.41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56000*0.41 = 2296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32000*0.41 = 13120(元)
表4-1 制造费用分配表
3、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例:某产品本月完工26件,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发生生产费用共3000元。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计算结果:
分配率 = 3000/(26+10*40%)=100(元/件)
完工产品成本 = 26*100 = 2600(元)
在产品成本 = 10*40%*100 = 400(元)
4、作业题 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600件,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原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甲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费用共计70 700元,直接人工费用39 650元,燃料动力费用 85 475元,制造费用29 250元。(因为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作比例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 )
计算结果:
(1)直接材料费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 70700/(600+100)*600 = 60600(元)
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 70700/(600+100)*100 = 10100(元)
其他费用均按约当产量作比例 分配 ,在产品100件折合约当 产量50件(100*50%)
(2)直接人工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 39650/(600+50)*600 = 36600(元)
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 39650/(600+50)*50 = 3050(元)
(3)燃料和动力费用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燃料和动力费用= 85475/(600+50)*600 = 78900(元)
在产品负担的燃料和动力费用= 85475/(600+50)*50 = 6575(元)
(4)制造费用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29250/(600+50)*600 = 27000(元)
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29250/(600+50)*50= 2250(元)
汇总: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 成本=60600+36600+78900+27000=203100(元)
甲产品本月在产品 成本=10100+3050+6575+2250=21975(元)
5、计算基准比率的计算公式:
人数比率 = 物流部门人数/全公司人数
面积比率 = 物流部门设施面积/全公司面积
物流费用比率 = (1~8)项物流费/ (1~8)项费用
6、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上:A实行大批量、低频率的物流服务,B产品实行多频率、小额配送服务。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的物流成本,所涉及的主要作业有7种:订单处理、挑选包装、包装设备调整、运输装卸、质量检验。其他资料如下:
(1)本月该企业共销售A产品5批,共计20 000件;B产品140批,共1400件;
(2)订单处理作业全月有能力处理1008份订单。本月实际处理订单800份,其中A产品500份,B产品300份;
(3)包装机共4台全月总共可利用640机器小时,每包装一批产品,需要调整一次,并且同一批产品数达到1000时也需要调整一次,需要24分钟。包装A产品需1.5分/件,包装B产品需2分/件;
(4)运输装卸作业能提供840工作小时的能力,其中A每批需120小时;B每批需0.4小时;
(5)质量检验:全月能检验800件产品。其中A每批需抽样10件,B每批需抽样3件;
(6)A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5元,B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8元
解:第一步:确认企业本月所发生的资源耗费
资源项目
工资
电力
折旧
办公费
资源价值
16400
4450
19800
5100
表1 企业所耗费的各类资源
作业
资源
订单处理
包装及设备调整
运输装卸
质量检验
合计
人数/人
2
4
5
4
15
人均工资/元
800
1200
1000
1250
各项作业工资
1600
4800
5000
5000
16400
第二步:确认各种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
第三步:确认各资源动因,将各资源耗费分配至各各作业
表2 工资资源分配一览表
作业
资源
订单处理
包装及设备调整
运输装卸
质量检验
合计
用电度数
400
3200
2500
2800
8900
每度价格
0.5
0.5
0.5
0.5
各项作业耗费电费
200
1600
1250
1400
4450
表3 电力资源一览表
作业
资源
订单处理
包装及设备调整
运输装卸
质量检验
合计
折旧费
2500
5600
4000
7700
19800
办公费
1200
1400
600
1900
5100
表4 折旧费及办公费一览表、
将上述各项费用分配结果汇总
作业
资源
订单处理
包装调整
包装
运输装卸
质量检验
合计
工资费用
1600
480
4320
5000
5000
16400
电费
200
160
1440
1250
1400
4450
折旧费
2500
560
5040
4000
7700
19800
办公费
1200
140
1260
600
1900
5100
合计
5500
1340
12060
10850
16000
45750
其中:包装机调整时间=160*24/60=64小时,占包装机总机器时间的10%
第六步,计算A、B两种产品实际耗用资源价值
作业
作业动因分配率
实际耗用作业动因量
未耗用成本动因量
实际耗用资源
未耗用资源
A产品
B产品
合计
A产品
B产品
订单处理
5.46
500
300
800
208
2730
1638
1136
包装调整
8.38
20
140
160
0
168
1173
0
包装
20.94
500
47
547
29
10470
984
607
运输装卸
12.92
600
56
656
184
7752
724
2377
质量检验
20.00
50
420
470
330
1000
8400
6600
合计
22120
12919
10720
表8 实际耗用资源价值表
第七步,汇总,A、B两种产品物流成本计算单
作业
耗用资源价值
A产品
B产品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未耗用资源
直接材料
32520
1.5
30000
1.8
2520
0
订单处理
5500
0.14
2730
1.17
1638
1136
包装调整
1340
0.01
168
0.84
1173
0
包装
12060
0.52
10470
0.70
984
607
运输装卸
10850
0.39
7752
0.52
724
2377
质量检验
16000
0.05
1000
6.00
8400
6600
合计
78270
2.61
52120
11.03
15439
10720
表9 A、B两种产品物流成本计算单
7、习题:某物资要从A1、A2、A3运往B1、B2、B3,B5,平衡表和运价如表,如何调运使总运费最低?
编制初始调运方案时,用最小元素法,就是按通常习惯,运费最小的优先供应的原则
8、第六章
9、
计算结果: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0%=48(万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40%=28.8(万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72-28.8)*40%=17.28(万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 (43.2-17.28-120*4%)=21.12(万元)
10、例:某企业仓库采用定期盘存制,在某年6月末,该仓库库存量为0,7月1日仓库进了30件产品,每件计价10元。3日又入库10个,这次的单价为15元。5日又入库了20个,这次单价为20元入库,7月5日进行盘点,库存数量为25个。计算库存结存价值。
1、算术平均价格:(10+15+20)/3=15元
最终的库存结存价值为:15*25=375元
2、该期间的加权平均价格:
[10*30+15*10+20*20]/(30+10+20)=14.2元
最终的库存结存价值为:14.2*25=353元
11、课本上247页 作业
12、
13、第八章
要求: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
实际指标体系:2200×7×6 = 92400(元)
基期指标体系:2000×8×5 = 80000(元)
分析对象是: 92400 - 80000 = + 12400(元)
基期指标体系:2000×8×5 = 80000(元) 8000
替代第一因素:2200×8×5 = 88000(元)
替代第二因素:2200×7×5 = 77000(元) -11000
替代第三因素:2200×7×6 = 92400(元) 15400
最后检验分析结果:+8000 - 11000 +15400 =12400(元)
14、设某企业2014年1~12月份的物流成本如表-1所示。试用趋势平均法预测2015年1月份的物流成本。
月份
物流成本
五期平均
基期的趋势值
三期趋势平均数
1
66
2
68
3
74
71.6
4
68
76
+4.4
5
82
82.4
+6.4
4.8
6
88
86
+3.6
5.0
7
100
91.2
+5.2
4.4
8
92
95.6
+4.4
3.33
9
94
96
+0.4
2.26
10
104
98
+2.0
11
90
12
110
15、是否停产甲产品?甲产品能提供1800-(1200+200)=400的贡献毛益,因此,如果停产,不但不会增加300利润,还会减少400元
甲
乙
丙
合计
销售收入
1800
2900
7300
12000
制造成本
1200
800
2900
4900
制造费用
200
400
700
1300
管理费用
192
340
360
892
财务费用
220
380
420
1020
销售费用
288
480
520
1288
成本费用合计
2100
2400
4900
9400
营业利润
-300
500
2400
2600
项目
继续生产甲产品
停止生产甲产品
差量
销售收入
12000
10200
1800
成本:
制造成本
4900
3700
1200
制造费用
1300
1100
200
费用:
管理费用
892
892
0
财务费用
1020
1020
0
销售费用
1288
1288
0
利润
400
结果
16、量本利分析
实例:某运输公司依据历史数据分析,确定单位变动成本150元/千吨公里,固定成本总额为20万元,营业税率为3%,下月预计货物周转量5000千吨公里,单位运价为200元/千吨公里。请分析:
在该单位运价下,运营业务量是否可以赢利?赢亏为多少?
如果预测下月业务量只有4000千吨公里,则单位运价至少为多少才能保本?
为确保下月盈利30000元,在成本和单价不变情况下,业务量要达到多少?
计算:
1、 P净=[px(1-tR)- (a+bx)]
=[200*5000 * (1-3%)-(200,000+150*5000)] =20000(元)
2、p2=(a+bx)/x=(200,000+150*4000)/4000=200(元)
3、x3=(a+TP)/(p-b)
=(200,000+30,000)/(200-150)
=4600(千吨公里)
17、某企业生产和销售某产品A,某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000件,产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固定成本80000元,所得税率30%。
(1)计算该企业的保本点和安全边际率;
(2)计算企业该年的净利润;
(3)若该企业的年度计划目标利润为70000元,确定该企业要达到的业务量?企业是否完成计划?
(4)在目标利润下,若其他要素不变,则企业的单价水平?
计算:
1、 X= a/(p-b)=80 000/(80-40)=2000件
MSR=(x1-x0)/x1*100%=(4000-2000)/4000100%=50%
2、TTP=TP*(1-tR)=(px-a-bx)*(1-tR)=56000元
3、x3=(a+TP)/(p-b)
=(80 000+70 000)/(80-40)
=3750件
4、p=(TP+bx+a)/x=77.5元
18、某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单价为70元,某年有关数据如下:
直接材料25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
间接成本:固定成本80 000元/年,变动成本6元/件;
销售成本:固定成本40 000元/年,变动7元/件。
请回答:
(1)如今年的目标利润为70 000元,该企业物流服务的业务量必须达到多少?
(2)如该企业最大物流处理量为5 000件/年,利润最多为多少?
(3)如该企业最大物流处理量为5 000件/年,且今年必须要完成70 000元的目标利润,那么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至少要降低多少?
19、实例: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确定
20、实例: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月工资制)
21、物流服务的间接=单位物流服务*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分配率 = 间接费用预算 / 产量标准(工时数)
22、标准成本的制定
23、某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与A产品有关的成本资料如表9-1所示。
表9-1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价格
标准数量
标准成本(元/件)
直接材料
3元/kg
10kg/件
30
直接人工
4元/h
4h/件
16
变动间接费用
1.5元/h
4h/件
6
固定间接费用
1元/h
4h/件
4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56
该企业本月生产销售A产品2450件。购入原材料30 000kg,实际成本88 500元;本月生产消耗原材料25 500kg;实际耗用工时9 750h;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 000元;实际发生变动间接费用15 000元;预计生产能量11 000h,实际发生固定间接费用10 000元。要求:计算A产品的成本差异。
计算: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25 500*(88500/30 000)-2450*10*3]=1725元
其中: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25 500*(88 500/30 000-3)]=-1 275元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 25 500 -2450*10)*3=3 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1275+3000=1725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
=[40 000-2450*16]=800元
其中: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9 750*(40 000/9750-4)=10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 9750 -2450*4)*4=-2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1000-200=800元
计算:
3、变动间接费用的差异分析:
变动间接费用的差异=实际间接费用-标准间接费用
=[15 000-2450*6]=300元
其中:变动间接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 标准分配率)
=9 750*(15 000/9750-1.5)=375元
变动间接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 率
=( 9750 -2450*4)*1.5=-75元
变动间接费用差异=变动间接费用耗费差异+变动间接费用效率差异
=375-75=300元
计算:
4、固定间接费用的差异分析:
固定间接费用的差异=实际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固定间接费用
=10 000-2450*4=200元
其中:固定间接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间接费用- 固定间接费用预算数
=10 000-1*11 000=-1000元
固定间接费用能量差异=固定间接费用预算数 – 标准固定间接费用
=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 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 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1*11 000-1*2450=1200元
固定间接费用差异=固定间接费用耗费差异+固定间接费用能量差异
=200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