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5_T+2100-2022秃杉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5835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0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5_T+2100-2022秃杉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35_T+2100-2022秃杉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35_T+2100-2022秃杉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35_T+2100-2022秃杉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35_T+2100-2022秃杉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1002022 秃杉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 2022-12-27 发布 2023-03-27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5/T 21002022 I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种子.1 5 大田育苗.2 6 容器育苗.3 7 苗木出圃.4 8 造林.4 9 抚育管理.5

2、 10 技术建档.6 附录 A(资料性)土壤消毒方法.7 附录 B(资料性)秃杉主要有害生物危害及防治方法.8 参考文献.9 DB35/T 2100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德化葛坑国有林场、泉州市国有林场发展中心、福建省泉州罗溪国有林场、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宝川、张先动、郑智位、陈元品、连勇机、连春阳、尤芬蕾、林贤山、毛寿评、李渊顺、徐丽红、王挺良、

3、陈明尉、林志伟、涂永鑫、赖泉清。DB35/T 21002022 1 秃杉苗木繁育与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种子、大田育苗、容器育苗、苗木出圃、造林、抚育管理、技术建档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秃杉苗木繁育与人工林栽培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166191996 林木采种技术 LY/T 228

4、92018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2018 林木种苗标签DB35/T 842020 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浸灌 leaching irrigation 干旱季节,为缓解苗床干裂,在傍晚时分,引水流入苗床至苗床高50%左右关水,待苗床全部浸润湿透,即可全部排空放水。4 种子 4.1 来源 选择种子园、母树林、优良种源区的优良林分及单株。4.2 采收与处理 1012月,当球果变为浅褐色、球果鳞片未张开时采摘。采下的球果摊晒3 d5 d,筛出种子并晒干,种子含水率控制在12%以下。具体采种方法按照GB/T 166191996的规定执行。4

5、.3 检验 方法按照GB/T 27721999的规定执行。DB35/T 21002022 2 4.4 贮藏 经处理后的种子,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贮藏,在1 3 的环境下贮存2 a3 a,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变化。5 大田育苗 5.1 苗床准备 5.1.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灌方便的平缓轮作土地(坡度15),土层深厚、疏松透气的沙质壤土。5.1.2 圃地消毒 播种前深翻圃地,堆烧或收集火烧土备用。土壤消毒方法见附录A。5.1.3 作畦与施基肥 圃地经消毒后作畦,畦面宽1.2 m,畦高30 cm,畦间步道宽30 cm。作畦后拌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为基肥,施肥量3 000 kg

6、/hm2。5.2 播种 5.2.1 种子选用 采用发芽率25%以上的种子。5.2.2 浸种 播种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 min,清水洗净,用40 的温水浸种,让其自然冷却,24 h后清水洗净晾干即可播种。5.2.3 播种时间 23月。5.2.4 播种量 23 kg/hm237.5 kg/hm2。5.2.5 播种方法 畦面用过筛的细火烧土垫底,用木板轻轻压实、压平。种子与细土或草木灰按1:(35)倍比例混合,进行撒播或条播,条播间距10 cm15 cm。播种后,在畦面覆盖厚度为0.3 cm0.6 cm过筛的细火烧土,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在细火烧土上方覆盖1 cm2 cm厚度的稻草。5.

7、3 苗期管理 5.3.1 遮荫 播种后当种子发芽出土达30%40%时,揭去稻草;510月圃地应进行遮荫,遮荫度50%70%。DB35/T 21002022 3 5.3.2 间苗和补苗 5月下旬结合除草进行第一次间苗,在阴天按“间弱留壮,间小留大,间密补稀”的原则进行,稀疏部分补植均匀。间苗23次,8月份定株,保留株数为120株/m2130株/m2。5.3.3 水分管理 播种后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高温干旱季节及时浸灌,保持土壤湿润。5.3.4 除草 及时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禁止使用除草剂。5.3.5 追肥 57月每10 d左右施用0.1%0.5%的尿素(含氮(N)46%)水溶液,用量2

8、kg/m23 kg/m2;89月每15 d左右施用0.5%1.0%的氮磷钾复合肥(N:P:K16:16:16)水溶液;10月上旬施一次0.1%0.5%磷酸钾复合肥(P:K=52:34)水溶液后停止施肥。5.3.6 有害生物防治 苗期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农药使用参照NY/T 12762007执行,具体防治措施见附录B。5.4 其它育苗措施 参照GB/T 60011985的规定执行。6 容器育苗 6.1 基质配制与消毒 基质配制:30%40%轻基质土20%火烧土40%50%黄心土3%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将37%的甲醛溶液稀释50100倍,均匀地喷洒在基质上,每

9、立方米基质喷洒10 kg20 kg甲醛稀释液,充分混拌均匀后,盖上塑料薄膜闷24 h,然后揭去薄膜,待药味散发后使用。6.2 容器 采用(7 cm8 cm)(12 cm15 cm)规格的容器袋。6.3 基质装袋及摆放 装袋前基质要喷水湿润。基质装满压实,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0.5 cm1 cm处,将装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要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6.4 播种 每袋播46粒经过浸种处理的种子,播种方法见5.2.5。6.5 容器苗管理 为保持基质湿润,播种后要及时搭荫棚,视天气情况及时浇水。57月及时进行补苗与间苗,其他田间管理方法见5.3。DB35/T

10、21002022 4 7 苗木出圃 7.1 苗木调查 调查方法参照DB35/T 1272019执行。7.2 苗木等级 级、级苗木为合格苗木,可出圃造林。1 a生苗木质量分级指标见表1。表1 1 a 生苗木质量分级指标 7.3 标签 按照LY/T 22902018的规定执行。8 造林 8.1 林地选择 选择立地条件级以上、海拔300 m1 200 m、土壤疏松的林地。8.2 造林设计 按照DB35/T 842020的规定执行。8.3 林地准备 8.3.1 林地清理 带状或块状清理,带宽1.0 m2.0 m或以穴为中心周围清理1.0 m1.5 m,清除带内或穴周围一切杂灌、杂草。8.3.2 整地

11、整地在造林前12个月前完成,沿水平带品字形植穴,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8.3.3 基肥 每穴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0.5 kg,在施用时,先将表土回半穴,然后将磷肥施下,与土壤搅拌均匀后,表土再回满,覆土成馒头状。苗木 种类 分级 地径 cm 苗高 cm 主根长 cm 侧根数 条 5 cm 分枝数 枝 综合控制指标大田苗 级苗 0.3 25 22.5 11 10 苗干直,充分木质化,无损伤,无林业有害生物 级苗 0.25 20 20.0 8 7 容器苗 级苗 0.25 20 级苗 0.2 15 DB35/T 21002022 5 8.4 栽植 栽植方法参照DB3

12、5/T 842020执行。裸根苗用黄泥浆蘸根,黄泥浆配比为100 kg水加10 kg15 kg的黄心土,泥浆水配好后加0.2 kg0.3 kg的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搅拌均匀即可使用。8.5 造林密度 初植密度1 950株/hm23 000株/hm2。8.6 造林方式 营造纯林或混交林,伴生的适宜树种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as)、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

13、Yang)等。8.7 补植 造林当年成活率低于85%时,应在造林当年秋冬季小阳春或次年春季进行补植。9 抚育管理 9.1 幼林抚育 9.1.1 割灌除草 造林当年56月第一次抚育,以幼树为中心进行半月形扩穴培土,宽度50 cm60 cm。89月进行全面除草一次。造林2 a3 a,每年56月、89月全面除草两次。造林4 a5 a,视林分生长情况再决定是否除草。9.1.2 幼林施肥 1 a3 a生幼树视生长情况结合除草进行施肥,在树冠滴水处两边挖长20 cm、深10 cm的施肥小沟进行施肥埋土。每株施复合肥(N:P:K16:16:16)50 g100 g。9.2 森林抚育 9.2.1 第一次间伐

14、林龄7 a10 a,林分郁闭度达到0.7以上,伐除杂灌、非目的树种的霸王树、过密木、萌芽条和生长不良林木,保留株数1 350株/hm22 250株/hm2。9.2.2 第二次间伐 林龄13 a18 a,林木分化明显,林分郁闭度达0.7以上时进行间伐,保留株数1 050株/hm21 350 株/hm2。9.2.3 第三次间伐 培育大径材的林分,林龄20 a30 a,郁闭度达0.7以上时进行间伐,保留株数600株/hm2900株/hm2。DB35/T 21002022 6 9.2.4 施肥 间伐后,对保留木进行施肥。施肥时,在树冠滴水线处两侧开沟,沟的规格为50 cm20 cm20 cm,复合肥(

15、N:P:K16:16:16)施0.5 kg/株,施后覆20 cm。9.3 有害生物防治 危害秃杉幼树的主要虫害有白蚁等,农药使用参照NY/T 12762007的规定执行,具体防治措施见附录B。9.4 其它抚育措施 参照GB/T 157812015的规定执行。10 技术建档 按照LY/T 22892018的规定执行。DB35/T 21002022 7 附录A (资料性)土壤消毒方法 土壤消毒方法见表A.1。表A.1 土壤消毒方法 方法 名称 措施 备注 1 硫酸亚铁(工业用)播种前7天用2%3%硫酸亚铁水溶液浇透土壤,用量为2 kg/m23 kg/m2水溶液 灭菌,提高土壤酸度2 生石灰 播种前

16、结合深翻,均匀拌施在土壤中,用量为75 g/m2100 g/m2。生石灰与土壤碎土拌匀,撒后及时覆盖薄膜2 d3 d,再晾晒10 d15 d 灭菌,提高土壤碱度3 五氯硝基苯 4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混合,用量为3 g/m24 g/m2,与2030倍细土配成药土,再均匀撒在苗床土上 灭菌 4 多菌灵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撒在苗床上翻入土中,用量为3 g/m2 灭菌 5 辛硫磷 25%辛硫磷颗料剂混拌适量细土,撒于表层土壤中,表面再覆土,用量为2 g/m2 灭虫 DB35/T 21002022 8 附录B (资料性)秃杉主要有害生物危害及防治方法 秃杉主要有害生物

17、危害及防治方法见表B.1。表B.1 秃杉主要有害生物危害及防治方法 有害生物名称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白蚁 白蚁主要危害秃杉幼树。在幼树根茎处环剥一圈,深度达形成层,宽约0.5 cm,幼树逐渐失水干枯死亡 1、诱杀:在5月份白蚁觅食高峰期前,每亩投放白蚁诱杀包2040包。投放时,先挖20 cm20 cm的穴,放上10 cm的干芒萁骨或树枝,放上白蚁诱杀包,再放厚10 cm的干芒萁骨,然后覆上薄膜,用土压实;2、药剂防治:中度以上发生的林地,对受害株及周围植株根茎部喷施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500800倍 蛴螬 系金龟子幼虫,喜食刚播的种子、根、块茎及幼苗,主要取食幼苗根茎,咬伤或咬断苗

18、木根系,致苗木枯黄或枯死,受害严重时甚至出现苗木整株或成块状枯死,造成缺苗现象 1、深耕翻土:秋冬季进行圃地深翻,使幼虫机械损伤、冻死或被天敌捕食,以杀灭越冬蛴螬。多施钾肥,增强苗木木质化程度,提高抗病能力;2、药剂防治:25%辛硫磷颗粒剂混适量细土3 g/m24.5 g/m2,混均匀后施在土壤并浅锄;重度发生时,用40%毒死蜱或5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灌根,用量为1.5 kg/m22 kg/m2 蝼蛄 以若成虫取食新播种子、幼苗根部,能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离,致幼苗失水枯死 1、毒饵诱杀:发现幼苗受害时可用90%敌百虫原药与饵料1:100充分拌匀后撒于苗床上(可兼治蛴螬)

19、;2、灯光诱杀:闷热天晚上810点利用黑光灯进行成虫诱杀 根腐病 病原菌侵染根部,致根部变褐腐烂,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整株枯萎死亡。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5月进入发病盛期 1、土壤消毒:用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混合,用量为3 g/m24 g/m2,与2030倍细土配成药土,再均匀撒在苗床土上,然后播种;2、药剂防治:发病时可用甲霜恶霉灵或铜制剂进行灌根 立枯病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病菌侵染幼苗茎基部或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致组织腐烂、坏死,逐渐萎蔫。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造成干枯死亡,但直立不倒伏 1、土壤消毒:播种前做好圃地土壤消毒;2、清除病

20、株: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减少病害扩散蔓延;3、药剂防治:5月份用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喷施,隔15 d喷防1次,连防2次 炭疽病 苗期45月易发病,病菌主要侵染新老针叶和嫩梢。开始叶尖变褐或生不规则形斑点,使针叶变褐枯死,并可延及嫩梢,使嫩梢变褐枯死 1、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注意排水,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抗病力;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70%托甲基布津、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 DB35/T 21002022 9 参考文献 1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2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3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4 DB35/T 127201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